?

后疫情時代研究生學習能力提升路徑實證調研

2022-06-01 06:30俞婷秦迎林
經濟研究導刊 2022年14期
關鍵詞:后疫情時代提升路徑學習能力

俞婷 秦迎林

摘? ?要:基于學習條件理論,探討后疫情時代研究生學習能力提升路徑,探究社會支持對研究生學業繁榮的影響機制,重點關注情緒管理行為的中介機制和心理安全感的調節作用。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對象為896名來自上海市各高校的研究生,運用SPSS、Mplus分析發現,社會支持既可以直接預測研究生的學業繁榮,也可以通過情緒管理行為間接預測學業繁榮;社會支持通過情緒管理行為對研究生的學業繁榮所起的間接效應受心理安全感的調節。

關鍵詞:后疫情時代;研究生;學習能力;提升路徑

中圖分類號:G40-058?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14-0098-04

引言

自2019年12月武漢市發現第一批COVID-19感染者以來,疫情的影響持續到現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需要和病毒共存。相比本科生,研究生群體除了常規課業任務之外,還擔負著沉重的學術科研任務,在疫情影響下,無論從學習還是心理角度都承受了更多的壓力。學習條件理論指出,人們的學習活動受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共同影響[1],健康的心理狀況和外部支持都將影響研究生的學習積極性。

目前,針對研究生心理健康與學業成就的研究通常是在常規情況下做出的,在面對突發大型公共衛生事件的情況下做出的研究較少。因此,如何在疫情常態化管理下推進研究生心理健康防護教育,提高學習效率,就成為了亟需解決的問題。本研究以上海市高校研究生為研究對象,以新冠疫情為背景,探討在學習條件理論視角下,研究生學習能力提升的路徑。

一、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是學生學習中感受到的來自外界社會的尊重和關心,它會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及獲得的學業成就等產生顯著影響。疫情下原定的科研學習計劃被打亂,心理邊界被破壞,不安全感在持續攀升,此時更需要外界提供幫助和支持,以獲得穩定的感受,繼而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緒。與此同時,研究生的學習壓力來自于課業、科研、家庭、就業等多個方面,在完成課業和科研任務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倦怠、焦慮的情緒。

關于如何測量研究生群體在完成學業過程中的活力和學習的積極性,本文引入心理學上“繁榮(Prosperity)”的概念。由于對研究生培養通常以科研和學術成果作為衡量研究生能力的標準,這與工作人士有很多相同之處,因此本文認為,研究生的學業繁榮可以定義為研究生在做科研和學術過程中獲得的持續活力感和學習感。危機-成長模型認為,處在支持性社會環境下的個體可以獲得更多資源用于應對壓力,同時收獲更多安全感。在后疫情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被突然改變,研究生們在學習、科研和求職上都面臨一定的困難。而來自家人、老師、學校的支持可以幫助他們重新思考當下的困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負面情緒,在學習的道路上更進一步,通過提升自身學業水平達到理想的繁榮狀態。

情緒管理行為(Emotional Management Behavior)與社會支持關系密切,情緒管理能力較高的個體對于獲得的支持可以更高效地利用。社會支持和情緒智力作為積極的保護性因素,可能會成為一股“合力”,共同作用于大學生心理健康,這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旺盛感,從而有效提升學習效率。得到較高社會支持的個體可能會引起情緒管理能力的提高,進而增進其心理健康。因此,本研究認為,研究生們積極的情緒管理,有助于他們開發和利用環境中的優勢,進而大大提升個體的學習和科研效率。

研究生作為抗壓能力較低的群體需要面對如科研、升學、工作、婚戀等壓力。疫情時期外界環境的迅速變化讓他們無法適應,可能找不到足夠的支持來滿足他們的需要和動機,這將負面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并使他們遭受心理壓力。心理安全感(Psychological Security)是指安全感和歸屬感,以及對社會環境的控制感和擺脫恐懼的信心。社會支持對促進和維持身心健康,尤其是緩沖或改善外界環境變化對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發揮巨大作用,增加對個體的社會支持有益于其心理安全感。當人們得到積極的社會支持時,他們應該更容易獲得心理安全感,從而獲得妥善管理情緒的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1:社會支持與學業繁榮呈正相關關系。

H2:情緒管理行為在社會支持與學業繁榮之間具有中介作用。

H3:心理安全感調節了社會支持與情緒管理行為之間的關系。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樣本

樣本對象來源于上海各大高校的研究生,共收集到問卷945份,剔除無效問卷后尚有有效問卷896份,有效率為94.8%。樣本的人口統計特征為,男性被試者為36.5%,女性被試者為63.5%。其中,畢業年級被試者占比8.8%,非畢業年級占91.2%;家庭居住地在農村的為48.5%,在城市的51.5%;且45.9%是獨生子女。

(二)測量工具

測量均采用國內外成熟量表,應用Likert 5點計分。社會支持的測量題項采用的是葉悅妹(2008)開發社會支持量表[2],本文中Cronbachs α值為0.923。情緒管理行為的測量題項采用的是Diefendorff J.M.等(2003)開發的量表[3],本文中Cronbachs α值為0.878。心理安全感采用的是李寧(2007)開發的量表[4],本文中Cronbachs α值為0.873。學業繁榮采用的是Spreitzer等(2005)使用的工作繁榮量表[5],本文中Cronbachs α值為0.883。

三、數據分析與假設檢驗

(一)信效度檢驗

社會支持量表的CR組成信度為0.926,心理安全感量表的CR組成信度為0.875,情緒管理行為的CR組成信度為0.880,學業繁榮量表的CR組成信度為0.884,各量表的信度水平良好。6ABFBC21-3921-40E9-A183-6C2C7E489A2B

本研究采用AVE評價收斂效度,結果顯示4個研究變量的AVE值分別為社會支持(0.718)、心理安全感(0.588)、情緒管理行為(0.65)和學業繁榮(0.605),AVE均大于0.5,有較好的收斂效度和區別效度。

(二)驗證性因子分析

在MPLUS17.0中對社會支持、情緒管理行為、心理安全感、學業繁榮做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模型4的4個因子結構模型的擬合效果最優(χ2=676.653,df=146,χ2/df=4.635,RMSEA=0.064,CFI=0.958,TLI=0.951),表明4個因子是獨立的構念,且具有良好的區分效度。

模型1:社會支持+情緒管理行為+心理安全感+學業繁榮

模型2:社會支持+情緒管理行為+心理安全感,學業繁榮

模型3:社會支持,情緒管理行為+心理安全感,學業繁榮

模型4:社會支持,情緒管理行為,心理安全感,學業繁榮

(三)描述性統計分析與相關分析

表3展示了變量的相關分析以及描述性統計結果。分析結果表明,社會支持與情緒管理行為顯著正相關(r=0.570,p<0.01),社會支持與學業繁榮為顯著正相關(r=0.639,p<0.01);情緒管理行為與學業繁榮顯著正相關(r=0.803,p<0.01)。表3內容顯示,變量之間相關性較高但具有良好的區分性,不存在比較嚴重的共線性問題。這些結果為本研究的假設提供了初步支持,也為下文分析奠定了基礎。

(四)中介作用檢驗

中介效應檢驗分析結果見表4。假設1提出社會支持正向預測學業繁榮,從表4中相應的數據結果可以看出,社會支持與學業繁榮之間呈顯著正相關關系(模型6;β=0.623,p<0.001),支持了假設1。

當情緒管理行為進入模型后,它對學業繁榮有正向影響(模型8;β=0.642,p<0.001);此時社會支持與學業繁榮的正相關關系相比之前減弱了(模型8;β=0.262,p<0.001),假設2得到支持。

(五)調節效應檢驗

假設3提出心理安全感在社會支持與情緒管理行為之間起調節作用。表4的數據表明,活力與生活滿意感的交互項與學業繁榮之間有較明顯的負相關關系(模型4;β=-0.067,p<0.05),鑒于模型2已經驗證了社會支持與情緒管理行為之間顯著正相關(β=0.562,p<0.001),因此假設3得到驗證。

四、結論與啟示

(一)研究結論

本研究通過層級回歸的方法來考察心理安全感和情緒管理行為在社會支持與研究生學業繁榮關系中的中介作用,目的在于探究社會支持影響研究生學業繁榮的深層機制。研究發現,在直接回歸模型中,社會支持可以直接促進研究生學業繁榮,這證明了假設1;社會支持可以通過情緒管理行為來間接地對學業繁榮發揮促進作用,這證明了假設2;此外,本研究中心理安全感調節了這一中介效應的前半段,說明社會支持對研究生實現情緒管理的重要性,假設3得到驗證。

(二)對策啟示

1.尊重關心研究生心理健康,提供物質精神上的支持

在社會支持的作用下,個體能夠更加積極應對困難,而不僅僅將注意的焦點集中在當下的困境中。因此這有利于幫助研究生群體將注意的焦點從疫情帶來的消極影響中轉移出來,增加對積極面的關注,幫助他們實現認知的更新,進而在學習科研中獲得繁榮的體驗。

2.保持情緒穩定,提升研究生情緒管理水平

情緒管理水平對研究生從校園環境向社會過渡有重要意義,影響著他們的學業繁榮程度。面對學業中的壓力和困難,以及外界干擾學習的誘惑,只有很好控制自己的思維、情緒和行為,約束自己,全身心投入,才能在學習和科研中獲得持續的活力感和學習感。

3.發展充分的自我認同,保持安全而完整的心理邊界

提高心理安全感要求研究生與外界建立深入持久的關系,多關注生活的積極面,學會感恩。只有接納生活的不確定性,尋找屬于自己的生活節奏,走向持久的安定,才能實現自我的提升,在學習與科研中實現學業的繁榮。

參考文獻:

[1]? ?李瑩瑩,張宏梅,張海洲.疫情期間大學生網絡學習滿意度模型建構與實證檢驗——基于上海市15所高校的調查[J].開放教育研究,2020,26(4):102-111.

[2]? ?葉悅妹,戴曉陽.大學生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編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5):456-458.

[3]? ?Diefendorff J.M. & Richard E. M.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 of emotional display rule percep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3,88(2):284-294.

[4]? ?李寧,嚴進.組織信任氛圍對任務績效的作用途徑[J].心理學報,2007,(6):1111-1121.

[5]? ?Spreitzer, G., Sutcliffe, K.,Dutton, J.,et al. A Socially Embedded Model of Thriving at Work[J].Organization Science,2005,16(5):537-549.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Improving Graduat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in the Post-COVID-19 Era6ABFBC21-3921-40E9-A183-6C2C7E489A2B

YU Ting QIN Ying-lin

(1.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1620, China;

2.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2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earning condition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ath of improving graduat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in the post-COVID-19 era, explores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social support on graduate students academic prosperity, and focuses on the intermediary mechanism of emotional management behavior and the regulation of psychological security.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subjects were 896 graduate students fro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nghai. Using SPSS and Mplus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social support can not only directly predict graduate students academic prosperity, but also indirectly predict academic prosperity through emotion management behavior; the indirect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on graduate students academic prosperity through emotional management behavior is regulated by psychological security.

Key words: post-COVID-19 era; graduate student; learning ability; promotion path

[責任編輯? ?彥? ?文]6ABFBC21-3921-40E9-A183-6C2C7E489A2B

猜你喜歡
后疫情時代提升路徑學習能力
“后疫情時代”的管理新焦點:辦公環境
掌控“后疫情時代”的五大商業趨勢
進擊“后疫情時代”
小學數學教學淺析(二)
中學數學教學方法初探
民辦高校大學生學習勝任力提升路徑研究
學業導師制對本科生學習能力和素質教育造成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