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談如何利用教科書進行數學課堂教學

2022-06-03 13:50彭玲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1期
關鍵詞:教科書數學課堂教學

彭玲

摘要:面對新教科書,小學數學教學在觀念、方法和手段上都需要發生深刻的變化。教師要認真研讀課標,研讀和分析好教科書,把握教材全部內容和新變化;要優化呈現方式,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要引發學生數學思考,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和思考習慣;要把握概念范疇,聯系生活,最終落實到數學知識和規律的認識和總結。

關鍵詞:數學 教科書 課堂教學

新教科書的推廣和使用推動了數學教學朝著素質化教學方面邁進,給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下面結合個人的教學用例,談談如何利用教科書進行課堂教學。

一、領悟課標要求,靈活審慎地使用教科書

教科書是經過專職編寫人員和有經驗的教師、教研人員等精心編制,經過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相關的專家學者等嚴格審定通過后推廣到各學校使用的圖書。教師上課使用教科書,首先應該尊重教科書,一般不提倡隨意增刪和更改教科書內容。小學數學新教科書跟過去比,在理念和功能等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面對新教科書,要想搞好教學,我們至少要做好下面兩點:

第一,正確定位教師角色。按照新課標的理念,學生的全面發展被放在首位,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重要性得到提高,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亦被理解和接受。所以,每節數學課都是一次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和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教學活動,應能激發學生興趣,引發數學思考,注重發展創造性思維,尤其是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和思維習慣。對照這些要求,教師就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面對新教科書和學生,這里要強調,教師自己也是個學習者。比方說,我們只有學習,才會發現教科書中“觀察物體”章節所舉“小藥箱”的例子不太適合在小學生面前呈現。于是,我們不妨把教室里隨處可見的實物作為學具進行觀察、教學。講“分數的基本性質”時,“分蛋糕”無論是對城市學生還是農村學生,都是不錯的題材選擇。教師要在扎實全面掌握專業知識基礎上,留心觀察和熟悉生活,學習和掌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方面的一些知識,同時要學習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育研究水平,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課堂教學。

第二,要認真研讀和分析好教科書,把握教材全部內容和新變化。只有真正領悟新教科書的內涵,才會有所發現、有所收獲、有所創造。

首先,讀透教材,把握本質。常言道,不打無準備之仗。上課也一樣。課前,教師必須要認真備課,鉆研教材,讀懂讀透教材全部內容,把握本質,才能做到心中有數、上課不亂。如《數學》第一冊第91、92頁主題圖和插圖,教學中如果不把它們結合起來,只看主題圖就讓學生動手撥“整時”寫“整時”,那就不能對教科書編寫多個插圖的用意充分認識、利用,從而很難總體結合起來進行觀察和討論,這屬于沒有吃透教材編寫意圖。這一點,我們認為相對較好的做法是:把92頁的插圖以“先分后總”的方式,先讓學生自主選擇插圖進行圖意分析解讀,然后讓學生說說認識理解這幾幅圖后的感受。這樣,學生就會結合自己起床、上學、回家和休息等生活經驗,對時間的認識更加深刻。又如在教學“平行線”時,有的老師只注重其概念教學,忽視了平行線間的寬度(即距離)不變的平行本質。學生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時,教師可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思考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這一操作的實質是什么,引導學生理解這種畫法實際上就是給畫平行線的三角尺做平移運動,而直尺的任務就是幫助三角尺做平移運動。我們不單要讓學生知道“是這樣”,還要讓學生懂得“為什么是這樣”。

其次,新舊對照,把握教科書變化。如和老版教科書相比,三至六年級的新版教科書的主要變化,是按照新課標的減負要求,整體降低了難度,尤其是在概率和統計內容上的難度做了較大調整。五年級上冊的概率計算和統計里的中位數、眾數內容都被刪除,小學不再學概率計算。此外,新版的小學數學教科書,更加注重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如五年級上冊“小數乘法”單元,就增加了一個“打出租車要花多少錢”的現實問題,如“3公里起步價是7塊錢,超過3公里部分每公里1.5元”,像這樣的生活例題,要實際運用到小數的乘法計算。教科書的這種變化比較普遍。

二、優化呈現方式,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

課堂上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對于學生掌握知識和思維能力的發展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在教學上,這被看作一種探究式學習過程,這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本質上追求呈現方式的優化,是一種喚起學生深層需要的教學方式。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不妨多把教材內容創造性地組織和優化成生動有趣的、有利于學生研究的材料,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實現對數學知識的主動建構,這樣來引發學生數學思考,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和思考習慣。

如在教學“9加幾”時,我們利用多媒體的優勢進行教學。教師運用三維動畫技術,以游戲導入:湊十“對口令”游戲(課件演示)

師:聽!誰來了?我們的好朋友機靈狗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戲呢?。ǔ鍪尽昂没锇椤睓C靈狗。機靈狗叫“汪汪!汪汪”給課堂帶來一片童趣)

師:機靈狗說一個數,你們也說一個數,使這兩個數合起來是10。

生用湊十的方法和機靈狗做游戲。

游戲做完后,教師要及時進入常規教學。

師:笑笑幫媽媽送牛奶,現在這有兩箱牛奶,可一共有多少瓶呢?這可難倒了她。聰明的你們能告訴她“有幾瓶牛奶”嗎?

生1:我通過數數,知道共有14瓶牛奶。

生2:左邊有5瓶,右邊有9瓶,請問一共有多少瓶?

老師積極表揚:這個問題提得好,可怎樣列式呢?這就引起懸念,很多學生產生了解決問題的意識,部分同學甚至在認真進行著推測和猜想,欲表達自己的見解,這時候教師需要耐心聽取學生的看法,保護、引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討論過后,教師邊小結邊迅速打開多媒體,畫面上出現了同學們剛才討論的較合理的解題過程。這樣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手段適度呈現關鍵教學環節,既創設了教學情境,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又培養了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創新意識。

三、多方聯系生活,不要喧賓奪主

“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觀念方式時下頗為流行,但在實踐中有的為聯系而聯系,有的不加選擇,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味。生活的氣息濃郁了,但數學思維的培養缺失了。我們認為,數學生活雖然與生活關系密切,但畢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是兩個不同的范疇。教師要明白,“與生活對接”只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四分之一,與學習主題對接,與學生的知識“缺口”對接、與綜合應用對接,哪一個方面都不能少。既然使用教科書教學,那我們只能適度而恰當地聯系生活,正如生活難以數學化一樣,數學課的“主角”永遠只能是數學本身,數學學習可以吸收生活中有趣有益的例子來為生活服務,但不能喧賓奪主。

例如在教學“倍數”時,我們以“倍數與因數”中“倍數的導入”為例,教師可以以年齡為素材,探討倍數問題,比如:“小明今年6歲了,小明的爸爸今年36歲,小明的爺爺今年60歲?!备鶕@些信息讓學生討論一下小明家人的年齡是怎樣的數量關系,找出其中的倍數關系。這樣學生既樂于接受,也愿意積極參與其中。由此導入“倍數”的概念,這十分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

總之,對教科書進行嚴謹的、創造性的使用是新時代的要求,教師必須摒棄“教教材”和以“教材為本”的舊觀念,確立“用教材教”和“以人為本”的新理念,通過創造性使用教科書,促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得到發展,學到有價值的數學。

責任編輯:黃大燦

猜你喜歡
教科書數學課堂教學
打麥
藏起來的教科書
藏起來的教科書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藏起來的教科書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