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勞動實踐教育

2022-06-03 21:02張媛媛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1期
關鍵詞:全面發展探索研究

張媛媛

摘要:勞動實踐教育對于推動現代教育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終極使命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勞動實踐教育的落實離不開學科的支撐。為此,我校適當調整課程結構,引入探索性學習方式,創新實踐勞動與學科知識相結合的體系,從多種途徑開發勞動與技能教育的資源,讓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觀念深入學生內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關鍵詞:勞動實踐教育 研究 探索 尊重勞動 全面發展

當今社會重視勞動實踐教育,大力提倡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其養成勞動習慣,要求教育工作者探索各個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不同學科知識的融合和應用,培養學生生活和學習中的實踐能力和探索精神。學校應當充分挖掘各種資源,創新勞動教育的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給學生灌輸勞動意識,全面達成立德樹人的目標。

一、以農事勞作為載體,開展勞動實踐教育

2015年,教育部發布《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意見》提出,要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有意識地滲透勞動教育。為此,學校采取“循環紅旗”“衛生之星”等獎勵措施,鼓勵學生自覺維護校園衛生。還給校園內所有綠植“掛牌”,讓它們也有了自己的“身份證”。

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學校開辟了一片荒地,分年級來種植不同種類的蔬果及中草藥,實行責任到班,讓學生們都能參與到勞動中去。在翻土、播種、澆水、施肥、拔草、滅蟲到收獲這一系列活動中,學生輪流負責,通過親身體驗,感受勞動帶來的喜悅。學校利用種植基地,開展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落葉堆肥、探究植物與陽光的關系、人工授粉等實驗。學生在觀察、勞動、體驗和實踐等活動中,了解勞動知識,學習勞動技能,促進知識的綜合運用。

學校專門分配一個年級(該年級共四個班級)種植中草藥,不同季節種植不同的中草藥,聘請安徽中醫藥大學的教師定期來學校進行中草藥的理論知識授課和實地種植的講解。成熟的中草藥的采摘、加工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增長了很多書本上學習不到的知識,這樣寓教于樂的勞動實踐活動,學生非常感興趣。

學校還著手制作了二十四節氣的視頻課程,由24位教師和同學制作課件并講解,錄制成視頻供全校學生共同學習。還請了校外專業的農業技術人員錄制視頻,講解翻土、播種、間苗、打叉、施肥、培土、搭架等一系列專業的蔬菜種植知識,學生觀看完視頻,由教師帶到學校種植基地進行實際勞動,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校開設的第二課堂——勞動實踐課程,從實際出發,在農事勞作的開發上做了非常細致的工作,讓學生體會到用辛勤的汗水創造美好未來的喜悅。

二、以科技創新為載體,開展勞動實踐教育

科技創新與勞動密切相關,學??梢园褎趧訉嵺`教育與校園科技創新活動有機融合,在勞動與技能教育中增加科技成分,為培養科學創新人才奠基。比如開展“科學創意小發明”比賽,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發現問題,并去解決問題。還讓學生設計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具,如班級創意小報欄、多功能書架、創意環保垃圾桶等,讓科技創新融入勞動實踐教育中,使學生在觀察中有所發現,在發現中勇于質疑,在質疑中主動探索,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的生活。

三、以家務勞動為載體,開展勞動實踐教育

家庭勞動教育,能讓學生掌握獨立生存的能力。學校開設勞動課,對學生進行家政勞動技能的培訓。比如不定期開展疊衣服、包餃子、釘紐扣等家務活動,學習制作簡單菜肴,體驗做家務帶來的成就感以及培養自理能力。學校還可以結合各年級家政勞動的要求,在班級里開展“今天我當家”“我是小廚神”“巧手疊衣”等家務技能比賽,激發學生參與家政勞動的興趣,讓學生們體會到家長的辛苦,增強勞動意識和責任感。通過勞動實踐活動,同學們提高了動手能力,在親身經歷中收獲了勞動的快樂。勞動實踐最有價值的地方就在于探索和求知的過程,這一過程使學生獲得了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四、以傳承傳統文化為載體,開展勞動實踐教育

《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勞動教育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從文化的視野出發去構建和設計勞動教育的主題、內容,根據二十四節氣和中國傳統節日舉辦各種活動,讓學生認識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技藝,增強民族自豪感。例如,元宵節,讓學生認識元宵節來歷以及各地過元宵節的習慣等,并用紅紙制作燈籠,寫上燈謎。端午節,讓學生先了解包粽子的相關習俗、傳說,再學習粽子的包法(折成漏斗狀—裝上餡料—包蓋成形—繩子捆扎)、煮法、吃法。臘八節,讓學生用五谷制作手工藝品,一起品嘗臘八粥。學生在動手實踐中了解民俗民風,更深層次地去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

五、以“雛鷹”活動為載體,開展勞動實踐教育

堅持以人為本,以重在體驗、尊重勞動為前提,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勞動實踐的意義。學校開展各種志愿者服務,可以培養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是德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

學校以“雛鷹”假日活動為載體,開展勞動實踐教育?!半r鷹”假日小隊參與各種公益活動,清理小廣告“牛皮癬”,到公園和巢湖岸邊撿垃圾等系列活動,學生們不僅鍛煉了自己,還培養了社會小主人翁的責任感。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把勞動技術用于服務社會,如乞巧節,社區開展花燈展覽活動,教師組織學生當志愿者做花燈。重陽節,到敬老院探訪老人,學生親自做點心、絲網花等小禮物送給老人。世界環境日,學生做環保書簽、環保袋,并寫上環保標語,走進社會宣傳環保。元宵節,在大隊部的組織下,用自己親手制作的環保燈籠裝飾人行道旁的樹木,營造節日氣氛。學生利用“雛鷹”假日小隊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行動,培養社會小主人翁意識,做新時代的優秀少先隊員。學校大隊部和班主任老師帶領學生在校園、公共設施、小區等場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活動,向廣大市民傳達垃圾分類的有關知識。學生們通過各種活動收獲很多,能切身體會到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真正含義,感受到勞動帶來的巨大變化。

學校非常重視學生們的課外實踐活動,各中隊還組織了形式多樣的“雛鷹”假日小隊活動:隆冬時節給交警叔叔送溫暖,到地鐵3號線工作人員的家里去聆聽他們的故事……學生們用自己微弱的力量肩負起作為新時代接班人的責任,用愛和雙手為生活的城市的發展添磚加瓦。

勞動實踐教育是小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小學生成長過程中,要讓勞動的觀念在他們心里扎根,他們未來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作為一線教師,應放眼長遠,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多角度多方面探索新的教學途徑,努力挖掘身邊的勞動與技能教育資源,讓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價值觀回歸學校、回歸課堂,培養出新時代具有勞動奉獻精神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周玉嬋.在勞動中體驗人生,在勞動中發展自我——對教基一〔2015〕4號《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的解讀[J].文教資料,2016(6):144145.

[2]于慧穎.勞技教育教學應引導從“動手做”到“動腦做”[J].中國教育學刊,2004(12):2528.

責任編輯:唐丹丹

猜你喜歡
全面發展探索研究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對周期函數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與應用
如何做好新時期的黨政工作
體育教學基本原則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