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如何落實核心素養探究

2022-06-03 01:32王維
速讀·下旬 2022年3期
關鍵詞:高中政治核心素養

◆摘? 要:隨著高中新課改的推進,教育部統編新教材的實施,新高考的普遍推廣,用政治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增強國家政治文化認同感,提高公民參與意識,造就高素質社會公民,如何把核心素養落實到學校的日常教學中去,就成為當前高中政治教學改革最重要的核心任務。

◆關鍵詞:高中政治;核心素養;教學落實策略

核心素養是高中學生適應社會發展和個人終身發展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德。為了培養適合未來社會發展的合格人才,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如何把核心素養落實到學校的日常教學中去,這是當前高中政治教學改革,適應新高考的最重要的核心任務。

目前傳統的教學方式,違背了知識內在的邏輯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不可能真正培養和落實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必須對目前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要大膽改革創新。課程建設和教學模式是落實核心素養的兩個方面。二者相輔相成,緊密聯系,缺一不可。因此當前通過改革課程建設,創新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來實現課程建設提出的目標就顯得更為重要。如果把核心素養的落實僅僅局限在課程建設或教學模式的任一方面,核心素養就根本不可能落實,故必須要以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來保證核心素養的落實??梢詮囊韵聨追矫嫒胧郑?/p>

一、高中政治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

(一)政治上的認同感

在高中政治課堂中,老師們在給每個學生介紹政策的同時,還要建立更和諧的師生。因為老師們只有通過和每個學生縮短一段距離,加深了相互之間的信任,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們掌握政策的激情。老師們在讓學員掌握國際政治基礎理論的同時,還要幫助學生養成合理的學習態度和端正的政治學思想觀念?!皥猿种袊厣鐣髁x道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上述政治學基礎理論課程,老師能夠提高學員的政治認同感,使學員樹立端正的政治學世界觀和人生觀,為學員日后的國際政治方面學業打下良好基礎。

(二)新課程中的理性精神

理性思想精神,是高中政治學科教學核心素養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使學習者在政治問題教學中,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中的基礎觀點,作出科學理性評判。核心素質下的社會主義政治理性精神將對中國現階段的社會主義政治建設和社會經濟建設,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所以,老師們在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政治核心素質的過程中,要對學生做好社會主義政治理性精神的指導工作,使學生解放思想、敢于提出問題、堅持信念。

二、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核心素養落實不足的體現

(一)把政治課堂的教學目標圍繞試題進行研究,缺乏深入分析

高中在政治教學中,所設計的教學目標具體圍繞著課程以及掌握的功利性,并根據考核教學大綱進行了設計,當學員掌握法政基礎知識時也是圍繞著提高考試成績的目標,對政治學基礎知識的掌握采用了死記硬背的方法。高中老師圍繞政治考點教學內容,對學員進行了一次又一遍地講授,并加以重復性的政治問題聯系訓練,在灌輸式教學下,學員們確實掌握了基本的政治理論知識,并有效進行了各種政治練習題,可是高中學生整個的社會政治教學環節都是很枯燥的,對社會政治課堂教學也缺乏了期待和追求,而只是停留在應付考試層次,不利于學員們高中階段社會政治學業的深入發展。

(二)對政治的基礎知識介紹較為淺顯而混雜,并沒有經過系統性加工和總結

中學的政治老師往往在具體展開政治教育環節中,強調并指導學員們進行政治理論知識的基礎教育,而忽略了政治基礎知識的合理延伸和拓展,這種方式不利于學員們深刻體會政治基礎知識背后的深刻內涵,也不利于學員們對于政治基本知識點的合理把握。同時,老師往往在介紹的政治知識點中強調介紹重難點知識,引導學生突破重難點,但忽略了對政治知識點把握的全面性,從而造成了中小學生的政治學習并沒有完全系統化,政治知識點體系零散而簡單,中小學生無法意識到政治知識點間的相互關聯,同時青少年學生對高中階段政治基本知識點的了解程度也不夠,沒有具體科學思路,所以如果出現了稍微有些難度的問題,中小學生就會束手無策,也無法精確定位政治基本知識點,自然不利于高中學生對政治基本知識點把握效果的提高。

(三)對政治基礎知識復習過程體驗不夠,沒有把政治基礎知識深化感悟

如果高中生能夠深刻感悟其具體的政治學深層內涵,并主動地與知識主體產生聯系,進而有效構建完整的政治學認識系統,從而建立屬于自身的價值意識,這也是當前在高中生政治問題授課中發展的主要目標導向。但事實上在高中生政治問題教學中,很多的高中生政治學老師則直接忽略了學生的政治問題智慧,不能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維,也無法高效實現政治問題教學目標,不利于學生的高校政治學思維能力的提高。在政治問題具體教學中,部分政治學老師會提出簡單的政治學問題,而學生則回答為是抑或不是,其對整個的政治問題教學流程并沒有深入思維,也無法引發與學生的政治問題思想碰撞。再就是,當學校在有效建構高中政治知識系統的過程中,老師們則直接地把政治學知識架構以白板書的形態展示在學生的眼前,而僅有一小部分老師則會讓學生自主地建構政治學知識框架,而這樣的行為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了學生的法政思想發揮。

(四)對政治基礎知識的教學結果運用得不夠,缺少政治理論基礎知識的深度遷移

如今高中政治教學課后練習往往更多關注于顯性知識點的積累,而忽視了對隱藏知識點的掌握和積累,因此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隱藏知識點往往并不能通過老師單純知識點介紹就能夠了解的,而是往往需要通過學員進一步訓練以及深入實踐,才可以進一步轉化。由于具體高中政治內容往往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實踐息息相關,所以,對政治學理論知識的掌握并不是僅僅停滯于對淺層知識點的灌輸,而是善于引導學員用心感悟,廣泛掌握,通過綜合性運用所掌握的政治學理論知識有效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建立屬于自身的特色法政教學經驗,從而有效掌握高中政治理論知識,形成了高中的法政教學核心素質。實際上高中政治的課后練習工程設計主要停滯在理解記憶層次,缺少對擴展性政治作業的系統設計,根本無法取得理念效果,且練習設計也沒有一定深入,因此對學生實際問題處理能力的訓練也沒有實質性幫助。

三、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落實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根據學生的差異化需求,分層次教學。

分層次教學的實質就是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進行教學,讓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能力體系,道德體系,而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有一定的差異,如果用同樣的方式提供同樣的知識和信息,就不可能滿足所有學生自我建構的差異化需要。因此,分層教學是對學生主體的最大尊重,也是實現高效學習和有效教學的最基本方法。但是,我們千萬不能把分層次教學理解成辦重點班,尖子班,在學校教學實踐上更不能用優秀的教師去教拔尖的學生,而是應該要求同樣的教師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上課、輔導各個環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差異給予不同的教學服務,幫助學生領會,生成核心素養。

(二)根據教材知識的橫向聯系,教學設計要整體化

學習認知的最基本規律就是由整體到部分,再由部分回歸到整體。人們對一個事物認識要先有一個整體上的架構認識,再認識事物各個具體的部分,然后再探求事物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系,形成對事物的完整認識。也就是說,學生的學習和認知是通過先見森林再見樹木的路徑實現的,而不是相反的路徑實現的。我們平時的教學往往是碎片化的教學,讓學生學習許多碎片化的知識,反復進行的也是一些碎片化的訓練,也就是強化知識點的學習,而不是讓學生先把握知識的整體構架,再進行知識點的學習和研究,這樣學生就很難建立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系,也就不可能形成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所以就要求教師要對教材進行系統的整合,采用單元式教學方式,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橫向聯系,讓學生既見樹木,又見森林。

(三)根據教材知識的縱向聯系,教學設計要主題化。

學生掌握了知識與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系還不夠,還要找到知識與知識之間的縱向聯系,整體化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之間的橫向聯系,那么如何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之間的縱向聯系呢?

這就需要對教材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從而形成大知識觀,再由這個大的知識觀形成的大的教學觀,也就是用主題式教學方式實現知識的縱向聯系。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水平和知識自身的邏輯規律特性,不斷挖掘和整合教材,構建知識主題模塊或形成專題,按照一系列的主題或專題進行教學,如:由時事熱點設置時政專題,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在教學實踐中,主題式這種教學方式往往都是在期末或者高考復習中運用。一些有經驗的教師經常在每一個學習階段,就要進行一些主題式或者是專題式教學,讓學生認識到知識模塊與模塊之間的內在關系,讓知識形成大的模塊,建立知識的縱向聯系,滲透政治核心素養。

(四)根據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需要,教學設計要情景化。

高中政治教學要求學生充分地將課堂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建構出靈活的而非惰性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用情景化教學設置必要的真實的生活情境,營造積極的學習情感體驗,積極的情感體驗能夠幫助學生快速進入深度學習狀態。在學習環境層,學生個體的情感體驗,伴隨著自我審視的學習過程,由此逐漸進入群體意義建構,形成情感的積淀,在經歷認知偏差和概念交互的過程中,情感逐漸內化,最終實現情感的升華。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認知過程和情感過程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在情境中學習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是有效學習的最高層次,由此可見真實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養為本的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如果學生不能把學過的知識和現實生活建立起聯系,就意味著我們的教學過程缺少真實的情景,只是把知識符號化了。知識符號是表達知識體系的這個知識體系如果脫離生活實際,只是把知識符號背熟、認知、復述,去應付考試,就很難使學生形成核心素養。

我們必須認識到知識是形成素養的媒介和手段,而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知識轉化為素養的最重要途徑就是情景,因此我們要設置大量的情景化的教學過程,如通過實驗教學,學科活動,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等一系列真實的情景,讓學生在親身經歷中與學科知識建立聯系,在真實的情境中感悟學習,體驗知識的應用價值和隱含著的文化精神,從而建立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五)采用議題式教學實現知識的橫縱聯系。

學習都是從問題開始的,通過解決問題不斷深化學習,在不斷發現新問題中間解決問題,又在解決新問題中發現新問題。

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從而實現學習方式的改變。課堂從講授中心轉變為學習中心的課堂,就靠中間問題化學習這個橋梁。因為問題化學習要求我們所有的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線去設計,必須以設置給學生的問題展開,才能讓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得到實現。從而把碎片化、斷點化的知識轉變為結構化的知識,使學生在對問題的追尋中找到知識之間的橫縱聯系,讓核心素養貫穿其中。

總之,在教育教學中貫徹核心素養,就是把以人為本,以生為本,以學為本的思想體現在教學中去,真正體現課堂立德樹人的育人功能。落實核心素養,一方面要遵循知識內在的邏輯規律進行有效學習,真正實現構建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另一方面就是要遵循學習者的認知規律把學習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在學習和實踐中形成良好的品質和健全人格,讓學生真正形成適應社會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必備品德和關鍵能力。

參考文獻

[1]董芳.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政治教學[J].2018.12

[2]許澤義.論新課改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生活會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版。

[4]趙良.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如何落實核心素養2017.12

作者簡介

王維(1974.12—),男,甘肅天水武山,漢族,本科,副高,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第四中學,研究方向:高中思想政治。

猜你喜歡
高中政治核心素養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淺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簡約課堂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多媒體手段的有效應用
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錯題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動教學有效應用研究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