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電力類學生作為“準職業人”的立體氛圍中構建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

2022-06-05 14:03韋機靈彭怡菡盧森
速讀·上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職業素養

韋機靈 彭怡菡 盧森

◆摘? 要:現在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難以滿足電力類學生的成長。 本文將學生定位為“準職業人”,就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加 以探討, 其目的是希望對促進我國電力類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的構建提供一些有益借鑒。

◆關鍵詞:電力類學生;準職業人;職業素養

現如今,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國家和社會越來越重視職業院校的發展,要求職業院校應該堅持以就業為導向,重視學生的技能培養,引導學生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最終在就業中能夠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本文就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加以探討。

一、職校學生職業素養基本概況

(一)職業素養的內涵

職業素養實質上是指人們在就業過程中需要遵守的各項行為標準,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以及積極向上的職業意識,始終將愛崗、敬業、積極、樂觀、齊心協力等作為自己的職業信念,從而在職場上規范自己的行為,提升自身的職業綜合素質。

(二)職業素養的構成

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作風、職業技能以及職業態度是構成職業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職業技能是可以通過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證明的,是可以讓人們看見的。而職業意識。職業道德等是要根據學生在職場上的表現,他們的工作態度、責任心、團隊意識和價值觀念這些隱藏的部分才是構建職業素養的核心。

二、構建完善的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

(一)通過對角色轉換的對比分析

學生在畢業后剛接觸職場中,需要接受自身角色定位的轉換過程,他們從學校生活轉換到社會、由學生成長到就業者,他們能否盡快接受這一轉換過程,對今后的職場生涯具有較大影響。針對以上問題,筆者現做出以下對比分析:

(二)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的構建

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可以從系統層面解決這個問題,整體上構建的三個課堂的要求為:第一課堂理論教學體現職業性,第二課堂活動育人體現參與性,第三課堂社會實踐體現應用性。鑒于此,提出“三堂融合,三段推進"培養模式。一般以3年的時間作為一個周期,并構建相對真實的職業素養環境,引導學生規范自己的職業道德,提高職業意識和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水平,并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念,最終能夠滿足企業對職業人的要求。

三、電力類學生“準職業人”立體氛圍培養的實踐途徑

(一)專業學習與技能培訓相結合

學校技能鑒定站要用各種方式給大學生提供職業技能培訓考證,如特種作業電工證(高壓、低壓、高處、電氣試驗、繼電保護、電力電纜等),集控值班員證(初級、中級)。大學生積極參加相關專業學習和技能培訓,在培訓中提升職業素養,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二)社會實踐與實習實訓相結合

大學生要積極進入社會大課堂,如:參加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各種勤工助學活動等,提高自己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實訓實習往往以實際工作中的項目為依托設計情境,貼近企業生產真實或仿真的職業環境讓同學們在特定的條件下得到綜合性的鍛煉,如輸電線路施工實訓、配電線路設計實訓、工程測量實習、金工實習、鉗工實習等。

(三)科技創新活動與職業技能大賽相結合

積極組織科技競賽活動,比如“挑戰杯大學生創業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提升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實踐應用能力,并且激發學生的集體意識,提升自己的內在品質。另外,學生還可以參加和自己專業相關的各項技能競賽,“以賽促學”給自己定項目施加壓力,可以快速促進綜合運用知識或技能的能力提升。

作者簡介

韋機靈,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職稱:講師。

彭怡菡,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基金項目:2019年廣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立項課題“電力類高技能人才職業素養培育體系構建的研究與實踐”(2019LSZ053);2021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立項課題“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學生心理韌性與生活方式關系的研究”(項目編號:2021KY1310)。

猜你喜歡
職業素養
工匠精神的缺失與高職院校的使命
實踐教學中學生評價體系的構建研究
“先生”該如何做才好
教育國際化視閾下來華留學生管理干部之職業素養培育
技工院校校級領導職業素養的建設及質量評價研究
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職業素養+職業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
基于職業素養提升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