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民歌走進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研究

2022-06-05 07:43冉曉梅
速讀·上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教學途徑初中音樂

冉曉梅

◆摘? 要:我國國土面積十分廣闊,不同的地域也會孕育出不同的文化色彩,而四川地區的民歌具有濃烈的地域色彩,四川人的勤勞和智慧也都融入在曲調中,四川民歌中有許多享譽世界的歌曲,且已經成為了經典篇目。而為了傳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歌,初中音樂教師可以將四川民歌融入到音樂課堂中,帶領學生欣賞四川民歌的美,通過對學生開展民歌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民族文化的求知欲,學生也會在課下積極主動的了解四川民歌的相關知識,如體裁和內容等等,并且能夠真情實感地唱出民歌。

◆關鍵詞:四川民歌;初中音樂;教學途徑

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求學校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當地的地域特色,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相關課程,將優秀的民族文化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四川屬于巴蜀之地,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這片土地上孕育出四川民歌已經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民歌是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縮影,而四川民歌也涵蓋了眾多體裁,其中有不少民歌已經成為經典的篇章,不僅受到當地人民的傳唱,也傳播到不同的地區,受到更多人的喜愛。因此,初中音樂教師在開展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將優秀的四川民歌融入其中,挖掘民歌資源,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一、采用不同的方式欣賞民歌

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四川民歌之前,首先要結合學生的特點,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欣賞四川民歌,在欣賞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對民歌的學習興趣,在濃烈興趣的指引下,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民歌的學習中,通過對歌曲的欣賞,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民歌當中蘊含的濃厚的文化色彩,感受四川勞動人民勇敢、勤勞的特點,體會當地人民的風俗習慣,感悟勞動人民精神風貌。在欣賞民歌的過程中,教師要著重對民歌旋律的講解,以及民歌曲式的變化,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還能夠從中汲取養分,提升自身的審美。

比如,初中音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神州音韻(三)》中欣賞“火把節”,教師在帶領學生欣賞完“火把節”之后,可以對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拓展,讓學生學會欣賞不同地域的“山歌”,體會不同地區的不同風格的音樂,然后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總結四川民歌的特色,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帶領學生欣賞,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觀看四川民歌大賽,拓寬學生的眼界;帶領學生走進音樂廳,聆聽相關的四川民歌,觀看四川民歌不同的演唱方式,以及民歌的演奏形式;還可以要求四川民歌的歌手到學校中來,讓學生與歌手開展有效的溝通,專心致志地聆聽歌手的演唱,感受歌手身上蘊含的濃郁的地域色彩,讓學生在親身感受中,體會四川民歌淳樸、熱情的特點,引發學生的共鳴。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四川地區的文化特色,從理論知識入手,讓學生對我國優秀的民歌文化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以能夠傳唱自己家鄉的民歌為傲,讓更多的薛恒能夠深入了解自家家鄉的文化,在提升學生文化素養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欣賞美的能力。

二、采用不用的方式歌唱民歌

四川地區生活著眾多的少數民族,不同的民族生活習慣以及文化特色都有著明顯的區別,因此,四川民歌融合了不同少數民族的特色,形成了獨特的唱腔。比如,《康定情歌》又叫《跑馬溜溜的山上》,是四川康定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漢族民歌,經江定仙編曲、由喻宜萱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演唱,自此之后《康定情歌》在全國流傳,而且聲名遠揚海外,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在初中音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神州音韻(一)》這一章節的教學中,可以將《康定情歌》融入其中,將歌曲中蘊含的濃厚的四川鄉土氣息呈現在學生面前,感受其中真摯的感情,在優美的旋律中體會其中蘊含的深層含義,教師還可以從四川民歌的特點作為教學的切入點,深入了解歌曲中蘊含的深層含義,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演唱,帶給學生直觀地感受。教師還可以向學生介紹四川甘孜州藏族的文化,在學唱這首民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教授學生一些藏族的舞蹈動作,同時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置身于相藏族人民的節日中,感受音樂的魅力。

三、采用藝術實踐體驗民歌

教師在面對初中階段學生開展音樂教學時,可以創設多樣化的藝術實踐活動來給學生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將四川民歌融入到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班級中開展多種形式的音樂實踐活動。

比如,初中音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春之聲》,在這首歌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特點,在學校內部成立相關的社團,在課上學習相關的音樂知識之后,教師可以每周開展民歌歌唱活動,然后在學校的藝術節或者音樂會中進行展示。學校還可以舉行相關的民歌演唱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當中,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推薦演唱的歌曲,并幫助學生訓練。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的一些宣傳欄來張貼民歌的海報,在校園中營造良好的氛圍,向學生介紹優秀的四川民歌,如《船工號子》。通過教師組織的各種實踐活動,可以給予學生展示的機會,提升學生演唱民歌的能力,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音樂教師在開展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嘗試將四川民歌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音樂課堂當中,因此教師可以從欣賞四川民歌、歌唱民歌以及通過藝術實踐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音樂課堂中能夠放松自己身心,在學習音樂知識的過程中,可以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還能夠讓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

參考文獻

[1]張慧.初中音樂課堂中民歌藝術的傳承與教學分析[J].黃河之聲,2019(23):1.

[2]雷佳男.四川民歌走進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初探[J].黃河之聲,2017(15):2.

[3]樊伊凡.傳統民歌走進中學音樂課堂的教學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教學途徑初中音樂
開展新途徑,創造多元化
數學教學多角度,激發學生參與度
初中化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興趣的途徑分析
試論師生互動教學在初中音樂課堂的應用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建筑施工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教學途徑探索
當前語文教學創新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