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普通高中生物學微課的制作與應用途徑研究

2022-06-06 04:05羅成芳
速讀·中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微課制作微課應用微課設計

羅成芳

◆摘 要:在生物學學科中,微觀性、抽象性、客觀性等特點,把微課引入到生物學課堂中,使其在各個方面都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中學生物學老師應該注重設計、制作和應用微課資源,增強其應用能力,擴大其生物學知識的廣度,充分發揮其自身的潛力,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高中生物;微課設計;微課制作;微課應用

在“互聯網+”的今天,信息化的特征越來越突出,從知識獲取、教師教學、師生互動等方面,都出現了巨大的變革,教學內容呈現出多元化、信息化等特點,教學流程越來越公開,教學和教學資源的交流也越來越方便。微課是一種新興的教育手段,它在課堂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微課是一種以“碎片化、微型化、主題化”為特征的新的教育形式,以微型錄像為中心,以某一特定的知識或特定的教學元素為基礎,經過細致的設計與開發,使中學生物學課堂上的微課學習內容得以實現。

一、高中生物微課的設計與制作

(一)微課的設計原則

中學生物學教學設計、制作和應用微型課程應該遵循針對性、目的性、趣味性、實效性的原則。針對性原則是保證微課設計與教學目的相結合、主題明確、針對性強。目的原則是保證中學生物微課的設計目標清晰、內容簡潔、重點突出?!叭の缎浴笔侵附處熢谶M行微課設計時,要把學生的興趣結合起來,把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心理結合起來,用他們喜歡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從而使他們能夠集中精力,積極地學習。實用的原則就是要確保微課的設計符合生物學的教學目的,使其在生物學課堂中的可操作性強,從而防止設計、制作和不當使用。

(二)微課的設計與制作方法

微課設計涉及到選題、分析、設計等多個環節,因此,中學生物教師首先要確定一個合適的主題,然后,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學內容包括:圖片、動畫、視頻、HTML網頁等,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探究的愿望。中學生物教師在制作微課時,要利用DV、攝像機、智能手機、電腦、平板電腦等現代科技手段,在制作過程中,要科學合理地選用各種技術,避免盲目地選用、使用,可以根據教學目的,制作成講授型、模擬實驗型、教師演示型等微型課程,還可以制作成微動畫、微視頻。制作完成的微課教學資源,可以直接輸入到課堂中,用于教學,也可以上傳到學校的微課平臺上,也可以在QQ、微信等平臺上分享,為學生提供課前的預習和課外學習,從而推動中學生物教學中的微課資源的使用與推廣。

二、微課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課前的微課應用

微課的教學目的在于指導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難點和重點,同時也能幫助老師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教學的針對性。課前微課的制作與運用,應該強調啟發作用,因此,教師要提前梳理、篩選教材中的知識點,選擇要供學生預習的重點,并以此作為教學的參考。因為它是一門微型課程,因此,它的篇幅不能太長,內容也不能太多,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引導,使他們對課本的基本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并引導他們在課堂上進行自主的學習和預習。同時,中學生物教師要掌握好課堂教學的時機,不能過早或過遲,通常是在新課程開始的前一天發布,讓學生們有充足的時間去看,并在短視頻的指導下進行預習,從而達到與第二天的主課教學效果相結合的效果。比如,在《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課程開始前,老師就會將微課的內容上傳到網上學習平臺上,讓學生通過微課,知道細胞中的元素的種類、含量、比例,從而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微課的課上應用

利用微課引入中學生物課堂,可以為生物教師創造多樣的生物學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通過微課的展示、引導、互動等教學功能,激發學生對某個知識點的直覺,實現有效的理解、記憶和鞏固;另外,在實施微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合理安排微課的投放時間,合理安排微課教學,使師生能夠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關注課堂。比如《細胞的癌變》一書,老師可以通過Flash動畫來了解癌細胞的發生,讓同學們能夠更好地了解癌細胞的發生,從而使他們能夠更好地了解腫瘤發生的原因,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三)微課的課后應用

通過課后微課的設計和運用,可以使課堂教學的內容得到有效地擴展,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和視野,加強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形成了更為完整的知識體系。中學生物教師在進行課后微課的設計和制作時,要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生活,把他們所學的知識和他們的生活認識相結合,提高他們的運用知識的意識和能力。例如,老師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安排學生的家庭作業,或在課外完成一些擴展的任務,使他們的學習認識內化,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同時,通過微課的形式,使學生能夠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從而為他們提供一個更廣闊的學習視野,從而使他們的創造力得到發展。比如,《生物科學與環境保護》課程結束后,生物老師利用微型錄像,將生物污染的生命場景引入課堂,再由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生物科技知識,在課堂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生物科技意識,加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結語

本文認為,設計、制作和應用中學生物學微課,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知識結構的建立,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然而,微課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它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堅持正確的設計理念,重視科學的教學資源的開發,把它運用到課前、課中、課后的各個環節中,使學生對生物學的認識更加深刻,從而使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科學探究精神得到有效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周君潔.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分析[J].求學,2021(47):51-52.

[2]胡月梅.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36):13-14.

[3]劉本娟.淺談情境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1(36):103-104.1EBF4519-369C-4BF6-BFAC-AD84600AC80D

猜你喜歡
微課制作微課應用微課設計
微課程教學資源的設計與應用
微課在高職《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中的設計與應用研究
基于HTML5的視頻監控微課設計淺析
微課提問的設計:以一件獲獎作品為例
實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相關策略
應用微課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可行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