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職業教育理念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探究

2022-06-06 04:08伊留芳
科學與財富 2022年2期
關鍵詞:公共英語高職教育職業教育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進一步深化,社會競爭也逐步走向國際化。而這種競爭說到底還是人才的競爭,這就要求參與國際性競爭的各類人才,要求學生不僅要強化職場涉外的溝通能力,同時也能夠在多元文化的場景中游刃有余的交流,增強學生的國家認同感,拓寬高職院校學生的國際視野,并堅定文化自信。除此之外,還需要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等,使高職院校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和實踐,逐步形成關鍵的能力、必備的品格和正確的價值觀。本文主要基于職業教育理念的視角,談談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意義和路徑。

關鍵詞:職業教育;高職教育;公共英語;教學改革

社會持續發展,教育體制改革進程也逐漸深入。尤其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升級,要求高職院校除了培養專業化技能型的人才,同時強化對學生職場涉外溝通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堅定文化自信、拓寬國際交流渠道。因此,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實踐中,滲透職業教育的理念,讓高職學生在求學期間,便能夠掌握大量的英語交際用語,并基于職業導向,強化高職院校學生個人的溝通能力和與人交往的能力,極大地有利于培養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以及社會適應性,一方面滿足高職學生未來的求職需求和就業需要,另一方面培養出適應“一帶一路”倡議發展創新的人才。

一、高職公共英語職業能力的基本概述

高職院校各專業的基本屬性即職業性,從職業能力培養的視角,對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行有效的升級。高職公共英語職業能力的培養,是讓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和實踐,逐步形成關鍵的能力、必備的品格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在公共英語學科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主要包含完善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語言思維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可以在多元文化場景中游刃有余的交流,培養學生的職場涉外溝通能力。因此,高職公共英語教育需要從職業能力引導以及綜合應用能力升級兩方面開展教學,其中職業能力教育是讓學生們用英語去解決工作中實際遇到的專業問題,而綜合應用能力則表現為學生們可以在理論知識的引導之下,游刃有余地解決實際工作問題,使個體的綜合專業知識能夠進一步發揮功效,為實現職業理想奠定基礎[1]。

二、基于職業教育理念引導下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意義

(一)是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重要舉措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愈演愈烈,再加上“一帶一路”倡議的順利實施,我國在與其他國家交往溝通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英語交際人才從中組織和協調。因此在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學實踐中,引入職業教育的相關內容,可以讓學生們對未來要從事的工作崗位以及行業趨勢有更加清楚且透徹的了解。與此同時,也有利于幫助高職學生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和職業目標,并為之努力和奮斗。例如在汽車營銷與服務專業公共英語教學實踐中,學生接觸的大多是有購車需求的客戶,或者身處各大汽車展銷會等。在公共英語教學中,讓學生積累大量與汽車營銷相關的單詞、短語和句型,并模擬汽車營銷服務的實際場景,可以讓學生對日后就業的方向有大致的了解,培養其社會適應性。

(二)是強化高職院校學生多元文化交流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步驟

在高職院校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要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性以及學以致用的教學原則,這也是職業教育區別于普通教育的集中體現。因此在公共英語教學實踐中滲透職業發展理念,培養學生的多元文化交流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學生的職業技能素養,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們樹立更遠大的職業理想和職業目標。例如在市場營銷專業當中,在開展公共英語教學的時候,滲透職業教育理念,高職院校的學生能夠對日后要從事的工作性質和工作內容有大致的了解,尤其是在進行市場調研的時候,需要接待大量的國際客戶或商業經營,如何能夠用清晰的觀點和流暢的語言表達職業思想,是該專業公共英語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強化學生職業觀念和職業信念的重要舉措。

(三)是培養高職院校人才職場涉外溝通能力的基本前提

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實踐中,滲透職業思想和職業觀念,符合高等職業教育學以致用的教學原則。因此,在授課過程中,老師通過模擬學生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英語交際場景,或者是開展一系列英語活動,可以讓學生們提早地適應社會生活,并流利地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和書寫,這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職業涉外溝通能力,對于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效率來講,具有重要的影響。

尤其是高職公共英語教師依照學生實際的就業意向開展個性化和針對性的英語教學,可以培養出更適應用人單位的社會人才,拉近了學校、企業和社會之間的關系。除此之外,公共英語職業能力的培養,也符合信息時代的發展進程,有利于打破原有公共英語的教育生態,使學生們能夠更積極地制定職業規劃,提高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學成效[2]。

三、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滲透職業理念遇到的瓶頸

(一)課程目標定位不清晰,忽視對高職院校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

與高等教育不同的是,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設置的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職場涉外溝通能力、多元文化交流能力、語言思維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等。但是在部分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效仿大專院校的英語教學方式,不僅教學目標相對模糊,而且教學計劃的針對性也相對較差,很難對學生的應用能力進行針對性和側重的培養。無論是對英語理論的探討,還是實踐課程的設計,不僅不符合企業會用人單位對應聘者英語能力的需求,同時也無法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筆者選取了浙江省十所高職院校比如浙江金融職業技術學院、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臺州職業技術學院、紹興職業技術學院、衢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麗水職業技術學院和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等,非專業英語的550位學生進行了調研,回收有效問卷525份,問卷有效率達95.45%。525位學生對教師在公共英語課程中的教學目標和方法的具體調研數據如下表1。

(二)課堂信息化教學程度不足,難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意識

與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相對較弱,無論是掌握的單詞積累量,還是語法知識體系都嚴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師正常設置英語教學任務。此時如果高職公共英語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將職業教育理念滲透到教學改革實踐中,不僅會進一步拉大學生之間的英語差距,同時也不利于形成積極的教學成效。尤其是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公共英語教學實踐中,能夠基于視聽的角度,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但部分高職公共英語教師不是忽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在課堂上依然以照本宣科為主;就是盲目地讓學生跟著多媒體課件學習,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設置極為不合理,很難激發學生主動開口說英語的興趣[4]。

(三)教學材料更新不及時,教材與專業結合度不夠

公共英語教材中大多內容以基礎性知識為主,單詞量和語法量的設計過多,教材和專業結合度不夠,思政內容也欠缺,無形中使人才的培養有失偏頗。除此之外,高職公共英語教材當中,雖然也關注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設計了一定的情景案例,但是案例內容大多相對陳舊,忽視了創新。教材中一些案例的選擇,根本與學生的職業規劃格格不入,無法適應跨文化交際人才的培養模式,如果教師沒有進行及時的更新、淘汰或者是拓展教學資源,很難提高教學成效,也不利于人才的培養。選取浙江省的十所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研室進行調研,有三所院校3年更換教材,有四所院校4年更換教材,有兩所院校5年更換教材,有一所院校6年更換教材。

調研的內容顯示,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教材的設計和選擇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尤其是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愈演愈烈,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具有多元化要求,公共英語課程在開展的過程中,除了要培養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和語言能力之外,還要求“基礎+專業”教育,要求學生能夠基于文化交流的視角,強化個人的交際能力、表達能力、職業涉外能力等。

(四)師資建設動力不足,很難有效與校外企業加強合作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實踐中滲透職業教育的相關內容,要求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要具有扎實的學識和仁愛之心。除此之外,還必須要有相對應的教師資格,學歷、職稱要求都相對較高。在教學實踐中,具有信息化教學能力、反思能力、實踐能力,能夠有效地開展英語教學。例如在課堂上還原真實的英語交際場景,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相對嚴格的要求。當前,部分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師,雖然學歷和職稱結構相對完善,但是實際教學經驗以及社會經驗的嚴重匱乏,忽視對學生使用英語的綜合能力的培養,設計的教學目標往往與學生學習實際不符,而且教學評價也過于單一,無形當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如果英語課程讓學生們感到困難,很容易進一步激化他們的心理壓力,甚至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漸行漸遠[5]。

四、基于職業教育理念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探究

(一)優化課程結構和教學目標,重視對學生專業應用能力的培養

公共英語結構由基礎模塊和拓展模塊組成,要根據各個教授的專業來進行組合,設計有效的拓展模塊,由職業提升英語、學業提升英語和素養提升英語組成。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實踐中,首先要求教師能夠準確定位教學目標,使課程內容和教學資源充滿職業特色,以工學結合當作切入點,讓學生們在理論學習和實踐的時候,能夠以就業為導向,生成形式多樣的交際情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也要求教師可以生成學業英語教學目標,讓學生在積累單詞、語法知識的情況下提高英語學習成績。最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素質,要求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大膽開口說英語,并通過創設交際情境,觀看相關電影等練習口語,使學生們能夠在日后的就業發展中獲得更多的競爭優勢。在對浙江省十所高職院校調研的基礎上,結合高等職業教育??朴⒄Z課程標準(2021年版),整理了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

(二)提升信息素養,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信息化教學的創新,主要目標是激發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要求教師能夠強發揮實踐教學和信息化教學的優勢,豐富學生的公共英語學習體驗。例如教師在設計慕課、豐富教學課件等,豐富教學方法,并對層次不同的學生進行分類。英語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創設英語社團,提高參賽人員的英語交際能力,對優秀電影進行藝術視角的分析和鑒賞,使學生們的能夠了解國外的文化習慣和生活習慣。而針對英語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教師則主要強調對其基礎能力的培養,每天考察這部分學生的單詞積累情況和語法掌握情況。然后通過創設簡單的職業場景,引導他們主動開口說英語。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采用項目或任務式教學法,在公共英語課堂上,基于學生們的專業特性,創設合適的情景以及教學任務[6]。

(三)堅持立德樹人,設計能夠突出職業特色的教材

提高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成效的關鍵是教材的更新以及教學資料的引進。因此,在實踐中,要求教師能夠通過校企合作的形式,了解當前企業對各專業人才的需求現狀,然后有規劃、有目的性地編輯新教材,適當增加基礎性內容、實踐性內容以及與學生職業發展相關的場景案例和問題案例等。尤其是在教學內容拓展的時候,要求教師以實用性和職業性為原則,使教材突出對學生交際技能的培養,體現不同專業需要學生掌握的日常英語對話知識和專業英語實踐知識等。尤其要在教材更新中突出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突出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例如在酒店管理專業中,英語教材的設計和教學內容的引進,需要盡量體現學生的職業發展性,案例場景盡量切換到酒店或客房,讓學生們了解日后需要面對的場景以及需要解決的困難,如客房不足應如何應對、客人臨時出難題需要如何解決等。

(四)引進高素質的教師資源,拉近學生與企業、社會之間的距離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成效的升級與教師能力和素質息息相關。因此要求高職院校在引進公共英語教師的時候,能夠對其學歷、職稱以及教學經驗進行充分的考察,并了解應聘者是否有在企業工作的經驗,能否為學生拓展英語教學資源。公共英語教師自身,需要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并且具有豐富的學識和仁愛之心。在基礎方面,要求英語教師有相應的學歷和職稱、較為扎實的學科科學知識和學科專業知識,有較強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反思能力和實踐能力等,可以在課堂中有效的開展教學任務。學校也需要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對外研修、訪學和國際交流等項目,培養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公共英語教師還應該以身作則,強化個人的職業道德意識和職業發展觀,讓學生們能夠在感同身受的情況下,也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并不斷努力。

結束語:

基于職業教育理念下,促進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改革,不僅是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培養高職學生職業技能的關鍵。因此在實踐中,要求高職院校以及公共英語教師能夠優化課程結構,重視對學生專業應用能力的培養;提升信息素養,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學方式的轉變,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與此同時,還要求教師能夠堅持立德樹人,突出職業特色的教材,只有這樣,才能夠基于職業教育理念下,促進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有序改革,從而為提高英語教學成效、實現預期教學目標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卓.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混合教學教學模式應用探究[J].海外英語,2021(19):33-34.

[2]曹倩.立德樹人背景下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核心素養培養模式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03):77-79.

[3]褚天霞.基于學生英語職業能力養成的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教學研究[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20(04):42-44.

[4]蔡媛,周艷華.高職公共英語職業能力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29):341-342.

[5]郭永衛.職業導向下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04):70-72.

基金項目: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2021年度校級教學改革項目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設計”(編號JG21210)。

作者簡介:伊留芳(1983—),碩士研究生,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公共教育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公共英語高職教育職業教育
“一帶一路”視野下高校公共英語教學改革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校公共英語信息化教學方法研究
高職公共英語視聽說教學中情感因素的運用
高職公共英語泛在學習資源整合設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