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范化管理模式在社區肺結核病人中的應用效果

2022-06-06 06:32梁瓊芳
錦州醫科大學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治療依從性抑郁焦慮

【摘要】目的 探討規范化管理模式在社區肺結核病人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間抽選我社區登記管理的51例社區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分配的方式將其分為常規組(實施常規管理模式干預,共25例)和研究組(實施規范化管理模式干預,共26例)。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并比較兩組干預后的治療依從性。結果 干預后,研究組的HAMA、HAMD評分均低于常規組,而治療依從性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 在社區肺結核患者中實施規范化管理模式干預,不但能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而且能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應用效果理想。

【關鍵詞】規范化管理模式;社區肺結核病;焦慮;抑郁;治療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3--01

前言

肺結核病是臨床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主要由分歧結核桿菌感染所致,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提升,該病的病死率已經得到有效控制[1]。但在治療期間需要患者居家隔離,受疾病、社會隔離、和病程遷延難愈等因素影響,患者容易出現負面情緒,降低其治療依從性,并不利于其預后。因此,臨床非常重視社區結核病患者的管理和干預,規范化管理模式屬于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可以規范管理內容,滿足患者的管理需求,保證管理效果[2]?;诖?,本次研究重點探究該護理模式在社區結核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間抽選我社區登記管理的51例社區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分配的方式將其分為常規組(25例)和研究組(26例)。納入標準:⑴經X線、結核菌素試驗等檢查確診為社區肺結核患者;⑵患者及其家屬了解本次研究,同意參與研究;⑶患者有良好的認知功能和溝通能力;⑷資料完整,能夠堅持接受隨訪者。排除標準:⑴合并心、腎功能不全者;⑵合并惡性腫瘤者;⑶有精神病史者;⑷生存期預計超過1年者。常規組中,男患者12例,女患者13例;年齡15~81(48.52±16.85)歲;疾病類型:肺結核17例,結核性胸膜炎8例。研究組中,男患者9例,女患者17例;年齡15~80(48.80±16.14)歲;疾病類型:肺結核15例,結核性胸膜炎11例。兩組的基線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常規組實施常規管理模式干預,方法為:收集與核實患者的個人信息,定期進行入戶隨訪,予以患者和家屬健康宣教,了解患者的病情恢復情況;囑咐患者按時服藥,督促家屬做好監督工作,避免患者漏服、錯服藥物,無法保證療效等。

研究組實施規范化管理模式干預,方法為:⑴規范化疾病知識宣教:利用微信、電話定期向患者進行疾病知識宣教,每月1-2次,針對結核病的發病機制、因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預后、并發癥等進行詳細講解,告知患者在生活中如何做好防范措施,提升其自我護理能力。每周向患者發放一次疾病知識問卷調查,獲取每一位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查缺補漏,不斷鞏固患者的知識點。⑵規范用藥指導:根據每位患者的病情和用藥情況制作用藥小卡片,要求患者按照卡片內容按時服用藥物,并幫助患者設置鬧鈴提醒其用藥,提高其用藥依從性。詳細告知患者正確服用藥物和持續性服藥對疾病轉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用藥后的不良反應以及處理方法,消除其用藥顧慮,讓患者積極治療。⑶規范化心理干預:結核病具有傳染性,需要患者居家隔離,而隔離與治療期間患者非常容易出現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將患者拉入一個微信群,每天在群里傳播正能量,分享自我防護小知識等,引導大家多溝通、分享治療經驗,避免患者有情緒無處宣泄影響病情。定期組織病友交流會,鼓勵大家相互支持、溝通,以緩解患者的社會隔離感,幫助患者共同戰勝病魔。定期與家屬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予以不同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樹立治療自信心,讓其積極配合各項工作。⑷規范化飲食指導:幫助患者制定詳細的飲食計劃,讓其少進食辛辣、油膩等食物,多補充膳食纖維、蛋白質、維生素等食物,保證蛋白質、熱量的充足攝入,防止營養不良。告知患者少食多餐,定點進食,且飯后適當運動,促進腸胃蠕動,加速營養吸收。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并比較兩組干預后的治療依從性。

HAMA評分:該評分共分為精神性、軀體性兩個維度,有14項評定內容,總分超過28分為嚴重焦慮;超過20分為明顯焦慮;超過13分為焦慮;超過6分為可能存在焦慮;7分以下為正常。

HAMD評分:該評分共有17項內容,總分小于7分為正常;7~17分為可能存在抑郁癥;18~24分為存在抑郁癥;25分及以上為嚴重抑郁癥。

治療依從性:采用我院自擬的依從性調查表進行評價,內容包括按時服藥、遵醫囑行為、情緒調節等,總分為50分,40分以上為完全依從;30~40分為部分依從;30分不依從;治療依從性=(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例數×100.00%。

1.4統計學處理

通過SPSS 22.0軟件完成數據統計學分析,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計數數據描述形式為百分率,比較行x±s檢驗;計量數據描述形式為標準差“(x±s)”,比較行t檢驗。

2.結果

2.1對比兩組的HAMA、HAMD評分

干預前,兩組的HAMA、HAMD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的HAMA、HAMD評分均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

3.討論

肺結核主要通過飛沫傳播疾病,雖然我國的肺結核防控工作有一定的成效,但該病患者仍需進行隔離和系統治療,方可保證治愈率,減少傳播風險。有研究指出[3],社區患者缺乏專業人員長期監督,容易出現依從性不足的現象,導致停藥、斷藥、擅自更換藥品時有發生,最終無法保證療效。因此,臨床需要加強社區肺結核患者的管理。此次結果顯示,研究組的HAMA、HAMD評分均低于常規組,而治療依從性高于常規組(P<0.05),表明規范化管理模式可以消除肺結核病患者的負面情緒,提升其治療依從性。通過規范化疾病宣教,可以提升患者和家屬的疾病知識認知水平,明白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促使其積極配合治療[4]。在用藥指導方面,可以消除患者的用藥顧慮,幫助患者消除藥物不良反應,有利于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提升[5]。通過心理干預,可以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避免其情緒波動過大影響疾病恢復[6]。多種方法干預下,患者可以信任管理人員,積極配合工作,最終有利于其不良情緒的消除和依從性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社區肺結核患者中實施規范化管理模式干預,不但能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而且能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應用效果理想。

參考文獻:

[1]葉海明,陳潔,陳文思,等.肺結核患者社區健康管理服務意愿調查[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22,36(01):49-52.

[2]楊凌花,朱衛亞,鄭超峰.社區督導員督導管理、訪視在非住院肺結核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1,6(23):107-109.

[3]李亞敏,高志東,陳曦,等.移動互聯網技術用于社區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的接受意愿調查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20,42(12):1313-1317.

[4]湯素萍.研究社區肺結核病人規范化管理的應用[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16):185-186.

[5]白小林.全科醫學服務模式規范化管理社區結核病患者[J].繼續醫學教育,2020,34(04):166-168.

[6]劉冬艷,韓海英.以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導的肺結核患者督導管理模式效果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9,46(04):663-668.

作者簡介:梁瓊芳(1983-9),女,壯族,廣西德??h,本科,主管護師

研究方向:社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猜你喜歡
治療依從性抑郁焦慮
探討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與治療依從性分析
心理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產前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初產婦焦慮、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響
社區在冊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攝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與憤怒,焦慮與恐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