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先賢智慧,育現代賢才

2022-06-07 10:03孫希
知識窗·教師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課程實踐

孫希

摘要:鄉賢文化是珍貴的文化資源,是值得挖掘與傳承的教育寶藏。文章從開發課程資源、創設校園環境、編寫校本讀物、尋找學科結合、開展實踐活動、聯合推送微信六個方面著手,分享了學校開展鄉賢文化課程的實踐經驗。

關鍵詞:鄉賢文化 ?小學生視角 ?課程實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也是中國在世界文化激流中站穩腳跟的堅實基礎。昆山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從古至今,鄉賢輩出。鄉賢身上彰顯著各種傳統美德,以鄉賢美德為核心形成的鄉賢文化,正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教師充分發掘鄉賢文化的德育價值,有利于小學生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昆山市實驗小學依托昆山市深厚的鄉賢文化積淀,在打造智慧校園的基礎上,開發獨特的鄉賢文化特色課程,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內涵,并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系統構建目標遞進、內容銜接、方法互補的鄉賢文化課程體系,喚起了學生對鄉賢文化的敬慕之情,培養了學生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精神。

一、結合地域特色,開發鄉賢文化課程資源

昆山市實驗小學通過聯合社區、家校合作、走訪專家等方式,尋訪、調查鄉賢文化資源,收集昆山鄉賢、當代新鄉賢等相關資料,并在此基礎上選取適合小學生學習的內容,并按照小學生的發展規律進行整理與融合,初步形成了與時俱進的鄉賢文化資源庫。

(一)開發鄉賢名人資源庫

一方面,昆山市實驗小學教師先后走訪昆山市顧炎武研究會、昆山市文化館、昆山市亭林街道等單位,獲得了許多昆山鄉賢(包括近現代鄉賢)的信息;另一方面,通過閱讀專著、網上搜集等方式,昆山市實驗小學教師不斷充實鄉賢人物的生平事跡、文學作品、勵志故事等資料。為使鄉賢資源更具準確性和專業性,昆山市實驗小學還特別聘請顧炎武研究會會長陳建林、昆山市文化名人徐忠匯等專家作為鄉賢文化研究的特約顧問,幫助深入解讀人物、校對鄉賢資料等。

(二)開發鄉賢文學資源庫

依托昆山市鄉賢文學作品的積累,昆山市實驗小學重點搜集既有地域特色又有文化底蘊的詩歌,以及具有教育意義的經典名言,主要包括顧炎武、范成大、孟郊等古代名賢的作品,并通過注音、注釋、配圖等方式幫助學生誦讀和理解。

二、創設校園環境,營造鄉賢文化課程氛圍

良好的學校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向學生傳遞健康向上的價值觀,讓置身校園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浸潤。昆山市實驗小學以東校區擴建、西校區新建為契機,全面規劃校園文化,構建物態性學習載體,努力營造濃厚的鄉賢文化氛圍。

(一)用鄉賢事跡裝點走廊墻面

走在教學樓、行政樓、報告廳的走廊上,昆山市實驗小學的學生都能欣賞到學校精心設計的鄉賢介紹。從人物生平到偉大成就,從人物名言到優秀事跡,這些鄉賢人物介紹無一不彰顯著生生不息的力量。

(二)以雕塑再現鄉賢人物英姿

昆山市實驗小學校內設顧炎武、祖沖之、歸有光等鄉賢人物的雕塑、畫像,他們或昂首挺胸,或捋須沉思,或靜坐不語。歲月流轉,他們的名言、作品、精神,在今日仍然熠熠生輝。

(三)展優秀家訓共學鄉賢經典

昆山市實驗小學加強家校合作,邀請家長與孩子共讀《朱子家訓》,共書家訓,并將優秀家訓置于學校感恩走廊。

三、編寫校本讀物,充實鄉賢文化課程內容

在大力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積極提倡開發校本課程的背景下,昆山市實驗小學基于昆山地域情況,以鄉賢文化為資源,從小學生視角出發,由全體師生共同參與,編寫了鄉賢文化校本讀物《走近鄉賢》。本套讀物分低、中、高三個年段,共收集了45位昆山鄉賢的資料,元末明初戲曲家、昆曲鼻祖顧堅,明代散文家歸有光,有明清之際的愛國學者、思想家顧炎武,清代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柏廬等,還有擔任過聯合國副秘書長的金永健、航天英雄費俊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錢七虎等。本套讀物以一課一人物的編排方式,以人物簡介、作品欣賞、詩詞積累為主線,配以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形象生動的插圖,貼近生活的“走一走”“訪一訪”,以感受、體驗和認同為主要學習方式,促使學生與鄉賢“對話”,走近鄉賢、了解鄉賢、學習鄉賢、頌揚鄉賢。

同時,昆山市實驗小學積極搜集現代鄉賢故事,匯編成《走近鄉賢(現代版)》?,F代社會存在兩種鄉賢:一種是“在場”的鄉賢,另一種是“不在場”的鄉賢。有的鄉賢扎根本土,把現代價值觀傳遞給鄉民;有的鄉賢外出奮斗,有了成就再回饋鄉里,他們可能人不在當地,但由于通信和交通便利,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關心和支持家鄉發展,他們的思想觀念、知識財富都能影響家鄉?;诖?,昆山市實驗小學特地匯編了昆山現代鄉賢故事。該讀本分成兩部分:一是奮斗在家鄉的凡人善舉篇,二是奮斗在異鄉的建功立業篇。這本讀本讓學生走近當代鄉賢,從真切可感的鄉賢們身上學習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獲得心智的成長,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

四、尋找學科結合,實現鄉賢文化融合滲透

昆山市實驗小學每學期用八周時間,在綜合實踐課中開展鄉賢文化課程,挖掘鄉賢文化與各學科的結合點,積極在語文、數學、科學、美術、音樂等學科教學中滲透鄉賢文化,以尋找鄉賢文化與學科教學的契合點,將鄉賢精神與學科教學有機融合,巧妙滲透。

(一)鄉賢故居、展館

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中,昆山市實驗小學教師引導學生前往昆山的周莊、錦溪、巴城等古鎮,以及亭林公園顧炎武紀念館等鄉賢故居、展館收集資料,撰寫報告,指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感受鄉賢文化的魅力,培植學生對家鄉的情感,再由此升華到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和對祖國的熱愛。

(二)鄉賢事跡、精神

在語文教學中,昆山市實驗小學教師有意識地以鄉土文化為依托,開展領略本土文化魅力、學習名人事跡、弘揚名人精神、與鄉賢對話、不辱鄉賢后代之稱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從課內到課外,閱人世滄桑,陶冶性情。

在科學課堂上,昆山市實驗小學教師適時引入相關的鄉賢事跡與人物精神,在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大膽實踐、勇于創新、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的科學探究精神。

(三)歷史悠久的昆曲藝術

昆山是昆曲的發源地,昆曲創始人顧堅就是一位值得學生學習的鄉賢。昆山市實驗小學不僅在音樂課上開設《幽蘭雅韻》的昆曲普及課程,還成立了昆曲社團,學生在欣賞昆曲、學習昆曲的同時,能了解顧堅的傳奇人生,學習他的勤奮刻苦、堅定執著的精神。

(四)源遠流長的詩詞書畫藝術

在美術課堂上,昆山市實驗小學教師將適時介紹本土的書畫藝術成就,讓學生臨摹鄉賢的詩詞,欣賞鄉賢的畫作,接受本土文化的熏陶,從而陶冶審美情操,激發愛國愛鄉之情。

五、開展實踐活動,促進鄉賢文化課程實施

昆山市實驗小學充分發揮鄉賢文化的德育價值,突出學生本位,組織貼近小學生校園生活的文化主題活動,為小學生成長注入正能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結合學校的節日、典禮、假日活動等,組織開展各類主題的實踐活動,將鄉賢文化的學習與學生的生活融為一體。

(一)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主題活動

1.舉辦“我和鄉賢有話說”征文比賽

教師鼓勵學生挑選自己敬佩的鄉賢,與之對話,以作文的形式表達敬佩之情。

2.開展“我來當小老師”活動

教師鼓勵學生當“小老師”,為學弟學妹介紹鄉賢,讀讀鄉賢兒歌、講講鄉賢故事等。

3.開展“我與父母共訂家訓”活動

教師鼓勵學生與父母一起學習鄉賢的優秀品質,制訂家風家訓,并共同踐行。

4.開展“家務活動我能行”周打卡行動

教師鼓勵學生主動承擔家務活,將從鄉賢身上學到的胸懷天下的責任感落實到點滴行動中。

(二)與節日、典禮相結合的主題活動

在閱讀節、誦讀節中,昆山市實驗小學將各項活動與鄉賢文化課程相結合,以經典詩、詞、文的誦讀活動為載體,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內涵,通過閱讀分享顧炎武、朱柏廬等鄉賢故事,把學生帶入無比精彩的閱讀世界,豐盈學生的精神世界。

在入隊禮、成長禮、畢業禮中,昆山市實驗小學以“見賢思齊”為主題,開展各類與鄉賢主題有關的活動,如吟誦鄉賢詩文、表演鄉賢話劇等。

在寒暑假,昆山市實驗小學積極鼓勵學生以伙伴、親子等組合形式,走訪鄉賢故居、紀念館等,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感受鄉賢文化魅力。

昆山市實驗小學舉辦了一系列鄉賢活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鄉賢的了解,還激發了學生對鄉賢的崇敬之情,實現了鄉賢文化的育人價值。

(三)與父母互動的親子主題活動

在課程內容的設置和實施中,昆山市實驗小學有意識地加強與家長的密切溝通和合作,開展了許多以傳承先賢文化為主題的親子活動,如故事媽媽進校園系列鄉賢文化主題活動、“慧園爸媽開講啦——《給你說說鄉賢的故事》”活動、親子“我是小小朗讀者”活動、主題座談會、主題演講故事比賽等活動。

昆山市實驗小學還特別開設了親子體驗課程:“明鄉賢”——以“家品格”為主題,讓學生和父母聊聊鄉賢的優秀品格,說說自己家庭的好傳統,頌頌治家格言;“頌鄉賢”——以“家禮”“感恩”為主題,通過傳統的書信形式,將內心的親情轉化為一句句暖心的話語,向社會傳遞。

六、聯合推送微信,擴大鄉賢文化受眾影響

昆山市實驗小學采用微信推送宣傳的方式,讓教師、學生、家長更快捷地了解鄉賢文化。昆山市實驗小學還成立了鄉賢微信推送小組,由專人負責微信推送工作,根據課程實施的內容,編制成人物介紹、鄉賢故事、傳世作品、精神品質、學生互動等版塊,每周五定期在學校公眾號上發布微信。

鄉賢微信推送小組還選取昆山市實驗小學的卡通形象“并蒂蓮小賢士”為欄目主講人,每期錄制講述鄉賢事跡、故事的視頻,或誦讀詩文的音頻,以小學生的口吻,用童趣的語言,以圖片、文字、視頻、語音等不同形式介紹各位鄉賢的履歷和事跡。為確保微信內容的準確性,昆山市實驗小學還特別聘請了顧炎武研究會的陳會長等專家作為顧問,在每期微信推送之前請專家審閱、校對。至今,鄉賢微信推送小組已推送教育家吳粹倫、天文通史第一人朱文鑫、昆山三賢之朱柏廬、江南巨富沈萬三、大詩人孟郊等50多位昆山鄉賢。此微信平臺也備受學生、家長關注,更好地推動了課程實施,宣傳課程,為傳承鄉賢文化提供了有效平臺。

七、結語

鄉賢文化根植鄉土,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皬男W鄉賢,長大成鄉賢!”昆山市實驗小學以先賢智慧,育現代賢才,愿鄉賢精神薪火相傳,福澤一方!

參考文獻:

[1]錢靜,馬俊哲.國內新鄉賢文化研究綜述[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16(4).

(作者單位:江蘇省昆山市實驗小學)

猜你喜歡
課程實踐
“研討式”教學法在《景觀設計原理》課程中的實踐
基于就業導向的金融保險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基于就業導向的金融保險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山東省淄博市實驗中學健美操運動開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管理會計課程實踐探析
軟件學院編譯原理實踐課程的教學探索
Practice and Evaluation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Cultivation Based on a Ladder Type System
項目進階驅動的JaVaEE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索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數字信號處理課程改革與研究
多元文化素質教育探索與課程的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