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體育教育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022-06-08 01:24楊川
新視線·建筑與電力 2022年4期
關鍵詞:融合途徑大學體育心理健康教育

楊川

摘要:健康心理和健全身體間具有密切的聯系,隨著體育課程教學目標的改革,體育教學應攜手心理健康教育共同發展。如今,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準,促使其與體育教學有機融合,已成為學校教育的關鍵任務。因此,在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應注重結合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及體育教學內容,全面關注大學生身心發展態勢,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及綜合發展保駕護航?;诖?,本文章對大學體育教育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大學體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途徑

引言

據調查,現階段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峻,主要表現為行為異常、人際關系敏感、心理承受力弱等,甚至產生焦慮、逃學、抑郁等問題。目前,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深化,如何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已成為體育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心理健康的內涵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大腦皮層的功能正常,能在一定的條件下保持良好的狀態;在心理方面,指的是人的生理機能的正常運轉,能夠維持身體的健康和精神的穩定;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對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得到滿足,從而達到身心的平衡發展。職業院校的學生正處在學習的關鍵時期,他們正處于長知識的階段和培養的重要環節,正確的思想以及心理可以為學生的學習與日常生活提供助力,使其在面對學習或生活上的困難時積極應對,針對出現的問題仔細分析,使自身具備分析與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二、大學體育教育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養堅強意志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需要明確學習目標及生活目標,并且為自己的目標與理想不懈奮斗。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常常伴隨一些極具對抗屬性的項目,在這些體育運動項目中,學生很容易被激烈的對抗氛圍感染,即使極其疲勞,也能生成合作與競爭意識。所以,通過體育活動,可有效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及頑強拼搏的意識,促使其生成克服困難的勇氣。除此之外,通過各種體育團體活動,也能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團結友愛和拼搏奮進的意識,使學生感受到集體主義精神,養成優良的心理品質。

(二)有利于構建協調的人際關系

大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借助體育教學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引導,引導學生踴躍地參與一些有益的集體活動,讓學生在互相合作中逐漸提升自身的思想認知,培養奉獻和合作的意識,提升社交能力。而且教師也可以通過組織各種不同的集體活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鍛煉機會,讓大學生可以在實踐的過程中深層次地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真正體現出現代大學體育課程在學生培養和發展中的作用和價值。

三、大學體育教育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徑

(一)在體育課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體育課教師要切實了解大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運動技術水平以及身體素質狀況,因人而異地確定體育課的教學內容。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日常體育課教學中,通過設置勝利、失敗、挫折、磨難、合作等教學環節和措施,有目的、有意識地對大學生施加心理影響,磨煉其意志品質,增強其自信心,提高其心理承受力和自我調控的能力。要在體育教學中充分利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和感染大學生,有條件的高??梢匝堃恍┦澜绻谲娀驀覂炐氵\動員來校講學,甚至開設高水平短期體育課程,以體育運動健兒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意志品質和高超的技戰術水平鼓舞大學生。同時,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大學生,為培養和強化其自主意識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間,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求勝欲,培養良好的競爭意識。

(二)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

大學體育教學與基本的理論課程不同,其目的在于提大學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以及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大學生都能擁有良好的體質和心理健康狀況,為大學生進行理論學習奠定良好的身體基礎,因此,新課程背景下,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大學生的基本情況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并不斷完善體育教學體系,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對大學生進行相關的理論指導和體能訓練。教師可以讓學生掌握大學體育教學的基本內容,如教師可以借助交流平臺,將各個學期的教學計劃與教學目標發放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提前做好心理準備,有利于課上更好地學習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同時在新的學期,教師還要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與談心,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基本心理健康狀況,從而可以有效地安排接下來的課程與學習內容,能夠極大地提升大學體育教學效率,有效鍛煉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并加強了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注重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參照體育教學大綱要求,每一名體育教師都要吃透體育教材,意識到體育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找到體育教材中包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具體的體育教學過程中,田徑課占據著重要的比例,是每一項運動的基礎。因此,教師應優化具體教學方法,善于找到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的放矢地落實教學工作,以保障學生“新陳代謝”效果有所加強,促進學生系統及器官功能得以發展,培養學生果斷、勇敢且堅毅的品質。再如,在球類課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促使學生“勝不驕”以及“敗不餒”,學會奮勇拼搏以及在各種活動中關心同伴。

(四)重視體育課教師的心理健康和教育水平

教師的心理健康對于教學過程極為重要。體育教師的心理健康,是要具備良好的心理修養和師德修養,并要有較強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因此,體育課教師需要加強教育心理學、體育心理學等專業知識學習,懂得心理輔導技巧和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時,體育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理解、尊重和信任大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創造一個和諧、融洽、健康向上的人際交往環境,使大學生各種異常心理及相應行為能夠得到一定預防。體育課教師還要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更新教學理念和方法,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論業務水平和教學素養。

(五)活化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的方式

對大學生心理障礙和常見的健康問題予以疏導,不僅要強化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給予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要對其展開必要的心理輔導。體育教師要有充分的耐心,對學生實施教育。為此,大學體育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創設豐富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在豐富的體育活動中得到心理輔導。例如,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加強對學生實際生活和學習的關注,掌握學生課程學習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創設教學活動,并借助實際的教學活動完成對大學生的引導。

結束語

總之,大學體育課程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同時,教師在授課時一定要把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首位,在引導學生鍛煉身體的同時,還能不斷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體育教學不僅是為了最大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還是為了通過體育教學讓學生培養自己的思維意識和架構能力,提升團隊的配合度。并且,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不僅可以潛意識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收獲許多快樂和潛意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韓玉波.大學體育滲透積極心理學的有效指導策略[C]//.2020年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20:1718-1719.

[2]方高劍.高校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實踐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0,11(19):104-105.

[3]麥軍.大學體育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4):42-43.

[4]王鍵.高校學生體育心理問題與改善路徑探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0(12):67-68.

[5]喬銘,李曉汝.大學體育教育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福建茶葉,2020,42(04):29.

猜你喜歡
融合途徑大學體育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游戲與小學數學融合途徑探索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關于大學體育教學中素質拓展課程的探討與分析
“思維引導”法在高職大學體育教學與訓練教學中實踐效果
大學體育網絡化教學與管理模式探究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廣播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探究
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新模式
以臨沂孝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