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妙銜接,凸顯主題

2022-06-09 00:13童恩兵
作文通訊·初中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兩節課換景云山

題目

曹操登臨碣石山,留下“東臨碣石,以觀滄?!钡膲邀愒娋?;李白游覽廬山,留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浪漫詩篇;柳宗元游覽小石潭,留下《小石潭記》傳后世。埋頭苦學的我們,也應該出門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請結合一次旅行的經歷,寫一篇文章。

要求:文體不限,題目自擬;采用移步換景的寫作手法,詳略得當;不少于600字。

原文

親近自然(題目可以從小處設置。)

———集云山游記

浙江省瑞安市瑞祥高級中學附設初中部九年級仇嘉怡

學校今年給了我們一次親近自然的機會,去游集云山。這個事情讓我們十分興奮。爬山雖然會累,可是這是難得一次出去玩的機會,興奮的心情還是充滿了我們的大腦。

今天就是我們要去集云山的日子。一向愛睡懶覺的我因為異常興奮,起了個大早,快速洗漱,飛快地奔向學校??蓻]想到,在這出去玩的日子,居然還要上兩節課。這也阻擋不了我對集云山的向往。

兩節課終于結束了,我們急迫地跑出教室,上了大巴車,向集云山進發。到達集云山后,我們開始爬山。大家特別興奮,有說有笑??膳郎疆吘共惠p松,一會兒后我就覺得氣喘吁吁,兩條腿不聽使喚了??砷_弓沒有回頭箭,其他班的同學也在往上爬,我只能繼續向上爬,此時我已經沒有剛來時的那股興奮勁兒。當看到路邊上的一朵朵小花,我的心情立馬又好起來。那花白里透紅,花蕊呈淡淡的黃色,面朝太陽笑著。那一朵朵小花,瞬間點燃了我心中對自然的熱愛,趕走了爬山的疲勞。

老師在一旁給我們加油,還給我們講了關于集云山的小知識,增加了我們對這里的了解。老師說集云山是瑞安第一個縣治遺址所在地,也是“瑞安”得名的緣起,《瑞安縣志》中記載:“唐天復二年,有白烏棲于集云山,詔改安固為瑞安?!边@時正好經過一處村莊,我看到了一塊石刻,忙問老師那是誰刻的。老師說那是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寫的“第一山”摩崖石刻,也是“集云八景”之一的“米刻古石”。

聽了老師一番解說,我們對集云山有了更多了解。也是因為老師的解說,我們沒有感覺到太多疲憊。此時我們已經到達山頂,俯瞰飛云江,它就像一條細帶,從瑞安城穿城而過。站在山頂,我頓覺豪情萬丈,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這次出來爬山不僅放松了心情,也增長了知識。這真是一次有意義的旅行!

(開篇點題,直接交代了旅游的地點。但首段的作用沒有體現出來,可以采用設置懸念的方式,或者自然過渡到下文。)

(交代了“我”游玩前的心理活動,但語言不生動,銜接不自然。這一節可以展開想象,將“我”對此次旅行的期盼表達出來。)

(景色描寫較少。這一部分可以簡單介紹路上所見之景,把視覺和聽覺結合起來,更加形象生動地記錄登山所見所聞。)

(老師的講解讓自然景色與人文知識結合起來,但是在上下文銜接時要更自然些,保證敘述的流暢性。)

(借用杜甫詩句表達登山感受,具有文采。語言上需要再潤色,讓文字更順暢。)

(語言缺少文采。)

失誤點擊

本文以爬山為素材,將“我”爬山過程中的見聞和心理變化詳細記錄下來,并融入了人文知識。文章的不足之處是對自然景物描寫不夠,沒有抓住重點來描述,只是泛泛而談,也沒有體現游記的特點。全文各部分銜接生硬,缺少前后連接的句子。部分段落比較突兀,也欠缺文采。

升格策略

讓文章的每一段都自然過渡,體現“移步換景”的寫作手法,凸顯文章的主題。還要適當運用修辭手法,讓語言更具張力。具體方法如下:

一、增加文章的過渡句(段)。游記文章多采用移步換景的手法,在這篇文章中可以添加過渡句或過渡段,讓前后銜接更自然。如體現爬山前后人物的心情,雖然隨著時間推移,人物的心情不同,但因為有過渡句,內容不會顯得突兀。

二、打磨句子,讓語言更精彩。適當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不僅能增強文章的文采,還能讓文字更有表現力,更有張力。

三、設置引人入勝的題目?!邦}好文一半”,好的題目是文章的基礎,游記文章更是如此??梢試L試從小處著手,設置更吸引人的題目。

升格文

集云山覽勝

浙江省瑞安市瑞祥高級中學附設初中部九年級仇嘉怡

學校要組織一次春游,地點是集云山。得知這個消息,同學們都十分興奮。爬山雖說很累,但對于久困校園的我們來說,是一件足以讓人快樂的事。于是,我們每個人都期待著那一天。

終于盼到了出發的日子。本來愛睡懶覺的我起了個大早,快速打理好自己,飛奔到學校。沒想到的是,上午還得上完兩節課才能出發,這兩節課可真是煎熬呀。我的心早已飛到了集云山,仿佛已經看到集云山上花開得正艷,聽到鳥叫得正歡呢。

兩節課終于結束了,我們懷著萬分期待的心情,坐上開往集云山的大巴。到達集云山后,我們開始爬山??邕^一座古橋,橋下是潺潺流水,那是大自然最動聽的音樂;穿過一座古村落,農家菜園里的黃瓜正綠,這是大自然給人類的饋贈。爬山畢竟是體力活兒,穿過古村落后我就氣喘吁吁,兩條腿不聽使喚了??砷_弓沒有回頭箭,其他班的同學在后面追趕著,我只得咬緊牙關繼續前進。

終于看到前面有一座亭子了,老師說半山亭到了,大家可以休息一會兒。我們稍加休息,體力恢復了,這才留意身邊的景色。路旁的野花開得正艷,仿佛在迎接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它們隨風搖擺,像在忘情地跳舞。那些花白里透著紅,花蕊呈淡淡的黃色,面朝太陽笑著,像一艘艘即將遠行的船。那一朵朵小花,瞬間點燃了我心中對自然的熱愛,趕走了我的疲憊感。

為了緩解疲勞,老師還給我們普及了集云山的小知識。他說,集云山是瑞安第一個縣治遺址所在地,又是“瑞安”得名的緣起。老師突然問我們誰知道瑞安地名的由來。大家面面相覷,都不知道。老師說據《瑞安縣志》記載:“唐天復二年,有白烏棲于集云山,詔改安固為瑞安?!卑诪踉诠糯灰暈榧橹B,出現在集云山,被報到朝廷,從此瑞安之名千年不改。這時正好經過一座村莊,我看到一塊石刻。我忙問老師那是誰寫的。老師說那是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寫的“第一山”摩崖石刻,也是“集云八景”之一的“米刻古石”。聽了老師的講解,我們不僅對集云山有了更多的了解,更為這次旅行增添了許多趣味,而且也不覺得爬山辛苦了。

終于到達了山頂。立于山巔,有陣陣涼風迎面吹來,城市的喧囂消失在身后。遠眺飛云江,它就像一條細帶從瑞安城穿城而過。這不禁讓我想起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名句。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集云山之旅,不僅鍛煉了我的體魄,也增長了我的知識。

升格點評

文章題目直接點明游覽地點,“覽勝”一詞讓標題更具文采。作者將自然環境描寫與人文環境、歷史知識相融合,既提升了文章品味,又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升格文的段落過渡自然,保證了文章的整體性。修辭手法的運用也是文章的一大亮點,讓文字更具張力,更能吸引讀者目光。(童恩兵)DD16629B-B4F7-45BF-98B6-59760BC1DB88

猜你喜歡
兩節課換景云山
云山圖
Accident Analysi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Effect Research of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in Taiyuan Metro
最虎的事
《100層的房子》:“定點觀察”與“移步換景”
餓的滋味
培訓
云山的樹
睡眠,想說愛你不容易
導演的手法——舞臺換景
云山戰斗回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