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基礎上中職學生敬業精神培養策略研究

2022-06-09 03:41劉洪勛
中學生學習報·教研周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敬業精神職業中職

劉洪勛

摘要:開展學生敬業精神培養,不僅是德育工作方式的一個拓展,更是校本特色課程的一個豐富。我們從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出發,從日常的學習生活習慣、敬業精神養成教育等方面培養中職學生社良好文明禮儀行為習慣。培養中職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更好的落實中職學校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任務。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開展了基于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基礎上中職學生敬業精神培養策略研究。

一、有關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1.概念

敬業精神是專心致力于所從事的職業、對工作滿腔熱忱、勇于負責、積極創新、最求完美的精神。它屬于職業道德范疇。敬業,就是要敬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專心致力于事業,千方百計將事情做好。一般來說敬業是熱愛和忠實于自己職業的再度升華,表現為所從事的職業具有高度的責任和進取心,強烈的質量意識和奉獻意識,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敬業就是要有工作熱情,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敬業就是要有奉獻精神,視工作為使命;敬業就是要求我們把自己職位所要做的事情做到位,并不斷追求做到最好。而敬業精神即是人們對自己所選擇的職業的高度認同和熱愛,同時也是社會責任感的具體化,社會需要敬業精神,企業需要敬業精神,而作為培養人才的學校,我們除了教給學生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高的職業技能外,還必須不遺余力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這樣才能使我們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在嚴峻的就業競爭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并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多做貢獻,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2.研究背景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第七條指出,推進職業教育辦學思想的轉變,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動職業院校更好地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以就業為導向,旨在突出職業教育由傳統的升學導向向就業導向轉變,學科本位向職業能力本位轉變,努力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適應社會和職業崗位的能力,使絕大多數的畢業生能夠就業,以達到培養數以億計的勞動者的目標。這決定了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必須面向現代化企業、面向用人單位,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現代企業的模式和運行規律?,F代企業要求就業人員要有立足企業崗位的改革創新精神;要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培養愛崗敬業精神;要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培養嚴謹的工作作風;要有團隊意識,培養合作精神;要培養不斷自覺學習的習慣。有了敬業精神,其他素質相對容易培養,因此中等職業學校必須加強學生敬業精神的培養,以增強學生在現代企業嚴格規范管理下的生存能力,培養學生工匠精神,提高學生就業的穩定率。

3.研究意義

當前,我國的中等職業教育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為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合格的中等技術人才。但是,在事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就業正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如今,充滿競爭的市場經濟遵循優勝劣汰的法則,具有敬業精神的就業者往往會優先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敬業精神已成為中職生能否順利完成學業、就業成才和成功的必備素質。作為負責塑造學生知識技能和職業精神的中職學校,應充分認識到培養中職學生精神的重要意義,采取靈活豐富有效的做法幫助學生形成、鞏固敬業習慣。

二、敬業精神研究的目標、內容

敬業精神研究要達到的目標是:

1.通過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廣泛的實踐,探尋我校開展“學生敬業精神培養”的方法和途徑,積累切合中職德育大綱和我校實際的“學生敬業精神”培養的經驗,從而帶動我校的教研和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2.通過敬業精神研究使我校學生具備良好的敬業精神和較高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工匠精神,改變社會對中職生“低認可”的觀點,最終提高中職學生的就業質量,幫助廣大中職生實現人生目標。

3.通過敬業精神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在教育實踐中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為,吸收先進教育經驗,在不斷地反思教育教學中提高教師經驗總結與分析能力。

敬業精神題研究的內容包括十個方面: 一是加強職業道德與敬業精神的理論學習。二是利用校園文化建設來培養學生愛崗敬業。三是利用主題班團活動來對學生進行敬業精神教育。四是將愛崗敬業教育滲透于教學活動之中。五是從分層教學著手,強化敬業意識。六是開展各種技能競賽,促進學生參與競爭,培養敬業意識。七是利用典型、樹立榜樣對學生進行敬業教育。八是專業教學中結合企業文化培養學生敬業精神。九是在實習實訓教學中深入企業培養學生敬業精神。十是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

三、敬業精神研究的主要方法

研究初期,通過問卷調查法了解在校學生的實際表現及學生綜合素質存在的問題,以及用人單位反饋的信息,學生就業后在工作上普遍存在缺乏敬業精神,通過個別訪談與問卷調查,了解中職生長期享受著父母過多的呵護,習慣于只知索取,不知付出,他們不知道怎樣對自己負責,更談不上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了,敬業精神也就無從談起。分析學生存在現狀及成因,制訂課題研究立項申請書,并向上級呈送申請書。通過行動研究法,對全校學生利用典型榜樣、技能競賽、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活動等有效性策略在自然真實的教育環境中,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與技術,以解決教育實際問題。通過實驗研究法,將對策用于實踐,運用科學實驗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論及假設為指導,操縱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條件,觀察教育措施與教育效果之間的因果關系。通過個案研究法,在研究的全過程中,搜集有代表性的課例、教育教學細節和典型的學生個案,對職業學校不同個性心理特征、不同層次的學生綜合素質進行長期的成長記錄,研究他們在教與學的全過程中有無達到預期效果,以便及時調整課題研究的思路、方法等,不斷從中發掘提煉有效的措施,總結經驗及時推廣。最后采用經驗總結法,不斷將調查、研究得到的數據及信息進行定性分析,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總結出職業學校學生敬業精神培養的有效性策略。

四、敬業精神研究的成果

經過潛心研究、認真探索和積極實踐,構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成功經驗,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體現為:

1.構建中職敬業精神教育校本課程體系。

2.摸索出校本禮儀教育實施模式。

3.中職學校如何開展敬業精神培養教育

4.摸索出校本敬業精神教育實施模式。

通過敬業精神研究,我們欣喜的發現,通過敬業精神教育,學生在方方面面有很大的改觀,學生思想樂觀向上了,行為習慣改善了許多,如同學們在打掃衛生時能夠認真負責、打掃得及時干凈,在勞動中勇于擔當、敢為人先;在學習中學習態度端正,上課能夠準備好本節課所需的學習工具,學習上有目標、有動力;在實習實訓、技能操作中仔細認真,學生們在各種活動中積極進取,有集體榮譽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文明風采大賽和技能大賽中學生取得的驕人的成績,成績在全省名列前茅。

敬業精神研究對教師而言:教師的教育理念發生了變化,教師把“以德為先,全面發展,養正品行,終身受益”的理念轉化為自覺的行動,樹立了職業的責任感、成就感。教師的科研能力獲得了提升,教師的教學觀念有了新的突破,自身的理論水平及敬業精神能力得到提高。

敬業精神研究對學校而言:形成了我校有效敬業精神教育校本課程體系,根據學生的特點,有選擇地、有針對性地圍繞敬業精神進行研究,在多層次、多角度,開放性、動態性研究的基礎上,在實踐中構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敬業精神教育活動實施模式和成功經驗,促進了學??蒲兴降奶嵘?。

猜你喜歡
敬業精神職業中職
“課程思政”下中職《基礎會計》的教學改革
新疆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全面開學
多媒體技術助力中職美術教學
我愛的職業
意識
中職數學作業批改中的問題及對策
五花八門的職業
談對電視新聞記者的素質要求
關于馬術職業
盯緊!這些將是5年內最賺錢的平民職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