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中圖形變換的相關教學分析

2022-06-09 01:45陳志高
中學生學習報·教研周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教學分析初中數學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教育教學領域在不斷地進行著改革。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落實新課程改革,不斷地提升教學質量,是廣大教師重要的任務之一。在初中數學知識點中,圖形變換是重點教學內容,教師應注重圖形變換教學的手段,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想?;诖?,本文首先概述了圖形變換的含義,然后對初中數學中圖形變換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教學優化途徑,以期促進教學質量的強化。

關鍵詞:初中數學;圖形變換;教學分析

為了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和社會需求,必須充分發揮教育育人的功能。在初中數學課程中,圖形變換作為學科教學的重要一環,盡管教材的內容不盡相同,但都存在圖形變換的知識,這體現了掌握圖形變換知識的重要性。所以,在當前的教學改革形勢下,初中數學圖形變換教學必須突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強化教學質量,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有關知識。

一、圖形變換的概述

圖形變換就是一個平面上的某個點發生了改變,不僅局限于原來的圖形內,變換后能夠確定點的對應位置。圖形變換形式通常分為全等和相似兩種,全等是指圖形變換后形成的新圖形與原圖形相同,形狀、面積未發生變化,在新圖形中任意選取兩點與原圖形對應兩點距離相對[1]。而相似則是將一個圖形轉化為另一個圖形,兩個圖形形狀相同,但面積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任意選取兩點與原圖形對應兩點之間的距離也不同。

二、初中數學圖形變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較為單一

就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圖形變換教學仍有很多問題,使學生難以真正地把握好知識點。特別是由于教學方法太過簡單,使學生不能全面地、多角度地進行知識探究,因而缺乏深入的認知,在處理問題時往往無從下手。在過去的數學課中,教師只是對圖形的概念、性質、計算方法等進行簡要的說明,并且大都停留在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等圖形中,并沒有拓展其它的多邊形[2]。同時,一些初中生對圖形變換的認識仍有很多誤區,其根源在于缺少有效的學習方法,阻礙了學生想象力的發展,無法充分發揮圖形變換的靈活性,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

(二)理論脫離實踐

初中生對圖形變換的認識有很多誤區,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從多種角度出發,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教學實踐來看,如果教師還是按照常規的方式進行教學,那么圖形變換教學內容就會變得很單一,而且“教”和“學”相互獨立,不能達到育人的目的。部分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沒有擴充有關的理論知識,仍然限于課本教學,盡管教科書中關于圖形變換的概念、性質等都有較為全面的闡述,然而因為教材編寫的前瞻性不足,部分內容與實際不相符,致使教師無法針對實際的問題做出相應的調整,從而影響到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3]。此外,教師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學生單純地想象圖形變換的過程,嚴重缺乏實踐探究。

(三)學生探索欲望不足

在圖形變換的課堂上,如果教師不能適時地進行教學理念的轉變,就會造成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思路,而這些學生經過一系列的努力,卻始終沒有取得顯著的提高,從而對圖形變換的學習產生了負面心理。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和學習習慣不同,有些學生數學基礎比較好,可以很好地進行推理;而有些學生的數學基礎比較差,在推理的過程中就會出現一些問題,無法獲得圖形變換相關知識。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主要因素是由于學生缺乏變換思想,對空間結構無法把握,導致了知識點之間的錯位[4]。部分學生學會了一種圖形的變換,以后碰到圖形變換問題照搬一種方式,不僅無法滿足學習需求,而且限制了思維的發展。

三、初中數學中圖形變換的教學途徑

(一)創新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觀察

在初中數學課上,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化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讓學生自主地探索圖形變換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以華師大版教材“旋轉”一課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讓學生觀察一些物體,如摩天輪、傳輸器、時鐘等,讓學生在觀察中思考物體在做哪種運動。以上所介紹的教學設計,是由教師營造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有關案例來了解旋轉。多媒體教學工具的高效運用,使圖形變換的展示更加簡單化、動態化,能夠加深學生對旋轉性質的認識,并能熟練地運用旋轉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師設計教學情境后,讓學生動手操作進行對比,摸索出平移的方法。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掌握如何描述圖形的變換,并能把握其中的規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利用課堂時間,實現教學目的。

(二)聯系生活實際,強化實踐意識

在數學課堂中,運用圖形變換的方法,能夠增強知識與現實的聯系,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加強對知識的總結、歸納、應用[5]。如果教師將教學內容限定在課本里,那么就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對此,教師可以把生活實際案例運用到圖形變換中,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升。

例如,在學習“平移”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開展教學活動。許多學生乘坐班車上學,引導學生思考:“如果班車從?A站駛出200米停下,那么這個過程是不是平移現象?”在此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討論,從平移的性質探究班車行駛的現象。學生在合作學習時,也可以交流學習經驗,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通過指導學生進行旋轉、折疊等操作,逐步增強空間觀念,從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通過生活元素的引入,學生能夠利用現有的生活經驗,對圖形變換的理論知識進行深入探究,可以幫助學生提升數學思維水平。

(三)注重變換方法,調動探索欲望

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充實,教師也要根據實際狀況,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使教學更加高效。同時,教師應認識到圖形變換并非局限于固定的方法,應在課堂上靈活運用多樣的變換方法,力求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視角來探究圖形變換的規律,從而激發學生對圖形變換的認知[6]。

例如,教師可以將一個三角形展示給學生,從左邊到右邊緩慢地移出一個相同的三角形,再在兩個三角形之間畫一條直線,把其中一個三角形進行旋轉,當達到360°時與原三角形重合。同時,讓學生畫出圖形變換的過程,通過豐富的教學方式,將圖像變換的知識清晰地展現給學生,從而使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圖像轉換的整個過程,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認識到圖形變換的作用,并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制定課堂教學優化對策,通過利用教學情境、生活元素等手段,豐富數學教學活動,增強學生對圖形變換的認知和理解。同時,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多種變換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豐富解決問題的手段,從而促進學習效果的提升。

作者簡介:陳志高(1979.8-),男,漢族,福建德化人,本科,中學一級數學老師,研究方向:數學教育。

參考文獻:

[1] 陳忠仕. 基于數學核心素養——初中"圖形變換"的教學策略與反思[J]. 新課程·下旬,2019(10):116-117.

[2] 曾明華. 初中數學中圖形變換教學質量的應用策略探究[J]. 考試周刊,2021(85):83-85.

[3] 許俊波. 初中數學中圖形變換的相關教學探索[J]. 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7(3):18-18.

[4] 王良珍. 以靜制動巧設情景——淺談初中數學圖形變換題的解題策略[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7):84-85,88.

[5] 潘金城,蔡雪梅. 位似:初中數學教師值得研究圖形變換[J]. 中學數學月刊,2020(9):19-21.

[6] 郭栓福. 初中數學圖形變換教學技巧淺析[J]. 考試周刊,2021(97):85-87.9300B54E-E42E-4ED1-BD56-22189056A50C

猜你喜歡
教學分析初中數學
中學物理教學探究
基于學習任務分析的教學設計
試分析初中數學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教學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高職院?!敦泿陪y行學》課程教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