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文化視域下的大學生文化自信研究

2022-06-10 13:37高曉玲
公關世界 2022年9期
關鍵詞:文化自信傳統文化大學生

高曉玲

摘要: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結晶是我們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的智慧財富,要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既要加強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的宣傳力度和方式;又要加強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的校園教育實踐,通過充分發揮教師的育人引導作用,充實課堂教學的相關內容體系,豐富實踐教育活動的形式,發揮好身邊榜樣的示范帶動作用,以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傳統文化 大學生 文化自信

“在五千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盵 1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盵 2 ]大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實質在于以優秀的傳統文化滋養心靈、涵育品行、引領風尚。開展傳統文化視域下的大學生文化自信研究,有利于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與創新發展,是提升高校思政工作進步的內驅力。

一、文化自信的基本內涵

“文化”是人類物質生產實踐和精神文明創造活動的結果,其中精神文化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更具有根本意義?!白孕拧痹切睦韺W概念,是對自己的一種積極、肯定的評價和心理體驗?!拔幕孕拧本褪侵钢黧w本身對本國或本民族的文化價值,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理和態度。文化自信的構成要素包括主體、客體、主客體之間的關系,主客體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在“實踐關系、認識關系和價值關系”[ 3 ]三個方面。

二、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價值判斷

1.二者的價值內涵契合

價值觀是人類心中深層信念系統,可為大學生文化自信、成長成才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皬V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盵4]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培養大學生的文化自信,首先就是對價值觀的培養,優秀傳統文化是價值觀的重要來源。我國悠久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豐厚的知識、道德等意識形態內容。其中具有德育價值的內容,是從思想上給大學生以正確指引,這是傳統文化的育人價值在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上的體現;具有積極政治性的內容,例如民本思想、法治等,引入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體系,同樣具有價值上的契合。

2.二者的目標一致

要增強大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就須對其進行文化自信的培養。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教育,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而開展的教育工作;以此為根基,才能真正做到對傳統文化精髓的準確把握,做好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內容,注重培養大學生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的良性互動關系,有助于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自覺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從根本上來看,二者的目標具有一致性。

三、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實現路徑

1.加強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的宣傳力度和方式

(1)加強傳統文化的學術宣傳力度

積極利用大學的學術研究環境,加大學術性的宣傳力度。舉辦大型權威的學術性活動,如出版相關著作、發表相關研究論文、進行專門學術研討、組織專題性講座等,提高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和影響力度,從而讓傳統文化內容滲透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使其能夠沉浸在學術研討和交流氛圍里,深入體會傳統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在文化自信培養的視域下,尤其可以考慮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資源的學術性,注重在新時代語境下對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價值與內涵的新闡釋,進而融入到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中,可以提升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2)深入大學校園,積極利用豐富的大眾媒介宣傳方式

以互聯網媒介傳播為主要渠道,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短視頻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傳統文化,解答學生關于傳統文化的困惑,促進個體間的充分交流。例如可開設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微博、微信公眾號,推送相關文章;用直播、短視頻、微電影等,記錄身邊暖心故事,拍攝家鄉獨特的傳統文化風貌作品;開展網絡知識競賽、線下演講辯論賽等各種活動,提高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充實心靈,重塑精神面貌,為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提供鮮活的精神動力。

2.加強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的校園教育實踐

高校有責任培育大學生形成對傳統文化的自信。大學生傳統文化自信教育需要從提高大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做起,傳授大學生相關傳統文化知識,使其在學習后形成較客觀的認知,形成認同傳統文化的態度,并在帶有熱愛情感的態度下付諸實踐,實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最終幫助大學生形成理性、正確、包容的態度,來應對復雜的多元文化環境,實現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目標。

(1)發揮教師的育人引導作用

高校教師有向大學生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職責。高校教育師德先行,應加強教師的師德建設,端正教學態度,不斷地提高教師的知識素養和教學水平。提高教師對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涵養作用,對于建立起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義。一方面,高校教師應當學會主動提高傳統文化的教學水平,把優秀傳統文化知識貫徹到高校課堂之中;另一方面,高校教師要積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增添新熱點、新信息,解決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疑惑。

(2)充實課堂教學內容,創新課堂教學思維

課堂教學是高校開展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的主陣地,傳統文化為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提供了精神食糧,高校教師是實現兩者有效融入的主導者。

首先,可以完善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的課程設置。從高校一般的課程設置看,多由選修課和必修課組成,關于傳統文化沒有標準統一的必修課,即使是在選修課中,傳統文化課程也沒有達到普及的程度。因此,可將傳統文化內容融入到大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必修課體系中,同時可開設各類相關選修課程。

其次,在相關課程教案教材中編寫傳統文化的內容。課程教案教材是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的載體,教案教材的質量水平必然影響大學生的學習效果。關注不同專業大學生的不同傳統文化素養背景,不斷的搜集整理相關傳統文化教學素材,豐富實際的教學內容,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內容融入到實際教學方案中,通過課堂的授課交流反饋,編寫符合不同學生特點的教案教材。

最后,還要強調轉變傳統文化的教學方式。傳統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在當前高校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仍然占據著主要的地位,教學過程的大多數學生處于被動接收狀態,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師在增強自身傳統文化修養的基礎上,積極與學生互動,營造一種課堂對話模式,教師可以通過文化專題的討論、文化名著導讀等多種形式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能在實際的課堂學習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獲得一種通過傳統文化學習實現文化自信立足點的氛圍,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豐富實踐教育活動的形式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何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生活,才是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工作的實效體現。將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積極開展有助于大學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活動,堅持寓教于樂和知行統一,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體驗式、參與式活動,走出課堂,進入生活,到大自然中深刻領會傳統文化經久不衰的精神魅力,讓大學生不再感覺到傳統文化晦澀難懂,反而獲得鮮活的生命體驗,實現提升和成長。高??梢越M織學生社團定期開展踐行傳統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各種活動;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文化場所,如博物館、紀念館、故居遺址等,使學生能夠對地方傳統文化資源有切身的感受和真實的理解,體會地方傳統文化的魅力;可以民族傳統節日為契機,挖掘其傳統節俗文化蘊含的深厚底蘊,把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扎根于具體的民族精神文化里;可以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等等,讓大學生運用各種藝術形式發揚傳統文化。

(4)發揮身邊榜樣的示范帶動作用

在高校進行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的過程中,可以實時聚焦發掘大學生中的優秀典范。在大學生榜樣群體中,所展現出的團結友愛、自強不息、勤奮堅韌等優秀品質,既是對優秀傳統文化價值觀的繼承,也是對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發揚。榜樣們內外兼修的影響力,可以感染和帶動更多的大學生,進而凝聚成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認知和踐行群體力量,實現對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的量產性?!白屩腥A文化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化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蔽覀円羁填I會、認真踐行,以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認真做好新時代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培養工作。

(本文系內蒙古科技大學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傳統文化視域下的大學生文化自信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DJZD170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蒙古族敘事民歌口述史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8XZW039。)

【參?考?文?獻】

[1]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95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02).

[2]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41

[3]耿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22

[4]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01).

(責任編輯:姜秀靚)

猜你喜歡
文化自信傳統文化大學生
第十六屆大學生年度人物
大學生就業趨勢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