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融合研究

2022-06-11 05:57曾燕明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16期
關鍵詞: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曾燕明

摘要: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越來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關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各個學科教育中也得到了充分的滲透和運用。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它挖掘蘊含在學科教育中的德育元素,充分體現大學英語“立德育人”教學的目標和目的,使大學生在學習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培養優秀的人格品質。本文對有效融合大學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課程思政

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這也體現了高校教育的重要性。大學英語教育的工具性、國際性和人文性能夠成為課程思政很好的一個載體,提煉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文化基因和價值,再通過古今和文化互鑒,運用德育的學科思維,培養學生英語能力的同時建立正確的三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提高學生國家意識,擴大國際視野,最終達到使學生能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效果。

1大學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1.1傳統大學英語課堂改革的需求

目前,不少高校的大學英語課堂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具體來說,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把自己視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從而忽視了學生才是教學過程的主體,認為學生要高度配合教師的教學指令。教師單向輸出知識而缺少對學生進行思辨訓練,從長遠來看,學生思考辯證問題的能力將逐漸消失。正是由于英語課程教學的特點,教師不僅要在教材中就地講解理論知識,還要將其與課程思政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在長期的應試教育背景下,英語課程大多僅側重于知識點的輸出而忽略了對學生的情感與思想教育,這與當代高校人才培養的理念嚴重不符。因此,大學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課的結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而且可以很好地融合中外文化,最終全方面提高學生的自我修養。

1.2促進師生政治素養的全面提升

作為高校英語教師,擁有專業的英語理論知識是必不可少的,不僅如此,還要有創新意識和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的能力,同時,還要具備扎實的思想政治知識,使英語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然而,許多高校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會根據教材內容進行講解,不會拓展引導學生對生活、社會、與國際局勢的理解,枯燥而缺乏思想深度的課堂根本不能激發當代學生的學習欲望,并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教育對英語教師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優秀的專業素質和全課堂教學技術已成為教師必備的能力。此外,高校也應根據教師的需求,多開展一些免相關的學習與培訓,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職業倫理,加強教師的學科精神和工匠精神。

2大學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融合的可行性

2.1明確指導思想

習總書記在2016年出席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要用好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關鍵的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理念,培養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和這個時代的開拓者和創新者。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準確把握教學內容與目的,提高整體教學水平,而且要將新時期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英語課程有效結合,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最終使學生學會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2.2科學運用教學方法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當前的社會趨勢和學生的思維特點,在傳統知識點輸出傳授的基礎上增加一些課外信息收集和課堂討論、辯論等活動。其次,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的創新和改革應轉向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原則,增加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互動,使原本枯燥的英語課堂變得輕松、充滿活力。最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英語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借助網絡技術與資訊豐富教師備課的內容,將國家最新的政策信息補充進英語教學過程。教師們不僅可以在網上相互交流教學經驗,還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開展部分教學活動,或者使用移動課堂鞏固學習成果,使得英語教學和思政教育二者高效融合。

2.3充分了解學生并加強對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

了解學生思想狀況也是教師備課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及時與學生溝通,弄清他們的思想動態,教師才能根據學生所需所求而準確備課。網絡是把雙刃劍,在給予我們豐富資訊,娛樂生活的同時,也極有可能給學生帶來負面的引導與影響,使學生的某些觀念產生偏差。這時候就學要學科教師利用自己的課堂,順時順勢地對學生進行正面說服教育,讓學生明辨是非善惡,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評價能力。

2.4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養

想要要實現大學英語與課程思想政治的全面融合,大學英語教師應當擁有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養。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必須時刻不斷更新我們的專業知識,既了解歷史、文化、經濟,又知道最新的價值觀導向,博古通今,在自己的英語教學中充分發揮上述知識,使思想教育元素既源于歷史又基于現實,既傳承歷史血脈又體現與時俱進,從而深刻感染和影響學生,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加深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和文化認同感,能夠在未來將中國的文化精神和優秀品質傳統傳遍世界。

結束語

總之,大學課程英語教學改革的創新對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新時期,它不僅為英語課程教學的發展拓寬了道路,而且賦予高校英語教師新的使命,因此,為了更好地融合大學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大學英語教師要充分把握新時期的發展成果,堅持深化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提煉學科專業元素,通過讀寫思論來增進學生的政治思想意識、文化認同、民族認同,以起到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澤林.“課程思政”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融入思考[J].昌吉學院學報,2020(1):98-101.

[2]張微.基于課程思政建設的大學英語教學創新思考[J].才智,2019(14):49.

[3]何瑋.關于應用型本科高校課程思政與《大學英語》課程相結合的思考[J].北方文學,2018(3):209.E1ECFB76-766A-4242-8EB9-C281DA21D426

猜你喜歡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校園網絡背景下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課程中語音教學現狀與重要性簡析
淺析支架式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定位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