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大眾情感需求看公共空間的人性化設計

2022-06-11 02:44劉蘭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16期
關鍵詞:公共空間人性化

摘要:公共空間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設計理念和設計模式既能確保完善公共空間架構,也能基于個性化和人性化原則,創新中國化公共空間發展模式,使其滿足不同大眾的不同情感需求。從大眾情感需求看公共空間的人性化設計原則,探究公共空間人性化設計思路,有利于公共空間的創新發展,也能基于大眾情感需求構建具有區域性特色的公共空間。

關鍵詞:大眾情感需求;公共空間;人性化

引言

隨著我國城市化步伐逐漸加快許多城市問題得以凸顯,借助公共空間設計為民眾提供舒適型服務,有利于城市發展。公共空間的優化和創新能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也能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不可否認現階段公共空間設計中仍存在一定問題,缺少人性化特征,無法滿足不同大眾的情感需求,也無法真正發揮公共空間的價值意蘊,創新設計既是公共空間長期發展所需也是國家發展所需,只有構建獨具特色的公共空間,才能有效凸顯國家文明程度。

一、基于大眾情感需求的公共空間人性化設計原則

(一)安全性原則

在基于大眾情感需求創新公共空間設計理念,提升設計人性化的基礎上,應保持安全性原則。安全性是大眾對公共空間的基本要求,大眾在公共空間內活動時,不受到威脅才能真正放松。公共空間因其公共性特征導致人流量較大,容易給人帶來心理恐慌,因此應基于大眾的心理需求強化空間規劃和設計,既要確保滿足大眾的多元化情感需求,也要確保在發生問題后快速疏散群眾才能提升安全性。與此同時,不同大眾對公共空間的要求不同,為滿足所有大眾需求,公共空間在設計時應增加更多引導性指示牌。相關指示牌既能確保大眾了解公共空間的不同模塊,也能通過視覺引導或空間引導滿足不同大眾的不同情感需求,保證空間流通的立體性。例如,公共空間內部可設置相關休息區域,休息區域設立后可在不同地方放置指引地圖或指示牌引導大眾到休息處進行休息。

(二)整體性原則

大眾情感需求本身具備一定復雜性特征,公共空間設計過程中應保持整體性原則,既要確保公共空間內部功能的全面,也要在有限的空間內形成有機整體,借助不同空間元素進行連接才能借助宏觀設計和微觀設計助力空間一體化發展。雖然公共空間具備許多功能,但不能過度追求空間的多樣性,也要考慮其審美性和整體感。例如,公共空間設計時可營造系列性主題以此提升公共空間的藝術性,滿足不同大眾的審美需求。借助鮮明主題凸顯公共空間的功能,有利于完善傳統空間布局,也能通過不同主體有機連接確保滿足大眾的視覺需求和情感需求。與此同時,公共空間設計時也要對服務設施進行優化,服務設施能體現公共空間設計的人性化特征,也能確保公共空間提升服務力為大眾帶來更多便利,以此確保公共空間真正滿足大眾需求,也能基于大眾情感需求,進一步優化公共空間設計模式,助推公共空間發展。

二、基于大眾情感需求的公共空間人性化設計思路

(一)促進公共空間可持續發展

基于大眾情感需求進行公共空間設計時,應以人性化設計原則出發,既要保持公共空間的舒適性和環保性,也要基于地域差異加強個性化規劃。例如,對公共空間進行設計時,可綜合考慮環境因素、地貌因素、地域風俗習慣等相關因素,了解相關因素提升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能在公共空間設計過程中加強對有限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也能提升資源利用率。例如,空間設計中對植物進行搭配時,可盡量保留原處的樹木,并借助鄉土植物提升空間設計的區域性特征。公共空間設計既要保持人性化特征,也要減少資源浪費,注重空間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基于區域特色合理化設計公共空間,并滿足不同民眾的不同需求。例如,公共空間進行水景設計時,應綜合考慮區域的水資源情況,既要提前設計循環利用裝置,也要在后期使用過程中盡量減少資源的浪費,提升資源利用率才能使公共空間設計保持綠色性,實現設計的可持續發展。

(二)賦予公共空間場所化精神

公共空間設計時,既要考慮大眾的情感需求,也要綜合考量城市精神文化,設計方案構建時需加強系統性考察,了解不同區域的風俗和傳統文化,以此構建適應性較強的公共空間,更有利于提升大眾的接受度。我國具有眾多民族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因此基于不同民族進行設計時,也要尊重歷史保護文化,強化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才能在打造現代宜居城市時提升公共空間設計的文化性和藝術性。例如,公共空間設計時,需保證其具有吸引力,既要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也要滿足人們的多元化訴求,并為人們利預留合理的休息區域,才能在為居民提供服務的基礎上提升空間利用率,確保公共空間能發揮最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滿足人們的精神訴求。

(三)助力空間滿足多元化訴求

公共空間設計時應以居民為出發點,既要遵循人性化設計理念,也要在項目規劃過程中以大眾的感受為設計要點,才能構建舒適性公共空間。例如,可引導大眾參與公共空間設計,確保通過互聯網了解不同大眾的需求,并以此提升公共空間的服務力。與此同時,公共空間設計時也要提升精品意識,既要強化細節處理也要在配套設施和景觀設計上增設不同設備才能完善公共空間環境,確保強化對不同資源的合理化利用。探究大眾和公共空間的內在聯系,加強對大眾意見與建議的收集能滿足不同大眾的不同需求,也能提升公共空間的開放性和舒適性,確保公共空間在人性化設計的基礎上提升便民度,以此提升大眾對公共空間的滿意度,可助推公共空間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結語

我國公共空間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問題,進行人性化設計時要考量大眾的情感需求,也要積極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公共空間設計經驗,并基于我國國情和民眾需求進行系統性改革,才能確?;谡w性原則對公共空間進行創新設計,并以此滿足不同民眾的不同情感需求。從宏觀角度加強公共空間設計,有利于公共空間發展,也能在公共空間創新的基礎上完善公共空間設計架構。

參考文獻:

[1]鄭宇,方凱倫,劉慧雯,譚俊杰,袁媛.新型社會治理下的第三方組織參與公共空間規劃設計思考[J].規劃師,2021,37(22):80-85.

[2]張紀軍,孫昕,苗萍.周秦漢唐文化在西安城市公共空間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學刊,2021(09):7.

[3]汪科,邵瀅璐,李昕陽,王伊倜,葉青,王雅雯.基于城市設計體系的城市公共空間規劃設計實施策略研究[J].城市發展研究,2020,27(04):82-89.

作者簡介:

劉蘭(1990.3),女,漢族,重慶人,學歷:博士在讀,從事空間設計研究。

猜你喜歡
公共空間人性化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探討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人性化護理干預對人流手術的影響
人性化護理在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內科老年病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探討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間:香港舊城華人歷史街區的保護發展經驗
關于漢畫像石圖形符號在公共空間中的作用摭談
廣西南寧市金湖廣場使用狀況評價
現代城市公共空間中的像素藝術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