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間:香港舊城華人歷史街區的保護發展經驗

2016-12-07 18:18梁以華
中國名城 2016年12期
關鍵詞:公共空間

梁以華

摘 要:舊城的街區重建,結合民居、街道、公共空間的保護發展,一直是城市規劃的重要關鍵。香港的舊城 (維多利亞城)經歷百多年發展,傳統的街景及公共空間亦經歷更生,從中可以追尋一些處理方法的優缺和得失。介紹了香港早期舊城歷史街區形成的背景,指出“唐樓”作為香港傳統華人民居構成的街區特征,再就幾個近年的唐樓活化項目的公共空間更新個案進行解析,希望借此尋求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近代都市民居的方向。

關鍵詞:香港舊城區;唐樓民居;活化街區;公共空間

Abstract:The reconstruction of blocks in the old city, together with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lk houses, streets and public space, is always a key of urban planning. The old city (Victoria City) of Hong Kong has been developing for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 and the traditional street views and public space have also undergone regeneration, from which we can pursue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some certain handling methods. 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forming background of historic blocks in the old city of Hong Kong, pointed out that “Chinese tenement” a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house w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ocks in Hong Kong and analyzed several updated cases of public space of Chinese tenement active programs in recent years. Hope to find a direction for th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folk houses.

Key words:the old city of Hong Kong ; Chinese tenement ; active block ; public space

中圖分類號:C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6)-12-90(4)

1 香港舊維多利亞城的華人歷史街貌及公共空間

香港位于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珠江口東岸,瀕臨南海。1841年鴉片戰爭后英國人開始管治香港,沿著海港建立了最早的舊城——維多利亞城。當時的維多利亞城分為三個區域:城的中部被稱為“中環”,是英國人行政、商貿及軍事核心;城的西岸被稱為“上環”,是最早期碼頭華工聚居地,進入民國時間各地華商南來聚集此區經商,遂成為華商的居住及生活中心;城的東岸被稱為“下環”,即是現時的灣仔,初時是英商舶船及存貨地,后期逐漸填海,英商將倉地改建或出售,遂成為華人聚居地。

時至今日,中環現代的摩天大廈與雄偉的英式文物建筑交織排列,是許多游客所認知的香港殖民歷史城貌,但這并非本文分享的議題。在上環和下環(灣仔),現在依然可以看到華人傳統的民居街景,本文將集中討論這兩個華人區域在街區重建中如何處理民居公共空間的經驗。

香港最早期的華人市區居所沿用嶺南式竹筒屋,下鋪上居,垂直于街面平排而建成,其正立面向街道,深處有窄窄的天井,樓梯及廚房均設于天井內。隨著香港逐漸發展成為英國人的商埠后,人口激增。至19世紀末,華人區越加稠密,頻頻將舊樓加建及密封,埋下許多危機。當時舊樓危機問題很多,主要有:居住密度大,導致加建,因而木樓板超出負荷范圍;增加住戶,權責不分,管理出現混亂,屋頂失修無人管理,漏水帶來污水的衛生問題;擅自加建、分間,導致某些房間沒有直接通道,雜物嚴重阻塞消防通道,有時甚至樓梯也被僭建,導致火災時難以逃生;每家人自建廚房,有時加建的廚房會無天井窗、無煙囪,不能排煙導致油煙積聚, 滋生鼠蟲;舊樓沒有衛生間,竹筒形的平面使得內房住戶的糞桶需要穿房入舍才運出前門,糞水滴落在大廳或過道上,極不衛生;由于過度加建,往往連天井也封密作為居住空間,因而后面的內房無空氣流通, 加速疾病傳染。

基于以上的問題,當年華人區頻繁發生火災及塌樓,終于在1894年,上環太平山區爆發了最嚴重的鼠疫,造成二千多人死亡。 當時的港督羅便臣 (Robinson) 爵士接受英國工程師查維克 (Chadwick) 的報告,認為當時華人極度惡劣的居住環境是鼠疫爆發的主要成因,繼而在1903年推行香港歷史上第一條《建筑及公共衛生條例》,引入英國當時工業革命后期最先進的結構、通風、采光、防火、逃生標準,并融合了華人生活習慣和嶺南營造技術,衍生為建筑的標準。此后根據此條例建造的房屋,形成了獨特的華人民居建筑形態,香港人稱之為“唐樓”,用以區別洋人住的“洋樓”。

唐樓的形態由當時特殊歷史情況衍生的建筑物條例演繹而成,建筑要求主要有:樓房有高度限制,使得面向街道的窗戶可以享受到自然光;每棟建筑物之間需要防火分隔,不可以用木板墻,必須構造實心的磚墻作結構及隔火的分界墻;陽臺可以伸出街外,適合南方氣候,讓公眾可以有遮陽的同時,住戶也可以在樓上有乘涼透氣的地方;建筑物的密度、容積率和樓層均受到控制,初期只可建造3層,控制民居不要過密;地面通常是商鋪,可以占用整個地盤,上面住宅平面要內縮,令到向后的房間和廚房均可以采光;需要配有后巷,即兩棟唐樓背靠背的地方,中間是公用的后巷,方便運送糞桶和火災時可以多一條路徑逃生;建筑物之間的街道雖然依然如舊非常狹窄,但由于控制了建筑物高度,頂層也要后退,建筑物沿街底層依然可以采光。

香港的華人舊區沿街多由唐樓組成,因此街區的面貌概括來說,是連串的陽臺、臨街的回廊、共享的窄街、后退的頂層和讓廚房及后走廊開放的后巷景貌,也就是上環區和灣仔區的傳統街景。

2 重建城市公共空間的手法演變

香港唐樓群特有的建筑形態,構成舊區特殊的共享空間,例如:兩旁布滿街檔的窄街,唐樓之間后窗互望的后巷天井,臨街的露臺,騎樓下人們商貿及進行各種小區活動的空間。過去數十年來,隨著城市發展,舊城公共空間也在發生改變。

以往香港重建舊區的手法并不成熟,往往破壞了小區的傳統公共空間。1960年后,香港建筑條例改變,容許建造高樓大廈,以覆蓋率和容積率來控制樓宇的密度,樓宇開始可以建起得很高,唐樓群逐漸被拆作重建,大致會發生以下幾種情況。

2.1 以往在窄街舊區里個別地盤重建

從1960年至大約1990年代,發展商重建舊區時只關注新建筑的實用性。個別發展商將個別唐樓拆建,但舊有街道卻沒有拓寬。雖然新的覆蓋率條例要求塔樓收窄,但是由于香港沒有塔樓后退的條例,所以塔樓建造時多靠近臨街立面,造成狹窄的舊區街道如同深坑一般,比昔日更密不通風,舊日臨街騎樓下的公共空間因此消失。此外,裙樓緊貼后巷,令舊日天井也消失了。整體來說,舊有的公共空間都被破壞,街區微氣候也惡化了。

2.2 以往在舊區里進行單一大型重建

發展商有時會整合舊區地盤,改建為單一大型屋苑組群,將幾幢塔樓建于裙樓上。裙樓緊貼臨街面,裙樓前的街道依然狹窄。塔樓收窄后騰出空間形成裙樓上的平臺,被塔樓圍困,并不提供給公眾使用。整體來說,舊有的公共空間反而被私有化。

2.3 近年在窄街舊區里跟據城市規劃的單一小型地盤重建

近20年來香港政府城設點規劃大綱會在舊區預留某些荒地,形成不同小型的“袋口公園”,供公眾作休憩使用,可惜成效不理想。由于防火的要求,公園兩側小型地盤獨立發展重建為高樓,高樓的墻面要用實墻,公園像被高樓圍在深坑一樣得不到光線或空氣,高樓與公園亦不發生關系,民民難以有效使用這些空間。

2.4 近年舊區單一大型地盤重建

近20年來,城規有時會要求大型重建損撥出部份地面給公眾使用,但是考慮并不周詳。發展商將許多舊區唐樓拆卸,整合為一大地盤。由于不再是獨立唐樓,無需后巷作走火或運輸垃圾之用,重建甚至可以占用原屬私人業權的后巷。新建筑會在大堂門前撥出空地建造一個漂亮的大型羅馬式廣場開放給公眾享用。雖然在城市設計上已經比昔日思維有所改進,但是與舊區肌理不能發生關系。而且新建筑的裙樓緊貼旁邊剩下的舊樓,令舊巷環境比以前更差。

以上四種舊城重建的手法均不理想,將舊有的傳統街景破壞之余,亦將小區的公共環境質素下降。

3 活化城市文物建筑的空間案例

以上例舉的舊區改造均是以前并不理想的做法。幸而在近十年里,香港社會保育文物建筑的意識有所提升,政府和業界亦對舊區重建有了一些新的思維,開始尊重舊區的公共空間和街道原有的脈絡,以下簡述幾個較有代表性的案例。

3.1 案例一:灣仔區和昌大押 (當鋪) 保護及更新項目

位于灣仔莊士敦道的這一列四幢的戰前唐樓,始建于1888年,其中一個單位里的“和昌大押”,經營典當業過百年,最為香港人所熟識。這列唐樓的最大的特色是沿街有相連的陽臺和古典式長廊,成為灣仔舊區的地標。2005年,香港的市區重建局將這列唐樓與周邊地盤一并發展。經過6年的規劃、保育及更新工程,成為新式住宅及商業綜合項目,而這四幢唐樓被加固并活化為時尚餐廳。這個項目可算是香港最早的一個將唐樓經活化后而能夠自負盈虧的項目,因此整體來看是個平衡發展和保育的例子。

在這個例子里看到的是香港舊城沿街唐樓群特色的連串陽臺及回廊,結合了嶺南民居與英國人在南洋殖民地遮陽擋雨的特色設計。這個項目最大的特色是恢復了陽臺及回廊,保存街貌舊樣,并將天臺辟作公眾空間。

3.2 案例二:上環永利街唐樓保護及更新項目

香港電影《歲月神偷》取得國際電影獎項,電影取景的上環永利街唐樓群因而成為熱門旅游景點。香港市區重區局順應民意,取消原來重建計劃,將這一列九幢建于1950年代初的唐樓全數保留,拆除騎樓違章物,將門窗及欄桿修復。項目最大的特色是保留了原本居住的用途,供香港大學海外學生短期租用,可謂將唐樓最“原汁原味”保存及更新的例子。

上環永利街唐樓群保留了香港舊城沿山小區的形態。在開埠早期將該類山區規劃成一排排唐樓的時候,前面均有一公用空地,被稱為“臺”,小區居民可用作乘涼或聚集,甚至有小鋪將貨物展示在空地成為“地攤”。這個項目除了保持唐樓群為住所及小鋪外,亦保留臺地作共享空間,市區重區局并安排文藝活動在樓宇及臺地舉行,保存了小區風貌。

3.3 案例三:灣仔藍屋唐樓群保護及活化項目

灣仔石水渠街有一排上世紀20年代的磚木結構唐樓,稱為“藍屋建筑群”,因其鮮藍色外墻和鐵欄騎樓而成為香港地標。通常這個年代的唐樓多數已經殘破不堪而被丟空,但是這組房屋卻屬于罕有在市區內仍然有居民長住的唐樓群,成為香港社會文化的話題。香港政府邀請灣仔地區非牟利福利服務組織——圣雅各布福群會合作,以創新“留屋又留人”理念進行活化——保留舊住客,同時另新設社企運作的店鋪,如故事館、有機食物店、社會服務中心等,剩余的單位也迎來文化藝術工作者作為新租客。

藍屋活化的空間特點是利用原有建筑結合后巷及荒地成為新的公共空間。除了鞏固舊樓及改進消防與衛生設置外,新設計在唐樓后巷空中以回廊、電梯貫穿相連,增強單位互動,又把后巷和荒地變成公共花園,讓居民、街坊、社工及藝術家互動溝通,為舊區建立新社群網絡。

3.4 案例四:上環余樂里后巷唐樓群更生項目

上環余樂里是一排建于上世紀30年代唐樓的后巷,狀況十分殘舊,衛生環境極差,難以有效全面復修原貌,居民也不想留下,多年來促請政府重建。市區重建局將這排屋與附近地盤整合,重建為新型住宅高樓,卻將唐樓剩余部分化成裝飾元素融化入公共空間。

此項目的新建高樓設在舊街巷的外圍,以便騰出空間作為公園,保留了三幢相連式頗具特色的唐樓,保留唐樓外框,拆除破爛的屋瓦,唐樓遺跡活化為室外展館。重現香港舊區的巷里空間,保存了石墻、樓梯及老榕樹,讓公眾在步行巷里的過程中體驗舊日風情。

3.5 案例五:灣仔“藝術小區”茂蘿街唐樓群活化項目

茂蘿街唐樓群,是兩排共十幢在灣仔舊區建于1910年代的三層較完整的唐樓組群,在香港是十分罕有的。此案例為筆者設計的建筑保育項目,同時達成三個目標:在狹窄的舊區提供公共空間;保育歷史建筑;活化為公眾文化藝術場所,在開展各項文化活動的同時,展現唐樓的歷史以及保育傳統建筑的手法。

在設計手法方面,著重以下幾方面:

3.5.1 公共空間

為了符合城規要求提供小區公共空間,將殘破的唐樓部份拆除,辟作公共空間,將舊區原有后巷融入其中,活化舊區巷里空間,并以地磚及燈光刻劃出舊建筑原有平面,用保存的舊建筑的向內立面造成解剖面,讓公眾行走在內部天橋時能感受舊日都市唐樓群組的規劃及尺度。

3.5.2 街景塑造

不強求塑造懷舊景象,充分尊重歷史變遷。完全保存了1910年代最完整的四棟唐樓,并修復其特征元素,尤其是騎樓欄桿及法式門窗等,從而保留引人矚目的歷史街景。但是在整理其余已經被嚴重改建過的兩棟唐樓的時候,融合現代元素,得出來的整體效果呈現新舊的交錯、反映街景的蛻變。

3.5.3 室內空間

這個項目需要活化舊有空間,就必須符合現代的舒適要求及安全標準,故此將所有鋼鐵樓面結構和消防冷氣裝置隱藏,讓公眾在欣賞藝術展品的同時,也可以看到傳統的木梁、磚線和門窗等舊有元素。

3.5.4 互動空間

這個設計開辟了新的庭院,公共空間與建筑形融為一體。垂直綠化墻可以變更為電影屏幕或裝置藝術房間,玻璃幕墻后的木條百葉可以隨意調整,配合中庭的活動或天氣的變化,讓各層室內的游人同時欣賞內庭院的景色和表演,創造了互動空間,經常舉辦公眾文化藝術活動,讓市民參觀及參與香港漫畫動畫創作,如今已是“動漫基地”,推動了香港文化產業的持續發展。

4 結語

香港上環及灣仔的舊城區由唐樓民居建筑組成,結合了19世紀末的西方結構及衛生標準,與嶺南營造技術和華人起居模式,是我國近代民居的獨特類型,見證我國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歷程。由唐樓組成的香港歷史街區,營造出的傳統街景及公共空間,成為昔日華人社群生活和交易的環境值得研究和保存。在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華人歷史街區的過程中,應尊重原有的歷史空間,改善住宅衛生、通風條件,優化歷史街區環境,引入市場的功能,鼓勵地區的文化產業,延續當年唐樓街區這種新舊交融的歷史使命。在探索我國近代都市民居建筑發展路途的當下,希望這些香港更生舊城區的經驗有助于提供有效而實務的方法。

責任編輯:于向鳳

猜你喜歡
公共空間
試析文化中心公共空間設計要點及措施
公共空間突發事故災難逃生應急導識研究現狀
高校教學樓空間多元化設計要素分析
讓光在城市中跳舞
公共視覺傳達系統在歷史博物館設計中的應用
城市購物中心公共空間分析
關于漢畫像石圖形符號在公共空間中的作用摭談
廣西南寧市金湖廣場使用狀況評價
現代城市公共空間中的像素藝術探究
“物”化的空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