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音樂教育中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與發展

2022-06-12 21:25李承秀
民族文匯 2022年28期
關鍵詞:民族民間音樂傳承與發展小學音樂

李承秀

摘 要:民族民間音樂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滲透于小學音樂教育中,既可以激發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又能提升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因此,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加強對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和發展,成為了很多小學音樂教師教研的主題。本文主要就小學音樂教育中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與發展策略進行了探究,希望可以實現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音樂;民族民間音樂;傳承與發展

在民族民間音樂的發展過程中,如何實現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與發展,一直都是人們討論和關注的問題。民族民間音樂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精神思想與文化內涵,在現代教育理念下,將民族民間音樂融入到小學音樂教育中,可有效豐富小學音樂教育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美育效果。除此之外,還可以使學生肩負起傳承民族民間音樂重要使命,令中華民族民間音樂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小學音樂教師需要積極革新自身的教育觀念,準確把握民族民間音樂豐富性、通俗性、實用性及不確定性等特征,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將民族民間音樂合理地融入到小學音樂教學中,抓住學生學習發展的關鍵時期,從小培養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興趣,逐漸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從而使民族民間音樂得到傳承與發展。

一、轉變音樂教學理念

小學音樂教學中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與發展對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確保相關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教師要在民族民間音樂的探索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深入了解民族民間音樂的產生背景,認識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民族民間音樂的重要性,并加快音樂教育觀念的轉變,以此保證民族民間音樂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得到更好地傳承與發展。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和思考問題,貫徹“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恰當地選擇民族民間音樂教學內容,加深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認識和理解。例如,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入一些簡單的民族民間音樂,讓學生初步了解和認識民族民間音樂,如聆聽耳熟能詳的歌曲《吉祥三寶》,通過這種方式來強化學生的感知能力。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加和音樂水平的不斷提高,教師可以適當地對民族民間音樂內容進行拓展,如選擇聆聽不同民族的音樂,讓學生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感染力。此外,為確保民族民間音樂更好地融入小學音樂教育中,教師需要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搜集各種民族民間音樂知識來“武裝”自己,確保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借助不同的民族民間音樂,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民族民間音樂的魅力,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發展。

二、創新音樂教學方式

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滲透民族民間音樂,需要教師對音樂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獲得更好地教學效果。在傳統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會采用固有的“教師唱,學生學”的方式,這使得學生一直都處于被動地學習狀態,缺少對音樂內容的主動思考,不利于學生音樂素養的發展。此外,長期處于單一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下降,時間久了學生會逐漸厭倦音樂學習。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進行傳承,感悟民族民間音樂的內涵,促進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發展,教師需要基于現代教學手段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幫助學生掌握不同的民族民間音樂。例如,在學習歌曲《小寶寶睡著了》的時候,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介紹鋁板琴、風鈴等音源材料的演奏方法,初步表現出自然界的聲音。在該介紹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完成了比較高效地教學,隨后在歌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想一想自己的媽媽哄自己睡覺時的場景,然后再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體驗搖籃曲的風格。通過對音樂教學方式的創新,借助多媒體展開聆聽、演唱及聲響探究演奏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到了夜晚的寧靜和美好,體會到了母親對孩子的愛,而且了解了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的相關內容。

三、豐富音樂教學內容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廣泛運用,為小學音樂教學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選擇空間被拓寬,同時為民族民間音樂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傳承與發展打下了基礎。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構建音樂課堂的時候,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的模式,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去了解、去學習民族民間音樂,強化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認識和理解。例如,《牧童短笛》第三段采用了我國民間音樂“加花變奏”的手法,旋律非常流暢,并且重現了第一段的主題。在課堂中完成基本的知識教學以后,教師可以在網絡中搜集各種資源,制作成簡短的微課視頻,為學生介紹與之相關的民族民間音樂,強化學生對這首風格清新、富有田園風味的鋼琴曲的理解。此外,在微課視頻中加入一些民族民間音樂的內容,拓寬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儲備,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令小學音樂教育中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和發展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強教學情境創設

民族民間音樂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滲透,可以提高小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及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使學生在鑒賞民族民間音樂的過程中,了解到各種優秀的風俗習慣和精神追求。但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對音樂的理解能力不足,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為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民族民間音樂,教師可以采用情境創設的方法,讓學生的思維可以快速地融入到民族民間音樂的情境之中,既完成了對民族民間音樂的鑒賞,又了解了蘊含于民族民間音樂之中的文化內涵。以《牧童短笛》為例,該首樂曲旋律優美,具有獨特的田園風味和濃郁的江南地方特色,教師借助視頻、圖片等方式創設出相應的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樂曲的內容,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并感受樂曲中的地方特色,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為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發展打下基礎。

五、結語

總的來說,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滲透民族民間音樂,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可有效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和音樂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加快教育觀念的轉變,認識到小學音樂教育中民族民間音樂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性,積極探索新的音樂教學方法和民族民間音樂傳承方法,在保證小學音樂教育質量的同時,完成對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軍.感知美·表現美·理解美:小學民族民間音樂之美的有效傳遞[J].試題與研究,2022(04):183-185.

[2]吳佳音.淺析在小學音樂課程中開展民族民間音樂欣賞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01):110-112.

[3]于勇,于文欣.家國情懷潤物有聲——小學開展民族民間音樂教育的思考[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20):93-94.

猜你喜歡
民族民間音樂傳承與發展小學音樂
如何在中學開展民族民間音樂教學的探討
淺談貴州地區布依族舞蹈的傳承與發展
中國武術文化傳承與發展
民族音樂在小學音樂教材中的運用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開啟學生智慧,構建快樂課堂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中學音樂教育與民族民間音樂整合探究
如何將民族民間音樂融入學校音樂課堂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