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中的應變能力探討

2022-06-12 21:25余汝學
民族文匯 2022年28期
關鍵詞:應變能力電視新聞記者采訪

余汝學

摘 要:伴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新媒體對于傳統媒體的沖擊越來越強烈,使得電視新聞節目必須尋求新的方式保持原來的優勢,必須創新思維才能提升新聞工作質量。對于記者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一種挑戰。這就需要記者靈活應對采訪工作中的一些突發情況,提高自身業務能力,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及時抓取最新的新聞信息,將新聞的豐富內容與人民群眾的生活聯系起來,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本文將從新時期記者采訪應變能力的簡介、及新時期記者采訪能力培養的創新策略等方面進行研究,旨在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關鍵詞:電視新聞記者;采訪;應變能力

隨著文化傳播方式及文化傳播內涵的變化,人們對廣播新聞的質量以及廣播新聞記者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要求。采訪作為新聞記者工作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是新聞事件第一現場的真實記錄,作為廣播電視播出的重要組成部分,真實反映了整個新聞事件的發展過程。如何在多變的、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中完成優質的采訪,考驗著記者的現場采訪應變能力。因此我們需要正確認識到廣播電視新聞記者應變能力的重要性,并采用正確的方法提高采訪現場記者的應變能力,從而提升廣播新聞的質量。

一、廣播電視新聞記者應變能力概述

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應變能力是說在外界環境和條件發生各種危機和突發事件的情況下,采訪記者能夠果斷地做出正確的方式應對突發情況,進而圓滿地完成采訪工作。記者采訪時的應變能力要求記者對現場情況具有充分了解,以及能夠靈活根據現場情況進行提問,記者在突發的情況下,能夠靈活調整采訪的方式和內容。新聞記者在和被采訪者進行面對面交流時,兩個人不僅有語言上的溝通,還存在眼神、內心的交流,這些細節都是需要新聞記者去觀察的。在采訪過程中,隨時通過被采訪者的語言和眼神,隨機應變地調整采訪的手段,盡量不要使被采訪者產生尷尬和中斷采訪的情緒。這就要求記者具備足夠的觀察能力,能夠感知細微的情感變化。記者的應變能力要求記者還要具備新聞采訪的獨特性以及通順流暢性,能夠及時通過被采訪者的反應作出判斷和調整,融入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使整個采訪過程連貫,且內容充實,具有可觀看性,從而保證順利地完成采訪任務,保證整個新聞報道的時效性、真實性以及對觀眾的吸引力。

二、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中的應變能力的方法

(一)提升廣播電視新聞記者對新聞的敏感度

記者對新聞的敏感度可以幫助記者在很多新聞中快速抓住大眾感興趣的新聞事件,并根據細微的線索對新聞事件進行快速、持續地報道。電視媒體的新聞記者要有敏捷的思維意識和洞察力,通過敏銳的新聞感,發現這其中的新聞價值和意義。即使外界環境存在干擾因素,也能夠在實際的采訪中把握采訪的主題和價值走向,發掘出真正有益的內容。記者一方面可以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通過對往期新聞事件的查閱來提升自身對于新聞事件的敏感度,同時需要大量瀏覽網絡新聞流量觀察民眾對于新聞的關注點,及時改變新聞事件采納方向。另一方面需要記者加強自身對于細節的關注能力,擅長在小的問題中敏銳地發現新聞價值,展開調查,使整個新聞具有故事性和情節性,抓住觀眾的眼球。例如:街道中老人摔倒,學生扶起,卻被要求付醫療費這類事件。對于敏感度比較強的記者會通過這件事,進行追蹤報道,因為老人摔倒這種情況很多人都會遇到,大家會比較關注當事人及社會人士對于這件事情的反響。通過記者對涉事老人及其家人的采訪了解可以引導觀眾對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可以延伸報道的內容,發酵事件的熱度增加電視臺的收視率,因此提升記者對新聞的敏感度,不僅可以使記者積累現場采訪的經驗,同時敏感度的提升是記者積累應變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

(二)加強細節觀察的能力

新環境下新聞采訪工作的提升需要從創新新聞采訪角度、豐富新聞采訪內容出發,對新聞事件的敏感性,在新聞采訪工作中尤為重要,新聞記者對新聞事件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準確找到新聞事件關鍵處,從多個角度關注新聞,從事件中提取出受眾感興趣的新聞熱點,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從而提高人民群眾對新聞的關注度。例如,在新聞采訪工作進行時,應該多多關注一些比較富有娛樂性,幽默、有趣的,使新聞報道時,語言更加生動形象,使受眾在獲取新聞內容時心情得到一定的放松,提高新聞的趣味性。在從事新聞工作十余年里,更多的是和政法民警打交道,時間長了,也養成了時刻觀察所到之處的細節、被采訪人員的習慣,新聞記者就是要勤于觀察善于觀察,很多時候和采訪對象交談時,一些細節故事會成為我們采訪的開場白,這應該是作為一名記者最基本的能力與素質,也是做好新聞報道的重要一步。

(三)在采訪過程中不要被固化思維定式所禁錮

新聞記者反應能力的提升不應僅局限于縮短個人反應時間的訓練,還應結合實際針對有可能出現的意外狀況而開展強化訓練。在實際采訪過程中,新聞記者絕大多數需獨立完成,加之為了更好地體現出時效性,要求記者需快速權衡輕重。當意外狀況發生時,記者應將最大限度展現新聞價值作為目標,打破固定思維定式。此外,記者在采訪時切記,不要執拗地一味依據采訪提綱來開展工作,而應具有發現新線索的能力,在采訪過程中有效把握提問時機,細致觀察受訪者情緒表情及肢體狀態等變化,從而挖掘更多的新聞線索,如有需要可適當調整采訪角度。比如在采訪過程中,如觸碰到受訪者不愿提及的內容或明顯感覺受訪者產生抵觸情緒時,新聞記者應盡力顧及對方情緒,及時轉變話題,避免采訪現場過于尷尬,以便順利高效完成采訪工作。

三、結語

在這個新聞傳播速度快,傳播方式多樣化的時代,擁有快速應變能力的現場采訪記者將是廣播新聞傳播的重要紐帶。同時采訪應變能力也將作為當代記者所必須具備的業務能力,新聞記者必須適應多變的采訪大環境,提升個人的采訪基礎知識和技巧,并在采訪現場提升采訪能力,具備當代記者現場采訪的應變能力,保障能夠在多變的、具有挑戰的環境中完成優質的采訪。

參考文獻:

[1]李方棟.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在采訪中的應變能力分析[J].傳媒論壇,2019,2(5):54+56

[2]張優優,浦合銀.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在采訪中的應變能力[J].傳播力研究,2018,000(012):122.

猜你喜歡
應變能力電視新聞記者采訪
如何做電視深度報道節目背后的“孤膽英雄”
淺析電視新聞記者現場報道的技巧
電子商務企業核心競爭力分析
星級酒店餐廳服務員在工作崗位中如何體現禮貌禮節之我見
探究如何培養播音員主持人多角色播音主持的應變能力
試分析播音主持的應變能力
美媒估計《采訪》虧了3000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