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變式教學實踐探究

2022-06-12 22:50張曉華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9期
關鍵詞:變式教學初中數學策略

張曉華

摘要:在初中數學知識的探索和教學中,變式是最常用的一項,其目標是改變知識表達方式,使初中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本文立足于以“變”促“教”的教學大背景,探討了初中數學變式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變式教學;策略

前言

新課改后,我國教育界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數學問題,運用數學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變”,以“變”促教,深入研究和剖析初中數學變式教學策略。

一、初中數學變式教學的實踐意義

簡而言之,變式教學是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一次突破,是對以往數學教學的一次顛覆與挑戰。把它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增強他們應用知識的靈活性和自主性。特別是在實際操作中培養“多視角思維”的習慣,使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變”中尋找最佳的解法,從而減輕學習和練習的困難,使學科素養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初中數學變式教學策略

(一)確立明確的教學方針

清楚和科學的原則是一切順利進行的前提和保證。所以,在以“變”促教思想的指導下,教師必須確立初中數學變式教學的原則,明確教學方針,從而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思想進行制約,保證學生能夠根據“變式”進行主動學習和思考。

(二)以概念為基礎的變式教學主題

概念是初中數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對概念的認識和把握,才能更好地應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從而為進一步深化變式學習做好準備。但是,就目前的教學實踐來看,一些學生在變式學習中存在著“概念混淆”的現象,使用與題目無關的概念來解決變式問題。而基于概念的變式教學與訓練,則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故意設計模糊信息,改變概念的表達方式,并組織學生對“變”中的概念所反映的共同特征進行分析。學生能夠在不同的概念表達方式和應用環境中,找到并了解這些共性,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地使用這些共性,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舉個例子,在初中數學“分式的運算”教學中。關于異分母分式的加減法,教科書上這樣說:“異分母分式相加減,先通分,變為同分母分式,再加減”。在異分母分式和同分母分式轉換過程中,學生容易陷入到思維的誤區。這時,老師就可以改變概念解釋的方式,把“分數”的概念引入到學生的腦海中,讓他們回想起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相應法則。然后將這些運算法則寫在黑板上,讓學生進行比較。通過對變式概念的分析,學生發現分式加減與分數加減有異曲同工之妙,而異分母分式通分,則成為同分母分式,其實就是將分母轉換成同樣的數學元素。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異分母分式加減法”概念的領悟能力大大增強,同時也降低了概念混淆、亂用的概率,從而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三)以公式為中心的變式教學

在初中數學的基礎上,公式是初中數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問題都需要學生用公式來解決。而初中數學的公式比較復雜,往往在一個章節里,就會出現很多公式,這些公式都是需要學生自己去理解和掌握的,這無疑增加了公式教學的難度,同時也把以公式為基礎的變式教學提上了議事日程。教師在講授數學公式時,要適當地運用變式,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公式。

(四)采用分層練習法進行變式教學

應指出,由于以往的學習狀況和思維方式的差異,不同的學生在初中數學變式教學中的表現也有一定的差別,有些同學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快速找到變式的關鍵,并靈活地解決問題,而有的學生卻很難理解相關問題。如果老師總是在變式教學中進行同樣的教學,很容易出現“前者不斷提高,后者停滯不前”的“不平衡”的教學效果。為此,教師要在變式教學中設計“分層習題”,以避免學生的不均衡發展。根據相同題目的原型設計變式,在“變”中分別設計難度不同、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力水平的問題,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做相應的變式習題。

比如,在初中數學“一次函數與方程、不等式”教學時,老師首先將學生所掌握的“一次函數與方程”知識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然后設計難度有顯著差別的變式。針對水平較低的學生,從變式1開始,引導他們參加練習。通過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學生對“一次函數與方程”知識的理解水平有所提高。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可以鼓勵和啟發學生去解決新的問題,逐步增加練習的難度,從而增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對于高水平的學生,可以通過“變式4”的習題來進行思考和回答,從而增強了“拔高”的學習效率。

(五)數形結合進行變式教學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思維是數學知識形成、發展和應用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在數學實踐中不斷地引導學生積累數學知識。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所以,在初中數學變式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數形結合的思維引導學生進行“變式”學習,首先利用圖象來展示數學知識,然后引導學生把圖形中所呈現的知識用數學公式形式表達出來,從而達到探索知識和解決問題的目的。

將數學信息一一呈現在圖表上,改變了傳統的以概念為基礎探究的方法,激發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并對其進行了解析。學生可以進行變式學習,加強數與形的結合,在遇到數學問題時,可以主動構建數學知識,通過圖形的梳理和解釋,改變數學的解題方式和結構,改變思維形式,提高學習效率。

結語

變式教學是提高初中數學思維能力和提高數學教育實效的重要途徑,也是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趨勢。教師在進行變式教學時,應先確立明確的教學原則,然后注重基礎概念、公式和習題,并合理地安排從簡單到困難的變化式教學,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同時,通過對變式問題的自主設計和回答,使其思維的“變”更深入,使變式教學效果得到最好的體現。

參考文獻:

[1]葉聰真.初中數學變式教學的認識分析和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20(23):93-94.

[2]蔣炳強.巧用變式,有效延展——談初中數學變式教學的有效性提升方法[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20(3):33-34.

[3]李靜.變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2):136.

[4]李子奇.初中數學變式教學策略探討[J].基礎教育論壇,2020(11):27-28.

[5]黃亞奇.以“變”促教,引領高效教學———例析初中數學變式訓練的實施策略[J].數學教學通訊,2019(05):68-69+85.

猜你喜歡
變式教學初中數學策略
變式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變式教學的應用途徑
透過現象看本質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