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經濟時代三農與電商結合的發展前景研究

2022-06-12 02:05李怡璇任葉笛蔣文雪
商展經濟·上半月 2022年6期
關鍵詞:發展前景三農互聯網金融

李怡璇 任葉笛 蔣文雪

?摘 要:當今,我國已邁入互聯網金融新時代,農業發展不再像過去一樣依賴人力、畜力、傳統農具,生產的農作物也不再僅僅是線下買賣。在大數據背景下,農民和消費者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農產品交易。本文主要分析在新經濟時代下,如何通過電商平臺把握國家政策,實現農業發展、農村振興及農民幸福,以及三農與電商結合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大數據;三農;電商;發展前景

本文索引:李怡璇,任葉笛,蔣文雪.<標題>[J].商展經濟,2022(11):-058.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1 新經濟時代背景

1.1 互聯網金融迅速發展的背景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逐步開放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大數據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無處不在,給農產品的銷售提供了一個新思路——不僅可以線下面對面地銷售農產品,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依托大數據技術進行線上銷售增加農產品的銷量,從而更好地幫助農民朋友銷售農產品,同時,也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一方面,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農產品的品類、貯藏時間、適宜的銷售途徑及適用消費人群等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每個消費者的口味、偏好、所在地區及經濟狀況等因素,從而在平臺上實現農民與消費者之間的高度匹配,盡可能達成更高的成交量,同時解決農民和消費者之間的問題,實現農民和消費者雙向奔赴。

1.2 新冠疫情背景

2019年末,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迅速席卷了全球。我國作為最早發現疫情的國家之一,迅速采取了緊急應對措施,取得了重大抗疫成果。但是,本次疫情是一場全球性的、全方位的疾病,對許多方面的正常運輸與流通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其中,對農產品的影響尤為突出。新冠疫情導致許多地方的物流都受到了極大影響甚至停止,對一些地區的農產品而言,及時、有效的運輸與流通是保障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物流中斷意味著許多農產品銷售不出去,只能眼睜睜看著它們壞掉、爛掉,使物流配送需求急劇增加,人力成本日益高漲。此次新冠疫情,由于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是一個重要的傳染途徑,因此,農產品的運輸、銷售等問題面臨更大阻力。

2 電商平臺的作用

2.1 為消費者購買產品提供線上渠道

新冠疫情背景下,許多原本依靠線下銷售的產品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滯銷問題。近幾年興起的電商平臺,恰恰解決了這一難題。要想實現農業更全面、綜合地發展,讓農村迅速振興,使農民富裕起來,就必須依托電商平臺,做到線上線下銷售并舉。尤其是在當今互聯網金融的大背景下,電商平臺不僅可以實現農產品的銷售問題,而且通過大數據技術,還可以實現農民和消費者之間的迅速、精確匹配,讓農民的產品能夠以最快的方式呈現給需要的消費者,消費者可以快速匹配到最能滿足自己需要且價格合理的產品,從而節省大量線下銷售的人力、物力、財力,實現農民和消費者的雙贏。

2.2 為消費者把控產品質量

電商平臺為了提高自身競爭力,通常會淘汰質量不符合要求的產品和商家,不讓其入駐。通過嚴格把控產品質量,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打造質優價良的電商平臺,讓誠信商家脫穎而出。不僅保障了消費者和商家的合法權益,更提升了平臺本身的口碑和影響力。

2.3 實現資源、效率最大化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在購買產品時不僅追求價格便宜,而且追求產品種類豐富、質量有保證。許多外地甚至外國的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直達消費者的餐桌。通過互聯網技術和電商平臺,消費者不必到產品生產地購買所需產品,僅僅通過線上電商平臺即可購買到心儀的產品,通過物流,幾天甚至更短的時間即可收到產品,保證了產品的新鮮度。通過電商,生產者的產品可以銷往世界各地,消費者也可以從世界各地購買產品,從而實現資源和效率的最大化。

3 三農與電商結合的優勢分析

3.1 理論與實踐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

依托互聯網電商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創一種適合當下疫情居家隔離情況下的農產品選種、種植、培育、收獲、出售及售后服務的一條龍服務模式,幫助農民選擇更能滿足市場需求的農作物品種進行種植培育,實現產量提高、銷路增多、收入增加。同時,借助平臺物流讓綠色健康的農產品直達千家萬戶的餐桌,充分保證農產品的新鮮度、口感和品質,實現農民與消費者的直接聯系,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3.2 有利于創新農業發展,打造綜合性現代化農業

通過現代農業的精密技術對蔬菜及其他農產品進行種植、管理,大數據分析蔬菜及其他農產品的各種狀況,保證蔬菜及其他農產品的成活率及它們的綠色有機屬性,定期將蔬菜及其他農產品的種植情況上傳到平臺,用戶可以看到蔬菜及其他農產品的成長及種植情況,也可以實地到農場進行參觀。在平臺上進行宣傳吸引更多的用戶來農場旅游,開展觀光旅游農家樂、心靈小憩等項目,集種植觀光于一身,打造綜合性現代農業。

3.3 滿足農民和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效率高

通過電商平臺,提高農民和消費者之間的匹配效率,降低成本。幫助農民與消費者實現雙向選擇,使不同消費者對農產品的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使不同農民多種多樣的農產品被充分挖掘和利用起來,及時運輸與流通到消費者手中,大大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滿足農民和消費者的需求。此外,電商平臺大大降低了消費者因想要選擇讓自己滿意的農產品所花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成本,也減少了農民為選擇優質客戶、銷售運輸農產品所花費的宣傳、打折及廣告成本。

3.4 服務完善,品質放心

電商平臺商家提供品質良好的產品,工作人員盡職盡責,耐心講解和處理消費者購買產品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解決消費者的各種疑問,讓農產品能夠及時銷售、運輸出去,讓消費者能夠及時收到新鮮優質的農產品,并對產品的售后問題進行服務和追蹤。A111222F-54FD-42D8-A308-1781E4F26EE3

4 三農與電商結合的劣勢分析

4.1 打壓線下實體店的銷售

線上銷售的快速增長使得線下訂單大幅減少,消費者由線下購買轉移到線上消費,打壓實體店的經營,擠壓實體店的利潤空間,不利于實體店的長遠發展。

4.2 產品質量可能存在問題

消費者從線上憑借產品圖、商家描述、買家評價等信息購買產品,產品的真實質量可能與賣家提供的信息存在偏差。盡管電商平臺嚴格控制商家誠信與產品質量,但由于線上購買消費者不能看到真實的產品,因此可能導致所購產品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4.3 電商專業人才缺乏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17年城鎮人口占比58.52%,隨著城鎮化步伐加快,農村地區大量優秀青年通過求學、外出務工等途徑進入城市,而具有創新能力、營銷能力的青年人群多選擇進城務工,高校畢業生較少回到農村創業和就業,導致農村地區缺乏具有豐富計算機知識和營銷知識的青年人才,制約了農村地區電商事業的發展。

4.4 電商基礎設施滯后

近年來,隨著我國聚焦三農問題,政府不斷加大對農村、農民、農業的支持力度,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農村基礎設施顯著的改善,但仍存在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尤其是連片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見效慢,通信、物流等電商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制約了電商帶動三農發展。

4.5 農業生產分散化

隨著電商與三農結合,對農產品供應能力要求不斷提高,只有確保農產品供應鏈滿足電商銷售供應,才能實現電商產業帶動三農經濟快速發展。結合我國農產品供應情況來看,供應鏈面臨農業生產碎片化、供應鏈長、新技術應用不足等問題,以普通農業為主的家庭式生產方式導致了農業生產分散,農業生產供應質量參差不齊,嚴重影響了電商與三農的結合。

5 三農電子商務發展前景

5.1 拓寬農業發展道路

通過互聯網平臺,依托大數據技術,網絡平臺嫁接各種服務于農村的資源,拓展農村信息服務業務和服務領域,使之成為遍布縣、鎮、村的三農信息服務站。作為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的實體終端直接扎根于農村、服務于三農,真正使三農服務落地,使農民成為電商平臺的最大受益者,助力農村經濟增長,幫助貧困落后地區實現共同富裕。

5.2 通過創新產業增加農民收入

對農民來說,不僅可以通過線上銷售產品,還可以發展線下業務以提高收入,例如,可以在農場旁邊建立心靈小憩等配套的基礎設施,提升用戶的體驗,有益于用戶的身心健康,緩解用戶亞健康狀況,既可以放松心情,也可以發展民宿產業,增加當地的知名度。助力可持續發展,為綠色中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增強用戶的滿足感,也提高了社會效益,與當今國家倡導的政策相吻合,真正實現農業發展、農村振興及農民幸福。

5.3 基于產業化的三農與電商結合模式

我國電商產業經過長期發展,與其他行業結合日趨緊密,并由傳統的產品銷售領域向餐飲、工業品、會展、跨境貿易、司法拍賣等領域發展。根據《“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數據,2020年,我國農業網絡零售額達1.79萬億元,是2015年農業銷售額的5.1倍,實現了8932個原國家級貧困縣全覆蓋,電商相關從業人員超過6000萬,較2015年增加約2700余萬人次,年增長近13%。通過電商與三農結合,充分發揮“互聯網+”在推進農產品生產、加工、儲運、銷售等環節高效協同和產業運營中的關鍵作用,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農產品產業化運營主體,以電商產業打造農產品品牌建設和網絡銷售,以電商平臺建立適應農產品生產特點的電商供應鏈體系、運營服務體系和支撐保障體系,發揮電商產業在提升農產品供應鏈、品牌營銷和網絡銷售等方面的關鍵作用,以電商平臺建設帶動農產品營銷產業化、現代化。

5.4 擴大農村電商覆蓋,創新營銷推廣渠道

通過在農村普及直播電商、短視頻電商等新興電商模式,以新興電商模式向電商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村家庭、專業服務公司等主體提供業務指導、資源對接、市場開拓等服務,支持農民以各種電商形式進行創業、就業,不斷擴大農村電商覆蓋面,提高電商在農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5.5 完善物流配送體系,支撐農村電商發展

針對農村地區物流配送體系不完善、投入建設資金大等實際問題,可通過改造縣級物流配送中心,科學設置分區,打造一批集中化、高效化、自動分揀的物流配送體系,以縣級配送中心帶動并完善農村電商配送體系,建設統倉配送模式。末端電商配送可通過整合農村閑置運力,實現農產品和日用消費品、農資雙向配送,完善農村電商配送體系,打造高效的農村電商配送網絡。

5.6 互聯網金融支持三農

通過創新金融支持政策,鼓勵金融機構、中小微電商金融企業通過面向農村、農民提供差異化、場景化、智能化金融服務產品,統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服務機構,由縣級、鄉鎮政府部門搭建招商引資平臺,介紹政府規劃發展的開發區、生產基地、投資環境和招商信息,更好地吸引投資者到農村地區進行投資生產經營活動,為三農發展提供精準化金融服務產品,從而帶動農村發展,促進農業振興。

5.7 面向三農梯度培養電商人才

針對農村電商人才供給不足的問題,政府可通過完善“政、產、學、研、用、培”六位一體的電商人才培養使用機制,搭建大中專院校電商專業、電商企業、電商創業基地、農村電商平臺一體化對接電商人才培養模式,鼓勵靈活就業人員從事農村電商行業,切實解決電商人才供給不足的問題,為電商支持三農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6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經濟時代的背景下,線上網絡大數據平臺解決了農民產品滯銷和消費者購買困難的問題,做到了資源的有效利用,實現了農民和消費者的雙向奔赴。此外,三農與電商的結合還將旅游觀光與綠色農業聯系起來,既滿足了用戶向往自然的需求,又提高了農民收益。三農與電商結合發展利大于弊、相輔相成,能夠真正帶動農村發展,實現農村振興,提高農民幸福指數。

參考文獻

劉源,冉琪鈴.培育農村電商人才,助推“三農”向好發展[J].現代營銷(經營版),2021(6):173-174.

葛連新.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三農”自媒體電商營銷策略研究[J].現代商業,2021(7):50-53.

于林可.農業電商視角下化解新時代三農問題的思考[J].科技經濟市場,2020(7):152-153.

覃聰.新時代“三農”經濟下農村電商發展新思路探索[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9):198-199.

趙麗娜.“互聯網+農業”背景下廣西農村電商發展的新契機[J].現代經濟信息,2019(7):357+359.

耿爽爽,沙昉奕,張軍鋒.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20(14):142-143.

劉娜娜.關于農村電子商務未來發展的思考[J].農家參謀,2019(3):36-37.

張培麗,管建洲,陰樸謙.“三農”問題研究新進展及未來研究方向[J].經濟研究參考,2020(7):5-16+107.A111222F-54FD-42D8-A308-1781E4F26EE3

猜你喜歡
發展前景三農互聯網金融
贊分鹽鎮裕牛村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三農”熱點
新階段“三農”工作的新主線
冷鏈物流基礎上的生鮮電商發展研究
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影響
2013年度“三農人物”揭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