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美術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策略

2022-06-12 03:25宋杰
民族文匯 2022年28期
關鍵詞:教育策略小學美術傳統文化

宋杰

摘要:隨著國家和學校對于小學美術課程的重視,傳統文化進課堂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要求,如何更好地通過傳統文化浸潤教育提升學生對小學美術學習的興趣,認識傳統文化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審美和美術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審美意識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效引入傳統文化教育,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有效引導學生學習傳統文化和美術知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美術;傳統文化;教育策略

傳統文化為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手段,教師將傳統文化資源引入到小學美術課堂,將有助于提升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精神力量,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積極精神能量,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傳統文化的價值,只有這樣才能讓小學生掌握相應的美術知識,促進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發展,并讓傳統文化在新時期得以傳承與發展。

1傳統文化浸潤教育的作用與價值。

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運用傳統文化浸潤教育方式,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進行學習,并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領會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提升小學美術教學的水平。小學美術教學過程教師需要注意不要將傳統文化生搬硬套,要具有針對性地進行運用,營造出良好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傳統文化和美術知識的熱情,提升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在小學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主動發現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并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交流互動,讓學生自己搜集和制作與傳統文化具有關聯性的美術作品。小學生可以搜集年畫和剪紙以及窗花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講傳統文化藝術作品的制作方法和過程,這樣有效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趣味性,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藝術的深刻印象,有利于提升小學美術教學課堂的有效性。

2傳統文化浸潤教育引入小學美術課堂的策略。

2.1加強對傳統書畫的賞析,深化傳統文化的價值

傳統書畫藝術形式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借助傳統書畫欣賞手段傳遞傳統文化價值和內涵,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藝術效果。小學美術教學中對傳統書畫的欣賞能夠較好地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魅力的感受,增強美術與傳統文化的聯系,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和自媒體形式進行有效的教育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和學生交流互動,聽一聽學生對于傳統書畫和內涵的理解,并在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指導,提升小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的興趣,提升小學生美術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同時,可以鼓勵學生對書畫作品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用書畫藝術引導學生對傳統更好地進行理解,感受到獨特的傳統文化魅力,教師在傳統文化浸潤教育上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思考空間,讓學生對傳統文化具有不同的感受,教師對學生的感受要進行正確的點評,鼓勵學生大膽對不同想法進行求證,這種辯證的求證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認知傳統文化。教師需要采取創新的方式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教學中,用多樣化的手段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的興趣,構建良好的小學美術學習模式,讓教師與學生進行更好的互動溝通和交流,幫助學習進行主動思考,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加積極地進行學習和研究,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

2.2走出室內課堂,感受傳統建筑藝術文化

小學美術教學中傳統文化浸潤教育需要讓學生充分地融入到傳統藝術文化中,學生與傳統文化的融合能夠幫助學生對傳統文化形式進行認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傳統文化浸潤教育需要對學生進行文化藝術的熏陶,營造出良好的文化藝術環境,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和理解文化的價值, 置身于傳統文化氛圍中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民族建筑藝術形式是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讓學生置身于民族建筑藝術中有助于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傳統文化,有效地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師通過有效方式讓課堂從室內走向室外,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在參觀和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進行提問和交流,記錄自身感興趣的藝術形式,引導學生進行美術創作和學習,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傳統文化的魅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外部事物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善于思考和感受美,只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就有助于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在傳統文化氛圍中提升自身的思考和判斷能力,有助于培養良好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傳統文化浸潤教育過程中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綜合能力,有助于實現小學美術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在建筑環境中學生可以對建筑的外觀和雕塑以及文化內涵進行更加深刻的理解,幫助學生充分地認識傳統建筑的歷史淵源,產生極強的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傳統建筑形式具有很強的民族文化內涵,其中很多傳世的建筑都是宗教建筑,學生在對建筑外觀進行描繪的同時,還可以很好地理解其傳遞的宗教文化,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和精神審美, 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傳統文化浸潤教育需要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環境氛圍,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學習,并不斷地交流互動感受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促進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2.3結合生活實際,挖掘民間工藝傳統文化

小學美術教學要對小學生的文化素養、藝術感知能力、情感等進行培養,因此教學要營造良好的氛圍,使得小學生能沉浸其中, 細細體會。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需要將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去挖掘民間的手工作品和民間非物質文化,這樣有助于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正確認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生活中民間藝術進行收集,并鼓勵學生去發現和總結身邊的民間傳統文化藝術形式,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傳統文化,感受身邊的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比如在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將生活中風箏藝術和年畫藝術形式帶進來,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藝術形式會產生很強的親切感,這有助于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更好理解。民間工藝藝術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特征,體現著地域性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讓學生了解和認知民間工藝形式,對于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在課前布置好教學任務和內容,讓學生收集一些民俗文化和民間工藝藝術作品,比如讓學生通過互聯網查閱資料,或者到當地具有特色的民間工藝品店參觀,以加深學生對民間工藝文化的認識。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民間工藝品的制作方法,并引導學生親手制作各種剪紙和風箏等,這些民間藝術形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認知傳統文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在傳統文化氛圍中培養良好的民族精神和綜合素質。

3結束語

傳統文化要傳承和發展,就要不斷進行創新,讓傳統文化在新時期煥發出生機,將傳統文化浸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能夠更好地傳承傳統文化,促進傳統文化的創新與發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傳統文化的浸潤教育作用進行正確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進行挖掘,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接觸傳統文化形式的機會,讓學生和教師都得到受教育的作用。小學美術教育要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正確地理解和認識,讓學生能夠真正地感受傳統的藝術價值和文化魅力,從而更好地對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進行傳承與發揚,美術教育教學需要讓藝術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去生活中發現傳統文化靈感,從而進行藝術創作,提升小學美術教育教學的水平。

參考文獻:

[1]用傳統文化浸潤學生的心靈——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思考[J]. 張一帆.? 對聯. 2021(09)

猜你喜歡
教育策略小學美術傳統文化
談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對新環境下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與探索
略論整體性視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