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研究

2022-06-12 04:26張光群
民族文匯 2022年28期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策略信息技術

張光群

摘要:數學作為初中重要學科,難度較小學數學更高,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應的,也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是創新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積極學習信息技術并將其運用于實際教學中。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觀念的轉變,傳統的“填鴨式”教育已不再符合現狀,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給初中數學教學帶來了新的契機,不過如何高效地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初中數學的教學,仍是初中數學教師非常關注的事情,而且很多學校在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數學教學時仍存在問題。通過對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教學有效整合的研究和分析,會對眾多初中數學教師產生積極作用。

1 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有效整合的重要意義

首先來了解一下信息技術,當今的世界信息科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課題,而信息技術是在信息科學的基礎上,利用相關設備拓展人類的信息,主要是以電子計算機和通信為主,這兩種技術現如今已經非常常見,如電腦、網絡、手機等,并且這些信息技術已經走入學校課堂,如多媒體電視、投影儀等。傳統意義上的初中數學教學,主要以教師為中心,通過教師講解相關知識點,學生生硬地接受并嘗試理解,這個過程需要學生強大的運算能力、直觀想象能力以及空間想象能力等,但初中生該方面的能力尚有不足,因此初中生無法正確、有效地進行理解,只能通過死記硬背掌握知識點,如何運用所學知識成為初中生的難點,而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初中數學教學,則可以改善這個問題。課堂中的多媒體設備能將初中數學中的知識直觀地展現在屏幕上,如空間幾何模型,學生能直觀地觀察到空間物體如何轉化為幾何圖形,使學生能盡快地構建數學模型,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知識,而且這種教學方式能令學生更深入地進行數學學習,從而達到深度學習的狀態,對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很有幫助,達到應有的教育目的。

2 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教學有效整合的實踐

2.1 借助信息技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被應用于越來越多的行業中,尤其是在教育行業中,信息技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為例,借助計算機、新媒體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制作課前導入視頻、講解視頻等,能大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幾何知識的教學中,因為部分學生沒有很好的空間幾何想象力,不能根據文字憑空構建幾何模型,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仍采用傳統的講教式教學方式授課,學生很難理解,學習難度較大。為解決這種問題,教師可在課前提前利用新媒體技術制作幾何圖形立體展示圖,將所要教學的幾何圖形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2.2 摒除傳統觀念,接受現代教育理念

想要將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教學進行有效整合,首先要摒除傳統的教學觀念,徹底從根本上轉變想法,合理地利用好信息技術,將初中數學教學與之結合,做好課題引入、內容講解、問題分析、交流評價以及歸納總結五個方面。(1)課題引入是保障課堂效率的重要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學科知識創設合適的情境,我們以初中數學中立體幾何內容為例,可利用多媒體制作一個有關常見立體幾何的視頻,如長方體、立方體、圓柱等,簡單介紹后,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立體的物品如何在紙上畫出來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將他們引入課題中。(2)內容講解。教師在講解相關知識時,要切記以學生為主,適當引導加上信息技術設備的展示,讓學生進行自主性探究學習,如讓學生自己動手將立方體展開,求出其表面積。(3)問題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如無法理解立方體各個面的位置,此時教師采取引導學生探究問題答案的方式,以使學生對其印象更加深刻。(4)交流評價。教師不能以簡單的對錯來評判學生,應以學生在課堂的表現為主,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5)歸納總結。學生所討論出的結果應納入總結中,讓學生能獲得成就感,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2.3 利用信息技術,營造質疑的學習氛圍

初中階段的學生最缺少的就是質疑精神,跟這個時代發展的特征有一定的關系,也跟教師平時的教學組織有關系,現在調整教育方法還是來得及的。平時在數學課堂上,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輔助凸顯學生的作用,為學生營造質疑的學習氛圍,使他們樂于去挖掘自己的潛力,釋放自己獨有的個性,展現出這個時代的人文精神力,共同營造出良好的學習課堂,為自己而學,追求能力發展,展現出獨特的魅力。例如:開展課程“分解因式”的研究時,多項式的分解是這一部分的重點,很多學生對多項式分解找不到方法,這跟他們前期的一些公式記憶和應用有很大的關系,在分解因式的過程中教師不可急于給出具體的答案,需要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在面對多項式的時候,教師先讓學生思考,給出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自己體驗獨立解決的過程,完成自我探究的部分。學生有時間對不同公式的使用、具體的分解方法進行回想,獨立思考之后,可以自由回答出自己的思考,先告訴教師是否得到結果,并不需要說出最后的結果,相反是要向大家展示自己思考的過程。在學生闡述的時候,教師要組織學生安靜聆聽,并讓闡述者有條不紊地敘述,在大家有問題的時候,完全可以開啟自由模式,讓這位學生解答,遇到無法解答的問題,還可以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實在無解的話,再由教師出馬解決問題。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優質初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探究中,筆者發現,新優質初中學生存在基礎相對薄弱,缺乏數學學習信心和興趣,學習習慣較差,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這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融合使用信息技術,不斷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直觀性,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為了打造智慧課堂,一線教師要不斷提高信息檢索技能,做好備課工作;要加強課堂管理,做好硬件準備,提高課堂效率;要把握形式與內容的關系,切忌本末倒置,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戴琴.談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中的運用——以“角的比較與運算”的教學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22(08):38-39.

[2]邱靜.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應用與思考[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22(03):45-48.

[3]王永平.淺析新課程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的融合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22(02):83-84.

猜你喜歡
初中數學教學策略信息技術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