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策略研究

2022-06-12 07:24李琴
民族文匯 2022年28期
關鍵詞: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李琴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能力發展的初期,其潛在的學習能力需要教師的耐心引導,進而得以激發和培養。對小學語文教學內容而言,閱讀與寫作是學生必須進行學習訓練的環節。閱讀與寫作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對閱讀而言,寫作是閱讀后的復習和深化;對寫作而言,閱讀是寫作素材的積累過程,是寫作的基礎?;诖?,文章對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結合路徑進行簡單的分析,以期為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及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作為基礎教育階段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小學語文教學承擔著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及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責任,其中閱讀與寫作是不可或缺的環節。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正確認識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性,為學生創造有利于閱讀寫作的課堂環境,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現狀分析

(一)觀察理解不夠深刻

寫作相對于閱讀教學來說,需要以素材積累為前提和基礎,并對事物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然而,小學階段學生的生活閱歷尚淺,心智處于發展初期,對生活中的人物、事物并不能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在刻畫景物、事物、人物時都是處于最淺的理解上,這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基本情況。

(二)學生自身基礎局限

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社會閱歷不足,認知水平較弱,加上各種因素的限制,理解能力較差,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得到了一定的體現。部分學生在對內容進行理解和分析時,表現不盡如人意,找不到內容的重點、不能集中注意力,在腦海中也無法刻畫出真實的人物形象、事物景象,加大了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難度。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課本為學生增加了閱讀的文章,但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認知能力有限,閱讀教學離不開教師對文章內容的講解,在教師的講解下學生才能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多數學生無法進行自主閱讀,存在閱讀量少、閱讀速度慢、閱讀理解不深刻、閱讀體驗不強等問題。學生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也會阻礙寫作教學。

二、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策略

(一)根據課程特點設計教學內容,通過寫作促進閱讀積累

學生在進行寫作活動時,經常會出現不知道從何下筆的情況,還有的同學雖然完成了寫作,但寫作的內容完全偏離主題。以上兩種情況都是小學生在寫作練習中經常會遇到的。因此,為了有效改善這些情況,語文教師可以加強指導,引導學生不斷強化閱讀,強調閱讀積累的重要性,讓學生能自發地提高閱讀量,從而掌握更多的寫作素材,并能學習更多的寫作技巧。例如,在學習《金色的草地》一課時,教師在教學前可以先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進行預習。在布置問題時,教師要能結合本篇課文的內容展開設計。課文講述的是兩個小朋友在一片大草原上盡情玩耍的情景。當這兩個孩子玩耍時,“我”發現草地的顏色一直處于變化的狀態,即在不同的時間呈現的顏色是不一樣的。并且又發現了草地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教師在設計預習任務時,可以提出以下問題:“我”發現了草地的顏色是變化的,并發現了變化的原因,通過閱讀課文,你找到這個原因是什么了嗎?將這個原因擴展,整理成一篇作文可以添加自己的想象。通過這個預習任務,同學們能在進行預習活動時格外用心,致力于找到問題的答案,并在寫作的過程中發散自己的思維。這個過程考驗的是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有利于促進學生進行深層次閱讀,才能接觸豐富的寫作素材。

(二)借助多媒體,發揮學生的閱讀想象力,讀后續寫

隨著多媒體設備的廣泛應用,教學手段和方式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一方面,有助于教師帶領學生了解各種素材、拓寬視野;另一方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借助視聽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感官,從而引起學生對事物的細致觀察,有利于學生進行各種主題的創作。但是在實際的寫作訓練過程中,學生能夠對自己創作的主題產生寫作的欲望,而對教師統一布置的主題難以下筆。對此,教師可以從培養學生的續寫能力入手。對文章進行續寫是閱讀與寫作契合的有效策略,續寫要求學生能夠深入理解原文,還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想象力,進而創作出能夠與原文銜接的內容。在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拓展課堂教學內容,用直觀的方式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此基礎上開展閱讀和寫作。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動畫或者視頻片段,之后讓學生進行續寫。

(三)家校聯合促進學生課外閱讀,開闊學生視野

強化寫作要讓小學生提高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不能單純地依靠學習課內知識,教師要重視與家長的聯合,加強與學生家長的交流和溝通,提高家長認知,即重視為孩子提供合適的課外讀物,并加強親子閱讀,這種方式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并且教師在平時遇到好的課外讀物,也可以直接分享到家長群里,讓家長與學生一起閱讀,最后通過讓學生寫讀后感的方式檢驗其閱讀效果,強化讀寫練習。

(四)拓展性提問,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邊讀邊寫

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教師要注引導學生采用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學生在閱讀時,第一遍對素材進行通讀,旨在了解文章所寫的主要內容和故事情節的發展脈絡;第二遍對素材進行精讀,目的在于提煉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要及時為素材標上自然段,可以對自己喜愛的詞匯和段落進行標注,以“批注”的形式學習和模仿作者寫文章的思路和框架搭建方法,也可以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及時寫在旁邊。

三、結語

總而言之,寫作教學離不開閱讀教學,閱讀教學能反作用于寫作教學,兩者相輔相成,基于這種關系,教師在設計讀寫教學方案時,要注重兩者的結合,合理分配課堂時間,為學生的閱讀提供足夠的時間,學生進行更多的高質量閱讀,才能積累更多的豐富寫作素材,才能提高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吳松芳.淺析如何開展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的教學[J].人文之友,2020(03):268.

[2]鄧云霞.分析小學語文閱讀寫作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0(03):15.2D84356C-A99D-4B19-A078-A9E78F53FACB

猜你喜歡
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結合實踐再探指導寫作之最佳策略
淺議群文閱讀下的“讀寫結合”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
讀寫結合,分散指導,堅持“下水”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