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時代紡織產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2022-06-12 07:22張峰
商展經濟·上半月 2022年6期
關鍵詞:企業經濟信息化時代對策分析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紡織產業;企業經濟;存在問題;對策分析

本文索引:張峰.<標題>[J].商展經濟,2022(11):-130.

中圖分類號:F276 文獻標識碼:A

因國內外市場經濟高速提升,我國諸多企業的管理目標和方式方法都在隨之變化。紡織業的經營管理方式也從本質上發生了變化,由傳統的生產管理轉變成如今的經營管理。就目前的紡織企業而言,科學化、合理化的經濟管理方式,是紡織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一步,所以在原有的經濟體制內,對紡織企業的經濟管理水平需提高;本文針對信息化時代紡織企業的現狀和應對方案進行解析。

1 紡織企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及現狀

1.1 紡織企業信息化

紡織企業信息化本質就是紡織企業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把企業的生產運作、資金管理、材料整理、人員管理、客戶資源等相關事務進行計算機化,通過計算機結合各資源數據進行匯總計算,獲得新的信息資源,優化后期生產運作,合理安排企業資源,使之達到紡織企業的自動化生產、管理模式的區域化、方案制定的智能化和企業事務的簡單化,從而持續加大企業后期生產經營的速度和質量,紡織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更好地適應全球化,在市場經濟中尋求競爭,使得企業本身有一個立足之地的同時,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紡織企業信息化的主要內容可簡稱為“三創四化”,其中,三創即創新產品設計工藝工具、創新科學使用的管理模式、創新企業協助;四化即企業管理信息化、企業協助聯網化、產品設計信息化、生產自動化;而相關的技術有自動檢測系統、自動控制系統、電子商務、信息網絡、信息管理系統及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系統;總的來說紡織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使用全新的現代信息化技術替代傳承幾十年的傳統技術,會有意想不到的機遇和挑戰,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資本和經濟效益。

1.2 紡織企業信息化的實質

紡織企業信息化的實質是對企業產品的生產制造工藝和流程、后期設計、生產、經營管理等各方面,使用計算機大數據功能,把企業內部的資源合理運用到最大化,從而使企業在管理方面能夠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不斷完善和提高紡織企業信息化經濟管理的契合度,所以在建設信息化紡織企業的過程中要切合實際,和信息技術充分融合。隨時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很多紡織企業為了不落后腳步,已經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在潛移默化地做著信息化建設,有的剛剛開始,有的已經逐漸步入正軌,甚至獲得了一定經濟效益的回報;相關數據顯示,已有90%的企業引用財務類管理軟件;80%的紡織企業進入計算機大數據當中;甚至有70%的紡織企業構建了屬于自己的網站,同時具有電子商務功能;30%的企業在內部管理上配備內部局域網;還有從5%提升到現在25%的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的配備使用。

1.3 紡織企業現狀

1.3.1 對信息化建設的認可

紡織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企業的很多人員文化程度較低,缺失信息化類的專業工作人員,所以很大程度上對信息化建設的理解停留在一臺計算機、打字機或者電子賬本、買個網線的層面,對真正的信息化建設不重視,沒有認真了解信息化建設,而是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生產制造和后期營銷上,過度依靠傳統的管理及技術理念,對信息化不了解,導致對企業信息化未來發展方向和目標沒有準確定位,致使紡織業信息化的建設落后;關于紡織業信息化的認知有的企業還簡單地認為是電腦代替手工,使用電腦做表格、做文檔、做數據統計等;而真正的信息化建設是通過輸入電腦的數據進行生產制作管理、庫存記錄管理、銷售管理等;究其根本是傳統的管理模式、固有的生產模式、受限制的組織結構讓某些企業不愿做出改變及嘗試,所以導致不能和企業信息化進行相互融合,信息化的諸多優勢不能完美發揮,最后導致產能不高。

1.3.2 資金投入

有關數據表明,我國90%以上的中小紡織企業很難進行信息化建設,主要原因是資金短缺,一些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不高,國際市場有一點風吹草動都有可能致使企業虧損或薄利,一些小規模的企業更是有心無力。

1.3.3 管理體制

一方面,步入全新的信息化時代,紡織企業的工作開展迎來了非常大的沖擊,為了保證自己能夠跟上瞬息萬變的時代、不掉隊,紡織企業不得不對自身經營做出調整:(1)管理權責的劃分,在紡織企業的管理過程中,很大一部分群體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在生產經營中盈利,獲取更大利潤。(2)隨著現代市場經濟不斷高速發展,考驗的往往是企業的底蘊,當然,為企業盈利是開辦企業的重要初衷,不過,在此過程中不應不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做出計劃,而受傳統的管理模式影響,各相關工作部門相互了解、溝通機會不多,導致各部門單獨作戰,經濟效益減少,所以需要將新的經濟管理模式投入到企業實際運作系統中。

另一方面,紡織企業對流動資金的管理,企業實現保值和增值的前提是能夠對流動資金管理做到強有力的管控;而目前為止,紡織企業很多是家族企業,不管是在企業管理還是資金管理的管理人員都是任人唯親,好一點的聘用相對有經濟管理經驗的工作人員,但無法勝任經濟管理工作的落實工作。綜上原因,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穩固發展,傳統的紡織企業無法跟上信息化時代發展的步伐,也就失去了在信息化時代紡織業的競爭力。

1.3.4 紡織企業內部的產能過剩

因為紡織產業的融入比較簡單,部分地區為更好地提高產能,過度投資、過度擴張,導致其質量下滑,甚至采取偷工減料等手段來降低產品成本,再用較低價格進入市場,惡意擾亂市場經濟,對合理合法的紡織企業帶來嚴重沖擊;尤其我國的高仿行業,已達到足以以假亂真的地步,通過低投入換取高回報,所以造成我國紡織企業陷入掙扎階段;最后,要下意識地宣傳引導自主品牌,一個品牌對于企業來講就是一顆發財樹,品牌能夠給一個企業甚至一個地區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業價值,所以不管是紡織企業本身還是所在地區甚至國家都應自主研發并引導宣傳使用自主品牌。

2 針對紡織企業產業經濟管理的對策

2.1 改變管理理念,從根解決

紡織企業信息化建設一定要對傳統的管理理念,方式方法、生產經營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創新;專業來源于了解,只有了解了紡織企業的生產經營模式和運作管理,才能更好地將信息化建設融入到實際過程當中,從基礎做起,針對不同需要滿足不同需求;紡織行業的使用原料范圍較大,施工工藝煩瑣,很大程度影響了產品的質量,致使原料后期資金周轉投入較大,質量很難把控,而企業在管理結構上大多是各自為戰,相互之間的聯系溝通較少,所以導致了溝通不及時、問題不能及時解決、生產經營效能底下等;如果不轉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和生產經營方式,注定會被市場經濟淘汰。

2.2 提高信息化認識

紡織企業信息化建設發展能夠順利展開的核心在于負責人和領導層面,一些中小企業一般都是老板一手抓,而這些老板在以自身的經驗、閱歷、人脈為生存法則的情況下,很難提高生產效益。在如今全球化經濟發展的浪潮下,作為闡釋適者生存這四個字的手段之一,企業信息化建設教會你如何在弱肉強食的世界里生存,使信息化建設企業的管理者可以充分熟悉信息化建設的必然性,只有通過信息化途徑才能掌握市場經濟動態,安排自身企業生產計劃、制定營銷手段,從而使企業獲得更大利益。

2.3 少花錢多辦事

在我國紡織企業中,中小企業的占比偏多,其手里的資金儲備相對較少,在此情況下進行信息化建設則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信息化技術,比如可以采用“借雞生蛋”的方式,由第三方平臺幫助自身建設信息系統,由此減少系統建設的時間,避免項目的風險投資;有關數據顯示,紡織企業信息化要增加30%的投入,但由于有效地降低能源原料的消耗,提升產品質量和改善生產可以提高85%的回報;所以鑒于紡織業的收益影響因素較多,依據自身實力進行信息化建設較困難,各企業可通過眾籌方式共享信息化技術,從而獲得相應收益。

2.4 實行創新型經濟管理制度

2.4.1 確立新的經濟管理模式

(1)確保模式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實用性;(2)設立一個未來的發展目標或期望,目標的設立切勿好高騖遠,要結合實際,先完成小目標再追尋大目標;(3)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可以適當設立獎勵方案,因為在紡織企業的工作相對簡單,枯燥乏味,導致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沒有激情,對工作不認真,態度懶散,沒有精氣神;如果設立獎勵制度,針對個人、小組、集體做不同獎勵,可以有效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最終使企業受益。

2.4.2 提升創新意識

目前為止,我國紡織企業的管理思想依然停留在傳統的按部就班做事模式,企業內部人員的工作效率低下,企業發展受到限制,所以要提高紡織企業管理層的創新意識。紡織產品創新項目的研發是企業能夠立足紡織行業的根本,原地踏步就等于落后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紡織企業在創新項目上的投入比例不高,導致在和國內外其他優秀紡織企業的競爭中處于下風,其主要表現在高性能、功能化纖維的研發研制非常落后,化纖產品的差別化始終處于很低的水準;面料的研制基本上都是在高仿階段,很難突破壁壘;絲綢和相關產品的研發技術這么多年未能更進一步;印染技術還在原地踏步;紡織品的出口在世界級市場角度都是來什么做什么,沒有自主品牌,所以出口服裝產品基本都是在中低檔的水準。而在傳統理念的加持下,面料上的樣式和紡織企業的技術層面很難跟上世界級的時尚潮流,所以自主品牌的建設任重道遠。

3 結語

紡織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歷史長河中發揮了絕對的能量,更做出了非凡的貢獻,是我國傳統產業的支柱產業之一。但由于全球國際化合作的發展融合,我國的紡織企業受到了很大沖擊,紡織業不管是在競爭方面、活動方面、發展規劃方面,還是在本身的生產、運行、效率方面都在默默發生了改變,詮釋著改革?,F代化紡織工業在全新的發展模式下不斷融合新技術,結合科學技術研制新型自動化設備,實現高質、高產、高效,不再是傳統模式的高投入低回報;而在發展新興形勢下,資源和人才的缺少,自動化生產設備的材料和工作步驟過于煩瑣的問題就顯得比較突兀;在千變萬化的市場信息中怎樣快速敏感地捕捉,自然而然地面對各式各樣的市場環境,穩定地進行安全生產操作,保障生產項目始終行駛在鐵軌上不脫軌,讓企業的生產制造、銷售處理變得流程化、系統化就成了限制紡織企業發展的攔路虎;紡織業改革勢在必行,信息時代作為紡織業革命的一把利刃,可以在紡織業的經營、工藝、生產流程、產品等方面,以及后期設計生產研發、經營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應用;運用計算機、網絡大數據庫及通信系統等現代化設備和技術,全面開發使用企業的所有信息資源,使企業內部的工作、信息、資金等項目做到統一整理、達到全面整合,依據紡織企業本身的現有綜合條件合理配置人員、資源、信息建設,從而達到提高紡織產業的管理高度,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黃正,陳靜,郗小驥,等.以調研指導為契機,再度明確盛澤紡織發展方向 孫瑞哲率隊調研20家盛澤紡織企業[J].紡織服裝周刊,2020(23):8-9.

馮薪亦.信息化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J].中外企業文化,2021(10):76-77.

陸曉藝.信息化策略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無線互聯科技,2021(3):125-126.

蘇銀.信息化背景下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完善研究[J].辦公室業務,2021(17):140-141.

劉良忠.國有紡織企業改革創新思考[J].中外企業家,2018(12):24-25.

尤凱軍,管明發,朱蕾,等.紡織企業智能生產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2):104-106.

張靜蕾.產業信息化時代企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探討[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6):214.

王曉瑩.企業兩化融合風險評估體系與防范對策研究[D].唐山:華北理工大學,2020.

猜你喜歡
企業經濟信息化時代對策分析
多元統計分析在企業經濟效益評價中的應用
信息化時代的財務管理變革分析
現代企業經濟的管理模式的規范化解析
重大疾病保險的產品定價和產品設計風險管理對策
高職英語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
基于在線教育的大數據研究
計算機技術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