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熵值法的攀枝花市區域綜合實力評價研究

2022-06-12 07:22楊福靈
商展經濟·上半月 2022年6期
關鍵詞:熵值法

關鍵詞:攀枝花;綜合實力;熵值法;區域中心城市

本文索引:楊福靈.<標題>[J].商展經濟,2022(11):-135.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傳統的行政區經濟正逐步向區域經濟轉變,綜合實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城市發展的潛力、后勁。2021年10月,攀枝花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攀枝花要建設川西南、滇西北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發展目標。攀枝花市資源型城市屬性明顯,境內礦產資源富集,已發現礦產76種,被譽為釩鈦之都,釩、鈦保有儲量分別居世界第一和第三,長期以來,工業都是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最大的產業。近年來,政府與社會各層面都在探索以大力發展康養產業來推動攀枝花市轉型發展,康養產業發展取得了極大成效。但我們要看到,當前,以資本及要素為紐帶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經濟發展所依托的優勢支撐基礎正在發展改變,已逐步由分散布局的單一優勢向集中疊加的綜合優勢轉變。從地理位置來看,攀枝花市雖處于川西南、滇西北區域涼山州、昭通市、楚雄州、大理州、麗江市幾個市(州)的幾何中心,但攀枝花市要建設川西南、滇西北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除本身在地理位置上有優勢外,還要在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文明等各方面都有絕對優勢,提升自身發展能級,才能發揮中心城市的帶動和集聚作用。

本文通過構建區域綜合實力評價指標體系,對川西南、滇西北區域6市(州)綜合實力進行評價,并針對攀枝花市如何更好地構建川西南、滇西北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1 川西南、滇西北區域6市(州)發展狀況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最南端,地處川滇結合部,周邊連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昭通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市,位于6市(州)區域中心位置(見表1)。

2 區域綜合實力評價

2.1 區域綜合實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數據來源

區域中心城市對城市的綜合實力要求極高,進入新發展階段,一個地區的綜合實力是其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生態文明等各方面建設成就的綜合體現。本文根據相關文獻,遵循科學性、可操作性、統一性原則,從經濟發展力、城市吸引力、民生改善力、可持續發展力4個維度,選取了17個指標,建立了川西南、滇西北區域城市綜合實力評價指標體系(見表2)。本文分別從6市(州)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中選取2020年的數據來評價和反映城市綜合實力。

2.2 評價方法

本文運用熵值法,按照以下步驟展開評價研究:

2.2.1 數據收集

查詢2020年攀枝花、涼山、昭通、楚雄、大理、麗江6市(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獲取6市(州)17個指標具體數據。

2.2.2 數據標準化處理

為消除指標之間量綱的影響,本文采用Z-score法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其中,為第j項指標的平均值;Sj為第j項指標的標準差。

2.2.3 計算第j項指標值比重

2.2.4 計算指標信息熵值e和信息效用值d

信息熵值e為:

信息效用值d為:

2.2.5 計算指標權重

第j項指標的權重為:

2.2.6 計算樣本評價值

(其中:U為綜合評價值,n為指標個數,wj 為第 j 個指標的權重。)

3 評價結果分析

3.1 川西南、滇西北區域6市(州)區域綜合實力總體評價結果

通過計算得出2020年川西南、滇西北區域6市(州)區域綜合實力綜合評價值(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2020年川西南、滇西北區域6市(州)綜合實力差距較大,攀枝花最高(55.97分),昭通最低(-62.97分)。從4個維度的具體評價值來看,攀枝花4個維度得分均為正值,涼山、麗江2地有3個維度為負值1個維度為正值,楚雄、大理2地有3個維度為正值1個維度為負值,而昭通4個維度均為負值;4個維度中,6市(州)得分民生改善力維度差距最小,城市吸引力維度差距最大。

3.2 川西南、滇西北區域6市(州)各維度得分情況分析

3.2.1 經濟發展力維度得分情況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經濟發展力綜合得分最高為涼山州(18.50分),最低為麗江市(-30.54分),攀枝花得分為14.37分,位列6市(州)中第3位,說明攀枝花市在川西南、滇西北區域城市中經濟發展實力較強。攀枝花在經濟發展力維度中人均GDP、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個指標得分為正,且均為6市(州)得分最高的指標;GDP、財政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個指標得分為負,而且得分在6市(州)中都排在第5位。結合表4可以看出,2020年6市(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攀枝花是6市(州)中降幅最小的,這就說明影響攀枝花經濟發展力的因素主要是其經濟腹地和市場體量,主要是因為攀枝花市土地面積小、人口數量少。

3.2.2 城市吸引力維度得分情況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城市吸引力維度得分情況是4個維度中差距最大的,得分最高的楚雄(42.01分)與得分最低的昭通(-31.52分)之間相差73.53分。攀枝花得分為10.65分,在6市(州)中排第2位。從具體指標來看,攀枝花與楚雄的差距主要在接待旅游總人數和出口總額這2個指標。

3.2.3 民生改善力維度得分情況分析

由表3可知,6市(州)中民生改善力得分從高到低分別為攀枝花、大理、昭通、涼山、楚雄、麗江,僅攀枝花市得分為正且分值較高。

3.2.4 可持續發展力維度得分情況分析

由表3可得,6市(州)中可持續發展力得分最高為攀枝花(12.56分),最低為昭通(-19.51分),6市(州)該維度得分從高到低依次為攀枝花、楚雄、麗江、大理、涼山、昭通。

3.3 攀枝花市具體指標分析

由表3可知,攀枝花區域綜合實力評價指標體系中4個維度得分均為正值,且較為穩定,各維度之間差距不大。從具體指標來看,攀枝花的17個指標得分波動是6市(州)中最小的,得分最高的城鎮化率(16.69分)與得分最低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5分)之間相差25.14分。與其他5個市(州)相比,攀枝花在人均GDP、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城鎮化率、人口凈流入、城鄉居民收入比、每千人擁有衛生人員數、每10萬人口中大專及以上學歷人數7個指標的相關建設方面具有絕對優勢。

4 結論與對策建議

4.1 結論

總體來看,攀枝花建設川西南、滇西北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優勢明顯。但在6市(州)中攀枝花土地面積最小、人口最少,土地面積小意味著攀枝花市加快發展的經濟腹地小;人口規模小直接影響市場規模的大小,消費拉動內需的能力將被弱化。

4.2 對策建議

從綜合分析來看,攀枝花除了在繼續保持當前發展優勢的同時,最緊迫的問題是提升城市集聚能力、吸引人口。擴大城市人口規模,因為人口集聚對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具有正向影響,合理的人口規模能夠促進經濟的協調發展,而區域對人口的吸引力主要受地理區位、基礎設施完善度、城鄉差異等各方面要素的綜合影響,因此,攀枝花要建成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區域中心城市,市域城鎮人口要在100萬以上,而當前攀枝花市域人口僅80余萬,要吸引人口可以從強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優化市域空間布局等方面入手。

4.2.1 強化縣域中小城鎮建設,優化市域空間布局,提升人口聚集能力

從川西南、滇西北區域6市(州)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來看,僅攀枝花和麗江為人口凈流入地,而且攀枝花人口流入達13.24萬人,是此區域流入人口最多的,但人口總量依然最小。配套建設完善、運行良好的城市是集聚人口最好的載體。從人口流動規律來看,農村流向城市的人口占到流動人口的80%~90%,在就近城鎮化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各區縣應以各鄉鎮鎮政府駐地為中心區域,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完善配套小城鎮教育、醫療、交通、城市管網等基礎設施和公共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和鄉鎮綜合承載力,避免人口過度集中于城市中心區域,使流動人口向小城鎮集聚,激活小城鎮發展活力,促進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協調推進。

4.2.2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吸引力

基礎設施水平的提高能直接或間接地提高地區的產出水平和生產效率。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攀枝花主要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必須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推動內外交通根本性改觀。從地理區位看,攀枝花市雖處于6市(州)的幾何中心,但攀枝花市發展所需的對外通道不暢是必須重點解決的問題。必須加快市內市外交通網絡建設,對內疏通主要是最大力度疏通城市賭點、斷頭路,緩解市域停車難等問題,暢通微循環,對外以成昆鐵路復線、宜西攀大麗高鐵、宜攀高速、攀大高速、攀鹽高速、新機場遷建等重大項目建設為契機,配套完善倉儲、物流、信息等設施,提升市域交通可達性和快捷性,加大連接市外的公、鐵、空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增強攀枝花與其他地區生產要素的流動效率,促進區域高效發展。

(2)放大當前攀枝花在區域內所具有的醫療、教育等優勢,集中力量打造區域優質教育中心、醫療健康中心、時尚消費中心,將攀枝花打造成區域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4.2.3 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城市發展能級

攀枝花因礦而生,資源型城市屬性明顯,受國際經濟發展形勢影響明顯,因此,必然要尋求發展方式轉型,實現突破發展。要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和礦產資源優勢,做好“陽光”“釩鈦”“清潔能源”3篇文章,依托光熱資源的陽光康養產業發展如火如荼,自2017年中國康養藍皮書發布以來,攀枝花市已連續4年入選全國康養20強市,康養產業發展已基本成勢,未來康養產業的發展應主要圍繞打造成渝地區陽光康養度假旅游“后花園”展開,加快康養人才培養、產業孵化、標準建設等的配套,推動康養與旅游、度假、運動、醫療、養老等產業融合發展;釩鈦產業方面,要充分發揮釩鈦資源優勢,加強科技投入,強化技術支撐,推動實現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技術的重大突破,做強鋼鐵釩鈦產業生態圈,推動鋼鐵城市向新材料城市轉型;清潔能源方面,要嚴格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要求,充分發揮“水風光電”優勢,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發展綠色制氫、儲氫、運氫及釩鈦儲氫材料等產業,發展釩電池、鋰電池、燃料電池等儲能產業,加快構建清潔低碳、綠色多元、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要主動對接國家和省戰略布局,緊緊抓住攀西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契機,建好產業承載平臺,積極承接東部地區和成渝地區產業轉移。

4.2.4 打破行政壁壘,加大與周邊區域的協同發展力度

進入新發展階段,以資本及要素為紐帶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傳統的行政區經濟正逐步向區域經濟轉變,經濟發展依托的優勢支撐基礎正在發生改變。攀枝花要加大與周邊市(州)的協同發展力度,積極探索省際交界城市開放發展路徑,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形成區域深度融合發展態勢,打破生產要素流動障礙,通過資源整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深化6市(州)經濟交往合作;推動區域內交通物流協同發展,建設區域物流分撥配送和重要物資儲備中心;創新社會協同治理模式,推動6市(州)政務服務跨區通辦。

參考文獻

王勝今,王智初.中國人口集聚與經濟集聚的空間一致性研究[J].人口學刊,2017(6):43-50.

王金營,王曉偉.人口集聚與經濟集聚匹配對勞動生產率影響研究[J].人口學刊,2021(6):1-13.

猜你喜歡
熵值法
城市綜合承載力研究
“壓力—狀態—響應”模型下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水平
應用型高校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基于改進突變級數的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績效研究
灰色關聯模型在白酒企業財務競爭力評價中的應用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及熵值法結合的耕地集約利用時空變化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測度
基于GRA—TOPSIS的中小物流企業融資效率評價
資源型城市E—E—S復合系統脆弱性評價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