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課”導向下《植物蛋白質工藝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探索

2022-06-14 01:20楊慧胡曉沛郭佳鄭煜焱張春紅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22年1期
關鍵詞:金課改革課程

楊慧 胡曉沛 郭佳 鄭煜焱 張春紅

摘要:針對沈陽農業大學食品專業《植物蛋白質工藝學》課程教學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以“金課”為導向開展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討,提出優化課程教學內容、構建多元化教學模式、采用過程性多元化考核方式等建議,以提高《植物蛋白質工藝學》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金課”;植物蛋白質工藝學;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5;TS201-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4-1161(2022)01-0086-03

收稿日期:2021-12-02

基金項目:沈陽農業大學教改項目(KC2021329、2021-yjs-26、2021-143和2021-141)

作者簡介:楊 慧(1986—),女,博士,講師,從事食品生物技術方向的研究工作。

通信作者:張春紅(1968—),女,博士,教授,從事植物蛋白質改性及應用方向的研究工作。

按照教育部《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重點建設五大類型“金課”,包括線下“金課”、線上“金課”、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虛擬仿真“金課”和社會實踐“金課”。由此,“金課”成為高校課程領域的熱詞,受到教師的密切關注?!吨参锏鞍踪|工藝學》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糧油食品加工方向的基礎必修課程,它以《食品化學》、《生物化學》等課程為基礎,重點介紹植物蛋白質結構特點、理化和功能特性,大豆、花生、油料和谷物等主要植物蛋白產品的生產原理和工藝流程,以及脈沖、靜高壓、超聲等高新技術在植物蛋白加工中的應用。以沈陽農業大學食品專業《植物蛋白質工藝學》課程教學為例,以“金課”為導向,對課程教學內容、課堂教學方法、考核制度改革等進行探討。

1 《植物蛋白質工藝學》課程教學現狀

《植物蛋白質工藝學》教學通常以課程大綱為導向,以教師課堂講授為核心,以指定教材為輔助,具有以下特點:一是以理論知識為主,重點講授植物蛋白質結構特點、理化和功能特性,以及各種植物蛋白的生產原理、工藝及設備等,存在知識點分散、部分內容晦澀難懂、趣味性不強等問題。例如:對低溫脫溶粕制取工藝所涉及的蒸汽脫溶、真空脫臭系統等內容,學生不易理解、掌握較難。在采用“PPT+板書”方式的授課過程中,學生課堂表現欲低,存在參與不積極、“一味低頭”的現象。二是實驗課程8學時,理論課程24學時,存在實驗學時不足以支撐教學知識點且實驗個數設置太少的問題,不利于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活學活用。三是課程考核方式簡單,側重期末考試成績和平時出勤率,未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多元化考核,無法正確評價學生學習情況,易使學生養成輕視課堂教學的習慣。

2 《植物蛋白質工藝學》課程建設改革建議

線下“金課”是一種師生深度互動交流的教學方法,課堂是“金課”主陣地、主渠道、主戰場,老師與學生在課堂上各司其職。教育部吳巖司長曾提出:“大學課堂教學有五重境界。Silence,課堂上很安靜,老師拼命講,學生拼命睡、拼命吃、拼命玩,互不干擾,一片祥和,就是沒有拼命跟老師學習。Answer,老師提一些非常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回答:對不對?好不好?是不是?yes or no?這種互動跟沒有互動差不多。Dialogue,有情感和內容的交流,這種課是好課。Critical,有批評質疑的味道在其中,學生不僅與老師有互動,還能針對老師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可能跟老師有點小爭論。Debate,有爭論、爭辯甚至還有爭吵,老師講的學生可以不同意,學生可以講自己的看法?!被凇吨参锏鞍踪|工藝學》課程教學現狀,就其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考核等方面進行初步探討,力求將其變成一門“金課”,變成“Dialogue”,一門有情感和內容交流的好課。

2.1 優化課程教學內容,加強學生通識教育

基于《植物蛋白質工藝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多傾向于理論知識,但聯系生活實際較少,易導致部分學生課后出現忘記或混淆知識點的情況,即對植物蛋白質基礎知識似懂非懂,更不會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在教學內容方面開展以下工作:一是精簡優化部分課堂內容,提高課堂效率。對比學生培養大綱課程,適當刪減一些重復知識點,力求避免重復教學。例如:刪掉了植物蛋白標準及測定方法的內容,這是因為相關知識點在《糧油品質檢驗》課程中已有所涉及。在優化課堂內容方面,針對該課程知識點分散、不易形成知識網絡的情況,設置了大豆蛋白、花生蛋白、油料蛋白和谷物蛋白4個特色專題,并聯系現實生活熱點,力求課堂內容簡單易懂、生動有趣。再如,在講授蛋白功能性質時,不同植物來源蛋白質具有相似的營養價值,但大豆、花生、芝麻、小麥中的蛋白為何能使人體產生不同的食用效果,這不僅涉及到蛋白中的氨基酸知識點,還涉及到食品營養學知識,故易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二是引入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開拓學生視野。教師授課過程中應把理論基礎知識如何應用于科研前沿以及產生哪些新成果介紹給學生,例如給學生介紹時下流行的以植物(大豆、豌豆、小麥)蛋白質為原料的素肉研發技術時,對運用到的蛋白質究竟有哪些性質,為什么花生蛋白制不成素肉等問題做一分析,有助于增強學生對專業的“歸屬感”和“自豪感”。這就要求授課教師要事先密切關注植物蛋白質的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提高自身科研素養。三是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發揮立德育人作用。在授課時引入科學家研究植物蛋白時的一些事例和植物蛋白企業自強不息的創業精神,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社會責任感。四是將教學與科研項目和學生競賽相結合,鼓勵學生參與項目。由于實驗課時少,為加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在課堂上對植物蛋白質專業問題予以解答,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力。

2.2 構建多元化教學模式,鼓勵教學形式創新

改變“PPT+板書”傳統教學形式,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多元化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一是建立教學重點及難點資源庫。根據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挑選出課程的重點難點,錄制不超過15 min的授課視頻,幫助學生課后復習和知識鞏固。二是利用時下流行的游戲模式,強化知識點。采用流行的“誰是臥底”網絡游戲,請4名同學到講臺,其中3名同學背后貼“大豆蛋白”紙條,1名同學背后貼“花生蛋白”紙條,通過專業術語描述來找出臥底。也可采用 “你說我猜”游戲,即事先準備一些專業名詞,將同學分組,每組選1名同學猜,其他同學用專業術語描述這個專業名詞,在一定時間內猜詞最多的組獲勝。這些游戲方式的引入,對活躍課堂氛圍和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很有效,利于專業知識的理解,也很受學生的歡迎。三是充分利用學校慕課網,將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后測試、課程作業等發布在網上,采用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四是豐富多媒體課件。利用網絡多媒體、三維動畫等技術,將植物蛋白質的一些抽象概念在PPT課件中形象化;通過虛擬仿真等技術,將植物蛋白質生產工藝等晦澀難懂的知識變得生動且易理解。為此,課題組優化制作的《植物蛋白質工藝學》課件榮獲國家多媒體信息大賽一等獎。五是鼓勵學生制作實驗微課,激發上課熱情。為了加深學生對實驗課程的理解,可在設置實驗課程時精心挑選接近生活的幾個實驗,如豆腐、花生蛋白飲料制備等,鼓勵學生制作實驗微課,每個視頻

5 min左右,幫助學生熟悉實驗設備及工藝并分析實驗結果,以達到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效果。

2.3 采用過程性多元化考核方式,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植物蛋白質工藝學》考核方式多為平時成績+期末成績,其中,平時成績比例占20%,期末成績比例占80%。任課教師通常依據學生上課出勤率、課堂作業、課堂測試等給出平時成績,以期末考試給出期末成績。期末考試重點考察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及記憶,因其成績占比較大,一些學生依靠短時強記即可輕松獲得高分,無法有效反饋教學效果。為改革新形勢下的本科生培養模式,課程組建立以過程性考核為主的多元化考評體系,見表1。

這一考評體系的特點:一是將期末成績比重由80%降至60%,增加試卷題型,重點考察學生對專業知識基礎概念的靈活掌握程度。二是課堂評價主要看學生在課堂提問、活動、出勤等方面的參與度,占比20%。三是合作學習評價體現在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驗微課等方面,由教師評價、小組成員評價、自我評價組成,振臂10%。四是在線學習評價由學生學習時間、作業情況、在線討論次數、線上測試成績構成,占比10%。

教師需根據學生真實表現打分,分高分低要有依據,不能為了及格而一團和氣打高分。要讓學生嚴肅對待課堂學習,杜絕搭便車和應付課堂教學的不良行為。從長遠看,過程性考核評價更利于學生的課堂學習,促進學生的發展。

3 結語

“金課”建設對于強化本科生教學、提高本科生素質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以《植物蛋白質工藝學》為例,采取優化課程教學內容、構建多元化教學模式、采用過程性多元化考核方式等課程教學改革方式,不僅有助于專業理論知識學習和拓寬學術視野,而且能夠有效提升本科生的自主學習、團隊合作和思維創新能力,為從事食品科學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梢?,只有不斷探索,提高教學質量,才能將《植物蛋白質工藝學》課程教學變成名副其實的“金課”。

參考文獻

[1] 吳巖.建設中國“金課”[J].中國大學教學,2018(12):4-9.

[2] 羅芳,周榕,蔣繼豐. “植物蛋白工藝學”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農產品加工:下,2017(2):74-75.

[3] 唐文婷,蒲傳奮.項目式教學在《植物蛋白工藝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8,5(44):74-75+96.

Cours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Plant Protein Technology?under the Guidance of "Golden Course"

YANG Hui, HU Xiaopei, GUO Jia, ZHENG Yuyan, ZHANG Chunho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6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teaching of plant Protein Technology in food specialty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course teaching mode with the guidance of "Golden Cours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optimizing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constructing diversified teaching mode and adopting process diversified assessment method,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lant Protein Technology course.

Key words: "Golden Course"; plant protein technology; course; reform

猜你喜歡
金課改革課程
“金課”建設背景下光傳輸技術課程的建設實踐
課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課”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ERP原理與應用》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大學生心目中的“金課”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高校本科教育“淘汰‘水課’、打造‘金課’”芻議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