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歷史作業趣味性的設置

2022-06-14 04:20何厚朝
民族文匯 2022年29期
關鍵詞:趣味性高中歷史作業

何厚朝

摘 要:背誦就能得分是大部分人對歷史學習的刻板印象。誠然,僅僅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背誦的基礎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是提升歷史素養的關鍵。新課標指出,提倡學生樂于探究、主動學習,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與合作交流的能力。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僅要從課堂入手,提升課堂效率,更要注重歷史作業的趣味性設計,進而全面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歷史作業如何順應新課標的要求,是高中歷史作業改革值得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歷史作業 趣味性設計

歷史作業是學生課后真正思考問題的重要環節,高中歷史作業是學生提升自我的平臺,好的作業設計能使學生充分思考問題,發揮主觀能動性查閱資料,理解歷史的前因后果,實現高中歷史真正的價值,然而傳統的歷史作業往往將重點聚焦在課后習題和背誦上,對于如何有效培養學生核心歷史素養缺乏重視,因此要想改變高中歷史作業的現狀,必須從歷史作業的設計方面著手,增強歷史作業的趣味性,學生學得深掌握的才能牢固。結合實踐教學經驗,本文將從以下三點探究高中作業應如何設計才能增加其趣味性。

一、作業形式設計的多元化

常規的作業模式無外乎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背誦重點、完成練習冊。單一式的抄寫重點,回答課后習題百害而無一益,刻板、重復式的作業毫無趣味可言,學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自然達不到應有的效果。趣味性的作業設計是將知識與現實情況相結合,通過對現實的研究鞏固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近現代史時,講述到人民解放戰爭與抗日戰爭時可以讓學生采訪事件當事人或是經歷那個時代的老人,通過他們對歷史的講述和回憶加深學生對課本的理解,學生不僅要實地探查還要寫反饋報告,還要把從歷史中得到的感悟和反思在課堂上與同學交流,讓歷史以現代的方式延續。教師還可以將生活知識與課本知識相銜接以此到達趣味教學的目的,例如在學習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時,由于傳統的社會秩序受到猛烈沖擊,知識分子思想活躍、人才輩出,涌現出了不同的流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學生在學習時極易知識混亂,無法很好的理解和記憶。因此,需要通過趣味作業布置,提高學生的興趣,加深對思想家思想的理解程度。教師可以結合當下社會熱點,把歷史知識融入社會熱點中,分設不同的小組代表不同派別的歷史家針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辯論。如四位同學組成儒家派代表小組,整理儒家的思想理論同其他歷史小組就社會問題各自表述自己的態度,百家爭鳴,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二、端正學習態度,分區分教材教學

文科班不少同學是因為對理科難以理解,不得已選擇文科,對文科學習本身興趣不大。更有一部分學生認為歷史是背誦的學科,只要背過就能得高分。以上錯誤的思想是制約歷史學習的重要因素。首先要想學歷史,學生就應端正態度、認真鉆研。所謂的端正態度就是以歷史為榮,學習歷史不僅是為了課業要求,更多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歷史文化素養,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細細鉆研就會發現其中的樂趣,要以史學為榮、以史學為樂。除了課上認真學習,課下查閱歷史資料,掌握歷史背景,從內心真正熱愛歷史才能取的理想的效果。教師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正確學習歷史,培養學生對歷史的熱愛。教師可以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提前讓學生查閱博物館的資料,周末組織學生去博物館參觀、到歷史遺址考察,在參觀的過程中與學生討論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這些都是十分有趣的歷史題材。此外,還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活躍課堂氛圍。在以往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是很多學生難以提起對歷史學習興趣的主要原因,教師一味的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對于現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而言,很難在短時間內接受如此龐大的知識。對于歷史知識而言,沒有經過親身經歷,就很難理解當時的真實情況。同時,就與中國歷史有關的知識內容就有十分龐大的知識體系,對于學生而言背記起來十分困難。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切實使學生感受當時的歷史震撼,借助教學情境使學生回到當年的歷史背景當中,站在歷史的角度上分析問題,感悟歷史的德育價值。

三、教師嚴格把關,注重作業可操作性

歷史作業的設計固然要新奇有趣同時也要注重作業的可操作性,難度過高的作業難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學生完不成作業會適得其反,對歷史作業望而生畏。作業的設計要結合實際情況,讓學生完成之后有成就感。所謂嚴師出高徒,教師在收到作業時更要嚴格把關,按照作業質量分ABCD四等,認真學習完成作業的學生得到老師的表揚會有成就感,慢慢的積累起對學習的興趣。對于完成程度稍差的學生教師更要加以引導,盡快趕上進度。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適當的表揚完成度較好的同學,點名作業的優缺點,學生對作業的熱情會高漲。教師趣味性作業設計是為了服務課本知識,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不能脫離課本知識而一味追求趣味性,這同樣需要教師嚴格把控作業質量。同時,教師更應該關注學生的興趣所在,從學生的興趣愛好著手,設計學生感興趣的題材和方式,利用課余時間多與學生交流,在此基礎上,設計出合理并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趣味性作業。同時,還可為學生構建實踐性的新課堂,讓學生找到社會責任感。高中歷史為學生構建實踐性的新課堂,教師要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一直都是新課標的教學重點,新時代的中學生不能是讀書的機器,歷史教師要真正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發學生的歷史思維、培養發散思維,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文修養,從而實現寓教于樂,教學相長的理想課堂。學習不是單純理論化的學習,教師要為學生構建一個具有實踐性的課堂,將理論與現實進行統一,帶領學生進行一些社會實踐,實踐的歷史課堂是一個高效的教學模式,學生通過多樣的形式來了解史料可以更深入的體會史情,在課內知識掌握的基礎之上在提升其他的歷史學習,讓學生找到社會的責任感。

總之,高中歷史作業趣味性設計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整體歷史素養。學習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符合學習要求的趣味性歷史作業,能有效的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實踐力,是教師應當重視的好的學習方式。更重要的是,教師應采取常規式作業與趣味方式相結合的方式,方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曾娟. 淺談高中歷史作業趣味性的設置[J]. 課程教育研究, 2016(15).

[2]林子勇. 淺談高中歷史作業設計的有效性[J]. 新課程(中學), 2014(3):28-28.

[3]黃彬. 淺談高中歷史作業設計的有效性[J]. 成功:教育, 2017, 000(019):P.233-233

猜你喜歡
趣味性高中歷史作業
幫助孩子們集中注意力的創新產品
高中歷史“問題+”課堂模式構建的實踐探究
遵循記憶規律 提升高中歷史學習效率
學科哲學導向的高中歷史教學重構
以畫之名
淺議普通高中歷史課程體系的新變化
趣味幾何
作業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