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企業融資風險及防范措施分析

2022-06-15 14:59霍星彤
管理學家 2022年9期
關鍵詞:融資風險防范重要性

霍星彤

[摘 要]對于企業來說,在當前的發展環境下,企業所面臨的發展機遇越來越多,業務范圍不斷擴大,在企業的發展壯大過程中,為了滿足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求,就需要強有力的資金支持。而企業自身在經營與運作之中,也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再加上資金周轉問題,為了滿足發展壯大的資金所需,多數企業都會采取融資的方式,來解決資金周轉問題。但是在融資過程中也潛藏著許多重大的風險,如果不能在早期對這些風險類型進行有效的識別與干預,并提升融資風險的防范能力,就會對企業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不僅僅會妨礙企業的正常運作、有序發展,甚至會威脅到企業的生存。所以,要采取有效的融資管理辦法從源頭上避免融資風險,同時在融資過程中加強監督與監管,在融入有效資金的同時,切實做好風險防控工作。本文就做好企業融資風險防范的重要性、企業融資風險的類型及產生原因,并就有效防范融資風險的策略進行簡單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融資風險;防范;重要性;措施

中圖分類號:F2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2)09-0019-03

進入高質量發展時期后,在高科技浪潮的席卷下,企業面臨著更好的發展環境、更廣闊的發展前景。一直以來,融資都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資金籌集渠道,正是有了良好的資金來源,才能為企業的生產、經營、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也是企業實現永續經營的重要前提?,F階段,社會已經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整體大環境以及市場形勢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融資渠道與融資方式越來越多元化,但是融資風險對企業可能產生的威脅與負面影響也越來越大。如果防范不當,極有可能對企業造成巨大的沖擊,不僅不利于企業的發展,也不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因此,企業在進行融資活動的同時,要做好融資風險防范措施,對于可能引發融資風險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預演,通過從制度、預案、實施、監管等多個方面著手,切實加強對融資風險的管控,確保企業融資過程順利,結果滿意,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強有力、安全、可靠的資金支持。

一、加強企業融資風險防范的重要性

經過數十年的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踐,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在先進技術的推動下,各行各業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發展壯大是企業發展的終極追求,但是在持續的發展中也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因此,融資就成為重要的資金來源。在融資活動中,會通過直接融資的方式,即主權性融資,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股權融資以及間接融資的方式,即債務性融資方式。債務性融資往往需要借助金融機構的中介力量實行。隨著整體發展大環境的變化,當前主要的融資渠道多是進行債務性融資的方式,即借助外力或是金融機構來進行融資。間接融資的方式,中介機構起到了牽線人的作用,在這個融資過程中,金融機構會對資金使用企業進行甄別與篩選,同時對資金的使用過程進行監管與監督。由于融資以及資金的使用是一個長期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由于種種因素而導致融資風險,比如管理不善、融資過度、對法律條款缺乏深入的解讀等等,最終都可能產生融資風險,融資風險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的影響是深遠的。所以,要加強對融資渠道的甄別,全面了解融資條款,同時評估好企業的實際能力與資金需求,科學選擇融資額度??傊?,從源頭、過程、使用等各個方面加強管理,確保將融資風險降至最低,為企業的永續經營和發展奠定基礎[1]。

二、企業融資風險的類型及產生的原因

(一)由于融資過度,導致的融資風險

融資過度是導致企業出現融資風險的最常見性問題,其原因在于對于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過度放大,而缺乏對市場環境的細致全面調查所致。簡單來說,就是對于企業的價值預估過于樂觀,對前景的規劃過于自信,盲目擴張,在凈現值小于零的情況下仍然開展融資活動所致。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往往在融資過后無法按時兌現招股承諾,相應的資金無法按照原來的招股說明進行投入。很顯然,在投入不足的情況下,就會直接影響產出,而產出的質量與效果會影響企業最終的收益,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當收益不足時,就無法按照融資要求進行償還,部分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不是對從企業內部的管理上加強分析與改進,而是采取拆東墻、補西墻的方法,修改投入計劃,修改財務收支報表,美化或放大投資回報的方式,進行下一輪或是下下輪的融資活動,這就相當于進入一個死胡同,導致企業在泥潭中越陷越深,最終巨大的融資風險會對企業造成不可逆轉、無法挽回的后果。

(二)由于資金使用不當,導致的融資風險

融資只是第一步,融資完成后的下一步是資金的利用,因為資金的利用與最終產生的收益才是融資效果的最終呈現。所以,資金的合理調配與使用管理是防范融資風險的重中之重。在當前的發展形勢下,由于信息技術、金融政策的多方推動,企業的融資渠道更多,融資難度也有所降低,但是資金的使用與管理環節是極易滋生風險的環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融資成本攀升,這是在融資的過程中,外部融資方占比優勢大,企業的股權被稀釋,這就會導致資金的融入效率出現下降,而融資成本的增加會對企業最終的投資效益產生影響,從而增加了融資風險。其次是在資金的使用上存在不當現象,對所融資的資金缺乏科學的規劃,眾所周知,在當前的社會發展形勢下,雖然先進的技術助力了企業的發展,但是更加暢通的信息環境也增加了企業的競爭壓力,尤其是多數企業都面臨著成本壓力,很顯然,這就需要從資金的使用與管理上著手[2]。但是在一些企業,由于內部財務管理存在缺陷,對于資金的使用與流動缺乏強有力的監管,導致企業內部出現小金庫,或是企業財務人員與外部人員里應外合,挪用或是侵吞企業資金的現象屢有發生。此外,企業在一些項目的投資上,考察不夠詳細,在沒有科學計劃指引的前提下盲目投資,導致資金的使用不是集中在刀刃上,使得資金的使用無法充分發揮出效益最大化。究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隊伍綜合能力不足,財務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對所融入的資金使用沒有做到全面的規劃、合理的運用,以及全過程的監管,最終導致融資優勢無法充分發揮出來,資金的使用效率在得不到提升的前提下,就會停留在應收項目等一些票據或是固定資產上,資金得不到高效的流通與周轉,最終影響了融資的效能,久而久之,便會滋生融資風險。8A26B753-E6CD-475F-8A28-FCB03650DC7A

(三)由于法律體系不完善,導致的融資風險

隨著社會發展形勢的改變,以及金融形勢的變化,當前企業可融資的渠道越來越多,融資的范圍也不再局限于區域內或是國內,海外融資、并購等活動也十分頻繁。通常情況下,海外融資的金額特別大,如果融資得當,對于企業發展的助力是非常明顯的。但是,跨境融資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尤其是法律條款、保障體系方面,容易存在漏洞而產生風險。除此之外,就境風融資來說,不同的領域、不同的項目、不同的地區同樣存在著法律體系、政策法規不統一的問題。而企業融資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除了需要好的融資對象外,還需要金融、保險、司法程序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及相關的合同文件。這些文件的完整與完善是避免風險的關鍵點,但從當前企業融資的現實情況來看,無論是融資的相關法律體系,還是合同文本規范,都還缺乏規范性與體系化。一方面是由于我國正處于經濟改革升級的新時期,另一方面是由于新的金融體系正逐步走進融資市場,比如互聯網金融,這就意味著在一些法律體系與相關的條款上會存在不夠健全的問題。也正是由于這其中的漏洞,一方面導致了企業融資設立方式、審批程序等存在問題,另一方面,在后期的規范使用上也存在著缺陷,這也是企業融資風險防范的重點所在[3]。

三、企業融資風險的有效防范措施

(一)結合企業實際,科學融資

在當前的競爭環境下,企業在進行融資活動時,要結合市場形勢、企業的發展目標與發展實際來進行科學融資、理性融資。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融資觀念,在融資活動進行之前,要對融資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評估,要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與現狀進行針對性的總結,在制作融資規劃時,不能單方面地突出企業的優勢,而忽略了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唯有在清醒的認知與正確融資觀念的指引下,才能建立起有效的融資風險預警制度,才能夠有效地應對融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而不至于因為融資將企業置于發展險境中。其次,要從根源上杜絕過度融資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制定企業的短期與長期發展規劃,確定融資的額度與頻率;二是根據企業當前的財務基礎,比如現有的資金體量、融資需要的成本、融資期限內企業的產出能力等,確定融資的規模,做好融資期限的確定;三是結合企業當前的現實流量與能力分析,建立承貸能力指標體系,盡可能地降低融資風險[4]。

(二)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資金利用率

財務管理能力不夠是導致所融資金利用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也正是由于資金的利用率不高,導致融資效果無法達到預期,從而加重了企業的融資成本與管理成本,最終導致收益下降,增加企業的融資風險。所以,在融資的同時,尤其要加強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以精細化的財務管理理念與手段,切實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質量。一是要加強財務管理隊伍建設,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以高質量的職業素質來規范財務管理的各個過程。通過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育與教育,不斷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以具體的事實案例為教育的依據,切實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與職業素養。培訓內容要與時俱進,不僅僅局限于財務管理的范圍、目標、方法,而是結合企業的發展進行拓展,以發揮出財務管理的控制性和參考性作用。通過對企業各個細節、流程的管理與控制,才能從內而外地提升抗風險能力。除了制度與隊伍能力的提升外,還需要通過有效的內部控制手段來全面筑牢風險墻。很顯然,內部控制就相當于企業的警報器,通過有效的內部控制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部門進行有效的監督,明確資金、資源的有效利用,對資金、資源的流動過程進行監管,對風險隱患進行溯源,并控制在萌芽狀態中??偟膩碚f,通過建立起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以針對性的管理手段、監督手段、控制手段來確保企業經營活動有序開展,不斷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風險防范能力。

(三)建立健全融資管理體系

在融資風險的防范與應對上,除了從企業內部著手,加強管理外,還需要政府與相關主觀部門的政策推動,通過不斷完善融資管理體系,加強對融資平臺的監管,建立成熟的市場化運營模式,積極應用先進的管理手段,用科學的管理理念不斷優化和完善融資管理流程,以規范化的管理模式來提升管理能力和效率。此外,要建立和完善項目融資的法律法規,規范企業項目融資的報批、招投標和合同規范文本草擬等,加強對企業信息的審核,以法律和中介的監管,建立一個相對完善和透明的法律法規體系,從整體上和外部環境上逐步降低企業的融資風險[5]。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穩定、可靠的資金來源能夠為企業的發展與騰飛增添助力。所以說,融資是企業籌集資金、集中發展的重要渠道,但也是極易滋生風險、妨礙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性問題。在當前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下,加強融資風險防范是企業管理的第一要務,一是需要政策的推動,加強對地方融資平臺與機構的監管,避免資質、管理能力不足的融資平臺或機構造成源頭上的融資風險。二是企業要不斷增強自身的風險防范能力,主要從管理制度、管理隊伍、科學決策幾個方面著手,通過建立完善的融資風險管理制度,以及風險應對預案,加強對資金的科學調度與合理使用,加強對資金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建設,以及建立可靠的內部監督機構對企業的資金使用過程進行全面的監管。通過不斷升級融資風險管理和應對模式,不斷提高資金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不斷創新資金管理機制,切實提升企業的融資風險應對能力,通過科學融資、合理利用、有效監管來切實降低融資風險。

參考文獻:

[1]吳婷.關于企業融資風險及防范措施分析[J].金融經濟,2020(14):16-18.

[2]何勇.關于企業融資風險及防范措施分析[J].商業會計,2020(02):114.

[3]陳琪斌.關于企業融資風險及防范措施分析[J].中化企業家,2020(11):43-44.

[4]王婷婷.關于企業融資風險及防范措施分析[J].中國商論,2020(05):209-210.

[5]李憶朋,黃露,李旻昱.關于企業融資風險及防范措施分析[J].開發性金融研究,2020(02):54-62.8A26B753-E6CD-475F-8A28-FCB03650DC7A

猜你喜歡
融資風險防范重要性
淺談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論變更管理對項目效益的重要性
企業并購財務風險及防范研究
供應鏈融資模式下的中小企業融資對策分析
SQL注入防護
從工商管理角度談如何加強金融風險防范的有效性
市政 BT 項目投資人融資風險研究
閱讀經典著作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