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體化視域下的小學生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2022-06-17 22:59徐政權
體育時空 2022年10期
關鍵詞:一體化健康教育小學生

徐政權

中圖分類號:G807.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5-069-03

摘? 要?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分析小學生健康教育的現狀,在此基礎提出相應策略:宣傳普及家庭健康教育知識,加強轉變家庭健康教育觀念;營造健康的教育環境,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強學校健康教育宣傳,大力發展學校體育運動;建設校園體育文化,注重學生運動參與;加快社會健康教育改革,深化政府職能和責任;注重一體化健康教育發展,積極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

關鍵詞? 健康教育? 小學生? 一體化? 策略

一、前言

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面臨許多問題,如肥胖、近視等常見疾病檢出率居高不下,高血脂癥、高血壓、糖尿病等成年期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病年齡不斷前移,學校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有發生[1]。隨著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的每況愈下,青少年健康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社會各界人士在為青少年體質狀況痛心疾首的同時也在深思造成其問題的根源何在。青少年健康問題不是突然瞬間出現的,而是日積月累逐漸呈現出來的,為什么現在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那是以前我們對于青少年健康的認識不足或關注不夠。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在源頭上扼殺病因,才能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

教育是一種改變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的環境和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培養人才的狀況。21世紀,社會大力倡導人本教育,突出體現以人(學生)為中心,努力做到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墒强v觀教育的發展,這樣的目標真的實現了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才是教育的根本,可是在教育過程中我們過分注重學生的智力發展而忽視了學生身體健康的教育。在這種教育理念下,自然不難理解為什么會出現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了。解決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全面加強健康教育,從教育上著手,更新健康教育觀念,增強健康教育意識,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健康教育的實質是一種干預,它提供人們行為改變所必需的知識、技術和服務等,使人們在面臨健康促進、疾病的預防、治療、康復等各個層次的健康問題時,有能力做出行為抉擇[2]。健康教育理念下,家庭、學校與社會一體化健康教育成為改善和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的主要突破口,也是解決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的必經途徑。

二、青少年體質健康下降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環境因素

人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在不同社會發展環境中,所面臨的問題也各不同。21世紀,社會生產力發展迅速,經濟大幅度提升,國外文化洶涌而至,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顛覆了人們的傳統價值觀,我們的生活也逐漸趨向于國際化。物質的極大豐富推動了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的快速發展導致社會環境的急劇變遷,環境的變遷改變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中國是傳統農業大國,在城鎮化推進中我們似乎在向一個工業國邁進。大量的鄉間土地搖身一變成為了當地的標志性建筑,高檔小區、商業區遍地而立,燈紅酒綠,盡享萬千繁華,而青少年自由活動的空間逐漸被擠壓。青少年在享受社會變化所帶來的無盡便利和樂趣的時候,因社會環境變化而引起的青少年問題也更加突出。

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是社會進步的標志,生產力的發展減少大量勞動時間投入,人們余閑時間相對增多,同時青少年可支配的自由時間也在增加??墒?,面對周圍一望無際的高樓大廈,各種娛樂場所,青少年自由活動的空間正在被急劇壓縮,活動內容也發生了變化。民間傳統游戲,如跳長繩、斗機、捉迷藏等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可如今這些游戲與青少年已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是現代流行的各種網絡游戲。據何海江對河北省邯鄲市600名中小學學生的抽樣調查結果,經常上網的學生達71%[3]。社交網絡的盛行使得青少年越來越專注于通過社交網絡獲得樂趣,淡化了同伴關系,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養成了嬌生慣養的習慣,影響了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在通過網絡和電子設備獲得歡樂的時候,青少年的身體大部分時間是處于一種靜止的狀態,使其逐漸養成了一種由動到靜習慣。

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使快餐文化悄然流行,其因快速、簡便、口感舒適等特點深受青少年的喜愛。雖然快餐有眾多優點,但是長期食用對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仍是不利的,其所含的營養物質遠無法滿足青少年身體生長發育的需要,甚至導致疾病的發生。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很多疾病也越來越年輕化,青少年發病率逐年提高。依據超重率+肥胖率≤15%,肥胖率≤4%為Ⅰ級;超重率+肥胖率在16%~24%、肥胖率在5%~9%為Ⅱ級;超重率+肥胖率≥25%、肥胖率≥10%為Ⅲ級的標準,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狀況已接近中等水平[4]。雖然與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比較,我國兒童青少年肥胖流行尚處于較低水平[5],但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超重,胖增長速度處于較高水平,鄉村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增長速度逐漸超過城市[6]。青少年作為國家未來的主人,社會建設的接班人,青少年的健康決定著未來祖國發展的希望,面對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我們應該,也必須開始行動起來了,努力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二)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是培養青少年成才的搖籃,也是實施健康教育的最佳場所。在成長、生活和學習方面,學校教育發揮著監護的作用,同時也是學生健康成長、快樂生活和成才的理想沃土。從教育的角度出發。教育的本質是: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一切,在過分注重學生學習發展的觀念下,學校教育逐漸走向了畸形,重智力輕體育,一味追求升學率。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學校教育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加強了對學校體育的認識,但是整體而言,目前學校體育的開展狀況仍不甚理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樣的。

首先,學校健康教育工作開展乏力。據調查:每周1次,單獨開設健康教育課程的學校只占10.65%;每學期開設約2次的學校占32.13%;只列出課表,但沒有開設的學校有46.24%;即無列出課表,也無法開設的學校占10.99%[7]。體育教學作為學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學校體育的發展有助于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領導作為學校的管理者,對學校健康教育的工作開展起著決定性的導向作用。

其次,體育基礎設施不足。學校體育基礎設施是開展學校體育活動的物質保障,是發展學校體育事業的基礎。據調查顯示:超過60%以上的學校體育設施、器材的配置沒有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有一定差距”和“差距很大”各占一半)。從地區來看,中西部特別是西部地區尤為嚴重[8]?!笆濉逼陂g僅有25.7%的學校能夠達到教育部門規定的體育器材配備目錄的最低要求。阻礙農村學校體育正常開展的最主要因素是“缺場地器材”[9]。在一些偏遠的地區,很多中小學里根本看不到體育基礎設施,無法想象這種情況下,學校體育活動是如何開展的,又是如何保證學生身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體育活動。

第三,師資力量匱乏。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活動開展的組織者、領導者,在學校體育工作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調查顯示:我國現有中小學約60萬所,但是體育教師只有約43萬人,中小學體育教師缺額約29萬人,其中小學體育教師缺額最多,約缺24萬人。中西部廣大農村地區,由于學校規模的制約,學校只能保證語文、數學、外語等考試科目的師資,存在嚴重的結構性體育教師缺編現象,80%以上的學校為兼職體育教師。絕大多數小學體育教師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小學體育課基本還是“集合整隊跑跑步”或者“一個哨子一堂操”的簡單形式[10]。很多學校出于多方因素考慮,即使體育師資力量匱乏的情況下,仍然不招聘體育教師,由一個教師承擔多個教師的工作量或是從校外聘請教師。這種模式對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和學生身體的健康成長都是不利的。

(三)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啟蒙教育也是孩子的終生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長、成才的基石。在傳統教育觀念和現代教育理念的交織、交融中,我國青少年健康教育理念取得了一定發展,但是受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的影響,很多家庭缺乏對健康教育更為系統化、科學化和專業化的認識,甚至仍在沿用老一輩的健康教育方法。這種傳統落后的健康思想毒害了一代代青少年,也為他們日后的健康埋下了禍根。據調查,全國基本有50%的兒童在接受隔代教育,基于安全因素考慮,孩子的戶外活動受到限制,嚴重缺乏運動。這種不當的教養方式不僅剝奪了兒童體育活動的權利,更為嚴重的后果是摧毀了青少年健康體質[11]。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消費水平的提高,生活和教育成本越來越大,很多父母整日為生活四處奔波,對孩子成長關愛不足,青少年的自制能力本來就差,在家庭關愛不足的狀況下很容易引起青少年問題的發生。

三、一體化視域下小學生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宣傳普及家庭健康教育知識,加強轉變家庭健康教育觀念

宣傳家庭健康教育知識,普及家庭健康教育理念,轉變家庭健康教育觀念,發展家庭健康教育,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模式(KABP)認為:衛生保健知識是建立積極、正確的信念與態度,進而改變健康相關行為的基礎,而信念和態度則是行為改變的動力[12]。只有當人們了解了有關的健康知識,建立起積極、正確的信念與態度,才有可能主動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為,改變危害健康的行為[13]。全面普及健康教育知識,提高家庭健康認知水平,不斷滿足人們對于健康教育的需求,加快轉變健康教育發展方式,促進家庭健康教育和青少年體質健康全面發展。加快構建家庭健康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扎實做好家庭健康教育宣傳普及工作,努力提升家庭健康教育發展水平。

(二)營造健康的教育環境,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

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深化健康教育改革,營造健康教育環境,形成良好的健康教育風氣,推動健康教育全面發展,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健康不僅是一種身體的狀態,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精神載體,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營造濃厚的健康教育氛圍,增強大眾的健康意識,不斷促進健康教育的生活化、大眾化和社會化,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增進身心健康。

(三)加強學校健康教育宣傳,大力發展學校體育運動

普及校園健康教育知識,不斷豐富學校健康教育的組織形式,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深化學校健康教育改革,充分發揮各個教師的作用,實現學校健康教育事業的新發展、新跨越,努力營造健康的校園環境。深化學校體育改革,落實國家學校體育政策,大力發展學校體育事業,推動學校體育健康發展。推廣普及新興體育項目,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夯實體育基礎,努力提高“三大球”水平,解決學校體育資源難以滿足學生運動需求的矛盾,整合學校體育資源,多渠道籌措資金,充分發揮社會的力量,大力興建學校體育設施場地,促進學校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四)建設校園體育文化,注重學生運動參與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精神載體,是學校不斷改革、創新、發展的源泉。營造濃厚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積極促進學生運動參與,滿足學生對運動的需求,大力發展學校體育運動。全方位建設校園體育文化,多渠道發展學校體育運動,大力舉辦豐富多彩的體育賽事,加強學校體育文化交流,豐富校園體育文化,逐步擴大運動人口,抓好運動推廣普及,選拔和培養體育人才,儲備青少年體育后備力量,提高學校體育發展水平。

(五)加快社會健康教育改革,深化政府職能和責任

健康教育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隨著社會的發展,健康教育的理念也不斷更新。而我們對于新的健康教育理念的接觸仍然是比較落后的,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國際健康教育學術交流不及時造成的。加快社會健康教育改革,凈化社會健康教育環境,不斷更新健康教育理念,積極與國際健康教育接軌,及時把最前沿的健康教育理念用于社會實踐中,使健康教育更趨科學化、專業化和生活化,為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理論支撐。政府作為職能部門對健康教育法律法規的實施應加大監管力度,通過深化各部門的職能,加強各部門之間的銜接,明確各自的職能范圍和責任,做好監管和督查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各個部門的優勢,多渠道、全方位推動社會健康教育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健康環境,積極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

(六)注重一體化健康教育發展,積極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

家庭和學校作為學生教育過程的兩種主要力量,應該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從而推動教育前進的步伐[14]。而家庭和學校作為社會的子系統,二者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引領,同樣健康教育也是一樣。加快家庭、學校與社會一體化健康教育改革,轉變家庭、學校與社會健康教育的模式,更新家庭、學校與社會健康教育理念,提高家庭、學校與社會健康教育的認知水平,豐富家庭、學校與社會健康教育的方法,積極推動健康教育事業發展。注重家庭、學校與社會健康教育之間的銜接,完善各自的職能,加強分類指導與整體協作的有機結合,扎實提高健康教育水平,持之以恒發展健康教育事業,不斷改善和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

四、結語

青少年健康問題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不僅是個人和社會問題,也是民族問題,青少年的健康關乎整個民族的發展和進步。在研究解決青少年健康問題的道路上永遠沒有盡頭,只有不斷創新,努力探索改善青少年體質健康的方法,才能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健康的環境。

★基金項目:蘇州高新區“十四五”區級專項課題,項目編號:SND-2021-ZX-015。

參考文獻:

[1]馬軍.我國兒童青少年面臨的主要健康問題及應對策略[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03):337-340.

[2]呂姿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1991.

[3]何海江.一個城市的中小學生上網調查[N].中國教育報,2006-11-12(03).

[4]季成葉.全球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與肥胖的流行現狀和趨勢[J].中國學校衛生,2006,27(08):648-650.

[5]Ogden CL, Carroll MD, Kit BK, et al.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trends in body mass index among U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1999-2010 [J].JAMA,2012,307(05):483-490.

[6]馬軍.我國兒童青少年面臨的主要健康問題及應對策略[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45(03):337-341.

[7]朱林.學校、社會、家庭健康教育一體化模式構建[J].體育科學研究,2009,13(03):46-49.

[8]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報告[R].北京: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2012.

[9]吳昊,曲宗湖.我國西部農村學校體育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2007,41(03):53-55.

[10]中國扶貧基金會.部分貧困地區音體美教育狀況調查報告[R].北京:中國扶貧基金會,2012.

[11]朱玲.芻議青少年體質下降原因及生態體育學對策[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3,34(04):112-114.

[12]黃敬亨.健康教育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13]盧紅運.知-信-行模式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7(03):7-8.

[14]蔡笑岳,方佳燕,應湘,等.城市中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調查研究—以廣州市為例[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05):58-64.

猜你喜歡
一體化健康教育小學生
授權理論在使用無創呼吸機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健康教育在燒傷護理中的應用
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方法初步研究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克里米亞完成入俄“一體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