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中學生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術分析

2022-06-17 23:20裴鷹羅浩
體育時空 2022年10期
關鍵詞:過桿田徑運動落地

裴鷹 羅浩

中圖分類號:G823.1?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5-211-02

摘? 要? 跳高是田徑運動中的重要項目,跳高中最常采用的方式是背越式,其中按照步驟背越式跳高技術被分為助跑、起跳、過竿、落墊四個環節,其中助跑、起跳是決定跳高成績的關鍵性環節,是跳高技術動作中最容易出錯同時也是跳高運動的核心技術環節。本文將武漢四中男子田徑跳高隊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并在前輩的研究基礎之上總結出影響背越式跳高助跑與起跳技術的因素,以期為我校男子跳高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田徑運動? 背越式跳高? 助跑? 起跳? 過桿? 落地

本文對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術的因素作一次全面分析,力圖分析武漢四中田徑隊男子跳高運動發展中的技術性問題,為四中田徑隊男子跳高運動員今后的培養和訓練提供理論參考,以期助力我校男子跳高再創輝煌。田徑運動作為奧運會中項目最廣、最為成熟的運動,在競技比賽過程中得到了各國運動員的重視。跳高運動作為田徑運動的重要項目之一,是指人體在借助助跑、起跳等動作的幫助下,使人體越過一定高度的橫桿的一項運動[1]。跳高運動非??简炦\動員的爆發力以及身體協調能力。在1864年跳高運動被納入田徑項目,1896年跳高運動在首屆現代奧運會上作為正式比賽項目出現。我國跳高運動員在跳高比賽過程中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1970年我國男子跳高運動員以2.29米的跳高成績打破了由蘇聯運動員創造并保持了三年的跳高記錄。1983年,我國男子跳高運動員朱建華以2.37米的成績刷新了由前民主德國運動員韋西梅格保持的2.36米的男子跳高世界紀錄[2],此后朱建華還兩次打破原有世界跳高記錄,創下了中國男子跳高史上的一段傳奇,至今我國男子跳高記錄是由朱建華的2.39米所保持的。眾所周知,男子跳高運動在我國的運動項目中曾經是優勢項目,但是近年來卻不斷的呈現下滑的趨勢,不僅沒有刷新世界紀錄,而且優秀的跳高運動員也少之又少,以至于在近些年的比賽中鮮有獲獎。我們有必要在前輩們研究的基礎上對我校男子跳高現狀作出分析。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研究中學生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術分析探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進行論文的調查與寫作之前,根據本論文的問題和分析方向,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在湖北省圖書館、知網以及萬方數據庫上,查閱了有關的國外文獻,為本論文提供正確的理論指導。

2.訪談法。走訪武漢跳高教練與田徑教研室相關教師,與其進行交流溝和學習通,確定有男子跳高助跑起跳因素和方法。

3.實驗法。本文研究武漢市第四中學田徑隊8名男子跳高運動員作為實驗對象,進行8周訓練干預,得出實驗結果。系統的教學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取得良好的成績。通過大量的訓練分析數據和模仿練習讓學生深刻的理解理論知識。把學到的理論知識用于日常練習和比賽之中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實驗過后仔細分析實驗結果。

(1)實驗時間。2020年10月—2020年12月,共計8周,每周訓練5次,訓練時間為90分鐘。

(2)實驗器材。跳高墊、皮尺、碼表、攝像機。

(3)測試項目。全程跳高技術12次,用攝像機記錄下每一次全程技術以便分析。

(4)實驗步驟。前測:測試者全程跳高技術12次取成績最好的作為分析數據。間隔24小時后開始八周訓練。后測試:訓練間隔24小時開始后測,測試內容同前測。

(5)邏輯分析法。通過對實驗數據的整理對比,再結合有關資料進行合理的邏輯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通過對武漢四中田徑隊男子跳高運動員前測和后測數據丈量計算分析,在男子背越式跳高中,羅某某、張某某和嚴某某三者中,王羅某某倒數第二步大,倒倒數第一步小,節奏最好,跑速較快,成績也是最好的。我們知道跳高成績與助跑節奏起跳有關,跳高運動過程中,水平方向加速度是一個重要的力量來源,而助跑是獲得水平方向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助跑為在跳高過程中發揮支撐作用。在背越式跳高過程中,助跑分為兩環節的內容,首先是直線助跑,在此過程中運動員應在一定距離內獲得最大的水平運動速度,可以采用加大蹬伸力量以及控制步伐節奏的方法;其次是在弧線助跑環節,該環節運動距離較短,通常來說僅有3~4步,因此運動員最好采用“滾動式”的方法,增強著地與蹬伸之間的結合,獲得最佳的起跳角度。在跳高過程中,動作之間的“節奏”銜接十分重要,因此運動員要額外注意跳高動作中的時間、空間上的銜接和組合?!肮澴唷币部梢岳斫鉃樗侨梭w在完成任何一項動作的過程中,速度的快慢、用力的大小、強弱的有規律的表現。也就是說一個運動員在運動的要充分調動全身的力量與肌肉,使其達到最佳的配合,從而保證助跑過程中節奏的穩定性與身體的平衡性。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運動員不僅要盡可能的達到最大速度,還應該保證在起跳過程中身體重心的位置以及平衡性,實現助跑的價值。李建偉認為掌握好助跑節奏可以使得運動員在訓練或者比賽的過程當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最高比賽能力,獲得較好的成績;而助跑節奏的紊亂,有可能導致助跑與起跳銜接過程中出現配合不到位的情況,最終導致無法順利起跳[3]。研究顯示,為了保證運動員助跑和起跳銜接的穩定性,運動員需要縮短助跑過程中最后一步的步長,實現速度與穩定性之間的平衡,從而獲得跳高的最佳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影響跳高運動員的助跑節奏的因素按照其來源可分為兩部分,首先是由于運動員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產生的主觀因素,其次是由于外部環境、場地、觀眾等外在因素決定的客觀因素。所以,我們要針對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進行一定的抗干擾訓練,盡可能是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心態保持平穩,做到良好發揮。王俊表示在跳高過程中,影響助跑和起跳的穩定性的關鍵因素是助跑節奏,助跑節奏的不合理會導致運動員無法達到最佳的水平速度,以及最佳的垂直速度,影響運動員跳高成績[4]。而運動員應該追求的助跑節奏是欺負有效、快慢適宜,在保持步長的前提下加快步頻從而達到最大的水平速度。助跑階段的目的就是在保持適宜節奏的基礎上創造更大的水平速度,而對于跳高項目來說,通過助跑創造的水平速度必須是可控制的,并且與起跳時的垂直速度相匹配。跳高項目助跑階段中較為關鍵的是弧線助跑階段的最大速度和最后兩步的助跑速度,國內外許多研究發現,男子跳高運動員的助跑速度一般在7~8m/s。李國東、趙連甲研究發現國外優秀運動員最后一步步長能夠達到2.18±0.16m,并提出了對助跑環節最后一步適當加大步幅可以增強肌群拉伸與后蹬力量,從而加強擺動的效果的觀點[5]。陽國誠通過研究助跑最后一步步長與身高的比值來說明比值增大有助于擺動腿的蹬伸,擺動幅度與力度增加,還有利于身體重心的制動和助跑慣性作用,提高助跑速度和垂直起跳的效果[6]。張軍霞通過研究發現我國優秀跳高運動員助跑最后一步步長/身高的指數小于世界優秀運動員,其認為應該加大步長保證全速踏上起點[7]。起跳是跳高過程中的中間一步,也是決定背越式跳高技術的關鍵一步,我們要改變起跳是助跑環節的最后一步的傳統觀念,充分認識到起跳在對跳高成績的影響作用,強化起跳技術,達到保證跳高成績的效果。起跳階段前后連接著助跑和騰空過桿兩個階段,該動作的意義在于改變運動員的運動方向,為運動員的起跳爭取最佳的騰起速度以及騰起角度,最大化地實現垂直方向的速度轉化,提升跳高成績。我國有部分學者對起跳環節的步驟進行了進一步細化,即起跳環節可分為放腳、緩沖和蹬伸三個環節,也有的學者認為也是可以劃分為起跳離地階段、緩沖階段和著地階段。我國學者任建認為起跳的初速度與起跳角以及腿擺動的速度和方向是影響起跳效果的關鍵因素[8]。對于起跳階段,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較多的方面是起跳階段重心高度的變化。

經過對四中男子跳高隊訓練視頻分析,緩沖環節膝關節的角度會影響膝關節的受力以及起跳的效果,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起跳緩沖過程中控制膝關節范圍處于140°~150°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

何國泉研究發現,起跳腿在緩沖時想要得到最好的效果,膝關節屈曲的角度應為125°。在實際的比賽過程中,統計數據顯示僅有少數運動員能夠做到這種程度的屈膝,受背越式跳高的技術特點限制,在著地過程中,為了達到最好的緩沖效果,膝關節的緩沖角度建議為140°[9]。

黃昌華表示在起跳緩沖環節膝關節最大彎曲不僅僅與運動員的技術水平相關,運動員的技術形式以及身體素質等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相對來說,力量型運動員的膝蓋彎曲程度要大于速度型運動員,其統計數據顯示處于140°~150°之間。其中,踝關節的彎曲角度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由此可見,緩沖階段保持合理的角度有利于運動員成績的提高。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在背越式跳高的助跑階段,主要的影響因素有:助跑最后兩步的節奏、助跑的方式、助跑的速度、助跑最后兩步步長。

2.在背越式跳高的起跳階段,主要的影響因素有:起跳時的重心高度、騰起角的大小、擺動腿的擺動、起跳離地、緩沖、著地時關節角的大小。

(二)建議

1.加強對助跑節奏掌握的訓練,教練員在訓練中對運動員進行抗干擾訓練,使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不會因為周圍環境的改變而使助跑節奏紊亂。根據運動員自身的技術特點采取合適的助跑方式,加強運動員對技術的掌握;助跑的速度不要過快,重視速度的轉化率,加強對運動員下肢肌群的訓練;提高運動員擺動腿力量的訓練,發展其擺動的速度與幅度。

2.強調起跳環節腿的擺動,能夠有效地提升起跳速度,強化緩沖效果;要強化腿部力量以及腿部肌肉的訓練,保證起跳中蹬伸動作到位;為實現身體平衡和重心穩定,應增強擺動臂與擺動腿之間的協調性;在訓練過程中針對髖、膝、踝關節進行專項強練習,增強起跳過程中各關節的角度。

3.八周的實驗時間太短,對助跑起跳技術訓練的成效研究不夠充足。按照訓練計劃進行下去持續收集訓練數據以便分析,本文通過八周訓練指標進行評價,還是略有不足。

參考文獻:

[1]李老民.田徑運動教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2.

[2]文超.中國田徑運動百年[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

[3]李建偉.影響我國背越式跳高運動員后兩步助跑與起跳技術的因素及研究[D].濟南:山東體育學院,2015.

[4]王俊.背越式跳高的助跑節奏及影響因素和訓練方法[J].遼寧體育科技,2002(01):15-17.

[5]李國東,趙連甲.現階段中國男子背越式跳高運動員助跑最后一步至起跳的技術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07):115-117.

[6]陽國誠.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銜接技術原理及其訓練[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06):92-93+100.

[7]張軍霞.我國優秀男子跳高運動員助跑“最后一步”技術的運動學研究[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0,25(03):104-107.

[8]任建.背越式跳高擺動腿的技術分析[J].田徑,1998(09):15.

[9]何國泉.背越式跳高起跳階段的生物力學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09(17):207.

猜你喜歡
過桿田徑運動落地
背越式跳高過桿技術原理分析
美聯儲加息終落地滬指沖高震蕩走低
體校撐竿跳高教學質量提高探究
當前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田徑運動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及對策
化繁為簡,醫保支付價可“落地”
讓體育課“跳”起來
撐桿跳高過桿訓練器開發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