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留守兒童學習心理障礙成因與解決對策

2022-06-18 11:45肖建成劉曉霞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22期
關鍵詞:學習障礙留守兒童

肖建成 劉曉霞

摘要:伴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發展,農村中留守兒童的出現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現象。隨之而來的就是其在學習方面所產生的各種問題。留守兒童因為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其對于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習情況都容易產生一些問題,最終導致其對于學習的放棄。教師在面對留守兒童時,應當積極主動地去了解其各方面的情況,并在教學過程中給予更多的耐心與引導。面對留守兒童因在學習方面產生的心理問題導致的學習障礙,教師應當進行及時的了解,并以正確的態度和有效的方式來進行合理的開解與疏導。

關鍵詞:農村兒童;學習障礙;留守兒童

前言:留守兒童,其父母因為生活方面的壓力所迫,不得不離開家鄉,外出尋找合適的工作來保障正常的生活開銷。面對這種情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不能夠將孩子帶到身邊,而是讓其繼續在家鄉接受教育。并且父母受到工作原因以及路程等方面的影響,無法定期回到家鄉陪伴孩子。因為受到上述內容的影響,留守兒童一般都是與家中的老人在一起生活,長期缺乏父母的陪伴與關愛,并且在學習過程中,父母也無法對其進行相應的管理,導致其對于學習的態度會產生偏差,并且很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家中的老人因為年齡的問題,以及認知方面存在著一定的落后性,無法代替父母來給予兒童需要的管理與關愛。

一、農村留守兒童學習障礙的表現及成因分析

(一)學習態度

留守兒童因其較為特殊的生長環境,長期缺少父母的陪伴與關愛,導致其在學習方面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因為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無法對其灌輸正確的學習思想以及無法講述學習的重要性,導致其對于學習的態度方面會產生一些無法避免的問題。學習與玩耍相比較,向來都是較為枯燥的,留守兒童因為對于學習沒有正確的認知,無法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很容易去追尋一些更加簡單的快樂,從而對于學習產生一定的厭棄心理。并且父母因為工作的緣故,再加上留守兒童身居農村,即便是在通訊極其發達的現今也無法保證頻繁的聯絡[1]。父母因為人生閱歷較深,可以明顯的認識到學習對于人生的重要性,因此對于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都是極為關心的,在偶爾的聯絡時,總是會詢問兒童的學習情況。但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正逢叛逆期的來襲,無法正確理解父母對于自身學習的關系,反而會在心理上產生偏差,認為父母不關心自己,只重視學習成績,導致其學習態度方面問題的產生。

(二)學習習慣

正確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的學習人生來說至關重要,其能夠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但在留守兒童的教育過程中卻在這個方面出現了問題。首先,是因為學生本身對于學習習慣養成的忽視和不重視,其無法理解學習習慣在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有效作用,對于教師所留下的有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要求也是視若無睹,導致其無法形成相應的學習習慣,從而造成其學習成績無法提高甚至是下滑的現象。其次,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在自制能力方面較為薄弱,尚未形成較好的自控能力,部分學生認識到了學習習慣對于自身的重要性,但受到個人因素的影響以及外界事物的吸引,無法找到正確的養成方法,導致其在學習習慣養成方面的失敗。最后,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時間總是有限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需要一定的家庭教育,但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無法對其學習習慣的養成進行有效的監督,導致其無法堅持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三)學習表現

在留守兒童接受課堂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只要通過細微的觀察就可以了解到其在課堂中的表現,也就是學習方面的表現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留守兒童因為缺乏父母的陪伴與關愛,導致其在性格方面很容易存在著一定的問題[2]。比如內向,自卑等性格。這也就造成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互動中,與教師及同學都存在著缺乏交流的現象。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基本的知識體系以及自主認知能力,當其對于教師所講述的內容產生困惑或者是新想法時,受到自身性格的影響,沒有勇氣向教師進行詢問或者表達自己的想法。長此以往,留守兒童的自主意識和創新思想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不利于其在學習方面的發展。并且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對于教學互動消極的態度,會導致教師無法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準確的了解,從而無法解決學生學習問題的狀況。

二、農村留守兒童學習障礙的解決策略

(一)正視并提升自身教學能力

教師在面臨對于留守兒童進行教育的情況時,應當認識到自己作為教師的重要性,在其人生的教育道路上即將占據重要的部分。教師需要端正自己對于留守兒童的態度,并且對于班級內每個留守兒童的自身情況和家庭情況進行一些主動的了解。認識到因為教育場所在農村,所以在教育資源方面會存在一定的匱乏,只能夠通過提升自身教育能力,創新教學方法來快速提高教育水平。在教學之余的時間中,通過各種途徑來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蘊與教學經驗。

(二)給予留守兒童關愛

留守兒童因為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的緣故,內心是缺乏關愛的。但與其一起生活的家中老人無法給予他們關愛,更無法關注其學習方面的進步。教師在對于留守兒童進行相應的教學過程中,需要給予其關愛,讓其感受到師生之間的美好情誼,使其內心逐漸豐富起來。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與學習情況,在其出現異常時,要及時向學生了解情況,并給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因為留守的原因,再加上即將到來的青春期,學生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問題,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一些定期的心理輔導,可以起到預防和緩解的作用[3]。

(三)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系

教師為了能夠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以及造成其學習障礙的原因,可以加強與其父母之間的聯系。從父母那里知道更多關于留守兒童的信息,從而全面的分析其學習障礙的成因。認識到教育僅僅憑借學校是無法達到較好的教育成果的,從而重視家校合作的教學模式。但考慮到學生父母工作的原因,可以通過如今的科技找到更加便捷的方法來加強兩者之間的聯系,讓父母能夠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父母的關心,拉近二者之間因為路程和時間所產生的距離,從根本上抑制和解決學生在學習方面所產生的障礙。

結束語:針對留守兒童在學習方面所產生的問題,教師應當總結各方面的情況來進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導致其產生學習障礙的原因,然后制定相應的計劃,對其進行針對性的疏導,讓其能夠消除學習方面的心理障礙,改變學習態度,讓其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當中,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為日后更進一步的學習奠定下較好的基礎。留守兒童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這種社會現象是無法改變的,并且這個群體數量至今仍在增加,教師應當重視起自身的責任,認識到對于農村留守兒童來說教育的重要性,并通過合適有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教導。

參考文獻:

[1]郭娜娜.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分析[J].中國果樹,2021(09):116.

[2]張小彬,陳潔.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及教育對策[J].讀寫算,2020(15):27.

[3]張光燕,丁玉梅.淺析農村留守兒童心理障礙疏導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9(10):95.

項目基金:本文系2021年度武威市‘十四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留守兒童學習心理障礙調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立項號:WW[2021]GH 272)。

猜你喜歡
學習障礙留守兒童
心理視角下英語學困生轉化策略的研究
個案工作方法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
體育舞蹈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干預效應的實驗研究
論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的生存寫照與人文關懷
學生的個性發展與教育
淺談如何讓學生“樂學”“會學”初中物理
函數學習障礙成因分析及自學方法研究
改善中職電子專業《電工基礎》教學效果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