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數學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2022-06-19 14:25梁文娟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25期
關鍵詞:教學價值數學史滲透策略

梁文娟

摘要:在小學數學工作開展過程中,通過數學史的應用,有利于拓展教育教學工作模式,有利于幫助學生群體在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結合數學發展的歷史及相關故事激發自身的探索興趣,對于數學教學工作目標的優化具有重要意義。在本文中,筆者以數學教師的視角對于數學史在小學數學中的滲透策略進行了總結與梳理,希望有效促進后續數學史教育滲透模式的合理拓展,繼而推動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優化。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教學;數學史:滲透策略;教學價值

在小學階段,數學教學工作始終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關注的重點話題之一。在這一問題上,近年來,隨著教育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部分教師提出了結合數學史開展數學教學的相關建議,從而進一步促進了新時期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的多元化發展??偟膩砜?,通過數學時組織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進一步實現對于教學模式的合理探究與拓展,其有助于促進數學教學工作水平的全面改進,對于學生數學知識理解能力的優化至關重要。

一、數學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現狀

(一)教師教育素養不足,對于數學史的了解較少

作為小學階段數學教學工作的主要組織者,教師的教學素養往往會對教學工作的開展造成重要影響。在這一問題上,部分研究資料顯示,現階段,部分教師的教育素養相對偏低,其對于數學史的了解相對不足,基于此,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同時,往往難以結合相關知識點對數學史知識和故事進行滲透,不利于教育教學工作期間知識融合質量的全面優化[1]。

(二)師生交流相對較少,弱化了學生思維的調動

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部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相對較少,基于此,教師在結合數學史開展數學教學工作的同時往往難以正確實現對于學生的充分引導,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充分激發與調動。由于這一問題的存在,部分學生難以結合教師所講述的數學史知識進行合理延伸,繼而限制了其數學知識理解水平的全面改進,對于新時期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極為不利。

(三)教學反思力度偏低,影響了教學方法的轉變

相關調查資料顯示,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結合數學是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并未有效實現對于教學反思工作的合理開展,從而導致教學方法的轉變受到了極大影響與限制,不利于新時期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的多元化發展,對于新時期數學教學工作質量的改進極為不利[2]。與此同時,教學評價環節的缺失,不利于教師正確掌握學生群體對于數學知識的真實理解水平,其對于教學工作的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

二、數學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一)開展教師隊伍培養,打造高素質小學教師團隊

為了有效實現對于數學史的充分滲透,數學教師應從自身的角度入手積極做好對于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面探索。在此期間,其首要任務是合理實現對于數學史知識的充分學習,以便全面提升自身對于數學史的了解水平,繼而確保自己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可以根據不同知識點聯想到數學史中涉及的著名數學家和相關數學故事,繼而有效結合數學史對于相關知識進行講述與延伸,幫助學生進一步實現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3]。例如,在教學《表內除法(一)》的相關知識時,通過學習與探索,教師可以結合符號的發明這一數學史故事進行講述。在此期間,通過對瑞士學者哈納用一條橫線分開兩個圓點來表示除法這一算法的知識進行講述,教師可以結合相關故事引導學生對于除號的衍生及其含義進行充分理解,其有助于促進學生群體除法知識掌握水平的優化。

(二)設計課堂教學問題,合理提升學生探索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環節中,教師應合理做好對于數學史問題的科學設計,從而結合具體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思考,促進學生課堂參與度與主觀能動性的合理發揮,為學生群體數學能力的優化奠定堅實的基礎與保障[4]。例如,在教學《萬以內數的認識》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中國古代計算器——算盤這一物品進行知識講述。在此過程中,通過結合算盤上不同算珠的含義和表現內容進行講述,教育工作者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進行自主探索。在此期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于算盤的使用方法及其表意方式進行討論與學習。與此同時,通過組織學生利用算盤打出相應的數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實現的過程中進一步實現對于萬以內數含義及其表現方法的了解進行充分認識,其有利于促進教學工作趣味性的提升,對于學生主觀能動性與探索積極性的激發至關重要。

(三)充分落實教學反思,科學轉變教學的開展方式

在組織學生開展數學知識學習的同時,教師在對數學史進行滲透的過程中應積極做好對于教學工作的合理反思,從而確保教學工作的開展方式可以得到科學轉變,繼而有效推動新時期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的多元化發展[5]。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二)》的相關知識時,通過結合中國古代益智玩具七巧板進行講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對七巧板進行自主拼搭的過程中,更好的實現對于不同圖形的合理認識。在此過程中,通過對學生數學知識理解情況進行合理分析,教師可以及時轉變教育教學工作經驗并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七巧板內所包含的不同圖形特征進行強調與講述,繼而促進學生數學知識理解水平的優化。

結語:

從小學數學教師的角度來看,為了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合理實現數學史的充分滲透,其在日常工作中應合理做好對于數學史的充分學習,從而不斷豐富自身教育知識儲備。與此同時,其應在課堂教學環節中結合數學史為學生設計相應的探索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對于知識探索積極性的計劃與調動。在教學工作組織的過程中,數學教師還應結合學生群體的表現對于教學方法進行科學調整,以期促進教育教學工作適用性和的全面改進,繼而為數學史的有效滲透提供強勁的助力。

參考文獻:

[1]羅建兵.數學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3):228.

[2]尚金鎖.淺析數學史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20(94):77-78.

[3]張之娜.數學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甘肅教育,2020(23):172-173.

[4]陳娟.數學史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57):55-56.

[5]杜小紅.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史運用策略探究[J].讀與寫,2020,17(15):171.

猜你喜歡
教學價值數學史滲透策略
高中數學課堂中數學史教學的理論研究
數學史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四種運用方式
數學史對學生學習立體幾何的重要性
滲透數學思想的小學數學史實例
中學音樂教學中德育的滲透策略探析
氣排球與硬式排球工體課教學價值對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學在EDA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