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唐寅與仇英繪畫藝術的共通之處

2022-06-20 15:27陳宇
今古文創 2022年21期
關鍵詞:繪畫藝術唐寅

【摘要】唐寅與仇英同列“吳門四家”,和沈周、文征明并稱,但他們的定位十分特殊,算不正統的文人畫家,這類非議歷來也伴隨著對二人的諸多評價。本文將從唐寅和仇英的繪畫藝術作品出發,對二人的山水畫、人物畫、造型結構展開論述,使二人的共通之處更為直觀,幫助讀者對二人的繪畫藝術風格有一個深入的了解。

【關鍵詞】唐寅;仇英;繪畫藝術;共通之處

【中圖分類號】J20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21-008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1.028

學界常對唐寅和仇英的著作和文章進行比較研究,然后分別分析二人的風格特征。從當時的政治社會文化背景和吳門來看,該畫派的藝術風格可以作為主要切入點,通過分析唐寅與仇英的同一藝術表現形式,并結合有關美術史的知識,通過不同視角進行分析,突破了一般從單一人物的角度進行研究。

明中后期,由于我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還處于萌芽階段,自然經濟與社會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開始出現。伴隨著藝術向商品化、社會化的方向發展,社會對藝術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從而形成了一個面向大眾的藝術品交易市場。唐寅與仇英繪畫藝術的盛行與發展,正是由于這個時代社會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和社會基礎,而其藝術繪畫的質量和水平、人格魅力、審美取向等,則是他們打開這扇門的重要鑰匙。本文對唐寅和仇英兩位繪畫藝術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人們全面地認識到二者在諸多方面的共通之處,能夠深入體會二者的繪畫藝術表現,也能加深對唐寅和仇英兩位繪畫藝術的理解和認識,二者的筆墨技法和結構構圖也對人們的繪畫創作方式具有一定的幫助和啟發。

一、人物畫成就突出

由于唐寅和仇英同為周臣之門,所以二者在繼承上都是浙派風格,其取法范圍也基本類似,都來源南宋的院體。唐寅與仇英的個人經歷很不相同,于繪事卻是殊途同歸,人物畫成就頗豐。

唐寅的人物畫多取材于高人雅士、神仙故事、宮妓等題材。就具體畫法而言,大致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線條工細、設色妍麗的作品,其代表作有《王蜀宮妓圖》。畫中四個歌舞宮女正在化妝等待君王召喚侍奉。他們頭戴金蓮花冠,身穿云霞彩飾,面施胭脂,氣色豐潤中不失嬌艷,情態端莊嬌媚。唐寅創作此畫,意在揭示前蜀后主王衍荒淫腐化的人生,蘊涵著鮮明的諷刺意味。此畫是唐寅工筆重彩畫風的具體展現,它顯示出唐寅在造型、筆觸和繪畫方面的高超技巧。畫中這位仕女身材修長,削肩窄背,柳眉櫻髻,額、鼻、頷施以“三白”,既吸收了張萱、周昉創造的“唐妝”造型特征,又體現了明代追求清秀美貌的審美形式。這四個人物交錯有序站立,并透過微微傾斜的頭部、略微彎曲的手臂,形成各種變化和相互間的緊密聯系,強化了形象的豐富性和活力。筆法近法杜堇,遠宗唐人,衣紋作琴弦描,細勁流暢,富有彈性和質感,冠服紋飾描畫尤見精細,細致入微。色彩明快,既有冷暖對比強烈,又有相似色的巧妙過渡和組合,使整體色彩豐富和諧,濃烈而高雅。畫風具有雅俗共賞的藝術特點。

唐寅人物畫的第二類作品筆墨爽利,轉筆有力方勁,起伏抑揚且線條收放自如。如代表作《秋風紈扇圖》,整幅畫純用白描,用淡淡的墨水輕輕點上上身的衣帶,隨風輕輕飄動。這幅畫描繪的是庭園一角,一位婦女手持扇子,秀發挽成高髻,飾以淡色鬢朵,女子側身凝望,眉宇間微露著幽怨。人物以白描手法,筆墨流動爽利,線條起伏頓挫,他將李公麟的行云流水描與顏輝的蘆描結合,用筆富有韻律感。書寫流暢,線條起伏抑揚,比較粗放,含蓄有思想,畫法兼工帶寫。人物的勾勒以及湖石的渲染極為流利,收放自如,自然而流暢。整幅畫純用白描,用淡淡的墨水輕輕地點著上身的衣帶,隨風輕輕飄動。叢竹雙鉤的運用恰到好處,形成了筆墨的神韻,豐富的整體色彩。畫面上的人物背景十分簡練,只畫了山坡上的石壁和峭壁的一角,上、下兩面也只是疏密落落的青綠枝葉,大面積的自然空白給人以空曠、冷淡寂寥的視覺體驗,突出“秋風拂面”、觸目傷情的主旨。以線條、內容形成強烈對比,特別是冷酷的美女與幾塊頑石形成的強烈反差與對比,展現了畫家用筆抒情與寫意的獨特藝術。

同樣,在人物畫方面,仇英的藝術成就也極為突出,而且題材多樣。其中有一大類是歷史故事畫,傾向于濃重的古典主義。然而,在商業經濟迅速發展、文人畫繁榮的社會條件下,他的繪畫創作風格向普遍藝術化、走向文化藝術化的雙向發展演變,從而其繪畫作品形成了蘊涵多元美的美學特質。就像他的歷史故事畫《人物故事圖冊》一樣。全冊十開,內容取材于歷史故事、寓言傳說、文人軼事及詩文寓意,具體為子路問津、明妃出塞、貴妃曉妝、南華秋水等。這類題材多為畫家所描繪,而仇英在作品立意、形象塑造、筆墨表現等方面,則以其聰明才智和技巧展現出鮮明的個性風格?!度宋锕适聢D冊·子路問津》這是從孔子游歷各國的歷史故事中選出的。歷史上的孔子世家記載:去葉,反于蔡。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為隱者,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彼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惫适棺勇穯柦?。前方有一大塊石頭,石頭表面用小斧劈法皴。由于絹地不吸水,皴后即加分染,墨色變化多而趨于飽和,以顯示石塊的厚度,這是仇英師周臣法略有變化的一種技藝。巖旁及孔子車后均為樹木雜樹,樹形多而不亂,枝干屈曲而能相映成趣,并且近干皴遠枯枝干略染,是仇英氏家法特征?!翱鬃佑谲囍蟹鰩锥俗?,雖于迷道中不失安詳。一童侍立于側。前方則子路供立,耕者方作指點欲語狀?!边h山淺墨與淺綠漬成萬傾,以水波隔空,以空白處理之妙招。數脈山巒,散見天邊,延伸畫面的空間層次。

雖然仇英的人物畫精巧,但仍然不失儒雅與大氣,為當時雅俗人士所欣賞。仇英注重對日常生活的深入觀察和親身體驗,并且能準確而深刻地捕捉和反映小人物細膩的精神面貌和每個細節之處。例如《職貢圖卷》描繪了邊疆少數民族入京朝貢的情景。沿途山脈連綿起伏,白云環繞,群山起伏,林木蔥郁,泉水潺潺。數路朝貢人身著異域服飾,扛著大旗,牽著駿馬、駱駝,載著寶物徐徐前行。畫面上人物眾多,場面宏大,構圖豐富,井然有序。全畫用筆嚴謹,人物刻畫生動細致,敷色艷而不俗,是仇英人物畫傳世名作。仇英擅長使用不同的畫筆粗細表現物象的不同,或筆觸圓潤流暢,或筆觸長勁銳利。他不但擅長設色,而且擁有精湛的白描技藝。人物畫中造型準確,形象逼真,概括性強,線條流暢,有別于當時的板刻習氣,對后來的尤求、禹之鼎和清宮仕女畫產生了重大影響,變成了當時仕女畫的典范。

唐寅與仇英二人師從周臣,技法形式均與師者極為相似。人物畫中造型準確、筆力剛勁。他們的實踐性甚至超越了院體畫,二人分別在清逸瀟灑和工細精巧兩個方向上,挖掘深化了周臣老師的院體繪畫,最后青出于藍,在人物畫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二、山水畫博采眾長

唐寅、仇英的藝術取向就是繼承并發揚宋畫風格。二人在山水畫的創作中,吸收各家之長,在繪畫藝術方面取得更高成就。

唐寅仇英同師周臣,而唐寅隨師時間較長,因此技巧形式更接近周臣,但他比周臣更有南宋文氣。唐寅的山水畫博大精深,畫面布局嚴謹,造型逼真,筆法遒勁。其作品氣勢磅礴,造型嚴謹準確,筆墨精妙高遠。這類作品中代表如《步溪圖》(見圖1),山峰壁立,云靄迷蒙。一人在山腳下徐步而行,衣袖隨風飄動,隱士心境盡然,與之相對而立,神態怡然。平岡處樹木成林,板橋小溪,山風颯颯,意境空無。從畫面上看,這幅畫以宋郭熙的全山全景、曲折險峻、縝密有力為特色,與南宋時期的劉松年、李唐的以白計黑、簡明明快等藝術風格有機地融為一體,創造了一種周密而又精巧有力的藝術格調。又如《騎驢歸思圖》,畫中描繪的山崖雄偉壯麗,湍急溪水一泄而下;溪上吊橋、蔥郁樹木、騎驢旅人。筆鋒犀利剛勁,皴法把大斧劈拉長拉細,更顯生動潤澤,用墨色濃淡細致,既有北派山水的厚重和立體,又有南派山水的浪漫情調,展示文人隱逸的思想情趣。這充分表現了文人隱逸的思想情趣,是研習周臣的精工細作。文人出身使他逐漸脫離周臣一派,中和了吳門畫派的文人旨趣,顯示出一種格調高深的瀟灑風格。對世俗生活和民間文藝的關注在題材和藝術追求上趨向。

圖1 唐寅《步溪圖》? ? ? 圖2 仇英《柳下眠琴圖》

仇英也具備周臣的一些繪畫風格,但就用墨水運筆來說,卻偏于秀巧精致,不可能像一些典型的宋代文人院體畫那樣富于雄氣,而是在宋代繪畫的傳統筆法上,卻又多了一絲清秀之氣。仇英本身本人性格篤實、求藝心切,多體現于山川和高士名流等題材。早期的《園居圖》,可以看出他對繪畫的態度是典型的周臣一路,其精雕細琢的畫風,甚至比老師還要精致?!皡情T四家”中仇英的繪畫風格最為獨特和廣泛。這當然與其曲折的人生經歷、廣泛的應酬活動密切相關。例如《摹李唐重江疊嶂圖》,仇英用小斧劈皴畫山坡石,樹枝多方折。仇英只是參照了李唐的筆墨,而李唐水墨蒼勁的大斧劈皴卻消失在畫面中,只是早期的山水中細碎而整體的小斧劈皴被保留下來,完全符合工匠畫家的審美思路。

除此以外,他對山水畫的研究較為深入,其山水畫多與人物相結合,畫中人物的主題多為文人隱居。他的山水畫主要有兩種面貌:一種是青綠山水,取法于南宋趙伯駒等人,畫風稍顯文雅,生動有趣。二是設色山水,深受南宋院體畫家李唐的影響,又吸取劉松年精巧明麗的筆法,進而形成仇英獨特的畫風。如《柳下眠琴圖》(見圖2),畫中為一文士撫琴而臥,一童子負笈而上,仇英以文人的筆法描寫文人生活情趣。垂柳依依,隨風搖曳,坡石用墨筆草草寫成,勁爽利落,人物衣紋用筆方硬,筆法簡潔,是“十八描”中的折蘆描。仇英一生都在吸取文人畫家的審美情趣,但始終保持著自己的風格。

唐寅和仇英都師承了當時以“院派”著稱的周臣,并吸取了范寬、李唐、劉松年等人的長處,用水墨寫意來表現。

三、造型結構重寫實

唐寅、仇英的繪畫藝術追求畫面精致、工整,這主要是由于注重繪畫結構、造形等因素,用筆和造型傾向于寫實的院體風格。雖然它們在與文人繪畫融合的過程中,已經開始注重用線條、筆墨、色彩等形式來表現情感,但所畫的物象仍然沒有違背院體繪畫的寫實與工致。唐寅和仇英的作品,主要表現了南宋秀美的院體氣派,匯集著秀逸的文人風尚。

唐寅的人物畫造型嚴謹,又結合南宋院體的寫實風格,比如《落霞孤鶩圖》,這幅畫描繪的是高嶺峻柳,臨江之時,有一人坐在閣中,望遠山的落差,一書童相伴。整體畫境沉靜,蘊涵文人畫氣質。就表現手法而言,近景山石多用濕筆皴擦,勾斫相間,用墨較重。全畫墨色和悅潤澤,景物處理洗練灑脫。畫法工整、線條流暢。此畫構圖簡練,筆法細勁中鋒,有剛柔相濟之美。山石筆法比較豐富,運用順筆、逆毫、方折、圓轉等筆較多。畫中整整齊齊地穿插著樹木、房屋、溪流,極富詩人自然之美,使文人畫筆墨具有自然秀潤的自然意境美感,墨色酣暢淋漓,濃淡富有變化,精工秀逸與文人士氣相互結合。

仇英的《桃源仙境圖》中人物刻畫準確、細致,這幅畫的主體是人物,但人在畫中的主體形象比例不大,他通過多種色彩相互襯托,使這幅山水人物畫的主體人物突出。通幅以大青色為主,色彩艷麗而深沉。畫中三位主角身穿白色,不僅表現出三人的雅致,而且有著突出醒目的裝飾色彩作用。這幅作品在人物整體布局構圖上都充分吸取北宋時期山水畫的整體結構布局及其藝術風格特征,使得畫作視野開闊、境界宏大、疏密對比強烈、造型考究,嚴謹不茍的寫實特色呈現出工整精謹的整體效果。

他們開始注重運用線條、筆墨、色彩等表現手法來表現畫面,但并未脫離寫實技法的束縛,所畫的物象仍然具備院體繪畫的寫實與工致。唐寅和仇英在藝術作品上都追求細致,作品呈現出秀雅的氣象,并且和文人氣勢相互交融,在展現嚴謹扎實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筆墨技巧的同時,也盡可能地避免了雕琢之氣。

四、結語

任何能在中國美術通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畫家,都有其獨特的才華、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眾多傳世佳作。在這些特征中,更重要的是許多不同于其他畫家的個性特點。多元而不失文人審美核心,是吳門畫派最大的魅力所在,也正是唐寅和仇英在吳門中的地位有共通之處。深入研究唐寅和仇英這兩位畫家的繪畫藝術,有助于人們更好地認識到二者在繪畫藝術上的共通性,能豐富人們對唐寅和仇英兩位繪畫藝術的理解和認識,二者的筆墨技法和結構構圖也對人們的繪畫創作方式有一定的幫助,極具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華彬.唐寅與仇英繪畫中的共通之處[J].藝術評鑒,2019,(20):36-38.

[2]劉軻.淺談仇英山水繪畫中的文人精神[J].大眾文藝,2018,(14):89-90.

[3]程明震,曹正偉.俗化與雅化:唐寅與仇英繪畫藝術比較[J].東南文化,2003,(09):87-90.

[4]孫于清.淺析仇英青綠山水畫風及形成的影響因素[J].愛尚美術,2018,(01):68-73.

[5]柳建平.論吳門畫派人文精神在繪畫中的體現[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0.

[6]劉佩佩.中國古代繪畫的隔代繼承現象[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1.

[7]宋子萱,陳瑋.淺析吳門畫派的歷史發展[J].大眾文藝,2019,(24):80-81.

[8]段單.淺析明代社會環境對仇英躋身吳門四家的意義[J].大眾文藝,2020,(01):194-195.

[9]燕泥編著.圖說中國繪畫[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10]司馬遷.史記第3輯[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作者簡介:

陳宇,女,漢族,湖南益陽人,研究生在讀,湖南科技大學美術學專業。

猜你喜歡
繪畫藝術唐寅
裝瘋賣傻的唐寅
唐寅:他哪是風流才子, 分明是落魄公子
唐寅:世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唐寅繪畫專題
中西的繪畫與雕塑
后工業時代繪畫藝術的身份嬗變
關于當代繪畫藝術語言的相關研究
論童年經驗對張愛玲文學創作的影響
芻議繪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達
詩中有畫:顧城詩歌的繪畫藝術解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