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對話教學活動設計的探究

2022-06-21 10:01葉鳳賢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64期
關鍵詞:對話教學小學英語核心素養

葉鳳賢

【摘要】對話課是小學英語的主要課型之一,是發展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對話教學應把探究主題意義視為教與學的核心任務。在主題意義的引領下,挖掘對話內涵,深化學習情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創設真實情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以圖片構建語言支架,運用聽、說、讀、看、寫等學習策略結合語言技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核心素養 ;對話教學;圖片構建

一、引言

隨著《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布,課程實施把堅持育人為本放在首位。教師要把落實立德樹人作為英語教學的根本任務,準確理解核心素養內涵,全面把握英語課程育人價值。加深中華文化理解,增強中華文化認同感,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要強化素養立意,圍繞單元主題,充分挖掘育人價值,確立單元育人目標和教學主線;結合學生的認知邏輯和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基于對各語篇內容的學習和主題意義的探究,逐步建構和生成圍繞單元主題的深層認知、態度和價值判斷,促進其核心素養綜合表現的達成。

二、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教學的過程上,課程意識除了關注教學目標的合理性之外,還關注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是否有教育意義。教學意識則不關注教學過程,直面教學結果。

在教學的結果上,教學意識往往關心直接的教學結果,特別是考試成績。課程意識也關注考試成績,但不能犧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健全發展。

教學意識更多地關注教學的技術問題,而課程意識更多地關注教學的價值問題。(王薔 2022)

目前,一線小學英語教師開始探索,對深度學習的內涵有了初步的認識。然而,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依然以教學意識為導向,深度學習并未真正發生。

(一)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流于形式

教師沒能將對課程標準的理解轉化為支撐個人教學設計的大觀念。

(二)教學內容碎片化

教師過渡關注教授詞匯和語法知識;聚焦技能和技巧的訓練;分析句內或句間的銜接手段。忽視對單元或語篇主題育人價值的提煉,即大觀念。

(三)教學過程散片化、缺少邏輯關聯

教師不能以意義探究統領活動設計,導致所設計的活動零散,活動與活動之間沒有形成整合行、關聯性、發展性的單元育人藍圖。

(四)創設情境缺乏真實性

在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類活動缺少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情境創設,多為網上的圖片,無法與真實生活中的真實問題形成連接,引起學生的共鳴。

三、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對話教學活動設計

下面以PEP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上冊Unit 4“At the farm ”Part A Let's talk and let's play板塊的教學為例,探究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對話教學活動設計。

(一)以圖片為支架,挖掘文本信息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一級目標中強調,對語篇中配圖的分析,教師要關注圖片中人物的行為、表情、心理狀態等傳遞的意義,這些也是構成語篇主題意義的必要成分。語言技能具體包括聽、說、讀、看、寫等,其中“看”通常指利用語篇中的圖形、動畫、符號,以及視頻等理解意義的技能。要求學生根據圖片和標題,推測語篇的主題、語境及主要信息。在聽、讀、看的過程中有目的地提取、梳理所需信息。在書面表達中,能根據圖片仿寫簡單的詞和句子。能在教室的指導下,通過圖片獲取簡單的中外文化信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人物感動驕傲。

1.問題引領,激活學生的思維點

在sing a song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后提問

T:What does the song tell us?讓學生進行討論總結:健康飲食的搭配。出示飲食金字塔圖,引出本課的主題vegetables.

T:Where are the vegetables from?? ?Ss:They are from the farm.導入本課的主題。

利用教材插圖的支撐,有助于加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根據所提問題進行觀察,提取信息。

圖一:

T:What vegetables can you see in the field(地里)?

Ss:They are carrots.

T:What colour are the carrots?

Ss:They are orange.

T:What are the carrots like?

Ss:They are big.

T:Why are the carrots so big? How to make the carrots big?

學生說出了許多不同的答案:種植的時間,天氣合適,泥土肥沃,很專業……,充分發散學生的思維。

圖二:

T:What vegetables can you see?

Ss:I can see some tomatoes.

T:What colour are the tomatoes?

Ss:They are yellow.

T:Are the tomatoes small?

Ss:Yes, they are.

超市有黃色的西紅柿出售,學生很容易回答。此時教師繼續追問:

T:Do you like red tomatoes or yellow tomatoes? Why?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回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T:Do you see these tomatoes?

學生看到了各種各樣的西紅柿,感嘆農民的非凡能力,感受知識在農業發展中的重要性。

圖三:

T:What's in Mr Mcdonald's hand?

Ss:Some tomatoes.

T:Why?

Ss:他和Mike分享他的成果.

T: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armer?

Ss:Very kind.

T:Do you share your things with your friends/family?

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分析人物的良好品格,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日常行為,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圖文結合,挖掘語篇的深入點

觀察三個人物的表情,動作,讓學生感受城市的孩子在農場看到莊稼的感受:開心,興奮和驚訝的感覺。讓學生在讀對話的時候要模仿錄音讀出人物中的感覺。

在農民分享西紅柿的時候,讓學生預測Mike的話。以學生的結合自己的日常習慣來預測,讓學生身臨其境。

在與學生對插圖的交流中發散學生的思維品質,挖掘插圖中隱含著的文本信息,是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全面提高。

(二)主題意義建構下的育人活動

單元是承載主題意義的基本單位;單元主題是核心、靈魂和統帥,只有明確單元的主題是什么,并通過分析主題所提供的特定語境和采用的手段,準確、深入地把握文本的主題意義,才能使教學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整合知識學習和語言技能發展,體現文化感知和品格塑造,發展思維品質和語言學習能力,使英語學習活動具有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主題語境是培養和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主要依托。梳理單元與單語篇教學之間的關系,提煉各語篇的子主題(小觀念)。

本單元的主題是farm,屬于人與自然的范疇,從教材中的三個部分Part A莊稼、Part B動物、在Read and write 的圖中山羊吃胡蘿卜。Part C Zoom喜歡cows, hens和sheep,因為他喜歡milk, chicken and eggs, mutton, 故事的最后Zoom用grass制作了一頂帽子,而被a cow吃了,三個部分整體來看,是屬于自然生態的子主題,所以在教學中本人滲入了以下兩個活動。

1.講好中國故事,關注素養表現

立足單元主題,體現意義的探究,講完了Mr Mcdonald的莊稼后,讓學生欣賞了中國出色的農民袁隆平。很多學生對袁隆平院士都有表層的認識。為了加深學生的進一步了解,本人讓學生觀看了一段雜交水稻的視頻。學生都感到很驚訝。感受農民在我們的生活中的重要性。通過袁隆平的故事1.Father of Hybrid Rice 雜交水稻之父。2.A dream to enjoy the cool under the rice “禾下乘涼夢”3.Let every Chinese eat enough, let every Chinese eat healthy.讓每一個中國人吃得飽飯,讓中國人吃得健康。讓學生感受知識的重要性,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為中國的發展貢獻力量。尤其在疫情期間,封閉期間,作為民生的基本生活物資,顯出中國農民的重要性,發展中國農業的緊迫性。

2.自己的勞動成果最甜美。

勞動最光榮。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體會努力的重要性。發散學生思維。同時教育學生熱愛勞動,沒有不勞無獲。用學生的實踐創設真實情景,引起共鳴。讓學生觀看了在學校勞動基地勞作的圖片,tomatoes, potatoes, green beans, carrots長在地里是什么樣子的呢?讓學生在小組內分享自己在鄉下、陽臺等勞動種植的樂趣。

3.借助對話游戲,培養創新思維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一級目標中學習活動的第一點,營造積極的課堂生態,構建互尊互愛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平等、和諧、向上的課堂氛圍,在交流中引領學生注意傾聽、敢于開口、不怕出錯、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

(1)角色扮演,促進生成創造

能夠有效調動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對話交流活動中,從而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學生要有與同伴合作學習的愿望,樂于與他人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讓學生利用板書的導圖,分角色復述對話的內容。把對話進行重構,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根據對話分成三人小組,朗讀對話,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最后,讓兩組學生借助道具來表演對話,讓活動達到升華,內化所學語言知識。

(2)卡片活動,遷移創新

通過借用外物創設情境,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活用單詞卡片,設計各種活動,營造適合學生學習的課堂環境,讓他們在和諧、歡快的教學環境中進行語言的交流、互動,提高學習的自主性,發展核心素養。讓學生運用卡片在“真實”的語境、活動、模擬的過程中學習英語,感受英語的美,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制作卡片的過程,已經是一個知識的遷移創新的過程,讓學生在“做中學”真正實現知行合一,將詞匯訓練再進行一個“音”“形”“義”和“用”相結合。在對話交流時運用卡片,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促使課堂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將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目標落到實處,也實現了課堂的增效減負提質。

兩人小組利用水果和蔬菜的卡片訓練重點句型,What are these? Are these...? 并作出適當的回答,加強鞏固知識的掌握同時,也讓學生大膽說英語進行與同桌交流。

在Let's play的環節,三個同學利用卡片進行對話,跳出教材的文本,用英語交流和表達新的認知。

(3)多媒體輔助游戲,提高英語學習興趣

利用希沃白板的蒙層功能引申教學Let's play的環節,運用重點句型,觀察物品的顏色進行猜測,學生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鞏固了語言知識,也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四、結語

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注重整體性設計,在實踐中,我們可以根據主題內容滲透背景知識;根照主題內容構建教學情境;根照主題內容組織課堂交流;根照主題內容設計多元訓練。緊扣語篇主題開展教學活動,提煉單元的核心價值,挖掘單元育人功能,聚焦單元大觀念,關聯小觀念。這是一個學習文本內容、深入挖掘整合、全面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整體。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就可以從整體上得以提高!在充分解讀文本內容的基礎上,通過設置多維目標,多元化教學活動,促進主動思考,挖掘對話內涵,深化情感體驗回歸問題解決,促進生成創造,促進課堂深度學習的發生。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4.

[2]劉旭.在英語對話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J].新教育·綜合,2021,05.

[3]俞良燕.例談以教材插圖為支架的小學英語對話教學 [J].教學與管理,2019.5.

猜你喜歡
對話教學小學英語核心素養
對話教學使課堂更精彩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對話教學
對話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