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積木建構活動中培養幼兒數學能力的策略

2022-06-23 05:20廖文娟
民族文匯 2022年33期
關鍵詞:數學能力幼兒教學

廖文娟

摘 要:數學區域活動要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要以幼兒的個性特點、興趣、需要和能力作為起點,選擇他們適合的學習方式,設置符合他們生活的學習情境,讓幼兒用游戲的方式解決數學問題。這樣便可以將積木建構活動和數學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消除幼兒的枯燥乏味感,激發他們探究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積木建構;數學能力;幼兒教學;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也要避免直接傳授各種數學知識,而要將積木建構等幼兒喜聞樂見的數學游戲結合在一起,促使他們在小組討論、自主思考的過程中提升數學意識,思考數學問題,進而實現游戲化學習和學習的游戲化,提升幼兒的數學綜合素養。

一、啟發式提問,表征空間方位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空間感和空間感覺的架構和幼兒的很多活動有密切關系,發展空間感不僅有助于幼兒理解自己所在的世界,更能促使他們學習數學。教師可以圍繞空間方位設置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幼兒展開解答,促使他們提升理解和感悟,進而提升數學素養。

一名幼兒完成了“超市”的搭建,并在超市門口放上了很多玩偶,代表排隊進入的顧客。此時教師采用啟發式提問的方式,將空間方位的相關知識引入到教學中?!叭绻兄挥幸粋€門的話,小動物都要排很長的隊伍,什么辦法能解決這個問題呢?”幼兒有所感悟,在兩邊的“墻面”上掏出了幾塊積木,形成了另外的兩個門,并將玩偶也分散放置。此時有幼兒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說道:“我看到現在有很多超市都規定有的門只能進,有的門只能出,你的超市是這樣的嗎?”幼兒回答:“我的也是這樣的?!贝藭r該幼兒自己發現了問題所在:“這樣的話,進去的門有兩個,出來的門只有一個?!庇谑撬阍诹硪幻嬉蔡统隽艘粋€門洞。但是在嘗試表達“哪些是入口,哪些是出口”的時候,他又犯難了,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教師提醒他用“1234”來表示。有幼兒提醒:“早上能看到太陽的方向,就是1,晚上太陽下山的地方是2?!痹撚變涸趩l下分清了東南西北,并合理地對超市的進出口重新做了安排。

教師通過啟發式的問題,能促使幼兒自主探究,并從平面搭建擴展到立體搭建,幼兒對積木的控制能力能有所提升。教師可以適當進行示范,讓幼兒注意那些被忽略的地方,然后引導大家自主展開積木搭建的活動,促使他們在討論中逐步形成立體思維能力。

二、有變化地描述,懂得上小下大

在幼兒搭建積木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進行描述,嘗試將自己的建造的過程描述出來,并說說自己為何調整搭建的策略。在嘗試調試的過程中,幼兒在自言自語中進行自我激勵,有助于發現具體問題,懂得上小下大等搭建的規則,對各種搭配組合有一定認識,同時也提升了他們目測、計量等方面的能力。

幼兒完成了自己的積木創作后,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創意:“這是我造的搖搖房,你看它是可以搖動的?!闭f說就用手去觸碰,但是很遺憾,積木轟然倒塌,該幼兒急得哭了起來。教師此時加以引導,讓他思考一下自己建造的房子為何會搖動,回憶一下房子的造型是怎樣的,然后又引導其思考:“如果一個人,只用一只腳站立,是不是也會搖搖晃晃呢?是不是容易摔跤呢?”幼兒注意到了問題所在,他造的房子底部太小,雖然可以制造搖晃的感覺,但是卻也容易倒塌。該幼兒開始嘗試制造堅固的房子,在對照了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后,該幼兒決定調整方案,教師鼓勵他一邊創作,一邊描述出變化:“我在房屋的底部放置一些比較大、高度整齊的積木,打好地基,然后在上面放置比較小的積木,制造出層次感,最后又將一塊半圓形的積木放在了頂部,輕輕觸碰這片積木,也能制造出搖搖房的效果?!痹谶@樣的描述中,幼兒發現了問題所在,并通過親自嘗試的方式進行調整,懂得如何控制大小。

學者劉焱認為描述是指教師客觀地敘述幼兒操作活動的過程與結果。教師的描述能促使幼兒關注自己的搭建方式,發現搭建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不合理的現象。如果能讓幼兒也參與到描述中,那么就能讓幼兒在澄清、解釋的過程中進行自我調節,促使他們發展思考和總結的能力。

三、運用輔助材料,理解三維空間

教師投放什么材料,影響了幼兒的活動方式,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決定了材料的利用方式,活動材料和幼兒之間有一種雙向關系。在積木建構活動中,教師也要充分利用輔助材料,引導幼兒抓住事物的特征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搭建,促使他們更好地理解三維立體空間。

教師給幼兒分發了不少水果模型玩具,并引導他們嘗試制造“超市”,看看如何擺放貨架才更合適。此時幼兒只有繩圈,于是就用其將水果都包圍住。教師此時又提供了其他的積木作為輔助材料,引導其加以運用:“現在我們的超市有了更多材料,要如何設計才能讓水果擺放更整齊呢?”幼兒將積木組成了橫條,將水果放置在上面,但是依然是水平放置。教師再次提供更多的積木,并引導其思考:“可是,現在我們沒有那么大的地方,如果只有一半的空間,我們還要放那么多的水果,要如何設計超市呢?”幼兒試著將水果疊放在一起,發現這樣容易倒塌,此時有幼兒嘗試搭建立體的購物架,其他幼兒也得到了啟迪,參與到了三維立體空間的建造中。最后幼兒發現可以通過堆疊積木的方式制造兩層、三層的架子,占地面積更少,但是容納的水果卻是一樣多的。這樣幼兒就結合材料理解了三維空間的構筑方法。

四 結語

在幼兒教學中,教師要將數學能力的培養和幼兒的一日互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他們在玩中學,不知不覺地掌握各種數學知識。教師要用啟發式提問促使幼兒在積木建構活動中了解空間方位,在描述中了解上下大小,結合輔助材料了解三維空間,在追問交流中學會運用方位,在小組活動中學習簡單的加減。這些方法都將積木建構活動和數學教學結合在一起,能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數學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楊智華.區域活動中幼兒數學學習的教師指導策略的個案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7.

[2] 劉焱.兒童游戲通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猜你喜歡
數學能力幼兒教學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發展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
構建“卓越課堂”,提高數學能力
在繪畫活動中培養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運用多媒體進行幼兒教學
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數學課堂教與學研究
多媒體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創設初中數學實驗課的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