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歌行》教學設計

2022-06-23 05:20郝玉潔
民族文匯 2022年33期
關鍵詞:賢才短歌行曹操

郝玉潔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第三單元第七課的一首教讀詩歌。第三單元的主題是“生命的詩意”,第七課共有兩首詩歌,另一篇是自讀詩歌——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本單元三課共匯集8首不同時期、不同體式的詩詞名作,在本單元的單元導讀中要求學生“逐步掌握古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認識古詩詞的當代價值,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要在誦讀和想象中感受詩歌的意境,欣賞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感受詩人的精神世界,體會詩人對社會的思考與對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修養和文化品位;嘗試寫作文學短評?!痹诒締卧竺娴摹皢卧獙W習任務”中也做了明確的提示:“采用知人論世的方法,通過了解詩人的生平、創作背景等,深入理解作品?!?/p>

按照《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本課屬于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群,該任務群要求:“從語言、構思、形象、意蘊、情感等多個角度欣賞作品,獲得審美體驗,認識作品的美學價值,發現作者獨特的藝術創造?!北驹娝枷雰群退囆g表現都極具特色,詩人憂人生苦短、憂賢才難得、憂功業未就,情緒有高昂有低落,感傷卻不深沉,展示了曹操一代梟雄不同尋常的心胸抱負;本詩在意象的選擇、手法的運用上也獨具一格,都屬于品讀可以切入的角度。本詩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知人論世等方法幫助學生感受曹操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建功立業的宏愿;同時還要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誦,背誦全詩,逐步學習古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

本課共包含兩篇古詩詞,教讀課文《短歌行》的學習對《歸園田居(其一)》的自讀學習有著樣本示范效果,因此教師應注意在教讀課文中教授學生學習方法,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教學目標

1.多種方式誦讀詩歌,理解詩歌大意,并背誦《短歌行》。

2.在朗讀中品韻律、找詩眼、賞意象、析表現手法,逐步學習古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并從一個角度出發寫一篇簡短的文學短評。

3.通過知人論世的方法,通過了解曹操的生平、創作背景等感悟曹操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建功立業的宏愿,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作者導入,多維視角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之前的學習經驗,說說自己心中的曹操形象。

預設學生回答:疑心、奸詐、有才華等印象。

教師在此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繼續補充歷史上有關曹操的評價。周瑜說:“操雖托名漢相,實為漢賊?!迸崴芍J為:“歷觀古今書籍所載,貪殘虐烈無道之臣,于操為甚?!碧铺谌缡钦f:“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余,萬乘之才不足?!泵珴蓶|詞:“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币字刑煺f:“曹操是可愛的奸雄,他的奸與雄統一于雄?!濒斞赶壬苍赋觯骸拔覀冎v到曹操,很容易就聯想起《三國演義》,更而想起戲臺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這不是觀察曹操的真實方法?!懿偈且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p>

人物形象是多面的,要還曹操的真實面目就不僅僅是一個“是”還是“非”的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當年曹操夜宴群雄,橫槊賦詩時所吟唱的《短歌行》,從另一個維度來了解一下這個有爭議的歷史人物。

[設計意圖]此環節為導入部分,曹操是一位多面的人物,不同的人可能會對曹操有不同的解讀。這個環節的安排也是以《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的核心素養“思維的發展與提升”發展學生辯證思維為依據,從多維度形成對一個人物的看法。

(二)初讀詩歌,理解文意

1.學生齊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

2.教師指生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感受這首詩的韻律的特點。

預設學生回答:本詩是四言一句;本詩不是一韻到底,基本上是以兩句為一組,每兩句一換韻;四言詩的朗讀節奏一般是“二二拍”。

3.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詩歌的節奏。

4.以同桌兩人為一組,邊讀課文邊結合課下注釋翻譯詩歌,把翻譯過程中不明白的字詞圈畫出來。

5.學生提出問題,同學與教師共同解答,弄懂課文含義。

6.教師讀詩歌,學生一人一句開火車翻譯。

[設計意圖]本詩篇幅相對較長且用典手法較多,因此在分析課文之前就是帶領學生將課文讀流暢并理解詩句含義,為下面的詩句分析的環節做準備。在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關注詩歌的語言特色和節奏,讀出詩歌的韻味。

(三)再讀詩歌,為何而憂?

1.女生齊讀詩歌,要求注意句末的標點符號和語速的緩急。

2.教師提問:在這首詩中,有一種情感反復出現,你能用詩中的一個詞概括出來嗎?并動筆劃出直接體現出這種情感的詩句。

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到“憂”,并劃出“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憂從中來,不可斷絕?!?/p>

(教師板書:憂)

3.教師在課件中出示這三句話,學生齊讀,讀出“憂”的感覺。

4.教師指生再讀這三句話,可以加上嘆氣等動作。

5.教師繼續引導:全詩反復出現“憂”,詩人到底為何事而憂?

屏幕出示問題:

曹操之憂是 之憂,詩里說: 。

教師示范:曹操之憂是人生苦短之憂,詩里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東漢末年,群雄紛爭,戰火四起,人們過著朝不保夕、生死無常的日子。在年近花甲之時,詩人突然感覺到人生就像那朝露一樣,可能轉眼即逝,由此頓生感傷。

接下來以前后六人為一小組,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填一填,詩人還為何事而憂?

6.教師隨機指名小組成員匯報,并進行總結。

(1)曹操之憂是(賢才難得)之憂

(2)曹操之憂是(功業未成)之憂

并找到文中的句子進行佐證。

對學生回答進行點撥并進行板書。

(板書:人生苦短、賢才難得、功業未成)

7.為何曹操會憂心如此多的事?這就需要了解他的為人和時代背景。

先讓學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資料,教師可以進行補充。

8.教師提示:在學習一篇文章時,可以結合作者的時代背景和個人生平,可能就會有不同的感悟。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在“誦讀—發現—提煉”中準確找到詩眼的能力,把握詩歌情感基調,為進一步分析詩歌做鋪墊。并且結合作者的時代背景和個人生平,采用知人論世的方法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第二課時

(四)三讀詩歌,如何寫憂?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出作者的“憂”。

2.教師聯系上一課時的內容:上節課我們找到一個“憂”字,串起了全詩的主要感情。這就是“詩眼”(板書:詩眼),在學習古詩詞時,找到詩眼也是快速把握詩歌情感基調的重要方法。除了找詩眼這一辦法,我們還可以賞析意象來把握詩歌內容。

2.賞析意象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有云:“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詩人選取意象入詩,絕不是順手牽羊,隨意偶拾,都有他的別具匠心所在,請同學們找出本詩意象并加以賞析。(板書:意象)

教師示范:“朝露”是清晨的露水,它晶瑩剔透但很快便消失,來比喻人生的短暫,時光飛逝,著實是“憂”。

預設學生回答:

①酒、杜康:借酒澆愁。

②明月:以皎潔明麗的月亮來比喻賢才,比喻對賢才的渴望和不可得。

③烏鵲:以烏鵲代表賢才,表達詩人渴望賢才,珍重賢士的心情。

3.探究手法

(1)讀詩貴要,妙在得法。曹操的抱負情懷又是通過哪些手法表現出來的?(板書:表現手法)

學生提出用典、比興的手法。如學生提到比喻,也是有道理的,可以繼續引導學生了解古詩詞中比興的用法。

(2)教師引導學生關注課下注釋,介紹“用典”的含義: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到古詩文中,借助一些歷史人物、神話傳說、寓言故事等來表達自己的愿望或情感。教師示范舉例:“青青子衿”是將《詩經·鄭風·子衿》篇目化用,以姑娘埋怨對方不主動的情緒,比喻希望賢才能夠主動投奔自己的心愿。

教師提供“比興”的教學支架:比興是中國詩歌中一種傳統的表現手法。通俗地講,“比”就是譬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鮮明突出?!芭d”就是起興,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有的“興”兼有發端和比喻的雙重作用,所以后來比興二字常連用,專用來指詩人寄托之意。教師示范舉例:“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美好的時光何其短暫。

(3)教師以前后六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每組找一處用典和一處比興。學生匯報。

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實時點撥和補充。

[設計意圖]在本單元的單元導語中明確提出要教師要教授給學生賞析古詩詞的方法,在這里從抓詩眼、抓意象、抓表現手法三步,循序漸進,合作探究,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符合課標的要求。

(五)五讀課文,何以解憂?

1.學生自由誦讀詩歌,要求想象自己就是作者曹操,面對此情此景讀詩。

2.教師感嘆:憂啊,時光流逝,功業未成!愁啊,渴望賢才,但賢才難求!大家快速瀏覽詩歌,結合詩歌和自己所學,說說怎樣才能解曹操之憂?

預設生回答:雖然曹操面對人生苦短、賢才難得、功業未就之憂,但是他可以只爭朝夕、禮遇賢才,做到天下歸心。

(教師板書:只爭朝夕、禮遇賢才,天下歸心)

3.教師小結:曹操勾畫了統一天下的宏偉藍圖,他的憂不是簡單消極的悲憫,他憂人生的實質是重人生,憂賢才的實質是重賢才,這種“憂”有一股慷慨之氣。

4.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詩歌的哪幾句充滿慷慨之氣?

學生找到詩歌最后四句。

5.學生有感情的齊讀末尾四句詩,讀出氣魄。

6.教師從學生剛剛的朗讀繼續引導:開頭憂的情感讓人情緒低落,最后四句同學們讀得洪亮,情緒昂揚。在詩歌和文章中,這種寫法叫做什么?

指生回答“欲揚先抑”。

7.教師進行小結:赤壁之戰的失敗給了他較大的打擊,因此而憂,但又不止于憂,更加希望招攬賢才來破憂,完成一統天下的宏愿。

[設計意圖]關注全詩的情感變化,詩人由憂愁轉為激昂,情緒有高昂有低落,感傷卻不深沉,展示了曹操一代梟雄不同尋常的心胸抱負,富有變化,教師引導學生在讀出變化的同時,銜接上一步驟“析表現手法”,讓學生理解欲揚先抑的手法。

(六)背誦詩歌,總結手法

1.教師總結:本節課在誦讀中,我們一起品韻律、找詩眼、賞意象、析表現手法多方面探究了“詩人之憂”,希望能對大家日后的詩歌鑒賞學有所助益。

當站在歷史的關口,每個人都會產生危機感和憂患意識,為自己的前途感到彷徨和苦悶。曹操亦如是,但是他一直都在做一個有血有肉的追夢者:胸懷天下,直面現實,勇于擔當。青年一代的你們更應志存高遠,牢記時代使命,勇于追夢圓夢,成為新時代的追夢者、圓夢人。

2. 教師帶領學生用填空的方式一起背誦詩歌,結束本節課。

[設計意圖]在課堂的最后,先帶領學生回顧本節課賞析詩歌用到的方法,讓學生進行回憶,同時使學生通過對曹操情懷的體悟,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趣味背誦本詩是本節課的最后一個活動,學生在多次誦讀的基礎上背誦全詩應該難度不大,獲得成就感。

(七)作業布置

1.從詩眼、意象、表現手法或語言韻律等方面任選一個方面寫一篇簡短的文學短評。

2.背誦《短歌行》

[設計意圖]因為這是學生初次接觸文學短評,對文學短評的寫作方法還沒有系統的掌握,只是初步學習了賞析詩歌的方法,所以本次的文學短評訓練放低了要求,只寫一個方面,且字數上可以放寬限制,進行嘗試寫作,學以致用。第二項作業,課堂上雖然經過各種形式的誦讀,學生大多數可以背誦全詩,但是遵循記憶的規律需要多次反復練習,才能真正做到倒背如流。

(八)板書設計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溫儒敏,主編.普通高中教科書 語文:必修 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猜你喜歡
賢才短歌行曹操
心動殺人
心動殺人
短歌行(組詩)
《短歌行》與《歸園田居》對比閱讀
山雞舞鏡
五張羊皮
《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時可掇?”之解疑答惑
班級管理模式初探
短歌行
曹操夢中殺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