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高年級語文體驗式作文教學模式的創設路徑探析

2022-06-24 21:33梁蕭勇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71期
關鍵詞:高年級小學語文

梁蕭勇

【摘要】體驗式作文教學模式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從個體的親身體驗出發,引導學生積極觀察生活、感悟生活,讓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寫作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寫作主體性,提升學生的寫作質量。小學高年級的作文教學歷來都屬于綜合性較強的內容,教師要能夠深刻把握體驗式作文教學的內涵,結合教學實踐工作,探究小學高年級體驗式作文教學模式的創設路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體驗式作文;創設路徑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難度較大的內容,很多小學生都表示不喜歡寫作文,不僅費時,作文水平進步也比較緩慢。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能夠認識到小學生的作文學習現狀,然后致力于通過作文教學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經過大量教學實踐表明,體驗式教學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大幅度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能夠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因此,研究小學高年級語文體驗式作文教學模式是具有深刻教學價值的。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現狀

目前,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主要存在兩大方面的問題,包括無法有效整合文字邏輯關系和掌握科學的寫作技巧。很多學生都表示,看到作文題目之后,腦海中經常會沒有思路,也不知道該寫點什么,自己也無法根據題目進行拓展和聯想。學生的邏輯思維也主要被限制在已有的知識經驗中,很難取得突破,也很難提升寫作水平。雖然寫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闡述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寫作內容也是學生身邊的人和事,但是部分題目過于高深,小學生的理解水平有限,很難讀懂題目背后的深意。加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作文指導是被固化的,其以固定的格式、主體和事物進行寫作,對于學生的思維訓練存在忽略。

二、體驗式作文在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可行性

小學高年級學生經過前期的訓練,寫作能力已經得到顯著提升,而且學生自身也具有一定的積累。能夠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整理出來,是該階段學生要掌握的一項能力。體驗式作文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將自己的體驗寫出來,讓學生能夠將生活實踐轉化為寫作內容。雖然高年級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了不少,但實際寫作過程中,也容易出現寫作主題不明確、寫作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會對寫作質量造成一定影響,體驗式作文教學剛好能夠彌補這些學習弊端。

三、小學高年級語文體驗式作文教學模式的創設路徑

1.體驗生活

生活就像一個巨大的寶庫,只要我們具有發現美好的眼睛,就能夠時刻感知到生活的饋贈。但是,現在的小學生大都被網絡信息所充斥,整日沉迷于電視劇、電子游戲,對于生活,他們仿佛喪失了感知,也未能真實體驗生活。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體驗式作文的過程中,要能夠引導學生多多體驗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真實虛幻等,將自己的真實體驗寫入作文中。

例如,在教學《習作:我的心愛之物》的時候,可讓學生寫一件心愛之物,借鑒課文的寫法,抓住心愛之物的特點,寫出心愛之物的樣子、來歷和事物相關的事件,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學生一定都有一件自己喜愛的物品,只不過學生對于這件喜愛的物品過于熟悉,平日沒有注意過該如何體驗這種情感。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深化這種日常體驗。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帶一件自己小時候非常喜歡的物品,然后嘗試寫一篇作文。如,以《我心愛的唐老鴨》為例,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并將作文分享給同學們一同學習。隨后,鼓勵學生進行分享和寫作,這樣就能夠取得非常不錯的教學效果。

2.觀察生活

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語文就是在生活。生活是學生寫作文的基礎,更是學生作文素材的主要來源。把生活中的人和事作為一類題材就是一種很好的積累素材的方式。傳統的寫作課堂,教師大都會讓學生不斷抄寫背誦好詞好句,多讀優秀的作文范文,讓學生通過模仿借鑒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只能夠讓學生掌握相應的寫作技巧,缺乏對現實生活的思考。為此,教師要能夠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引導學生記錄生活,與生活進行巧妙結合。這樣,生活中的事和人才能夠更好地被人接受。因此,教師可以定期將生活中的事情作為作文主題,讓學生主動觀察生活,將身邊人寫到文章中。

例如,在學習《習作:形形色色的人》的時候,可讓學生抓住人物特點,有順序地介紹自己熟悉的一個人,用上描述性的語言,將人物介紹得生動有趣,而且寫得清楚具體,同時給本次習作取一個表現人物的題目。該寫作的重點在于讓學生能夠抓住特點,生動地介紹一個人。在此,筆者建議教師將該堂課拆分為兩部分:一是教師的人物介紹課,二是讓學生深入生活,去觀察生活中的人物。首先,教師在介紹各種人物的時候,可以通過圖片和描述性語言來介紹,如,熱心助人的人、幽默愛哭的人、勇敢正義的人等。隨后,教師邀請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如,“同學們認為幽默愛哭的人有哪些特點?”高年級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他們對生活中的一些人物也就有一定的認知,可能會說:“幽默愛哭的人,平時就比較感性,他們很愿意逗別人開心,但是遇到困難的事,他們處理不了,就會哭了?!钡诙€環節,要讓學生在周末選擇一個時間段去觀察一個自己認為有特點的人,然后將這個人物的特點詳細地記錄下來,包括外貌特點、語言特點、動作特點、神態特點等。最后,學生結合教師在課堂上講述的描述性語言及自己的真實觀察,寫一篇人物作文。

3.感悟生活

小學生的寫作素材大都來源自己的真實生活經歷和生活體驗,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學生能夠通過寫作展現自己的情感。生活情境能夠讓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引導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事物進行論證,然后衍生出更深刻的思想體驗,包括自己視角下人物的性格特點、情感態度、思想品質等。

例如,在學習《習作:我想對您說》的時候,可讓學生結合習作要求,合理選擇寫作素材,寫一封信。為此,學生還應該學會運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教學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出示幾張圖片,如,關于親情的、友情的、陌生人之情的。生活中一定會有一些人、一些事或者一個場景讓我們難以忘懷,從而使我們有很多心聲想和別人傾訴。因此,教師可以創建情境,如,假設現在你已經選擇了自己的母親作為傾訴對象,那么該如何進行傾訴?又該傾訴什么內容?教師可以先邀請學生互相扮演相應的角色,如,一個扮演“媽媽”,一個扮演“孩子”,然后將自己的心里話說出來。有的學生對“媽媽總是要求和監督自己學習”不滿,希望媽媽能讓自己玩一會兒;有的學生則是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覺得媽媽每天給自己洗衣做飯非常辛苦,等等。學生們完成了這些情境表演后,教師可引導他們深刻感悟生活,體會生活中各類情感的變化,從細節中感受生活的真實態度。最后,教師在點評作文的時候也要關注學生作文中情感態度表達的方式。

四、結語

小學高年級中開展體驗式作文教學,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作文理解能力,讓學生從生活中挖掘真實的寫作素材,感受生活中的真實美好,從生活細節中體會人性的美好,喚醒學生的生活意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具體的教學步驟,可以從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和感悟生活三個層面落實教學。

參考文獻:

[1]王俊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體驗式作文教學的方法[J].散文百家,2020,33(10):174.

[2]某色阿牛.淺析體驗式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神州,2020,21(9):162.

猜你喜歡
高年級小學語文
小學高年級數學彈性作業的有效實踐探索
淺談小學高年級合唱教學設計優化策略
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的探討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高年級古詩詞教學藝術之我見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