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本教育理念下合作學習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運用

2022-06-24 21:33張婉君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71期
關鍵詞:生本教育理念道德與法治合作學習

張婉君

【摘要】合作學習是生本教育理念下所提倡的重要學習模式。為了激發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興趣、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性,思想品德教師應構建與優化“學習小組”,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在組織合作學習前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并且在合作過程中充當參與者,對學習小組評價要及時。

【關鍵詞】初中;生本教育理念;合作學習;道德與法治

生本教育理念是指“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真正以學生為主人的,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生本教育有著強大的穿透力、感染力。目前,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大力推進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其中重要一環是合作學習?!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提出:“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币虼?,在教育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使用,提高了《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效率,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生本教育理念下實施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策略進行探討,以求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生本教育理念下合作學習模式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蕭伯納說:“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那么每人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個思想,甚至多于兩個思想?!比欢?,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這兩個“思想”的交換卻不是太順利。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小組構建不科學,各學習小組之間不均衡,削弱小組的積極性;合作時,個別學生無所事事、不參與討論,或者討論偏題;有時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合作學習的內容設計不太合理,有時對沒什么意義的問題還進行小組討論,大大降低課堂效率;另外,小組合作學習評價不及時、不客觀,導致小組合作動力不足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組合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利于推動課堂,也阻礙了新課改的實施。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合作學習優化策略

(一)構建與優化“學習小組”

學習小組是高效課堂的支柱之一。如何構建與優化學習小組是小組合作的基礎,這也關系到小組合作的效果。首先,要對小組進行均衡劃分,原則是: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分組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學業成績、性格特點、心理特征、男女比例等因素綜合考慮,并在實施的過程中適當調整,以達到最優。然而,在實踐的過程中,往往性格這一點會被忽略,教師在分組時更強調成績。其實,小組內學生性格的組合是非常重要的,小組內要有性格外向的學生才能把小組帶動起來,充滿活力。另外,教師在平時也要多與學生分享合作的意義、方法、技巧等,讓學生善于合作、喜歡合作。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共同提高。

(二)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

合作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要調動學生合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就先要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這就要求合作學習的內容需要教師精心的設計與安排。合作學習的內容,先要考慮學生已學的知識與經驗,符合學情;接著結合知識點,選擇最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合作內容,并且這個內容要能調動組內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通過小組內討論探究,形成共識。

如,七年級下冊第九課《法律在我們身邊》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中,學生對于“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與“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這兩個特征理解比較困難,這也是本課的重點與難點,筆者將在這設計小組合作學習來解決知識點。先以形式新穎的小品表演《小李警察傷人記》調動學生探究的興趣,吸引學生的眼球?!缎±罹靷擞洝沸∑穬热轂椋盒±罹旌团笥研堅诠矆鏊鶡o事生非,隨意毆打他人,任意損毀公私財物,被警察抓獲。人民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判處小李和小張有期徒刑四年。小品富有情節性、趣味性與教育性。緊接著,讓學生合作探究——警察小李說:“違了法犯了罪,不用怕,法律奈何不了我?!彼f得對嗎,為什么?以這樣一個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小品來探究法律的特征,既方便學生理解知識,解決了重難點,又使學生受到了一定的教育,不容易忘記。

(三)合作學習先有“米”

在課堂上,很多時候因為時間的制約,學生在小組合作前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教師就安排直接合作討論學習?!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這導致學困生往往沒有發言的機會,特別在有難度的題目時,往往“無話可說”,都是在接受答案,這降低了小組合作探究的欲望,也沒有培養到學困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因此,為了讓小組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到合作中,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在合作前先獨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追求小組合作學習成效的最大化。

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第二課《網絡生活新空間》時,筆者結合視頻,設計合作學習的問題:“你認為網絡游戲對青少年有什么危害,請你就如何促進未成年人文明上網提供幾條合理化建議?!边@個合作學習的問題有一定的難度與深度,筆者讓學生先獨立思考,有自己的見解以后再小組合作,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討論時有話可說,思維相互碰撞。

(四)合作過程充當參與者

“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边@也告訴我們,如果在課堂小組合作中,缺乏教師的指導與調控,教學過程將是不完整的。另外,學生是具有差異的個體,能力各方面都有所不同,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或多或少地出現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認真觀察,深入到每個學習小組去發現問題,教師要加以調控、引導,出現冷場時,及時去救場;不要讓學生的交流討論偏離題目,也不要讓討論變成無意義的爭吵;不能為節省時間,草率收場,流于形式,形同虛設。在合作的過程中,不僅要生生合作,還要加強師生之間的合作。

如,七年級下冊第十課《法律伴我們成長》第一框《法律為我們護航》這一課中,在講到學校保護的知識點時,筆者設計了一個結合生活實際的案例:“學校勸說長水痘的同學回家休息看病是違法還是合法的,為什么?”學生接到這個合作問題時,可能會關心起這同學是誰,不由自主地討論起與題目無關的話題,影響討論的質量與效率。這時,就需要教師勤觀察,深入到小組內進行指引,保證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五)評價及時動力足

如果說,學習小組是一列“動車”,那么,每個小組就是一節節帶動力的“車廂”。這動力的來源在哪里呢?筆者認為,對小組的評價則是主要的來源。評價方法應該要改變過去單單鼓勵個人競爭而忽視群體競爭的做法,將評價的點主要落在激勵小組團體合作上,表揚學習小組的合作默契與小組討論時的奇思妙想。

每節課后,教師應該對小組合作學習情況作出評價,可以是定性的評價,也可以是定量的評價。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上課的表現、合作討論的情況、學習成果的匯報。除了教師評價以外,還需要結合個人自評及小組成員間互相評價,做到客觀公平。利用評價,提高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更樂于分享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組內間共同監督、相互學習,在小組這一個共同體中,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潛能。

三、結語

新課改推動下,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理念、一種新的學習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開展合作學習模式,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思想品德教師,筆者將不斷研究,力求探索出《道德與法治》課堂合作學習模式下有效的策略,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快樂中獲得知識,在“潤物細無聲”中不斷完善提高自身的心理品質。

參考文獻:

[1]賀軍衛.利用小組互助合作學習提高學習思想品德效率[J].新課程·上旬,2014(9).

[2]鄧引兄.淺談《思想品德》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新一代(下半月),2014(3).

[3]徐媛.初中思想品德課合作學習的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4]朱明英.合作學習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猜你喜歡
生本教育理念道德與法治合作學習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淺析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推進合作學習激活中職英語教學研究
合作學習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