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外漢語移動學習軟件研究現狀綜述

2022-06-25 22:38竇涵
現代商貿工業 2022年14期
關鍵詞:對外漢語移動學習

摘要:受疫情影響,學習的主要陣地由“線下”逐步轉移到了“線上”。對外漢語移動學習軟件不僅是在當前環境下的一種學習方式,也是補充“線下”教學的重要手段?,F將相關研究分為:對外漢語移動學習軟件的需求、現狀及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對外漢語移動學習軟件的優勢及不足并展望其發展方向,期望在“互聯網+”時代下,更好地利用移動學習軟件推動漢語走向世界。

關鍵詞:對外漢語;移動學習;學習軟件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4.012

1對外漢語移動學習軟件需求及現狀分析研究

1.1對外漢語移動學習軟件需求的分析研究

智能手機的開發與普及,使得學習不只局限于伏在案頭,手機具有及時、便捷等特點尤其適用于第二語言的學習。近年隨著學習漢語的人數增加,學習者對于移動學習軟件的需求也有所改變。

周可依(2017)了解到漢語移動學習軟件的使用率高,但類型較為單一,多為單詞記憶類,而學習困難較大的漢字和語音類帶來的幫助十分局限。漢語移動學習軟件的發展方向為:增加類型和功能、提升內容的專業性并全方位的融入對外漢語教學中。

胡慧茜(2019)表示留學生對漢語學習軟件的認可度較高,可以增加學習興趣、提高漢語水平,對漢語學習具有非常大的影響。但也發現我國目前大多數漢語學習類APP不能滿足大部分來華留學生的需求,原因是宣傳推廣力度不夠、學習軟件缺乏等級區分、功能單一、內容枯燥無聊,實用性低及人際關系建設不足等。

疫情常態化使教學模式發生了改變,老師與學生利用網絡進行線上教與學,各類教育APP在這場抗疫之戰中迅速崛起,為教育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但目前對外漢語移動學習軟件并不能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

1.2對外漢語移動學習軟件現狀研究

越來越多的學者注意到移動學習軟件的重要性,從整體、個別以及語言要素角度對現有對外漢語移動學習軟件進行分析研究。

沈銳(2013)提出我國目前對外漢語教學資源有:種類和數量少、針對性不強、重教不重學等問題。建議在移動學習模式下從文本、音視頻等角度提出漢語教學資源應合理設置格式、相互融合并與教材銜接。

陳果(2018)具體介紹了在漢語國際教育方面移動學習主要的應用領域分別為:翻譯、社交平臺、學習軟件及網站。通過分析現有學習軟件發現其內容雖然在不斷豐富,但質量參差不齊、種類較為單一。

一些學者從具體的移動學習軟件角度進行了研究。張伯榮(2018)通過了解Pleco軟件的功能、使用情況,總結此軟件除具有全屏手寫、豐富的引進資源、針對性強的練習優勢外,也有許多需要優化的地方:增強師生聯系及軟件趣味性、完善發音功能并適當添加語法及文化內容等。姜澤偉(2019)以Hello Talk為例分析語言學習社交軟件在跨文化傳播中的現狀、優劣勢。將研究視角轉向移動學習軟件的跨文化傳播功能,強調語言學習社交媒體的跨文化傳播優勢有:主動性、互動性及中介功能,同時也有一定的問題,如:信息傳播量失衡、傳播信息價值不高。

此外,許多學者還從語言要素角度對現有漢語移動學習軟件進行分類研究。周杰(2018)將漢語聽力APP大致劃分為:漢語拼音類、廣播視頻類及HSK聽力類。認為此類APP能夠彌補課時不足、提高聽力能力,豐富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對外漢語教學的發展。同時針對現有聽力APP也提出了:在資源開發時應考慮到不同國別和階段。譚曉麗(2018)調查學生在口語學習上的需求,提出口語學習APP在內容上需要增強區分度和針對性;在功能上需要增強多樣互動、輔助教學、及時糾錯等方面;界面設計、運營維護方面應以用戶為主不斷提升優化。吳洲欣(2020)篩序出45款面向外國學習者的漢字學習APP,從其命名檢索、內容系統性、程序趣味性等方面進行考察,分析其特點及優劣勢,從而提出口語類軟件優化和創新建議:軟件應兼顧教學和趣味性,并輔以文化內涵;漢字教學框架設計要有系統性;增加檢索和練習功能等。

大多數學者對對外漢語移動學習類軟件的研究重點為軟件本身,只有個別學者能夠從學生出發,調查學生的需求和真實使用狀況,并結合現有軟件提出針對性意見。移動學習軟件的主體還是學生,在研究過程中應更加關注學生和老師的需求及反饋,為對外漢語移動學習軟件的發展和改進提供更加真實的數據和思路。

2對外漢語移動學習軟件在教學中的應用現狀研究

移動學習軟件不僅是學生自學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師在課堂中輔助教學的有力幫手。近年來許多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從整體到不同言語技能、語言要素、文化知識等具體教學方面的應用研究。

2.1從整體研究移動學習軟件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張會(2010)提出對外漢語教學需要新型教學手段和學習環境支撐,單純的媒體開發和教學網站的建設并不能推進教學手段的改進,而移動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利于學生復習鞏固。強調應關注師生對移動學習的態度和期望,建立移動學習資源要從課本內容及真實情境入手。

楊勇(2018)為了緩解中亞地區漢語教師匱乏等問題,開發設計了一款大學漢語輔助學習軟件。將《大學漢語Ⅰ》教材的教學內容電子化后納入此軟件,選取中亞留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教學應用與效果分析,極大地豐富了漢語教與學的手段。

2.2從具體語言技能等角度研究移動學習軟件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盧鳴(2019)從理論、軟件功能等角度,分析總結了“百度漢語”輔助詞匯教學的依據,通過調查軟件的使用情況、優勢、新模式,詳細介紹了其輔助漢語詞匯教學的具體方法,提出該軟件在內容設計上應更精簡、準確,更具針對性。劉婳(2019)闡述由于漢字的特點和復雜性,適合用移動學習軟件進行教學,對Learn Mandarin Chinese 5,000 Words和Skritter及使用者進行分析研究,對漢字軟件開發者提出功能細化、講解深化、形式趣味化的建議。楊靜婷(2019)提到詩詞與歌曲結合的方式在對外漢語古詩詞教學中有良好效果,倡導建設“古韻今唱”的資源庫及APP。具體闡述其資源庫的建設和APP的設計思路,創新、優化了對外漢語古詩詞教學方式。李晨(2020)考察傳統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采用漢語學習軟件輔助口語教學這種模式的有效性,得出此模式在教學中雖然豐富了教學方式及教學內容,但也存在前期準備工作繁瑣、分散學習注意力以及無法與教材內容相匹配等問題。

可見多數研究只將移動學習軟件作為學生自學的工具,沒有發現其輔助教學的作用。實際上將移動學習軟件融入課堂有諸多優點,例如增加課堂趣味性,豐富課堂練習環節且更具針對性,豐富教學模式及教學資源……但同時也暗藏著許多問題:如何正確選取教學軟件?如何把控學生注意力?這無疑是“新媒體”時代下老師最應關注的問題。

3對現有對外漢語移動學習軟件的思考

現有文獻研究思路都大致相同,出發點都是各大應用市場某個或某類移動學習軟件的現狀分析,對學生、教師及教學的關注較小,忽略了移動學習軟件的應用主體。

現有的移動學習軟件在輔助對外漢語教與學中有著諸多優點。第一,克服時空限制,隨時隨地學習漢語。受疫情影響,來華留學生與奔赴海外的漢語教師志愿者都被滯留于自己國家。但是學習并沒有受到病毒的影響。線上教學與移動學習軟件相輔相成,使得學習暢通無阻。第二,軟件內容豐富、更新及時,針對性強。大量的音視頻、文化知識、互動游戲練習題等,使得學習更加生動有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帶來了豐富的資訊。學生可以根據不同需要及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移動軟件,進行有針對性地學習與練習。第三,多感官輸入,強化漢語學習。在現代技術支持下,學生不再局限于從書本中了解世界,從多維度了解漢語知識與中國文化,從不同角度激活所學知識,更利于學生強化、掌握和吸收漢語知識。

研究也揭示了許多共性問題:第一,許多軟件的內容零散且存在大量錯誤。網絡應用市場的準入門檻價低,使得現有的漢語學習軟件參差不齊,知識結構編排零散,知識內容存在漏洞,影響了學習者的習得效果。在軟件的開發與設計過程中要更為科學嚴謹,具備深厚的理論支撐。第二,許多軟件缺少搜索、糾錯功能。軟件的設計與開發要從學生和教師需要的角度出發,為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軟件應不斷進行用戶調研、更新與優化,增加搜索與檢錯功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第三,缺少與現有課本知識的關聯性。移動學習軟件逐漸步入課堂教學,如何更好地融入課堂,除了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協調外,移動軟件同樣也要做出改進。增強與現有教學內容的關聯性,擴大內容的多樣性,全方位和多功能的移動軟件是對外漢語移動學習軟件發展的方向。

除此之外,現有漢語學習軟件多為功能類和技能類,內容集中于漢語語素或技能,對于語言文化的關注較少。在軟件的改進與開發方面,應更加趨向綜合、文化類。了解語言中的文化信息,增強漢語的理解與記憶;以漢語為媒介傳遞中國文化,增強漢語學習興趣與動力。

4結語

網絡與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同樣推動著“漢語熱”的升溫。對外漢語移動學習軟件發展的勢頭依然強勁,如何在“互聯網+”時代,把握住機會,推廣漢語國際教育事業,正是我們漢語國際教育者應該考慮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周可依,周原,劉鈺森,趙寧寧.留學生移動輔助漢語學習的需求分析[J].現代教育論叢,2017,(05):87-96.

[2]胡惠茜.東盟國家來華留學生使用漢語學習類APP調查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9.

[3]沈銳,黃薇,晏青青.基于移動學習模式的對外漢語教學資源整合及利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07):34-35.

[4]陳果.基于新媒體下移動學習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應用[J].高教學刊,2018,(12):97-99.

[5]張伯榮.移動漢語學習軟件Pleco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8.

[6]姜澤瑋.語言學習社交軟件的跨文化傳播研究——以“Hello Talk”軟件的中日交流為例[J].東南傳播,2019(09):68-70.

[7]周杰.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聽力APP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8.

[8]譚曉麗.漢語口語學習APP的分析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8.

[9]吳洲欣.對外漢語教學漢字學習類APP的分析與改進[J].林區教學,2020,(01):50-53.

作者簡介:竇涵(1996-),女,漢族,山西陽泉人,西安石油大學在讀碩士,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

猜你喜歡
對外漢語移動學習
文字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國際漢語教學的理念方法
淺析對外漢語語法教學
淺論對外漢語聽力課教學熱身環節中中文歌曲的應用
基于SOA的在線學習資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智能手機APP支持下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
基于云計算的移動學習平臺的設計
基于移動學習的自動問答系統設計
移動學習方式下實驗教學資源建設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