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供給側改革思路深化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2022-06-25 22:38莊文婷
現代商貿工業 2022年14期
關鍵詞:供給側創新創業高校

摘要:高職院校學生面臨就業困難的現狀,而社會對高素質的創新創業型人才需求卻不斷增加。傳統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不能有效地解決人才供需之間的矛盾,教育的趨同化還導致了學生創新創業層次低端、成果轉化困難等問題。國家提出的供給側改革在構成要素和實施要點上與大學生創新創業相通相融,以供給側改革思路深化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應該從轉變教育理念、突出自身特色,強化科技創新導向、提升科技含量,搭建雙創實踐平臺、提高創新創業本領這幾個方面著手實施創新創業教育變革,從而有效地提升教育成效。

關鍵詞:供給側;高校;創新創業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4.026

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面臨學生就業困難的現狀,而社會現實卻是對創新創業型優質人才需求急增。創新創業教育已然成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緩解人才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國家提出“供給側改革”,它既是針對經濟新常態的一種經緯方略,又是一種工作思路,這種思路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指明了方向。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借助供給側改革的東風,以供給側改革的思路彌補現有措施中的漏洞,推出充滿后勁的新方法,完成時代使命。

1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開展現狀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形勢下,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比如成立了創業學院,開設了創新創業課程,建立了創業孵化基地。但是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在完成時代對其提出的目標和任務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供需錯位

大學生創業掀起熱潮,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也方興未艾。為提高學生創新創業水平,培養出有創業熱情、有創業能力、能創成業的高素質人才,高職院校使出渾身解數。舉辦講座、開設課程、進行比賽、搭建園區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屢見不鮮,但這些舉措趨同化嚴重,教育內容與學生需求之間存在較大脫節,主要表現為較多進行理論知識的宣講,而實踐環節的指導流于形式,不到位,導致教育效果不佳。創新創業教育是要培養各行各業的創新型高素質人才,其中有很多的個體差異性和行業區別,千篇一律的教育忽略學生的需求,有悖于人才培養的宗旨。

1.2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層次低端

當前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時有些急功近利,盲目呼吁學生投身創業浪潮,導致很多學生進入低門檻、低科技含量、競爭力微弱的產業。有的學生甚至將擺地攤、開商鋪美其名曰為創業項目,完全拋開所學專業,不能發揮專業優勢,無法將所學專業與創業項目對接,屬于低層次創業。他們在此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僅得到了物質方面的回報,但發展空間很小,與國家提倡的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人才相去漸遠。因此,這不但不屬于成功創業,更是對教育資源的重大浪費。

1.3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成果轉化困難

由于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理念偏差,一些高職院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視為正規教育以外的精英或業余教育,其實很多高職院校未能將關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頂層制度設轉化為實際的支持性政策和具體的規章制度,導致缺少條件保障,整體氛圍不濃,活動開展實效性差,這嚴重弱化了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與動力。另外一方面,高職學生雖然積極地參加各類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其中也不乏涌現出許多優秀項目,但他們的目的也只是為了獲獎,并不關心如何將成果轉換為現實生產力,能夠將成果真正運用到生產中實現其價值的項目鳳毛麟角。

2供給側改革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接口分析

2.1供給側要素與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聯系

供給側包括勞動力、資本、土地、創新四大要素。供給側改革首先必須依賴高水平勞動力,就當前社會發展趨勢而言,高水平勞動力必須具備一定的創新創業能力。而高職學生要進行創新創業活動,資金受限是一個困擾因素,而政府和社會對高層次創新創業活動提供了相當的資本供給,此外,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者來說,他們還需要在場地、土地等方面獲得扶持,擁有孵化試驗的場所空間,以減少盲目投入社會造成失敗沖擊。如何獲得外部支持并充分利用好是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亟待正視的問題。供給側的創新要素與高職學生要開展的創新創業活動的對接十分顯而易見。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應該是以專業教育和創新教育為根基的,不是為了培養一些個體小老板,也不局限于多培養出幾個企業家,而是培養全體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力,在創新的基礎上開展創業活動,并通過創業引領高層次的創新。因此,供給側改革與創新創業教育雖然具體內容有所不同,但是理念和工作思路是融會貫通的,以供給側改革思路深化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具有相當必要性和可行性。

2.2創新創業教育供給側改革的特點

第一,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供給側改革“雙主體”:創業者、企業是市場的主體,高職院校是創新創業型高素質人才培養的主體。第二,形成“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發展動力,高職院校通過對創新創業教育需求側的思考和回應解決學校的發展定位和內涵建設、戰略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等問題。通過師資隊伍、專業建設、課程設置等方面的變革來達到學校內涵式可持續發展。第三,完善相關制度,變革其中過時、不合理內容。高職院校要與企業、行業共同成立職教集團、教學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等機構,建立高職教育與產業的對話銜接,聘請企業的技術骨干和“大國工匠”來學校授課,為高職學生開展技能輔導。加大校企合作、產教合作的力度,實施多維教學評價比如通過第三方機構進行,加深區域內容高職院校的合作、交流、共享,并不斷加強與國際有關院校的聯系,通過完善各種制度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縱深發展。

3供給側改革思路下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路徑

3.1轉變教育理念,突出自身特色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不該是面向少數學生的精英教育,必須加大教育覆蓋面,培養全體在校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此外,對于教育舉措趨同化現象嚴重,各高職院校要在統一思想下突出自身特色,謀求教育新路徑。高職院校應根據及社會人才需求,找準未來發展方位,開設能辦好、有市場的專業、課程,開展適應形勢的就業指導,同時根據學生發展需求,提供全方位、多樣化、多層次、多選擇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與服務資源,激發學生的創業積極性,引導學生在專業領域創新、創業。每所高職院校要根據自身的辦學定位,改變原來的統一且單一的評教模式,在人才培養的特色上下功夫,達到教育供給有效,辦學成本降低,辦學質量提高的目的。

3.2強化科技創新導向,提升科技含量

供給側改革強調創新先行,創新既是供給側改革的要素,又是高層次創業的保障。而科技是檢驗創新水平的重要指標,大學生創業如果沒有高科技含量的創新就意味著放棄優勢資源,無異于一般性社會創業。為此,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應該重點引導大學生的科技創新導向。高職院校相關部門應實時把握社會創新創業導向,使學生隨時隨地就能掌握由各類新媒體平臺推送的優質創新創業項目及相關的經驗傳授信息。此外,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中心應該與校園網絡部門聯合,建立創新創業網絡平臺,高職院校應圍繞“互聯網+”引導大學生發展成才,利用互聯網改革商業模式、產業組織、供應鏈創新,通過物聯網技術發展共享經濟,強化創新創業科技含量,為“互聯網+”注入科技活力,促使高職院校將優質資源和隊伍投入在高質量和高產出的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

3.3搭建雙創實踐平臺,提高創新創業本領

創新創業教育是系統工程更是社會工程。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目光不要只聚焦于學校視角,還要與政府、企業之間形成良性互動。高職院??梢栽谄髽I的幫助下建設各類實驗實訓中心,邀請著名企業家或知名校友與大學生進行創業經驗分享和交流,組織學生深入社會,親歷創業情境,從而增強創業興趣和創業動力。高職院??梢酝ㄟ^舉辦有關創新創業的各種論壇、沙龍等活動,使創新創業意識深入人心。通過開展創新創業技能大賽,以賽帶訓,催生更多創新創業項目。撥發專項經費用于支持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促進優質項目落地生根。加強孵化基地建設,使得學生能夠找到創新創業的合作伙伴并獲得技術指導。

參考文獻

[1]崔宇.基于供給側視域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新路徑構建[J].經濟問題,2020,(6):86-93.

[2]閆瑩,鮑櫟月,武勇杰,等.科技創新供給側改革視角下企業創新策略選擇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93-101.

[3]宣曉,段文奇.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人才生態化培養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9,(15):84-90.

基金項目:吉林省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重點課題“以供給側改革思路深化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CXCYHZW2019008)。

作者簡介:莊文婷(1985-),女,漢族,吉林長春人,碩士,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工作部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猜你喜歡
供給側創新創業高校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路徑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創新創業為“供給側”蓄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