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工業化發展歷程和歷史經驗

2022-06-25 19:15趙琳
商展經濟·下半月 2022年6期
關鍵詞:工業化中國

摘 要:回望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共和國歷史,工業成長和工業化始終是不變的主題,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的砥礪奮進史,亦是一部中華民族追求實現國家工業化的創業奮進史。本文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工業化的歷程和經驗進行了總結和概括,對理解中國道路、貢獻中國智慧具有一定意義。

關鍵詞:中國;工業化;工業歷程;工業發展;工業發展經驗

本文索引:趙琳.<標題>[J].商展經濟,2022(12):-148.

中圖分類號:F429 文獻標識碼:A

1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工業化發展歷程

1.1 1949—1978年 改革開放前的工業化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是個“一窮二白”落后的農業國,沒有真正的機器制造工業,沒有現代國防工業,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極少,工業布局極不合理,70%以上的工業集中在沿海、沿江口岸城市,內地只有不到30%的份額。從1949—1952年,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重建,將鋼鐵、煤炭等工業基礎原料及交通運輸業的恢復作為重點。

1953年,黨和國家提出了“一化三改”的過渡時期總路線,要求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同年,“一五計劃”開始實施,國家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以蘇聯援助中國的156個重點工業項目為核心,囊括機械、鋼鐵、能源、原材料和軍工等工業生產的各個方面,我國開始了前所未有的工業化進程。

1958年,以“全民大煉鋼”為代表的“大躍進”運動展開,同時人民公社化運動也通過農業集體化經營,全力支持國家工業化?!按筌S進”時期,雖然客觀上使我國工業各項指標有了較大增長,但存在效益低、質量低的問題。之后中央政府對國民經濟進行了調整,1962年開始,農業、工業相繼恢復。

1964年,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以備戰為核心的“三線建設”應運而生。它橫跨三個“五年計劃”,在長達15年的時間中,共投入資金2052億元,安排建設項目1100個,形成了45個大型生產科研基地和30多個新興工業城市,修筑鐵路干線10條,長8000公里,建成了以國防科技工業為重點門類相對齊全的工業體系?!叭€建設”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改善了工業布局,在尖端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效率之高、規模之大堪稱世界工業發展史上的奇跡。

1970年,我國政府強調大力發展地方“五小工業”,決定中央財政撥出專項資金80億元給予支持,要求各省、市、自治區建立自己的小煤礦、小鋼鐵廠、小化肥廠、小水泥廠和機械廠,形成為農業服務的地方工業體系。這一措施擴大了中小企業在工業企業中的比重,改善了縣域經濟的面貌。

1973年,中央政府提出了“四三方案”,建議在今后三五年內從西方國家引進價值43億美元的成套設備。這是我國繼1950年引進蘇聯援助的“156項工程”之后,第二次大規模的技術引進。我國利用“四三方案”引進的設備,結合國產設備配套,至1982年共建成了26個大型工業項目,成為1980年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改革開放前,我國的工業化進程是以政府投資為主體,以高度集中的國家指令性計劃為資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在封閉條件下,實行趕超的、“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這一時期,我國工業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逐步建立了獨立的、較完整的工業經濟體系,初步奠定了較好的工業化基礎。但同時,存在“重工業重,輕工業輕”的結構性缺陷,以及消費品嚴重短缺、消費需求受到抑制的問題。

1.2 1978年至今 改革開放后的工業化

改革開放后,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線,以企業改革為補充,我國工業化進程大致分為三個時期。

1.2.1 1978—1992年 經濟體制改革探索階段的工業化

1978年,改革開放大幕揭開,各行各業煥發生機,醞釀著新變化。

工業生產進行了戰略性調整和轉變,從優先發展重工業轉向優先發展輕工業,采取改善人民生活第一、工業全面發展的工業化戰略。1979年起,我國對輕工業實行“六個優先”政策。1979—1984年,重工業平均年增長率為47.4%,輕工業為11.7%,重工業、輕工業、農業的比例逐漸協調過來。輕工業的發展,扭轉了我國工業結構過度偏向重工業的局面,滿足了廣大群眾的日常生活需要。

企業進行了“以擴大國營企業自主權”為特征的工業經濟體制改革,經歷了擴大企業自主權、全面推進工業經濟責任制、利改稅,探索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兩權分離的企業改革,起步實施企業兼并與破產等階段,使企業逐步適應商品化的經營環境。

工業發展重心向東部地區傾斜?!傲逵媱潯保?981—1985年)“七五計劃”(1986—1990年)明確提出發揮沿海地區的經濟技術區位優勢,制度、資金和技術要素在東部地區聚集,勞動力要素也開始向東部地區轉移,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起來。

20世紀80年代中期,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普遍實施,解放了大量農村勞動力,推動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在我國廣大農村掀起了一場工業化浪潮,大大促進了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

這一時期,我國確立了需求導向型的工業化發展戰略,工業化的總體進程由工業化初級階段向工業化中期過渡。

1.2.2 1993—2012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構建完善階段的工業化

之所以將1993年作為新時期的起始年,是因為就工業結構來說,1993年之后中國工業化再次出現重工業快速增長的勢頭,到2005年,工業中重工業占比接近69%,形成了以重工業為主導的格局。但此次重化工業的增長機制與改革開放前的情況相比有著本質的不同,此次變動是工業結構的自然演變。起初是以解決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領域的制約瓶頸為目的,我國的重化工業開始迅速發展。1997年,我國徹底告別“短缺經濟”,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在滿足了基本的吃穿用需求后,開始追求汽車、住房等耐用消費品。汽車、房地產等行業具有產業鏈條長的特點,尤其是對鋼鐵、機械、化工等重化工業產生了較大需求,這是進入新世紀后重化工業加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需求結構的變化帶動了工業結構調整升級。

企業推進了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改革,規范公司治理結構。非公有制經濟大發展,外資企業極大地帶動了我國產業的升級和擴張,私營工業企業的崛起持續推進工業化進程。

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部崛起等重大戰略舉措依次開始實施和持續推進,中國制造產業自2003年起逐漸由東向西轉移,中國工業化區域發展協調推進。

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面對廣闊的世界市場,中國充分發揮了比較優勢,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出口導向工業化戰略取得了巨大成效,快速推動了我國的工業化進程。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中國應該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相對傳統工業化,新型工業化在發展路徑上摒棄傳統工業化以資源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模式,疊加了信息技術和現代科學技術引導工業化的成分,中國的工業化進程掀開了新的一頁。

這一時期,中國由工業化的中期階段步入工業化的后期階段。

1.2.3 2013年至今 全面深化改革階段的工業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制造強國戰略引領工業發展。

工業轉型穩步推進。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淘汰落后產能,產品結構向更優、技術含量更高的方向調整;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的比重連年上升,逐步占據主導地位;新興行業和產品不斷涌現,展現生機,成為工業經濟中的新增長點。我國工業化進程呈現出從資源和資金密集主導向技術密集主導轉型升級的趨勢。

實施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區域發展戰略,全國工業經濟發展布局進一步協調。

2012年,黨中央提出“四化同步”戰略,“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2015年,《中國制造2025》出臺,文件明確提出分“三步走”建設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主要任務、重大舉措,為制造強國建設第一個十年提供了行動指南。

自1949年起,經過70多年的砥礪奮斗,2020年我國基本實現工業化。我國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二三百年的工業化進程,這種輝煌的歷史性成就值得驕傲。

(1)工業產值突飛猛進。1952年,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為119.6億元,2018年為30.5萬億元,年均增長11%,按不變價格計算增長了約970倍。2010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自此連續多年穩居世界首位,成為驅動全球工業增長的重要引擎。

(2)工業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傳統產業不斷升級,鋼鐵、水泥、煤炭、有色金屬等傳統產業不斷淘汰落后產能,加快技術改造,整體面貌脫胎換骨;新興產業快速崛起,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加值增長迅速,移動通信、語音識別、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掘進裝備等躋身世界前列,集成電路制造、C919大型客機、高檔數控機床、大型船舶制造裝備等加快追趕國際先進水平,龍門五軸機床、載人深潛等裝備填補多項國內空白,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互聯網+制造業”新模式不斷涌現。

(3)全面建立了現代工業體系。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工業部門十分單一,只有采礦業、紡織業和簡單加工業,經過70多年的發展,當前我國工業已擁有41個大類、207個中類、666個小類,成為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已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工業大國。

近年來,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貢獻了中國智慧,展現了大國擔當,這一切成績的取得,與新中國成立后加快工業化進程是分不開的。工業是中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產業和主要動力,是中國成為世界有影響大國最重要的經濟基礎,直接支撐著中國的國際地位,工業的飛速發展,也大大改善了民生福祉,我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升。

2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工業發展的基本經驗

2.1 因勢而謀,統籌謀劃工業發展戰略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工業基礎極端薄弱,又面臨經濟上被封鎖、政治上被孤立、軍事上被威脅的嚴峻形勢,因此保障國家安全成為中央高層和普通民眾的普遍共識,加快國家的工業化,尤其是加快重工業的發展成為當時的必然選擇。但是,當時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框架內,依靠工農產品價格的“剪刀差”支撐工業的高投入、高積累、高消耗,工業經濟效益不好,產業結構不合理。改革開放后,黨和國家順應和平發展的時代潮流,積極開拓適合國情的工業化發展道路,戰略上調整產業結構,體制上注重發揮市場的作用,政策上對外開放,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我國步入加速工業化時期。進入21世紀,面對經濟全球化、世界信息化浪潮,以及我國工業化發展中出現的高污染、高消耗等問題,中央政府提出新型工業化道路,注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各國也在競爭高端產業主導權。無論是自身現代化進程還是國際經濟環境,都要求我國開啟高質量工業化進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四化同步”發展戰略,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

2.2 因地制宜,調動地方發展工業的積極性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的資源稟賦,經濟條件和文化習慣等差異較大。在工業化進程中,我國非常重視地方政府發展工業的積極性,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地創新工業模式。

一方面,中央政府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經濟增長率成為官員晉升的重要機制。

另一方面,進行了經濟分權改革,不僅財政權進行了下放,還對基建計劃的審批權、物價管理權、利用外資審批權、物質統配權等方面進行了下放。

在政治和經濟的雙重激勵下,各地方政府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積極推進工業化發展,創造出許多具有鮮明地區特點和時代特征的工業模式,例如“珠三角模式”“蘇南模式”“溫州模式”“晉江經驗”等。各地的工業園區,包括產業集聚區、高新技術開發區、保稅區等,突出產業特色,優化產業布局,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各種項目投資,不僅促進了當地的工業化進程,還帶動了全國的工業化進程。

2.3 內外雙源,創新工業發展動力機制

根據工業化的動力來源,可以分為內生型工業化模式(是本國經濟自然增長的歷史必然,由自身的內在因素觸發了工業發展,如美國和英國)、模仿型工業化模式(是在向其他國家學習和模仿中創立了成功的模式,是政府主導的工業化,如德國和日本)、外源型工業化模式(是由外部影響而引發的,是對先進工業化國家的全盤吸入,市場機制不完善,政府主導,如拉美國家)。我國的改革開放實際上為工業化發展提供了內外兼具的動力機制。

一方面,對內通過市場化改革釋放了各種資源、要素、組織力量的能量,極大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培育了國內豐富、強大的動力源,形成了國有、個體、私營各種國內經濟成分,共同促進工業發展的格局和工業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創新的持續壓力。

另一方面,對外通過開放,吸引了大量的外資,彌補了工業發展資金的不足;引進了大量的先進技術和制度,為我國工業化進程贏得了寶貴時間,節省了大量人財物;同時利用國外的市場資源,實現了大量出口,大大促進了我國的工業化進程。

當前,我國進入工業化后期,一方面,對內強調自主創新,打造具有自主技術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開放,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利用世界的技術、資金、市場各種資源和生產要素,通過“內外雙源”,進一步推動我國實現工業強國。

2.4 平衡協調,全面推進工業化進程

工業化不是一下子產生的,是經濟發展逐漸累積的過程,是社會全面發展的產物。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一條關鍵經驗是動態控制工業化過程,科學調整工業化戰略重心,保證工業化進程平衡協調地推進。從工業化進程來看,我國各地區的工業化發展水平有差異、不平衡,為此先后提出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戰略措施,促進我國工業化從東中西部的“梯度發展”轉向“同步轉型”的新階段。長期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落后于工業化進程,農業現代化明顯滯后,為破解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黨中央提出了“四化同步”發展戰略,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可在市場需求和人才、資金等方面深度促進工業化。當今世界處于信息化時代,信息化是工業化的核心,工業化是信息化的基礎,兩者深度融合才能提高經濟效率和競爭力。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相互依托,城鎮化為農業現代化提供支持,農業現代化是城鎮化的根基,忽視農業現代化,會出現農業萎縮、農村凋敝、農民貧困的情況,導致社會動蕩、經濟停滯、現代化進程受阻,只有堅持“四化同步”發展,才能不斷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

2.5 文化支撐,大力培育和弘揚工業文化

工業是強國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工業文化在工業化進程中衍生、積淀和升華,對工業化進程具有基礎性、長期性、決定性的影響。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推進工業化的探索實踐中,一直注重文化的柔性支撐作用,先后鑄就了“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大慶精神,“備戰備荒為人民”的三線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攀登”的“兩彈一星”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的先進工業文化典型。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工業文化發展,大力培育和弘揚了“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企業家精神”“創新精神”“誠信精神”等中國工業精神,倡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全面社會主義工業化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參考文獻

黃群慧.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產業發展與工業化進程[J].中國工業經濟,2018(9):7-15.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推動制造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黨的十八大以來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成就與實踐經驗[J].求是,2017(12):30-32.

國家統計局.工業經濟跨越發展 制造大國屹立東方: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三[EB/OL].2019-07-10.http://www.stats.gov.cn/ztjc/zthd/bwcxljsm/70znxc/201907/t2019 0710_1675169.html

肖翔.中國工業化中的政府作用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90.

喻冬冬,魏超.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工業發展歷程與成就[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20(1):51-56.

苗圩.我國工業和信息化的輝煌成就與寶貴經驗[EB/OL].中國社會科學網.2019-10-08.http://www.cssn.cn/glx/201910/t20191008_4980521.shtml

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https://www.doc88.com/p-9059006004781.html?r=1,2014-01-27/2021-11-20.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17-10-27.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猜你喜歡
工業化中國
中國工業化階段的測度與路徑轉型
我國警衛反恐怖斗爭對策研究
淺析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代價問題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國”調子
為實現祖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而奮斗的青年工人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