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辦院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思考

2022-06-25 20:15畢琳琳
民族文匯 2022年32期
關鍵詞:課程思政教學

摘 要:全面推進專業與課程思政建設的有機結合,是人才培養過程當中的重要任務,要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培養有知識、有能力、能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的有為青年。本文以大連藝術學院為例,闡述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建設要點、建設成效。

關鍵詞:播音與主持藝術;課程思政;教學

一、重要性與必要性

以大連藝術學院為例,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主要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廣播電視播音學、新聞傳播學、語言文學等多學科知識能力,能在廣播電視傳統媒體及網絡新媒體承擔采、編、播、策、導等一體化工作,或從事與有聲語言應用相關的播音教學、傳播、新聞、公關、行政、文秘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課程課程思政建設,既是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要求,也是做好專業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一方面,該專業與國際、國家時事政治內容緊密聯系,必須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個人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學生必須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始終堅持正確的社會主義政治立場;另一方面,作為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學生,一定要深入認識自身的職責與使命,要發揮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專業優勢,傳播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把中國故事講好,把中國聲音正確傳播出去,引導社會大眾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等等。

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學生,很多是在高中教育階段大部分時間就參加校外培訓機構的學習。由于學生在年齡尚小、價值觀還不穩定的情況下就開始走入社會課堂,在學習過程中,培訓學校更多是注重技藝、技法的教授,對于學生的思想引導、價值觀的教育方面不足、甚至缺失,這導致部分學生對社會的認識有偏差,有一些消極、負面的情緒。另外,民辦高校課程的實踐性強,突出學生的應用能力。大多數民辦院校都是應用型高校,以大連藝術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為例,該專業的實踐學分占總學分的60%以上,其實踐性如此突出,就更需要在專業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融入思政教育,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等在專業實踐課程學習過程中進行滲透內化。僅僅依靠思政課程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顯然是不夠的,就需要強化課程思政建設,協同育人。

二、路徑

1.理論課程融入思政元素

在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理論課程中,教師可以將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例如傳播學概論、新聞學概論、節目主持人概論等理論為主的課程,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選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愛國勵志的內容材料,還可以發揮地方紅色優勢,例如大連藝術學院地處遼寧,聚焦遼寧“六地”(抗日戰爭起始地、解放戰爭轉折地、抗美援朝出征地、雷鋒精神發祥地、新中國國歌素材地、共和國工業奠基地)紅色資源,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將紅色資源有機融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增強民族自豪感,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從心底真正地認識到“發好中國聲音”的重要性。

2.實踐課程滲透思政教育

大部分實踐課程都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專業小課的指導,因此在實踐性強的課程授課過程中要注意思政教育要貫穿課程始終。首先是可以發揮課前五分鐘的作用,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演講。例如廣播電視口語表達基礎這類課程,學生可以選取孟晚舟歸國事件進行闡述,同學們會更加深刻認識到祖國強大是個人立足于世界之林的堅強后盾。課中加強思政素材的使用,例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各種重要場合發表的講話,特別是關于教育、藝術的重要觀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出鏡記者現場報道、電視新聞播音與主持、廣播節目主持、等各類課程中有機結合使用,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使命感、責任感,也可以讓學生緊跟時事。最后是課后要給學生布置一些有思政意義的作業或者練習,例如讓學生去做關于抗疫的微視頻或者朗誦等,教師給予點評,學生進行討論,提高學生面對大災大難的信心,也教育他們傳播正能量,心系國家、愛國愛民。

3.專業課程與學校原創劇目結合

大連藝術學院8年原創8部大劇目,特別是青春系列劇目,每一部劇目都有思政教育元素,在很多高校引起了非常好的反響。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課程與這些原創劇目也可以很好地結合,例如出鏡記者現場報道、網絡直播報道可以直擊排演現場,播音主持創作基礎實踐可以朗誦劇中臺詞,電視畢業作品創作和廣播畢業作品創作課程也可以結合劇目的排演進行課程作品創作,既可以感受原創的魅力,也可以再次受到良好的情懷陶冶。

4.利用好第二課堂和第三課堂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可以在第二課堂活動多開展一些實踐類的活動,例如以賽促學促練,通過參加比賽增強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提升內涵培養。通過開展校內紅色文章創作和朗誦比賽、節目制作等形式引導學生查閱、收集相關材料,在活動中加深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提升對革命先輩的敬仰,立志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加強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弘揚忠華優秀文化。同時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大型校外比賽,通過比賽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專業能力,也可以在比賽過程中更深刻地體會到自己的專業責任和對祖國的深厚情感,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追求。

第三課堂可以拓展到各類專業調查、實踐等活動中。例如通過擔任歷史博物館的講解員工作,既可以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提升自己的文化涵養,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表達能力。同時,還可以組織一些去各種歷史文化活動紀念館、英雄任務紀念館、故居等參觀調研等活動,開闊學生的創作思路,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懷。也可以做一些榜樣人物的采訪活動,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學生。

三、要點

1.思想重視

全體任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大連藝術學院對課程思政建設十分重視,每一位教師都要深刻領會課程思政的核心要義,堅定立德樹人的理念,為黨育人,在教學過程中,認真思考如何更好地教書育人,潤物無聲,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到專業課程教學中。

2.激發熱愛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課程思政是通過藝術的視角去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熱愛自己的專業。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感受到教育的力量,愿意投身學習。教師要以身示范,讓學生看到如何為人師,有敬業精神。教師引領學生能用自己的聲音傳遞中國的聲音,用編輯的畫面講好中國故事,讓學生認識到要發揮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優勢,向社會大眾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祖國的主流價值觀。

3.以小見大

在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學過程中,不是時刻要用大事件去激發學生的愛國心,也可以從小小的晨功開始,講授關于打牢專業基礎應該付出努力,這是專業精神,也是敬業精神,從點滴可以看到人的成長。大連藝術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學生每天都堅持出早功,風雨無阻,這是對專業的熱情,也是專業的執著,也是對生活的熱情。

4.形式多樣

一是可以在討論時候進行,引導學生對時事熱點或者一些校園的生活事件進行討論,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發展、關注民生動態、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二是運用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故事、音視頻資料等作為課堂教學案例,這既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加深學生對重點知識的印象,寓教于樂。三是可以進行實景教學,例如到走進大自然,讓學生看到綠水青山的美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可以和學生一起漫步校園,例如大連藝術學院就有原創劇目的雕塑,是行走的思政課堂。

5.內容優選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教師要認真去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將課程思政的元素有機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之中,要巧妙結合,而不是簡單灌輸。一方面要注意挖掘可融入的思政元素,一方面要思考融入的方式與方法。民辦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師要特別注意與時俱進,融入時代內容,引導學生真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建立專業自信。注意在采用熱點話題的時候,注意負面案例的使用,鞭笞假惡丑,引導學生傳播正義,做積極陽光的播音主持人。在進行作品欣賞的時候,要注意引導學生關注主持人的閃光點,而不是主持人的外在優勢,要引導學生關注作品的內涵,促進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文化修養的提升。另外要注意引導學生有敬業精神,遵紀守法,為將來走入職場做好基礎教育引導。

四、成效

1.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學生的學習熱情進一步提升

在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提升,特別是學生對早功的堅持,有聲有色,已經是學校每天早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學生的到課情況也是保持優秀,這與常年堅持課程思政建設是分不開的。

2.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師樹立了課程思政意識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教師已經能夠做到每門課都能有機融入思政元素,不是硬性輸入,而是有機結合,這與教師樹立課程思政意識有很大的關系。從不知道如何做好到能有效融合,到積極研究、探索融入的方式與途徑,這本身就是教師課程思政意識提高的表現。

3.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進一步提升

在思想發生變化之后,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在課堂上課程思政案例討論式教學融入越來越多,課堂上學生成了真正的學習主體,這是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要標志。如果教師不能很好地掌控課堂,那么教師教學能力提升也體現不出來。另外教師也參與了一些課程思政項目的申報,并成功立項,這些也說明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有了提升。

4.教學設計、案例、微課呈現高質量化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師在課程思政理念引導下,在學校的統籌布局下,做到了每門專業課程都有完整、科學、規范的教案,有課程思政案例或者課程思政微課,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課程思政教學材料庫,這也是教師智慧的體現。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有很大幫助,對學生的專業素養、能力提升也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效果。教師在教學中都要巧妙貫徹落實課程思政理念,引導學生愛學習、能學習,提升個人文化素養,強化政治素養和思想道德品質。而教師也不斷精進,提高自身政治素養,為學生做一個良好的示范,相信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未來還要繼續深入研究,豐富課程思政教學的方式與方法,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切實落實落地落細。

參考文獻

[1]辛敏.“課程思政”視域下播音專業傳播學課改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0(06):19-20.

[2]宋志君.課程思政視角下的播音主持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1(06):108.

[3]郭劍.課程思政在播音主持專業課程教學中的融入途徑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1(11):18-19.

[4]郭劍.播音主持藝術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21(09):69-71.

[5]高潔.廣播播音與主持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徑探索[J].時代報告(奔流).2021,(08):118-119.

作者簡介:畢琳琳(1981—),女,遼寧大連人,副教授,碩士;

項目來源: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科研項目成果,項目名稱:民辦高校播音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研究,項目編號LMJX2021181

猜你喜歡
課程思政教學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類比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索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構飾課教學提要(之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