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文化融入小學德育的價值及策略探究

2022-06-25 10:54王巧亮
快樂學習報·教育周刊 2022年21期
關鍵詞:紅色文化德育小學

王巧亮

摘 要:中國紅色傳統文化教育是指我國人民群眾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通過多年社會主義實踐活動而沉淀下來的文化類型,它不僅是傳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也是一份十分珍貴的精神遺產。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資源。本文重點探討將紅色文化,通過依托校園文化、開展“娃娃”黨課、走訪紅色足跡等策略融入到小學德育工作中的做法,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小學;紅色文化;德育;策略

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本質在于樹德。這就是人才培養的辯證法。學校必須把教育立德樹人的效果,當作學校檢查一切工作的基本準則,切實做好以德育人,努力做到以樹人為內核,以立德為基礎。在當前,學校品德課程的教學問題仍然是中國綜合性教育中較為嚴峻的一個課題。盡管全國各個中小學都在開展學校德育課程工作,但還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和不足處。紅色文化在學校德育課程中能夠發揮很好的教育引導功能,因而學校在中小學品德課程教學中應合理地引入紅色傳統文化教育。

一、紅色文化資源的德育價值

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文化優良傳統發揚光大,把紅色文化基因繼承好。建黨百年以來,出現了眾多為我國革命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中國共產黨員,寫下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歷史詩篇。紅船的故事、長征的故事、春天的故事;開國大典、抗美援朝、香港回歸;脫貧攻堅、支援武漢……革命先輩在祖國大地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紅色遺址和紅色記憶,新中國又涌現了新的一批愛黨愛國愛人民的英雄。這些真實的事例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價值,為小學的德育工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這些紅色文化教育對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素質養成具有十分關鍵的意義,它不但可以有效充實校園文化,同時還可以很好地彌補校園常規文化教育,可以有助于中小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人生觀、價值理念、世界觀。

二、紅色文化融入小學德育的路徑

(一)依托校園文化,營造紅色氣氛

文化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提高中小學生的道德素養水平,而小學文化教育也是對中小學生影響較大的文化教育之一。由于紅色旅游文化遍及中國大江南北,在國小德育教學活動中,我們就需要充分利用全國各地已有的資料,把全國各地帶到小學中。在進行小學紅色文化建設中,可利用在校內的黑板報、圍欄以至樓道等空白區域布置宣講標牌或是舉辦中國紅色照片展,并間隔一段時間進行更新,利用各個時期所更新的各種中國紅色事跡,做好在校內的紅色旅游文化傳播工作,使全國中小學生知道中國更多的革命歷史。也可邀請曾參與過革命斗爭的老戰士,為學生們講一講打仗時候的戰斗場景,使學生有更強烈的革命代入感,以培育學生的愛國情感。

在學校中,為引領全體師生記住歷史、珍惜和平,提升學生愛國精神,在學校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民眾抗戰奮斗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獲勝七十六周年主題教育活動中,學校邀請了廣東省中共黨史學會理事,廣東省黨史宣講團湛江分團副團長、中共湛江市委黨史研究室李振龍副主任,通過釘釘平臺,讓全校師生重溫銘記中國共產黨一零零年的光榮歷史,引領全校師生緬懷先烈、珍惜今天得來不易的美好生命,從而真正讓紅色教育進入學校,提升了小學的德育課堂實效。

(二)開展“娃娃”黨課,傳承紅色基因

“娃娃”黨課是指專門針對小學生而開展的紅色文化教育黨課?!巴尥蕖秉h課的教學設計必須與小學生的心理年齡、認知水平相符合。因此,教師在進行“娃娃”黨課的教學設計時,必須有針對性地選擇使用比較鮮活的事例,通過深入淺出、以小見大等教學方式,為小學生呈現一堂精彩的黨課。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也為“娃娃”黨課的教學內容提供了多樣的素材。此外,學生在“娃娃”黨課上還能夠靈活利用互聯網站上當下正在熱播的紅色視頻資料,既帶給學習者更豐富的視聽感受,又能夠迅速地補充課堂上需要的背景知識,將傳統紅色文化優勢更有效地轉化成為新的德育價值。同時其還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的興趣,同時也潛移默化的影響和陶冶學生,從而取得了理想的德育成效。

開展“娃娃”黨課的形式是多樣的,比如每周的國旗下講話、班隊課,都可以開展“娃娃”黨課,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學??梢愿鶕掠繕舜_定統一的“娃娃”黨課主題,班主任根據班級學生的特點,在紅色文化當中有側重地選取合適的材料進行教學設計。例如小學德育工作內容中包括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那么學??梢砸浴傲⒅尽睘殛P鍵詞,結合紅色文化當中共產黨人立志報國等事例來開展“娃娃”黨課。又如在我?!巴尥蕖秉h課上的“小小講解員”,他們用豐富情感,精彩話語表達,追憶往昔“鮮紅人物”們崢嶸時代的經歷,傳播鮮紅基因,滌蕩心靈、催人奮進,讓“娃娃”黨課有高度、寬度、深度和溫度!

(三)尋訪紅色足跡,彰顯德育新活力

鮮紅足跡是對中國紅色歷程的形象描述,是弘揚中國紅色文明精神的主要載體,每一條鮮紅足跡都是一次常學常新的鮮活教材,蘊含著充實豐厚的思想道德營養。革命斗爭博物院、緬懷堂、革命黨史博物院、辛亥革命烈士紀念陵園等是黨和我國的鮮紅遺傳庫,不但展示了見證歷程的鮮紅文物,也敘述了那段鮮紅歷程,保存了那段紅色記憶,是弘揚鮮紅情懷、崇尚真善美價值觀、掌握革命歷史科學知識、體驗中國鮮紅文明魅力的主要基地。在學校德育課程中,充分運用全國各地現有的紅色文化教育教學資源,可舉辦全國中小學參加老文化大革命、參加辛亥革命烈士紀念陵園、革命斗爭博物院等,以此來實現課內和課外的有效結合,將革命文化優良傳統教育資源,當做開展愛國與黨性實踐教學的鮮活課本,真正的實現紅色文化走進課堂,更好的實現紅色文化的德育功效,增強小學德育教育效果,彰顯德育新活力。

今年恰逢中共建黨一百周年,為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我校組織學生到遂溪縣下洋村開展“尋找紅色印記傳承紅色精神”紅色教育研學實踐活動。廣東省遂溪縣是廣東省最有名的革命老區之一,具有著珍貴的紅色文化底蘊和革命精神財富。下洋村,是遂溪縣其中的一個紅色革命村落。學生們一大早就來到了遂溪縣下洋村進行現場黨史教育,邊聽老師介紹,邊做筆記,通過聽介紹、看圖片、提問題等形式,對中國黨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依托這一紅色教育基地,將紅色文化的資源融入到德育工作當中,黨的光輝照耀著孩子們的心房,為他們埋下了一顆愛國愛黨的心,收到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把大量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整合于學校的德育工作,就可以通過“建設校園文化,營造紅色氛圍”“開展‘娃娃’黨課,傳承紅色基因”“探索紅色足跡,彰顯德育新活力”等策略實現。這些都是筆者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以及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研究所得。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詠唱紅色歌曲、開展閱讀紅色經典系列活動等途徑來將紅色文化融入到小學的德育工作當中。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筆者將繼續優化完善目前所研究的幾個途徑,爭取將紅色文化更好地與學校的德育工作相結合。

參考文獻:

[1]王婧.發揮重慶紅色文化的資源優勢[J].重慶:當代黨員,2021:13.

[2]丁麗.“紅色文化”在中小學德育教育中的價值及應用[J]文化學刊,2015,58(8):72-74.

[3]徐漢暉.論紅色文化在校園中的德育功能[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29):28-29

猜你喜歡
紅色文化德育小學
《中國德育》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