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課程游戲化改革下,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班級環境創設中的運用

2022-06-25 16:20陳燕琴
民族文匯 2022年32期
關鍵詞:環境創設課程游戲化生活

陳燕琴

摘 要:陶行知的著名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在幼兒園如何體現?筆者看來,在班級環境創設中貫穿其思想,以生活為基礎,從幼兒生活中尋找環境創設內容、在環境中鼓勵幼兒實踐生活,讓孩子做到“在生活中學習生活”是對這一教育思想最好的詮釋。本文從班級空間布局、區域游戲劃分以及生活細節體現等多個維度,探討如何將陶行知教育思想運用于班級環境創設,為讀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活 環境創設 課程游戲化

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主義包含萬狀,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屬之”。生活,是人類一切實踐活動的總稱。作為一名普通的幼教工作者,孩子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與我們密切相關。隨著“課程游戲化”理念在一線工作中的不斷豐富和實踐,在日常探索和創造中,我發現,班級環境創設中體系生活化、游戲化,是實踐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第一步。

一、合理布局,融入“生活即教育”理念

我班的班級布局為教室和樓道??紤]到班級活動室有前后兩個門,幼兒可從前后任一門口進入班級,因此我們在前門入口處設置了種植觀察區,方便幼兒來班時觀察、發現。而進入后門則直接有幼兒置物柜,讓幼兒便于將自己帶來的戶外裝備、外套等物品及時放入置物柜中?!坝變旱囊蝗栈顒咏哉n程”,在這樣的教育理念的支撐下,我們也動了很多“小心思”為幼兒創造時時刻刻“有的學”的細節。如盥洗室中,我們按照幼兒的觀察視角張貼了“洗手排隊”提醒和“六步洗手法”,讓幼兒在盥洗時有機會關注并內化為行動。再如幼兒喝水活動,我在喝水架上提供了水量示意圖,讓孩子們了解:每次喝水應當給自己倒得適量。除此之外,班級還有許多生活小貼士……

二、多元開放,設置“教育即生活”區域

結合五大領域課程設置和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我們與幼兒一起創設了多元開放的活動區域,并努力做到適宜于幼兒的生活與學習,適宜于幼兒的發展需要。

讀寫區:在自由寬松氛圍中,鼓勵幼兒安靜地進行閱讀活動,圍繞指南所提“(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將大班年齡階段適宜的讀物置于竹編籃中,使得幼兒能自由取放、閱讀。而“閱讀操作區”是結合主題中的繪本資源投放了相應的繪本畫面、角色內容等操作材料,促進了幼兒在操作中豐富閱讀經驗、在材料的支持下進行探索和創造,達到創編故事的目的,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美工區:為了使幼兒能充分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和創造,我們美工區也劃分成手工、繪畫以及欣賞幾個部分,通過提供相應的操作材料,方便了幼兒的操作和體驗。此外,考慮到讓幼兒充分實現自我,我們也鼓勵幼兒積極地將作品展示在集體面前,因此,幼兒可以自主地將作品展示在窗臺上,窗臺成為了展示創意和體驗成功的平臺,起到了“物盡其用”的效果。

生活區:生活游戲區中,我們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生活中真實物品的操作活動,包括“榨汁”、“疊衣”和“穿鞋帶”等,通過這些游戲,能促進幼兒對生活技能的提升、同時幫助幼兒得到手部精細肌肉的鍛煉。第二部分是替代物品的操作活動,主要提供教師自制的玩具,用于補充幼兒在真實物品操作中不足的部分。

科探區:我班的科探區主要包括室內科探區和室外自然角種植區。在室內,我們主要提供動植物標本、地球儀及地圖冊、小實驗操作盒以及各類探索工具。這些游戲材料是與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而來的,更是孩子們的興趣所在。我班孩子對“種植”有非常強烈的興趣,結合這一情況,我班的自然角種植活動也重視幼兒的可操作性。通過鼓勵幼兒共同收集“種子”,讓幼兒參與到環境創設之中;借助“認領”植物,調動幼兒照顧自然角的主動性;設置“比一比、量一量”,豐富幼兒的觀察和操作,同時滲透了測量的操作要求,幫助幼兒得到綜合能力的鍛煉,提升了科學素養。

益智區:針對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我們的益智區也是所有區角中最大的,包括地面游戲區、桌面游戲區和墻面游戲區。地面游戲區,結合孩子們郊游的經歷制作了游戲《去野餐》,讓幼兒在野餐游戲的情境中根據任務卡上對物品數量的要求找出對應數量的物品,幫助幼兒練習點數和數物對應。桌面游戲區分布較多,幼兒可以在材料架上選擇自己的游戲內容、尋找同伴,并進行操作活動。特別要提的是,我班以棋類游戲為特色,為幼兒提供了多種類型的棋類活動,孩子們在區域中能積極地進行棋類游戲,達到了較好的益智效果。墻面游戲區主要依托于班級主題墻,在主題墻上我們也辟出了益智區操作游戲,結合當周數學活動內容在墻面創設操作游戲。

建構區:班級幼兒十分喜愛建構游戲,在建構活動中能促進幼兒空間思維的建立、為幼兒進行社會交往提供寬松的平臺環境。我班的建構區分成大積木建構區與桌面小材料建構活動兩個部分。大積木的建構活動區巧妙利用了午睡間,空間寬敞又相對獨立,為幼兒提供大型積木與各種輔助材料,幼兒通過自主商討制定建構游戲的計劃,包括建構主題與規則、分工等,在實踐操作中進行創意拼搭與合作分工,促進幼兒能力的提升。而桌面小材料的建構,為幼兒充分發揮建構創意提供了更自主自由的機會,這里更需要幼兒的耐心與創意,我們也主要為幼兒提供一些低結構插塑或壘高的玩具等,讓幼兒自主地與材料互動,進行建構想象與創造,促進了創造力的發展。

社會認知區:大班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認識與日俱增,對時事新聞的關注也逐漸加大,我們在班級中經常能聽到孩子圍繞新聞事件進行談話、交流,因此對幼兒的社會認知引導顯得十分必要。結合孩子們的這些需要,我們創設了“社會認知區”。在社會認知區中,孩子們通過觀察生活中人們的工作分工,了解不同角色的任務職責、并主動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來,向他人介紹。另外,一日生活時間安排也由幼兒對“鐘表”進行操作進而體現出來,引導幼兒進行自我管理。

三、圍繞中心,堅持“細節體現價值”導向。

幼兒園課程是生活化的、游戲化的,充滿趣味性、生動性,是與解決問題相關聯的。在我班的班級環境創設中,我們始終遵循這一創設思路,并嘗試通過區角游戲及日常生活中的細節體現出來。班級環境的創設不僅是教師的事,更應該是有幼兒參與的事。班級創設的區角環境及游戲,都是來源于孩子們的日常生活、是幫助幼兒解決實際問題的。通過與幼兒共同發覺生活中的問題、創設解決問題的情境、引導幼兒在生活中探索和操作,最終學習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生活,在細節中體現教育的價值,是我們不斷追求和堅持所在。我們與孩子同在路上。

參考文獻

[1]江蘇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會.紀念陶行知[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2]安徽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會編,陶行知青少年時代的故事[M].安徽: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1990.

[3]儲朝暉.試論“教學做合一”[J].麗水師專學報, 1998,(6),42.

猜你喜歡
環境創設課程游戲化生活
關于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思考
一日活動中課程游戲化的探索與反思
生活感悟
無厘頭生活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