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環境下的歷史教育

2022-06-25 03:56洪偉強
學生之友 2022年7期
關鍵詞:雙減背景初中歷史教學策略

洪偉強

摘要:實行“雙減”的新一輪改革給中學歷史教育工作造成了巨大沖擊與改變,其要求在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的前提下,身為教師應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以此提升教學效率,而只有如此,才能將雙減政策貫徹落實到底。而如何降低總的學習任務量,如何強調課程重點,如何突出主題,如何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則成了雙減大環境下所有中學歷史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雙減背景;初中歷史;教學策略

前言

在“雙減”的大環境下,中學歷史要做到有效、高效甚至增效的教學,必須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應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根據學生實際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不斷地提升教學效率。在中學歷史的傳統教學中,教師基于應試壓力,其講授的記憶內容較多且較為繁瑣,這就給學生們施加了巨大的身體負荷以及心理負擔,而雙減政策的出現,便是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在實施“雙減”政策的過程中,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將“雙減”教學理念貫徹到實際的歷史教學中,在符合素質教育基本觀念的同時,最大化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并籍此幫助學生釋放壓力。

一、雙減釋義

對于歷史學科來說,雙減政策其主要目的是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提高其學習效率,激發學生認識歷史、思考歷史的自主性,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使他們通過掌握歷史發展的本質看到更為廣闊、更為真實的世界,這是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主要途徑。教師要結合各種教育觀念和方法,設計相關問題,以問題作為導向,啟發學生進行思維層面上的拓展,提高學生自主探究歷史、解析歷史的意識和能力。

二、雙減背景下的中學歷史教學策略

1優化教學設計,激發學生興趣

在過去的教學中,歷史知識的學習往往是單調乏味的,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單調,難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了課堂整體氛圍低迷,學生學習效率也較為低下。在“雙減法”的大環境下,要使學生積極地參加歷史教育,就必須通過優化教學的設計來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熱情。通過生動有趣的歷史事件激發了學生們對歷史的好奇心,從而促進了他們對歷史的認識。這樣既可以確保教學效果,又可以讓同學們了解到真實的歷史。

如在教學七下《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一章時,教師就可向同學提供有關“玄武事變”等相關的知識,使同學們能夠通過這些驚心動魄的故事來了解唐朝的歷史。同時,教師們還可以通過講歷史來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激起他們的好奇心,使他們能夠積極探究唐太宗的功與過,從而使他們的課堂教學更有互動性。

此外,教師也可以采用情景式的方法進行授課,如,在《戊戌變法》的學習中,許多人在學習的時候會覺得那些改革事件以及人物名稱過于冗雜枯乏,從而感到厭倦,不能深刻體會其中的歷史意義,教師便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同學們展示“戊戊變法”的錄像和材料,為他們創造出合適的教育環境,讓他們認識這場革命的功績,認識到變法英雄的偉大,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這同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戊戊改革后的中國形勢,并充實他們的歷史知識,增強他們的歷史責任感。

2突出重點內容,減少學習總量

“雙減”其主要目的是減輕學生血液負擔,讓學生能夠健康成長。因此,在講授時,教師可以把“輕重”部分分開進行,使學生的學習時間能夠更為高效地被利用起來。教師首先應要明確歷史課程的核心,必須按照新課程標準,結合教學目的,對其進行重點的解析。

舉例來說,《偉大的轉折》一課中,其直接指出了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意義與重要性,而這也是本課的核心內容。一節課程的教學時長很短,教師若將各類非重點全部傳授,不僅沒有足夠的教學時間,反而會憑空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因此,教師便可明確本課核心內容,引導學生切實掌握,以此讓課堂時間規劃井井有條。

再例如,在《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一課,課本里有大量關于法國革命的歷史背景和時期的描述,不過這些并不是主要的,其主要是為了突出大革命爆發的原因,因此教師可以點明這一點,強調革命發生和結束的時間,以及它的重要的歷史事件,然后讓學生快速瀏覽整個事件,進行對每一處或大或小的時間進行時間順序上的梳理,從而反推出其大量背景鋪墊都是為了表述歷史發展的必然性。這種方法在節省了課堂時間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帶著答案找問題”的過程中逐漸總結出一套屬于自己的歷史分析模式。

3精選典型題目,減輕學生負擔

試題練習是課堂上至關重要的一環,大多數教師都會讓同學們通過大量的習題練習來強化所學的知識點,而通常來說,學生們所做的大量部分習題中都出現了許多重復的問題,這在提升學生負擔的同時還降低了其學習效率,同時也會讓其思維紊亂。因此,教師在安排任務時,可以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供同學們操練,既可以有效地控制訓練的數量,又可以增加學生的答題速度,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理解歷史問題。

例如,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中,教師要把握好這一環節的要點和難點,并根據教材中的關鍵和難點,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題。其中五四運動是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個事件,因此,教師們可以根據五四運動為學生選取一些關鍵的范本。舉例來說,五四運動的偉大成就如下: A.啟發人民覺醒,為革命力量作好預備 B.推動馬克思主義的普及 C.錘煉了中國的工人階級 D.打擊了北洋軍閥的反對統治。同學們可以依據分析五四運動的含義來進行選擇,當他們答完這道題目之后,便自然而然的了解了五四運動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實際意義。如此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主題,能使學生更輕松地把握學習要點,而減負增效自然也落到了實處。

結語

總而言之,“雙減”政策對于整個教育領域來說都是一個猛烈的沖擊,其實際出發點對于整體的教育情況來說是有利的,而如何在“雙減”的大環境下,切實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并提升其學習效率,則還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進行更為持續性的思考。

參考文獻:

[1]羅梅.雙減政策實施后如何布置初中歷史作業[J].互動軟件,2021(7):4679.

[2]歐陽程楚.“雙減”態勢下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文淵(高中版),2021(8):1980-1981.

[3]趙路.走出教學誤區打造”輕負高效”的歷史課堂教學[J].考試周刊,2019(29):151.

[4]李朝貴.初中歷史“五環節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4(1):5-6.

猜你喜歡
雙減背景初中歷史教學策略
基于“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業布置探究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