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下數學作業創新設計研究

2022-06-26 19:16何彩娟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0期
關鍵詞:數學作業創新設計雙減

何彩娟

摘要: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布置小學數學作業,具有作業量大、形式單一等諸多問題,學生課后完成作業的積極性不高,作業質量令人擔憂。立足核心素養背景下,積極響應“雙減”政策號召,亟需調動數學作業創新設計新思路與新方法,在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同時,也要達到有效學習目的,真正做到“減負增效”。本文結合核心素養根本要求,對小學數學作業創新設計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雙減”政策; 核心素養; 數學作業; 創新設計

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核心素養目標著眼學生終身發展需求,將核心素養教育貫穿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包括在課后作業階段關注學生數學認知能力、數學思維品質、數學應用意識等全面發展,將核心素養目標落到實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反思傳統作業設計的不足,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以“減負增效”為著力點,探索數學作業創新設計思路與方法,喚醒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好習慣,以作業為載體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

一、先學后教,設計預習作業

先學后教是課程改革提出的全新教學模式之一,以“先學”為前提,以“后教”為強化,幫助學生經歷整個知識生成與運用的過程。但是怎樣才能達到“先學”的效果?小學生的學習經驗有限,教師要通過設計前置作業的方式,指導學生結合“任務單”進行自主預習,為課上活動做好準備。例如,學習《體積單位》之前,關于“升和毫升”的認識,布置預習作業任務如下:①找一找家里哪些東西標注了“升”或“毫升”單位,做好記錄;②使用容器裝自來水,對比1升和100毫升的容量分別是多少;③分別用水杯和碗裝上100毫升的自來水,對比不同容器的容量是多少;④分別用“>”“=”“<”等符號列出幾組數據,表明升與毫升的關系。作業設計由易到難,體現了趣味、開放的特征,并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觀察與體驗,積累數學應用知識。

二、因材施教,設計分層作業

以往布置數學作業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這種做法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很多學生完成作業積極性不高,沒能發揮作業的效用。因此新形勢下教育改革倡導因材施教,通過嘗試分層作業方式,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同時鼓勵他們“跳一跳,摘果子”,不斷挑戰自我。例如,學完《多邊形的面積》之后,設計分層作業:第一層為基礎知識。通過畫格的方式對比不同圖形的面積,對圖形面積形成初步認識,并學會運用割補法解決問題,調動邏輯思維與發散思維;第二層為拓展知識。在掌握基本面積計算方法之后,嘗試自主利用圖形推導驗證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解決問題。作業的難易程度不同,學生能夠接受,也主動完成作業,不僅減輕了負擔,更提高了效率。

三、數形結合,設計生活作業

數學知識源自生活,基于數形結合思想出發,從生活中尋找更多數學應用案例,設計生活作業,豐富作業內容與形式,有助于培養學以致用能力。例如,學習“圓”時,六年級小學生剛接觸“圓”的知識,感到陌生且抽象,那么就從“生活中的圓”切入,設計作業:尋找身邊的圓。通過收集各種不同的圓,再結合教材的知識點,標出圓的圓心、半徑、直徑,嘗試動手測量,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整個學習過程循序漸進,從生活實踐再到知識運用,改變了過去單純布置紙質作業的形式,學生在探索實踐中保持新鮮感和趣味性,并逐漸強化數形結合思想,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四、學以致用,設計單元作業

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視角出發,為了推進學以致用能力發展,要從數學大單元教學著手,整體規劃,設計單元作業,鍛煉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促進數學知識體系構建與運用。例如,學習《比例》時,整合單元內容與單元目標設計作業題目:84消毒液是疫情期間家庭必備消毒用品,84消毒液的消毒效果非常好,但是如果使用不當可能造成危險。84消毒液的配比非常關鍵,結合其配比濃度表,思考問題:按照1:250的比例配制消毒水,根據表格信息,可以用于清潔哪些東西?假如有20毫升84消毒液,按照合適的稀釋倍數,能配制多少升消毒水?這道作業題串聯整個單元的知識要點,并結合現實生活案例,重點考核學生易混淆、易出錯的知識點,綜合考查知識運用能力,有助于鍛煉數學綜合素養。

五、評價反饋,設計任務作業

真正有意義的作業不僅要考慮設計哪些內容、考核哪些能力,還要有完善的評價反饋機制,反饋不同層次學生的真實學習水平,幫助他們查缺補漏。因此,通過設計任務作業,根據學生完成情況進行評價打分,讓學生更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積極改進與調整,找到適宜自己的學習方法。比如學完“乘法口訣”之后,設計一道開放性作業:現有12個同學需要排成一個長方形的隊伍,有幾種編隊形的方法?請用小木棒擺一擺。根據學生擺出的不同圖示,教師及時評價、點撥。相對于傳統單一背誦口訣或者做習題的方法,任務操作與思維訓練相結合,能讓學生更靈活地運用乘法口訣知識,體現作業價值,并保持探究學習的樂趣。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響應“雙減”號召,實現數學作業創新設計,使得作業內容、作業形式更科學、更新穎、更合理、更有效,對于學生學習與發展有著積極意義。今后,教師要結合“教情”與“學情”,探索更多適宜的作業形式,有效減輕學生作業負擔,保障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真正體現“雙減”的優勢,讓學生在高效完成作業的同時促進學科核心素養提升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馬艷青.減負增效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策略分析[J].青海教育,2022(1):80.

[2]余冬梅,艾永紅.小學數學創意作業的類型及教學案例[J].教育科學論壇,2022(5):63-64.

猜你喜歡
數學作業創新設計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高中數學如何提高學生作業有效性的探索
評語式批改在數學作業中的運用嘗試
家用水汽治療儀的設計與實現
園林道路設計創新應用
案例教學在機械創新設計課程中的應用
提高數學作業質效的幾點嘗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