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小學生勞動教育的家校協同教育機制研究

2022-06-26 19:17賴天佑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3期
關鍵詞:教育機制家校協同勞動教育

賴天佑

摘要:自2020年3月中共中央聯合國務院出臺《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來,各學段積極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落實立德樹人發展目標。隨后各地陸續制定勞動教育細則,勞動教育備受關注,并不斷完善適宜的、可行的、科學的勞動教育體系,打造全新人才培養模式。我校在積極踐行勞動教育過程中,嘗試探索一條與眾不同的家校合作之路,那么如何針對小學生勞動教育構建家校協同教育機制,本文就相關問題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小學生;勞動教育;家校協同;教育機制

在我國“應試教育”影響之下,勞動教育的整體情況不容樂觀。一直以來,無論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更關注考試分數,對勞動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勞動淺層化、形式化現象居多,而大多數學生在家里嬌生慣養,家長凡事包辦代替,弱化了勞動教育的地位。立德樹人教育新形勢下,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弘揚勞動精神,形成勞動品質,成為教育發展新主題。那么如何抓好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如何強化勞動教育,如何提升小學生勞動素質?筆者認為一切都應從構建家校協同教育機制著手,有序推進勞動教育實踐活動。

一、完善機制,調動家校共育意識

勞動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領,立德樹人教育背景下,學生勞動意識與勞動習慣的養成備受關注,并且貫穿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會教育每個環節,通過建立家校協同教育機制,發揮教育合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小學生思想與行動,養成勞動習慣,樹立勞動精神,必將終身受益。家庭作為教育的第一載體,在終身教育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家長的勞動教育觀念對于孩子勞動能力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因此,學校要積極聯合家長,以成立家委會的形式,構建完善的家校協同教育機制,邀請更多家長參與管理、主動學習,形成家?!巴l共振”組織體系,調動家校共育意識;在學校教育帶動下,經常性開展家長學校及父母課堂等活動,開展系列講座,傳遞先進的勞動教育理念,指導科學的勞動知識,引領家長形成正確的教育思想,掌握家庭勞動教育的方法策略,確保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向而行,達成共識。

二、營造氛圍,優化家校共育環境

為了調動小學生勞動興趣,營造勞動教育濃厚氛圍,學校應汲取豐富的勞動教育資源,開展多樣化勞動實踐活動,既能吸引學生參與勞動,也能優化家校共育環境。首先,各班級發揮“家委會”職責,形成班級凝聚力,家長經常分享家庭勞動教育的感想與做法,家長之間互相溝通、交流;利用節假日,家長主動帶頭參與勞動實踐,通過照片或者視頻的方式記錄孩子勞動過程,在完成勞動任務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滲透勞動觀與價值觀;其次,學校經常組織與“勞動”主題相關的講座或者演講活動,邀請學生家長分享交流,家長之間、同學之間互相影響,形成“熱愛勞動”的濃厚氛圍;在各年級,每學期評選以“勞動”為主題的優秀班會,在全校展評,引起充分重視。再有,學校用好黑板報,加強校園文化宣傳力度,通過家長與學校配合,精心策劃每一期的黑板報主題,如“勞動教育小故事”“校園勞模評比”“紅色勞動模范秀”“勞動手抄報”等等,形成濃厚的班風與學風,由淺入深喚醒學生勞動意識,激活勞動行為,養成良好勞動習慣。

三、知行合一,拓展家校共育活動

鑒于小學生勞動教育的必要性及迫切性,亟需探索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契合點,秉承知行合一教育理念,共同推進一系列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喚醒當代小學生勞動意識,培養良好勞動能力,并且堅持做到表里如一,養成良好勞動習慣。首先,利用“雙減”的機會,學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課后時間,適當布置家庭勞動作業,以“勞動菜單”的形式供學生自由選擇,如為家人做一頓飯、為父母洗一次衣服、為廚房做一次清潔、為家人種一顆綠植等等,鼓勵學生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基礎上,還能主動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形成勞動意識;作為家長,也要創造更多與孩子共同勞動的機會,如與孩子一起執行“家務承包制”,或者親子互動,一起做蛋糕、一起包餃子,拉近親子距離,營造濃厚的家庭勞動氛圍,讓孩子深刻體會美好生活依靠勤勞的雙手來創造,從小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言傳身教,強化勞動教育效果。

四、激勵評價,強化家校共育成效

發揮家校協同教育機制的作用,建立家校之間的互動溝通橋梁是關鍵一環,學校應高度重視如何做好家校合作工作,實施激勵評價方案,調動家長參與積極性,引領學生勞動能力發展?,F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家校協同教育創造機會,通過微信群、QQ等載體進行對話交流,及時互通信息,了解每個學生在校、在家表現情況。比如為了鍛煉學生勞動技能,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尊重勞動人民,由學校與家長共同制定評比“勞動小能手”的細則,整合勞動教育課程內容,合理設置評價指標,采取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師生互評、家長評價以及社會評價等多樣方式,使得評價目標更合理、評價手段更豐富、評價方式更靈活,每學期末在校園大力宣傳“勞動小能手”的優秀事跡,另外在每次評比活動之后,老師及家長要鼓勵學生通過寫作文、主題演講、繪畫或者制作小報等各種方式分享勞動的快樂,交流勞動的收獲,升華勞動情感,提升勞動品質。

總之,素質教育關注學生未來成長成才,勞動教育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只有培養會學習、會生活、會勞動的綜合性人才,才能塑造當代學生完美人格,通過發揮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攜手合作的優勢,建立協同教育機制,全方位滲透“勞動最光榮”的正確思想,讓勞動教育真正有溫度、有效果。

參考文獻:

[1]岳靜.中小學勞動教育師資的現狀、問題與提升路徑[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22(1):42-46.

[2]施駿琪.家校社共建背景下的小學勞動教育實踐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2022(3):132-134.

猜你喜歡
教育機制家校協同勞動教育
利用博客平臺 強化班級管理
家校協同PK“蒙式教育”
信息化環境下家校協同發展教學策略的探究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銀校協同模式下金融人才職業道德教育機制研究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機制研究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