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現狀及優化途徑

2022-06-26 15:46程亞男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7期
關鍵詞:高中音樂音樂教學核心素養

程亞男

摘要:高中音樂是培養學生音樂素養、人文修養和藝術意識的重要科目,高中音樂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發掘自身的潛力,增長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所以當前高中教學體系要著重開展高中音樂教學工作,深入探索和把握高中音樂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根本任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形成。此外,音樂的藝術形式較為明顯,學生有效地對音樂進行學習,能夠滿足學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自身興趣培養的需求。因此,對高中音樂教學水平的途徑進行探究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高中音樂;音樂教學;核心素養

在高中階段踐行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師也需轉變和革新傳統教學理念,將音樂核心素養培養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從整體角度而言,目前我國高中音樂教學課堂中,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成果并不顯著,教師在課堂之中依舊處于主導地位,未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一、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現狀

(一)缺乏多樣化的作品鑒賞以及實踐活動

在當前的高中音樂課堂中,多數教師并未意識到多元音樂作品鑒賞以及音樂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如音樂競賽、樂曲創編等等,由此導致高中音樂課程內容設置相對較為空洞,與實際應用嚴重脫節,音樂學科課時無法得到有效利用,反之變為學生放松娛樂的休閑時間,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科素養。

(二)缺乏創新的教學手段以及課堂評價體系

目前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多數老師依然沿用應試教育體制下的傳統教學方式以及手段,缺乏創新意識。同時,在課堂評價體系中,教師往往通過學生的階段性測評成績結果來作為其能力判斷條件,卻忽略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綜合素養的發展評價。此種教學模式違背了學科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學生對于音樂藝術的探索積極性,甚至可能對學生個性發展造成消極影響,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優化策略

(一)引入時代音樂元素,創新音樂教學方法

在教學時,教師應當勇敢地引入時代潮流音樂元素,因為教育是與時俱進的,所以音樂教育應該從當前的現實社會著手。在進行音樂教育時,教師要把握具體的教學內容。因此,高中音樂教學不應該僅僅束縛于教材課本上的內容,不敢引入流行音樂。其實流行音樂因具有歡快、節奏性較強的特點備受學生的喜愛,教師可以選取符合高中生需求的音樂作品實施教學。比如,當年傳唱大江南北的這首歌曲《隱形的翅膀》,其中透露的是勵志和催人向善。盡管這首歌曲是一首流行歌曲,但是音樂作品中所透露出的美好品質以及頑強、拼搏、堅毅的精神會給予學生心靈上的治愈和感動,音樂中的歌詞會滋潤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在音樂旋律中收獲更加堅定的思想,形成健康的心理,從而為德育教育的開展奠定了有效的基礎。這種流行音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學生當前艱苦的高中生活進行聯系,讓學生能夠持之以恒,正確認識自己,從而有效地發揮出音樂的德育功能。

(二)樹立正確核心素養導向,優化音樂課程內容

科學合理的課程內容是有效開展高中音樂教學的必要前提,新課改對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相應的音樂課程教學內容改革和豐富應當側重于核心素養培養,合理引入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谏鲜銮闆r,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開展音樂課程優化革新,增添核心素養指向性音樂教學內容,合理應用音樂教學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文化作品審美水平。以滿足學生音樂興趣、提升學生道德品質為內容革新側重點,同時增加音樂教學深度。例如,在歌唱技巧教學環節中,為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降低音樂理論的理解難度,教師應增加當下流行樂曲案例的解析,在分析技巧的同時,挖掘音樂內蘊情感和其所體現的時代精神。如《我和我的祖國》一曲,包含舞曲節奏、爵士和弦等多種音樂元素,歌詞以歌頌祖國大好河山、人民群體及歷史文化為主。深入解析這樣的歌曲,不僅能夠實現音樂元素和歌唱技巧教學,還能實現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感悟音樂作品所蘊含的情感表達和時代思想,達成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

(三)開展音樂教學實踐,落實音樂核心素養培育

核心素養要求學生走出音樂教學課堂和音樂賞析環節,走進音樂理論知識實踐和音樂技巧應用中去,主要形式有音樂作品創作和音樂表演編排等。音樂實踐能力考核是音樂核心素養培育的重點和難點,對學生音樂能力和創新思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谏鲜銮闆r,教師需要善于在教學活動中做好引導工作,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音樂理論,優化音樂實踐活動形式。高中生具備較強的表現欲望,教師在課堂中可以設置才藝展示環節,為學生提供音樂表演平臺,結合課程知識完成音樂實踐活動。另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加豐富多樣的課外音樂表演活動,如歌曲比賽、學校文娛活動等,在實踐中接觸更多的音樂知識,并提升音樂實踐能力,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感悟音樂作品的魅力,體會音樂在人們藝術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四)優化音樂教學手段及評價體系,提升核心素養培育效果

音樂教學方法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要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靈活運用教學手段,進一步強化音樂核心素養培育功能。首先,核心素養培育并非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全盤否定,仍要求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講解和呈現必要的音樂基礎知識,但需要優化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案,為音樂核心素養培育提供空間。在信息技術盛行的時代背景下,教師可以借助一定信息技術優化教學形式,設置音樂相關的網絡課程、音樂賞析交流平臺和音樂實踐活動信息公布等環節,綜合考慮學生學習習慣和作息規律,為學生創造課內外學習機會,拓寬學生核心素養培育渠道。當然也要適度控制課外網絡學習時間,避免過多占用學生課余時間,同時網絡課程比重過大也會弱化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聽覺特性訓練效果。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核心素養背景下要想進一步提高高中音樂的課堂教學效率,增強教學質量,教師就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束縛,構建新的教學方法,并形成完善的教學體系,教學的目的以增長學生的才干,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以及加強學生的音樂情感流入為重要目標,從而推動高中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蔣劍星.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求知導刊,2020(40).

[2]唐晶晶,賴友雄.學科核心素養下高中音樂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探究[J].福建歌聲,2019(1):50-51.

猜你喜歡
高中音樂音樂教學核心素養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音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淺析
中等專業學校音樂欣賞教學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